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30&rec=239&run=13

【概况】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东营市境内流入渤海。东营原为村名,传说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曾在此设军营而得名。1964年3月,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部设在该村。1965年,惠民地区东营办事处在此成立。1982年1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东营市,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举行成立大会,东营市正式挂牌。全市总面积8243平方公里,辖5个县(区),4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62个居民委员会,1781个村民委员会。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1.0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64‰。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450.64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7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30.6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02.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084.68亿元,实现市级以下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0.08亿元,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7.68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8.05亿元, 进出口总额129.12亿美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83.47亿元,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1329.54亿元。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6.06万公顷,粮食总产99.84万吨;棉花播种面积8.53万公顷,棉花总产8.63万吨。水产品总产57.0万吨,肉、蛋、奶总产60.82万吨。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0.36万公顷。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55万千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48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326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地方工业总产值12660.35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全市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70.34亿元,实现利润858.80亿元,实现利税1308.93亿元。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27家; 建筑业总产值275.85亿元,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建筑业总产值68.96亿元。
公路通车里程9039.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80.4公里。公路货物运输量4958万吨,水路货物运输量229.68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3365万吨,增长26.9%。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4.29亿元,邮政业务总量1.48亿元。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5.52%,全年新开工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0.76万套。着力推进园林景观建设,东营植物园正式开园,与东营园博园形成一南一北遥相呼应的独特生态景观格局。全年确定82个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929亿元,2015年完成投资304亿元。老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年内竣工152个,完成投资30.08亿元。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污水由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6%。全市2A级以上旅游景区32家,全年国内游客消费109.8亿元。
有高等教育学校4所,在校生3.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所,在校生2.63万人。普通中学95所,在校生13.14万人。小学125所,在校生11.9万人。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家。全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7项。 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1318件, 发明专利授权量309件。全市专业文艺团体4个,社会文艺团体257个, 庄户剧团153个, 文化馆(艺术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8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7%,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6%。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599家(不含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2776张,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15858人。在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省级大型全民健身示范工程。举办第八届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被国际田联授予"银标赛事"称号,并被中国田径协会评为"金牌赛事"。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58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857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35元,人均消费性支出2314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87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501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4.09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7.30万人。建成农村幸福院180处,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1处,养老机构发展到45处,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32张。城镇各种社区服务中心244个,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39782人。

【东营综合保税区获国家批复】2015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设立东营综合保税区的批复》,东营综合保税区成为继潍坊综合保税区、济南综合保税区、临沂综合保税区之后的山东省第4个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有"自由港"的称誉,是当前我国除自贸区以外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国家开放金融、贸易、投资、服务、运输等领域的试验区和先行区。东营综合保税区位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带,北临现代物流产业区,西临生态化工产业区,南临开发区中心商务区,规划面积为3.1平方公里。按照规划,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定位为"1+2"的产业体系,即以区域保税仓储物流为主导,以石油装备、橡胶轮胎产业的国际贸易、融资租赁、研发、维修检测等保税服务为特色,远期承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功能布局分为保税加工区,保税仓储物流区,保税加工仓储物流混合区,公共查验区,商品交易与展示区,综合办公区等。东营综合保税区将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大重要开放平台,在吸引国际资本、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15年10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使之成为继杨凌示范区之后全国第二个国家级农高区,为黄河三角洲开发迎来全新机遇。黄河三角洲成为全国第二家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一城两区百园"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极,是山东省与科技部共建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区的核心区。

【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东营基地开工】2015年4月9日,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东营基地开工,这标志着中国商飞公司与东营市的合作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该基地位于东营胜利机场新航站楼以南区域建成后主要承担C919高风险试飞科目,试飞员、试飞工程师的培训和后续日常维护性飞行工作,兼顾ARJ21-700飞机的部分试飞工作,将推动和提升中国商飞的异地试飞能力,对东营市开拓民航产业发展,达成"区域中心空港"的目标产生积极影响。

2015年4月9日,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东营基地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东营成为全国获得进口原油使用资质数量最多的城市】2015年10月14日,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船舶"玄武湖"号,装载着56437.74吨原油顺利靠泊中海油5万吨级液化码头,这是东营港自1997年对外开放后首次接卸进口原油。国家批准东营市5家企业可使用进口原油的数量将达到1537.68万吨/年,东营成为全国获得进口原油使用资质数量最多的城市。原油进口资质的逐步放开,不仅意味着地方炼油企业将会获得优质原料,同样也为成品油市场化改革做了铺垫。

