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33&rec=243&run=13

【概况】 德州之“德”源于“德水”。德水为古黄河别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更河名曰“德水”,谓之华夏之母,含有大恩大德之意。汉置安德县,意在“以其德水安澜耳”。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安德”为“德州”。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北侧。北以漳卫新河为界,与河北省沧州市为邻,西以卫运河为界,与河北省衡水市毗连,西南与聊城市接壤,南隔黄河与济南市相望,东临滨州市。全市总面积10358平方公里,辖11个县(市、区),134个乡(镇、街道),7985个村(社区)。年末常住总人口579.2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1.84‰。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932.99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296.23亿元,第二产业总产值1403.17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1233.5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537.7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3.5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2.0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4.9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845.1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935.67亿元。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04.51万公倾,粮食总产895.61万吨。水产品总产7.28万吨,肉、蛋、奶总产129.39万吨。全年新增造林面积10437公顷,林木覆盖率3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22家,实现增加值1528.9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28.9亿元,实现利润586亿元,实现利税827.4亿元。
公路通车里程4020.63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1893万人次,货物运输量13418万吨。完成电信业务总量63.85亿元,邮政业务总量5.92万元。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77%,新开工棚户区18981万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8.6亿元,村镇建设完成投资99亿元。
有普通高等院校4所,在校生5.8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 26所,在校生5.3万人。普通中小学1040所,在校生69.96万人。获得省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2项,专利申请量5093件,授权专利3073件。有博物馆、纪念馆8个,公共图书馆12所,文化馆12个,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医疗卫生机构210所,共有床位23202张,卫生技术人员2.87万人。全年参加省级及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30枚。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6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48元。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4.58万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8万人。全市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数160个,床位2.06万张。
【德州首届名优新特农产品对接京津冀博览会】 2016年3月25日—26日,德州市首届名优新特农产品对接京津冀博览会在德州市太阳谷低碳科技博览馆举办。此次农博会由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主办,德州市商务局和德州广播电视台承办,邀请以京津冀地区为主的300余家商超负责人、经销商、采购商参会。博览会为德州市农产品提供一个把握消费市场脉搏,推动实施品牌战略的机会,提高了德州市农产品整体对外知名度。
【 中国·德州第六届资本交易大会暨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创新高峰会】 中国·德州第六届资本交易大会暨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创新高峰会于2016年5月18日—19日在德州市举办,开幕式集中签约30个项目,不包括商业银行对企业的正常信贷项目,金额376.7亿元,其中合同金额71亿元。大会期间现场洽谈合作签约项目129个。本届大会德州市上千家企业与近600家投融资机构就项目融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行了深入对接洽谈。合同协议涵盖股权融资、PPP类项目、融资租赁、定向增发、合资合作等融资方式,实现了融资多品种、多渠道、多元化,凸显德州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成效;新金融、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了对接洽谈的多样化、高层次、务实性。在对接京津冀方面,本届大会实现了与北京市金融局、天津市金融局、首都金融服务商会,周边河北省沧州市金融办、衡水市金融办的首次对接,为今后全市金融系统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长期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山东第九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 2016年10月11日—13日,中国山东第九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暨首届“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以下简称“海洽会”)在德州举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专局局长张建国,山东省常务副省长孙伟等出席大会启动仪式。海洽会围绕“集聚海内外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主题,对接“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搭建山东省与海内外高端人才、技术项目的交流对接平台,吸引海内外人才到山东、到德州创新创业。海洽会共推出齐鲁友谊奖表彰、海外高端人才交流洽谈、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洽谈等16项活动。
(刘振)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全区总面积320平方公里,年末常住总人口30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38.2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2.5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0.5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53.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6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4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亿元,进出口总额5.5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39元。被认定为中国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引智试验区(全国第4家引智试验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杨文鹏)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 全区总面积32平方公里,年末常住总人口7.9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5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8.3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0.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3.7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9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72亿元,进出口总额9.81亿美元。
(李敏)
【德州市德城区】 全区总面积231平方公里,年末常住总人口44.5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83.60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3.5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5.6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6.4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3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47亿元,进出口总额17.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39元。
2016年,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纳税1.3亿元,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纳税1亿元。德城区纳税过亿元工业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姜桂军)
