2016年山东省十大新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33&rec=6&run=13

一、山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根据中央要求,4月16日,山东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召开,对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作出部署,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要求,把学习教育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学习教育。
从4月下旬开始,省委常委率先垂范,坚持学在先、做在前,带头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为党员讲党课。为突出地方特色,做好结合文章,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山东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从六个方面进行梳理,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为避免“大水漫灌”、避免呆板乏味、避免“三分钟热度”,山东各级党组织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加强分类指导,创新方式方法,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山东颁布实施“十三五”规划,描绘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2016年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实现山东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3月2日,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系统总结了山东“十二五”时期的工作,全面阐述了“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战略、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
《纲要》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紧紧围绕“走在前列”这一目标定位,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提前实现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综合实力再迈上一个新台阶,建设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生态承载力的省份。
三、全面深化改革,山东多项重大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2016年,山东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突出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完善制度,严格督察,把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改革任务抓在手上,主动出击,贴身紧逼,在农村、教育、医疗、财税金融等领域的改革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以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农民进城权益保障等为代表的农村改革扎实推进,让山东成为新时期农村改革的排头兵;围绕钱“怎么筹”“怎么管”“怎么分”“怎么用”,推出“1+27”改革方案,山东财税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前11个月,全省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391.7万户,千万农民用上干净卫生的厕所;山东率先试点长期医疗护理保险,让子女的“孝心粥”熬的更加香甜……山东改革打出了一套含金量十足的组合拳,给百姓沉甸甸的“获得感”。
四、出台40条政策措施,助推山东精准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5月7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意见》结合山东实际,针对“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明确27项重点任务,出台40条政策措施,“加减乘除”并举,着力促进经济增长从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产业层次向中高端迈进、供需平衡向高水平跃升。
山东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无论是直接效果还是外溢的正效应都非常明显。外贸快速增长,进出口增长5.6%;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省旅游消费总额登上第8个千亿元台阶……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五、根植传统,共建文明,构建起独具特色的美德山东文化品牌
山东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2016年12月12日,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房泽秋、逄秋香等14户家庭获全国文明家庭称号。山东成为全国入选数量最多的省份。
自2007年开始,山东持续不懈开展以“孝、诚、爱、仁”为主题的“四德工程”,让善行义举上榜,到2016年全省各地累计设立四德榜9万多个,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2016年,在各市推选出340名省级“榜上有名”候选人基础上,经过网络投票和评审,张楠等48个先进个人和群体当选2016年全省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
与此同时,山东还定期评选“齐鲁时代楷模”“齐鲁最美警察”“齐鲁最美医生”“齐鲁最美职工”“齐鲁最美青年”“齐鲁最美家庭”“山东好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德山东文化品牌。
六、省定标准脱贫计划120万人超额完成,山东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2015年11月底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在东部省份中,山东贫困人口最多。山东提出,要用三年时间完成脱贫任务,走在全国前列。
2016年是山东脱贫攻坚首战之年,山东已经基本建立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开发新格局。截至2016年11月底,47个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提供统筹整合的扶贫资金102.11亿元,覆盖贫困工作重点村6651个。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国家标准脱贫计划减贫75万人,省定标准脱贫计划减贫120万人,已经全部完成,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七、六市高新区联手创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
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复同意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烟台、威海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山东半岛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烟台、威海6市集聚全省75%以上的科教资源,实现70%以上的进出口产值,具备以点带面、带动山东整体跃升的强大基础。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努力把山东半岛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经济转型升级样板区、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双向融入“一带一路”试验区。到2020年,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日益完善,主要指标均实现翻番。
八、“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016年3月,“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项目”被正式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文化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示范区。
曲阜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区,以儒家文化与齐文化、黄河文化、泰山文化等对接融合发展为方向,以建设孔孟故里文化圣地、中华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儒家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等为目标,打造“一轴、一带、九大片区”的文化圣地整体框架。整个示范区建设包括320个重点项目,计划通过15年左右的建设,打造成为全国道德礼仪首善之区、国家记忆工程先行区、全国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组织引领国际儒学研究创新中心、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
九、青岛地铁3号线正式通车,山东迎来地铁时代
山东首条城市地铁线路——青岛地铁3号线12月18日正式通车。3号线北起青岛北站、南至青岛火车站,全途经过22个站点,跨越李沧、市北、市南3个行政区,可有效缓解市区南北交通压力,并带动中山路、香港路等商圈发展。
青岛有5条地铁线同时在建,2号线和11号线将于2017年建成通车。济南轨道交通新一轮规划3条R线已经全部动工,预计通车时间分别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此外,淄博、烟台等5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也通过审查。山东地铁时代来临,未来几年内,以地铁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将会大大缓解城市的“堵”局。
十、斩获4金4银5铜,齐鲁健儿扬威里约
在第31届奥运会上,山东运动员夺得4金4银5铜,奖牌总数列全国各省份第一,创山东运动员参奥之最。其中,张梦雪在中国代表团初战不利的局面下拼下奥运首金,为中国军团稳住阵脚,极大鼓舞了士气。杨方旭作为女排队员夺冠,和队友们一起完美诠释了女排精神,也让中国女排成为国人的时代精神和民族记忆。山东运动员的良好表现,让山东人民为之骄傲。
(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新闻学会评选)
责任编校:宋涛 安文勇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定位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总体定位是“以蓝色经济引领转型升级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具体定位是“四区一中心”:
全球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以山东半岛国家高新区为载体,汇集全球海洋科技高端资源,协同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国际海洋科技领域合作与交流,把山东半岛地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全球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为贯彻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按照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协同推进的原则,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深化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为路径,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释放示范区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普惠性、可复制的创新政策先行先试,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作出典型示范。
经济转型升级样板区。强化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立足国家科技战略和山东实际,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统筹布局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力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地示范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实施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重大关键技术。做大做强海洋科技产业,带动新兴产业规模发展、主导产业高端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打造经济“升级版”提供样板。
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促进科技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度融合,围绕区域主导产业需求,大力发展新兴科技服务业态,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探索构建创业要素集聚化、创业载体多元化、创业服务专业化、创业活动持续化、创业资源开放化的生态体系,为创新创业提供示范。
开放协同创新引领区。充分发挥人文交流在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形成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创新共同体,探索建立科技协同、技术联合攻关、人才联合培养的创新合作机制,将示范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高地。
——摘自《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