【东营市获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2015年5月26日,东营市顺利通过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评审,获得第三批创建资格。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评审会议上,经过严格的申报、评审、公示等程序,东营市以最终得分86.69分,在东部组9个参评城市中排名第五,32个评委全票通过的成绩获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文化部、财政部在"十二五"期间共同开展的一项战略性文化惠民项目。这项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各地研究和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为同类地区提供借鉴和示范,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黄学桂)

【东营市东营区】 全区总面积1178.17平方公里。 年末户籍总人口63.93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32.73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8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0.4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6.43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598.52亿元,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1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46亿元,进出口总额11.57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900元。年内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
第八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 2015年9月17日至19日举办。展会总展览面积4万多平方米(其中室外展区面积1.8万平方米),布展企业241家,参观企业2000余家,参展展品涉及2630个品种1.51万余件。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客商参加,总参观人数突破5万人次。来自山东省政协、国家工信部、国家贸促会、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等210余名国内宾客参加。来自美国、俄罗斯、瑞典、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尼日利亚、埃及、突尼斯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115名驻华大使馆和领事馆的大使、领事以及涉油企业高管参会。展会签订外贸合同(意向协议)41个,协议金额2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签订内贸合同(意向协议)86个,协议金额2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1%。展会期间,先后举办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发展峰会、中国石油石化科技成果展示暨转化对接大会、拉美国家投资说明会等7个专场活动,邀请国际国内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在学术研讨、科技成果交流合作、融资交流、人才交流等方面为各方提供了面对面、点对点的实质性对接机会。
乡村文明专项行动 2015年,开展了春季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三夏""三秋"清脏治乱集中行动、公路河道林带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推进"五化"工程,组织实施了一批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与净化、街道亮化、庭院美化等项目,新硬化村庄64个,新绿化村庄70个,新亮化村庄63个,有54个村新建文化墙或文化景观。分类整治提升村庄、打造示范片区。在巩固和保持上年各类村庄创建成果的基础上,新增市级以上文明村镇、示范村12个,建成市级示范片区1个、典型示范村40个、区级示范片区3个、区级生态文明(示范)村20个。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红白理事会实现全覆盖。城乡环卫一体化取得新进展,2015年3月,东营区被省委宣传部、省农工委等六部门认定为"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区"。
胜利大学生创业园 东营市胜利大学生创业园是由东营区和上海复旦科技创业中心运用市场化手段,在东营市和胜利油田的支持下,合力打造的一处服务于大学生及高层次创业群体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2015年,园区已筛选进驻项目182个,146个创业项目成功注册公司,17个创业项目在苗圃孵化,孵化成功率80%以上,园区入驻率90%以上。涉及的领域有石油装备与制造、电子商务、网络科技、生物制药、文化传媒、国际货运、设计摄影、智能家居等。园区大学生创业者142人,占比78%,实现创业带动就业1000余人。全年受理创业企业小额贴息贷款申请27家,帮助5家公司申请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业务,帮助1家公司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和房屋租赁补贴业务,帮助企业招聘员工68人,促成园内团队合并合作12个。累计获得各项发明专利17项。与上海杨浦创业服务中心、全国东部技术转移市场、中关村创业大街等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2015年4月,东营市胜利大学生创业园被团省委评为全省青年创业示范基地;10月,创业园被评为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区;11月,被市经信委认定为市级创业辅导基地;12月,被省科技厅备案为第一批省级众创空间。
"基层走亲、连心解忧"活动 2015年11月,东营区组织各镇街道、区直部门单位全体机关干部开展联系城乡居民工作,"基层走亲、连心解忧"活动全面展开。在农村,结合"第一书记"选派和镇街道干部联系工作安排,每名机关干部联系10至20户农户,按照"地域相邻、就近就便"的原则,片区化确定联系对象,确保机关干部联系农户家庭全覆盖。在城市社区,主要结合网格化管理和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工作,推进机关与社区结对共建工作。活动过程中,党员干部采取"一联多""多联多"或科室包联的方式联系城乡家庭,与联系户建立长期联系,每年入户走访不少于2次,每2个月至少普遍联系沟通1次,开展摸清情况、听取意见、宣传政策、疏导情绪、解决问题、发现典型等工作。同时,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分级办理、常态测评、资源统筹等工作机制,保障工作正常运行。年内,全区3500名在职机关干部与6万余户城乡家庭结对联系,解决群众实际困难4000余个。
(禹 芳)