【德州市陵城区】 全区总面积1213平方公里,年末常住总人口59.31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42.35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5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6.3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4.45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15.63亿元,全区完成财政收入15.10亿元,财政支出23.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76亿元,进出口总额1.78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万元。年内获得“中国土工用纺织材料名城(复评)”“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县(市、区)”“全省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区域品牌建设 2016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核定全国38家单位作为第三批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工作组织实施单位,陵城区新型纺织产业集群经申报、专家综合评议和工信部网站公示,成功进入产业集群试点名单,成为2016年山东省入围的8个产业之一,德州市唯一一家国家级产业集群试点区域。
(刘秀芝 王志浩)
【乐陵市】 全市总面积1172平方公里,年末常住人口67.6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8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61%。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38.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0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8.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3.4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6.71亿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6亿元,财政支出26.2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18亿元,进出口总额17.4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9555元,家庭经营性收入10742元,财产性收入1279元,转移性收入117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家庭经营净收入4580元,工资性收入5581元。
2016山东(乐陵)红枣暨健康食品产业博览会 9月10日—12日,2016山东(乐陵)红枣暨健康食品产业博览会在乐陵市举办。本届枣博会展会面积4万平方米,吸引来自全国的488家红枣及果品生产加工、健康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参展,2000家来自国内各省市枣类、食品代理商、批发商、分销商、加盟商、配送公司、网络代理商等经销商,30万人次前往观展,成交额1.8亿元。
(李鹏)
【禹城市】 全市总面积992.4平方公里,年末常住总人口51.81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65亿元,比上年增长8.8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72.07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0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06亿元,进出口总额22.2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7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9元。2016年,禹城市荣获“2016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营养健康产业城”“中国生态魅力市”“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和城市品牌65项。禹城市“禹城智汇生物众创空间”入围“国家级众创空间”名单,填补了禹城市国家级孵化器的空白。
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禹城光电传感技术应用中心揭牌 2016年7月11日,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禹城光电传感技术应用中心揭牌仪式在高新区禹创中心举行。禹创中心是上海技术物理所在北方建立的第一个研发中心,为禹城市加快发展光电产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特色现代产业体系起到推动作用。
(张小霞)
【宁津县】 全县总面积833平方公里,年末常住总人口47万人。2016年,完成生产总值205亿元,比2011年增加60亿元,年均增长7.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亿元,是2011年的2倍。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0.8%和13%;自营出口企业增加60家,达到106家。民营经济总量发展到2.3万处,比2011年翻了一番。人均储蓄存款突破3.7万元,连年位居全市各县市首位。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49∶39,第三产业比重比2011年提高9.8个百分点。实木家具、健身器材、电梯产业集群优势凸显,被授予中国实木家具之乡、中国健身器材生产基地、山东省电梯设备制造业基地等称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0.2%。粮食生产实现“十四连丰”。被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
(康玉冰)
【庆云县】 全县总面积501平方公里,年末常住总人口33.65万人。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4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8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5.8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8.0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2.2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4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4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56亿元,进出口总额5.4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67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39元。
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共建 2016年9月19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庆云县政府举行共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签约仪式,庆云县成为中国教科院在全国第20个,也是全省继寿光之后第2个、德州市唯一一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开启了全县教育转型升级新格局。
旅游项目开发 庆云县把旅游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引擎,实施旅游项目带动战略。2016年庆云古城完成燃气管道改线和1960米古城墙建设,实施亮化工程。月亮城堡完成景区基础配套,游乐设备通过验收,游乐场和水世界实现试营业,顺利晋升国家AAA级景区。沃森二期项目与华北制药、国家中医药研究所签约,新建大棚200个,建成旅游餐馆和旅游厕所,完成旅游产品研发上市。
(刘召臣)
【临邑县】 全县总面积1016平方公里,年末常住总人口53.3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62.4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4.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3.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41.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2亿元,进出口总额33.6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7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864元。年内获得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示范县、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全省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示范县、中央财政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科技进步县、全省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县、全省县域金融创新发展试点县、全省上市工作先进县、德平镇获全国重点镇、全省学前教育先进县、蝉联全省双拥模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全省平安家庭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2016年,结合“三航”计划和“进解促”,重点实施“三个10”培植工程,16个工业项目总投资142.6亿元,纳税过千万元企业36家,同比增加14家。
(来登利)
【齐河县】 全县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年末常住总人口62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85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2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7.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3.81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76.1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6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7.0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08亿元,进出口总额5.03亿美元。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90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827.94元。
