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30&rec=200&run=13

【概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5年,省文化厅与各市签订文化建设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全年各级实现投入73亿元,全省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健全完善。
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山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对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作出总体设计。各市均已制定贯彻落实方案,形成了整体推进的战略态势。全省6个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市、5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市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威海标准化建设、日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潍坊数字化建设等先进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山东美术馆等10个省级试点单位建立理事会工作扎实推进,济南市图书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理事会,其余单位已制定方案和章程。积极发展文化志愿服务,全省群文志愿辅导团发展到20万人,5个项目被评为全国文化志愿服务示范项目。11月30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办发〔2015〕37号文件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政策进一步细化。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作用,整合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资源,大力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组织23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召开会议3次,共同审议文件,研究重大问题。全省182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80011个村(居)有75855个建成文化活动室(文化大院),覆盖率达94.8%,比"十一五"末增长28个百分点。
文化惠民。为22056个村居(社区)广场舞蹈队配备便携式拉杆音响,免费培训文化广场舞指导员27931人;继续扩大"五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范围,中央和省投入免费开放资金2.8亿元,各市加大投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新增服务窗口705个,新增服务品牌和服务项目798个;投入资金8.82亿元,优化提升村居(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1670个;积极扶持非遗传承人收徒传艺,全省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新收徒5100多人。省图书馆建设"光明之家"盲人数字图书馆,在全国首创"一站、一网、一库"的建设服务模式,全省共建设59个标准化基层服务点,初步构建起盲人数字资源库。大力开展文化行业精准扶贫,争取财政投入3500万元彩票公益金,为700个村(含609个省派第一书记帮包村) 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备购置予以补助, "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3035个贫困村"有文化活动室"的行业扶贫任务全部完成。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健全顶层设计。参与研究起草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齐鲁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工作方案》,对全省本土文化资源普查调研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十大行动"加快实施,构建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传播体系、实施齐鲁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创作工程等10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中办回访调研组给予充分肯定。全国文化厅(局)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高级研讨班在山东举办,对山东经验进行了总结推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坚持创造性传承、创新性保护、创意性发展,打造载体,培育品牌,积极构建项目、传承人、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生态保护区"五位一体"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级投入非遗保护资金超过21亿元。截至年底,全省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73个,占全国总数的12.6%,居全国第二,建成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9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启动国家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实施中国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开展"齐鲁文化喀什行"文化援疆行动,国家非遗保护数据库试点建设进展顺利。举办7期"齐鲁非遗大讲堂",实现308个省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312个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培训全覆盖。成功举办第十个"文化遗产日"非遗系列活动,全省各地开展活动3200多场次,参与群众达到700万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落户济南,举办中国非遗传承人群培训。

2015年2月11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年俗活动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