【东营市河口区】 全区总面积2267.44平方公里, 年末户籍总人口21.85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49.36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6.8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9.56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357.69亿元,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3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93亿元,进出口总额3.43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3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420元。年内获第二批全省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区称号。
重点项目建设 2015年,河口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原油价格持续走低、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等不利因素,综合施策,政银企三方联手,全力保障企业运行,落实企业周转资金1.78亿元,银企签约资金86.5亿元,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全年落地过亿元项目13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中海500万吨大型炼化等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全面开工。加大"三争"工作力度,争取上级资金4.8亿元、政府债券5.1亿元,支持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 2015年,河口区以隐患整治为重点,开展城市公共安全提升行动,严格落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着力开展打非治违,累计整治违法违规行为141起,停产整顿33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以源头防治为重点,开展水气污染整治行动,实施总投资3.7亿元的17项环保工程,挑河、神仙沟两条省控河流稳定达标;全年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1起,取缔土小污染企业7家,黄标车淘汰治理全面完成,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以清脏治乱为重点,开展乡村文明建设行动,在48个村庄开展旱厕改造、污水处理和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实施净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五化"提升工程,累计清运垃圾1亿立方米,安装路灯1023盏,硬化道路61.2公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民生工程建设 2015年,河口区实施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工程,将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00元,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50元,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960元和6800元,累计发放社会救助金2178万元。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新办2所公办幼儿园,9所学校实现小班化教学,总投资4.3亿元的区一中新校全面投用;高考再创佳绩,本科录取率达到71.2%,高出全省30个百分点。集中发展卫生事业,建立乡医准入退出机制,投资675万元新建改造村级卫生室35处,农村诊疗条件得到改善。实施公交惠民工程,老年人、残疾人、伤残军人免费乘坐城市公交,惠及群众4.5万人。
河口区第一中学新校启用 2013年9月,河口区第一中学新校开工建设。2015年9月9日,新校启用。学校占地16.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分为教学、生活、运动三大功能区,包括教学楼、创新科技艺术楼、实验楼、体育馆、行政图书楼等12栋单体建筑。教师办公电脑人手一台,教室内均装有多媒体、电子白板,实现"班班通,堂堂用"。图书馆藏书12万余册,报刊400余种,学校各功能室及教学仪器配备均达到国家Ⅰ类标准。学校有教学班45个,在校生2400余人,教职工233人。河口区第一中学是东营市重点高中、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教学示范校、山东省文明单位。
(潘春芳)

