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31&rec=24&run=13

【概况】 1986年5月,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向省委、省政府上报了《关于编辑出版〈山东年鉴〉的报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批准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向各市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等有关单位转发了该报告。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省第一部省级综合性大型年刊——《山东年鉴》1987卷,于1988年初由山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此后,《淄博年鉴》《青岛年鉴》《济南年鉴》《泰安年鉴》等市级综合年鉴相继创刊,部分县级年鉴、部门年鉴和企业年鉴也相继创办,全省的年鉴事业进入了初创时期。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国的“年鉴热”,全省年鉴事业蓬勃发展。为了促进年鉴事业健康发展,1994年5月,全省性年鉴社团组织——山东省年鉴学会成立。学会成立后,注重加强对年鉴工作的业务指导和信息交流,组织年鉴优秀论文评比和业务理论研讨等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全省年鉴的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截至1999年底,全省出版各级各类年鉴80多种,17个市(地)中,有16个市(地)出版了综合年鉴;出版县级综合年鉴30多种。
  进入新世纪,全省各级各类年鉴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在编辑出版的组织结构、效益结构和内部管理以及体例框架、资料内容等方面进行总结,特别是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后,全省各地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两个《条例》,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办鉴、依法编鉴的自觉性,加大年鉴改革创新的力度,提高编纂质量,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新时期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为党政机关、社会各界以及广大读者提供了有效服务,为编修志书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为了规范全省年鉴编纂,提高年鉴编纂质量,从1994年起每年开展一次年鉴质量抽查和评比活动。自2005年起省政府办公厅每两年组织一次年鉴评奖活动,评奖结果由省政府办公厅行文公布,在全省地方史志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截至2014年底,已连续举办五届全省优秀年鉴评奖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全省年鉴编纂单位的积极性,提升了编纂水平,推动了全省年鉴事业健康发展。
  截至2014年底,全省各级各类年鉴发展到240多种,成为全国年鉴编纂出版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年鉴编纂质量稳步提高,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年鉴品牌,全省的年鉴工作进入了数量与质量同步提高的新阶段。
(温书义)

【《山东省年鉴编纂业务管理办法(试行)》出台】 2008年8月,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印发《山东省年鉴编纂业务管理办法(试行)》(鲁史志编发〔2008〕5号)。该《办法》分为总则、管理规则和范畴、编纂资格管理、编纂质量管理、奖励与处罚、附则共六章二十三条。《办法》规定,全省年鉴编纂管理由省史志办组织实施;省、市、县(市、区)三级综合年鉴由同级政府主办或主管,地方史志机构承编,编纂、出版经费由同级财政保障;省内已出版的各级各类年鉴按该《办法》对编纂机构、编纂资格进行考察认定;省及各市史志办须设立负有年鉴质量管理职责的年鉴工作处(科、室),指导和督促各年鉴编纂机构制定和实施质量保证措施;各年鉴编纂机构要制定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宋 涛)

【全省年鉴编纂工作座谈会召开】 2014年3月27日,全省年鉴编纂工作座谈会在济南召开。座谈会听取了17市关于《山东年鉴》2014卷供稿情况、各市年鉴编纂情况汇报及县级年鉴编纂一年一鉴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员还就提高年鉴供稿质量、加快供稿进度以及年鉴编纂业务和保密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上简要回顾总结了全省年鉴工作及《山东年鉴》2013卷编纂基本情况,通报了《山东年鉴》2014卷供稿情况,重点就齐心协力完成《山东年鉴》2014卷编纂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17市史志办年鉴科(处)长及省史志办年鉴处全体人员参加了座谈会,省史志办副主任郭永生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宋 涛)

【全省多部年鉴获全国奖项】 2014年12月,在中国出版者协会组织的全国第五届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在深圳举行。全省有多部年鉴获奖,其中,《山东年鉴》获最高奖——综合特等奖,《济南年鉴》《威海年鉴》《淄博年鉴》《泰安年鉴》获综合一等奖,《烟台年鉴》《日照年鉴》《青岛年鉴》《环翠年鉴》《文登年鉴》获综合二等奖,《滨州年鉴》《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年鉴》《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山东金融年鉴》获综合三等奖。

(宋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