乡村旅游品牌创建 2016年,全县共计接待游客5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3亿元,各项旅游指标均居全市第一位。成功入围首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被省旅游发展委列为全省15个旅游扶贫重点县之一。齐鲁青少年快乐成长教育基地、齐河大地自然博物馆群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完成万寿山、西城墙、南城门等部分工程基础施工,并入选全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重点项目,泉城海洋极地世界入围全国文明旅游先进单位,欧乐堡骑士度假酒店开业运营,成为山东省唯一一家骑士文化主题酒店。山东坤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锋获全国旅游系统先进个人称号。全年争取各类扶持资金300余万元,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及争取资金额度均居全市首位。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201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4家,完成增加值160.4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72.0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1.3%,工业用电量13.8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7%。工业经济效益稳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81.7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利税106.3亿元、利润7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4%和1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平稳增长。
(葛全恩)
【平原县】 全县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年末常住总人口45.86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03.64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9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9.8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5.8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4.7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2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2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63亿元,进出口总额8.2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5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01元。年内,平原县荣获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全省双拥模范县、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县、山东省健康促进试点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省级示范县、山东省全民阅读活动示范县、山东省园林城市、无越级集体访创建工作先进县、山东省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山东华农公司与美国宜瑞安公司举行股权交接 2016年11月30日,山东华农特种玉米开发有限公司与美国宜瑞安公司举行股权交接仪式在平原县举行。宜瑞安公司成功并购华农特种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是平原县对接世界知名企业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全省首例美国财富500强企业并购县域国有企业。该项目的实施,对于优化平原县农业产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打造优势农产品品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平原—青岛港”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开通 2016年3月24日,平原县举行“平原—青岛港”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开通仪式。此次班列是德州市首条海铁联运专列,将改变全市企业单纯依赖公路、铁路的运输模式,通过与船、港、货及铁路多方合作打造的海铁联运平台,使集装箱运输安全、便捷、高效、价廉成为现实。
(崔宝晶 王辉)
【夏津县】 全县总面积881.79平方公里,年末常住总人口 54.86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7.53亿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15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93.73亿元,比上年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70.65亿元,比上年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126.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8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4亿元,进出口总额3.7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9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3元。2016年,夏津县获中国棉纺织名城、全国百佳国税地税合作县级示范区等荣誉称号;获全省双拥模范县、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山东省太阳能应用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获“山东省绿色生态休闲体育活动基地”。
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6年,夏津县大力对接京津冀鲁,按照“补链、强链、建链”的思路,认真梳理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生态旅游、机械制造等产业延伸路线图,全力对接京津地区的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项目以及科研院所和高端人才。全年全县招商引资落户新项目27个,实际到位资金42.58亿元,7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5亿元,投资30亿元的100千瓦润津新能源风力发电、投资6.5亿元的仁和纺织、投资5亿元的费特制衣等项目投产达效,投资13亿元的佳隆食品、投资11亿元的国电电力等项目加快建设。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企业与36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转化科技成果30项,共建创新平台40家,柔性引进高科技人才80名。
(栗心利)
【武城县】 全县总面积748平方公里,年末常住总人口39.9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6.4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2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3.7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0.4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6.4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6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72亿元,进出口总额1.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8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60元。年内获得全省唯一实施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试点县、全国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全国价格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县、全省农村“三资”管理示范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安全生产月”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山东省优质辣椒生产基地、山东省优质中央空调配套产品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
实施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试点 2016年8月11日,武城县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实施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试点。试点开展以来,坚持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抓手,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为目的,以加快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为基础,以增强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为核心,围绕农民进城最关心的“离得开、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四个关键环节,制定出台20项推进措施、17个配套办法,形成了农民变市民、就地城镇化的“武城模式”。
(张君)
组稿:刘振
责任编校:郭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