【垦利县】全县总面积2331平方公里,年末常住人口25.13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96.82亿元,比上年增长8.3%。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9.61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237.8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39.3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36.4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0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6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87亿元,进出口总额8.2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5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442元。垦利县被授予省级文明县、省级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县、全市综合考核一等奖、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目标一等奖等称号。
第五届黄河三角洲(中国·垦利)国际生态农业博览会 2015年10月24日至26日,在黄河口经贸文化交流中心(垦利县全民健身中心)举办。以"绿色、科技、品牌"为主题,融入"互联网+农业"概念。总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分布在A、B、C三个馆,布置展位1000个,设东营特色展区、国际及台湾展区、山东省特色展区、农业电商展区、农业科技展区5大版块,参展企业460家,参观人数达17.1万人次。展会期间,现场交易额3160.63万元,现场签约或达成意向企业36家50项,签约额27733.5万元,各采购商、参展企业建立沟通联络通道60多个,各科研院所与各参展企业、当地种植、养殖企业达成技术合作意向5个。展会签约项目71个,总金额127.7亿元。其中,投资项目26个,签约额71.1亿元;贸易合同45个,签约额56.6亿元。展会期间还举办了企业对接洽谈冷餐会、"互联网+农业"论坛。企业对接洽谈冷餐会把参展省内龙头企业、互联网企业代表,省直挂职第一书记和市内龙头企业代表200余人组织起来,为企业间对接洽谈提供契机;"互联网+农业"论坛邀请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学者和济南市政府特聘电子商务专家对互联网和相关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垦利县委宣传部同期举办"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大型摄影展,对东营市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发展变化进行全景展示;美食文化艺术节上,集中展示了36家企业近100种美食,日销售额7万余元,达到历届最高值。
"五个一"人才工作支撑体系建设 一是"出台一项政策", 发挥企业引才用才主体作用。 制定出台《垦利县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专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每年拿出不少于2000万元的专项补贴资金,探索实行高层次人才补贴、高学历人才补贴、项目奖励补贴、自主创业补贴四类方式,根据企业引进的人才和项目情况,给予企业20~100万元补贴,特别优秀、为垦利经济做出较大贡献的,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确定补贴资金。2015年确定支持项目14个,发放补贴资金690万元。同时,发挥奖励资金杠杆作用,实施"百名硕博进垦利""百名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与中科院、山东大学等50多家国内知名院校所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建成省级以上载体平台28家,相继引进包括国家"千人计划"、山东省"泰山学者"、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学者"特聘专家在内的一批高层次人才。二是"搭建一个平台",加强企业和人才对接联系。成立黄河口人才协会,注册黄河口论坛和黄河口学术圆桌会议品牌。2015年,协会举办"黄河口论坛"12期,举办"黄河口学术圆桌会议"8期。与中关村合作,共同建设中关村黄河口创业学院。定期举办"黄河口人才沙龙",为县内工作生活的高层次人才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在北京举办"黄河口(北京)高层次人才引进洽谈会",吸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院校的高层次专家参会,达成合作意向39项。三是"开发一套系统",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水平。建立集人才门户网站、人才数据管理、项目跟踪管理为一体的人才工作信息化平台,实现政府、企业、人才三方对接的智能化服务管理。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并依托人才实施新项目,符合垦利县引才专项补贴标准的,可登陆系统注册并进行网上申报,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组对项目进行网上评审、 跟踪管理。 四是"编制一个规划",指导人才工作发展。委托专业机构和高层次专家,编制《垦利县人才发展规划(20152016年)》,规划确立保证人才投资优先、落实各项财税优惠政策,完善人才发展公共服务体系等三项主要政策措施;明确优先引进培养使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发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等四项主要任务;逐步建设"黄河口人才协会""创业学院"等六大平台,组织实施党组织与人才"连心工程"、借智联智"双百"工程、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等十三项重点人才工程。五是"健全一项机制",统筹形成多方合力。建立"四统四分"工作运行机制,"四统"即:组织部门牵头,统筹制定重要政策、统筹策划重大活动、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统筹安排专项资金。"四分"即:分任务落实、分部门开展、分层次推进、分领域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
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垦利县连续6年把教育惠民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工程,投资20多亿元,重点实施中小学标准化、中小学办学条件提升工程建设,全县100%的中小学校得到改造提升,教育教学设施更加完善。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建设云数据中心,实现骨干千兆、桌面百兆的"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整体架构,为19所中小学装配录播教室、教学互动、视频会议等系统,县域内中小学全部实现教学互动,建立电子图书室,实现图书阅览一体化。推行小班化教学,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品牌打造,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积极创建市级教育现代化学校。至2015年年底,全县23所中小学校中,县职教中心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垦利一中、胜坨中学成为省级规范化学校,有16所学校被评为市级教育现代化学校。
(陈学慧 刘艳芳)

【利津县】全县总面积1665.6平方公里。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51.84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08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32.68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92.08亿元,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171.5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2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7亿元,进出口总额4.24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0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677元。年内,利津县被评为全国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全省首批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县、全省第二批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县。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2015年,利津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4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0.5亿元。利华益集团获得进口原油使用资质,并跃升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第76位;三阳纺织公司成为"中国纯棉高支漂白纱线精品基地"。十二五期间,全县新上投资过亿元项目115个,主导产业带动能力明显增强,石化产业被认定为第四批省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从小到大,产品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大力实施产学研结合"五个一"工程,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到52家。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2015年,利津县与6家农业科研院校开展深层次合作,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268处、特色种植园区66处、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区2处,新增"三品一标"认证41个,利津县成为全国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土地流转规模达到21万亩,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50家、规范化农民合作社62家,备案家庭农场192家,培育专业大户402家。
服务业规模膨胀 2015年新上化工产品储运项目10个,建成中储棉指定代储库4处,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发展到11家。推进沿黄旅游开发,创建3A级旅游景区1处,省级旅游强乡镇、特色村和示范点8个。鲁百集团、银座商城等大型零售企业相继入驻,实施"放心粮油""放心快餐"便民工程,商贸餐饮业提档升级。电子商务新业态快速成长,中国政品网上线运营,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进驻利津,成立全省首家乐村淘电子商务管理中心,签约标准化体验店700余家。

2015年6月28日,全省首家乐村淘电子商务管理中心在利津成立

(谭希杰)

【广饶县】全县总面积1166平方公里,年末户籍总人口51.68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67.61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42.16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513.3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12.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70.4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4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1.3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17亿元,进出口总额52.88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7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993元。2015年,广饶县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县城、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复审,获"第四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平安渔业示范县、省乡村旅游品牌集群化发展县、第四届省级文明县、首批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县创建试点、全省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县建设试点县、第四届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县、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县等称号。
广饶县获"第四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 2015年2月,水利部和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印发 《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关于授予第四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的通知》 (水资源〔2015〕48号),授予广饶县"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广饶县成为全国获此称号的地区中唯一一家县级试点单位。
第六届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览会 2015年5月15日至17日举办。展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山东省委员会、东营市人民政府承办,广饶县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东营市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山东轮胎商会、中融商汇(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具体执行。展览会共设7个室内展区和1个室外展区,展览面积4.2万平方米,主要展出各种轮胎及生产原辅材料、机械设备、轮胎制造技术、车轮制品、轮胎翻新设备及原料、橡胶原材料、汽车配件、维修保养设备等八大类展品。展会境外参展企业120多家,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印度等40多个国家。来自五大洲近百个国家的4.5万余名专业观众到会参观洽谈,其中境外采购商超过1500名。展会同期举办2015中国(广饶)国际车轮展览会、2015中国(广饶)国际汽车维修保养设备展览会等展会。举办2015中国(广饶)国际轮胎及橡胶新材料产业大会、上海合作组织工商管理人员对接洽谈会、山东-泰国橡胶产业合作交流会、胎大王-中国电商直销平台启动仪式、卓创资讯2015年中国橡胶产业大会、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轮胎设备交流论坛、胎大王-互联网+高峰论坛等多场行业研讨会、企业推介洽谈会、新技术新产品发布会和信息交流论坛活动。展会期间共达成贸易意向、协议、合同811个,贸易意向、协议、合同额约165亿元。
第十一届中国广饶·孙子国际文化旅游节 2015年9月14日至30日举办。文化旅游节以"相约孙武故里、感受美丽广饶"为主题,立足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在做好孙子文化名片的同时,着力把文化旅游节打造成文化的盛宴、百姓的舞台,提升广饶文化软实力。旅游节期间,同步举办山东省第二届吕剧票友大赛、第十一届中国(广饶)孙子文化论坛、"兵圣之光"全国诗歌散文大赛、翰墨乐安·首届中国广饶书画艺术博览会、"舞动广饶·德润乐安"广场舞展演、孙子文化旅游推介等系列活动。9月11日至13日举办的全省第二届吕剧票友大赛上,来自全省的一千多名选手参加比赛,经过初赛和预赛,有60名选手进入决赛。比赛现场,票友们演唱了《潘发财》《小姑贤》《借年》《姊妹易嫁》等经典吕剧选段,展示了吕剧普及和推广成果。9月14日晚,第十一届中国广饶·孙子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开幕式歌舞、杂技、吕剧、小品、朗诵等节目丰富多彩,展示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文化,现场观众3000余人。9月17日,"舞动广饶·德润乐安"广场舞展演活动举行,1600余名广场舞爱好者现场表演《四德歌》《火火的中国风》等广场舞,展示广场文化活动的巨大魅力。9月19日至23日,翰墨乐安·首届中国广饶书画艺术博览会举行,展区面积近2万平方米,展出名家书画作品4000余件。孙子文化旅游推介活动自9月26日开始举办,10月15日结束,期间举办旅游产品推荐、大型实景演出等特色活动,参与游客5万人次。
(王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