研究阐发和普及推广。进一步做好古籍保护工作,依托省图书馆普查各类古籍3786部、48800册,修复古籍1434叶。《山东儒学文献珍本丛刊》《儒学与艺术学论丛》编纂出版工作有序推进,"大师引进工程"深入实施,"大哉孔子·儒家文化经典中国画创作"、大型人文艺术电视专题片《中国画坛齐鲁风》拍摄工作进展顺利。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尼山书院、乡村儒学、社区儒学建设全面铺开,全省图书馆尼山书院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乡村、社区儒学讲堂7400多个,开展活动近3万场次,服务群众超过150万人次。征集评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故事作品500篇。
实施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联合省财政、民政、党史、文物、史志等部门,制订《关于实施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的指导意见》和《展陈指导大纲》,落实省级奖补资金5250万元。2015年,全省纳入考核的105个县(市、区)中有99个完成县域历史文化展示工作,完成总量的94.3%。临沂市在全省率先建成红色文化主题展馆。
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表示支持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列入"十三五"规划,并在示范区规划编制、曲阜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上给予指导支持。尼山圣境、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文化市场培育监管。 全省文化市场主管部门登记注册的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5810家, 从业人员76948人,资产总计123.33亿元,营业收入67.56亿元,利润总额19.42亿元。
文化市场监管。实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提升工程,承办文化部第三场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师资片区巡讲活动,联合甘肃省、河北省等中西部省份共同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加强工作交流,提高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案件的质量和文书制作水平。突出抓好农村文化市场和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实现全领域覆盖,全方位监控。2015年,全省执法人员出动68万余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5万余家次,办结案件2430件,维护了全省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文化市场执法信息平台建设。深入推进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建成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北方分中心(服务覆盖12个省份),成为全国第一个所有市、县全面实现平台上网运行的省份。全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平台使用率达到80%以上,存量文化市场主体数据激活率达到99%,所有新增审批及执法业务均通过平台办理,全省文化市场信息反馈渠道基本建立。
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实现转型升级。召开全省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现场会,发布转型升级工作指引,引导上网服务企业拓展经营范围,进行业态创新,促进转型升级。德州市文化市场执法局打造"社区综合性文化上网服务站",具备儒学普及、社区书屋、社区活动室等功能,提升上网服务场所品味。淄博市临淄区启动上网服务场所"文化惠民进社区工程"试点工作。转型升级后上网服务场所的经营方式、服务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场所干净整洁,服务多元细致,社会形象极大好转。
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思路,整合儒学研究、舞台艺术、美术、文物、非遗、动漫、图书、产业项目等资源,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参加文化部"欢乐春节"活动,共派出12批322人次赴日本、韩国、埃及、新加坡、法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个城市开展系列演出、展览,取得圆满成功。2015年办理出访团组142起,1562人次;接待来访团组406起,4894人。举办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中韩儒学对话会、米兰世博会山东周演出、"泰国·中国山东文化年""曼谷·尼山论坛",中宣部、文化部将尼山论坛纳入国家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规划。 着力推进"孔子文化展"标准化建设, 在法国举办"孔府乐舞"演出,在立陶宛举办"孔子文化展"。"2015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青岛活动年"策划活动150多项,举办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中日韩艺术之夜演出活动。着力加强对外文化贸易,积极扶持重点文化贸易企业和重点项目,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额逐年提升。2015年,全省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45.3亿美元,同比增长40.4%。
文化体制改革。"十二五"时期,全省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文化执法力量不断加强。省文化厅牵头负责的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部署的4项重点任务、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部署的18项重点任务,需2015年度结项的已顺利完成。
省文化厅政府责任清单建立发布。确定6项主要职责、26项具体责任事项、部门职责边界1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8项、公共服务事项8项。
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继续深化。确定山东歌舞剧院和山东省话剧院为深化改革试点单位,组建理事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去行政化步伐。
推进文化立法和规划制定。《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12月1日起实施,《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山东省文化产业促进条例》列入三类立法计划,立法调研工作已经展开。发挥政策规划引领作用,精心编制"十三五"规划,确立"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1+11"规划体系,即1个总体规划、11个专项规划,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
节庆管理。完成临淄齐文化节、烟台市文化艺术节、第十届山东省艺术节、泰山登山节、沂山文化节、邹城中华母亲节、第四届全省银龄风采艺术节和2015山东少儿文化艺术节等15项节庆活动的初审工作,批复8项,报备2项。
文化科技创新。拥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课题61项,位居全国前三名,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11项,文化部创新奖获奖项目2个。组织评选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评出获奖项目30个。
【图书馆概况】截至2015年底,全省公共图书馆共有154个,其中,省级图书馆1个,副省级城市图书馆1个,计划单列市图书馆1个,市级图书馆15个,县(市、区)级图书馆136个。全省图书馆拥有从业人员2633人,其中高级职称393人,中级职称1061人。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被文化部评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人才培训基地"。
加大经费投入。 2015年, 全省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达5.3亿元, 比上年增长23%,其中购书经费8637万元,全省人均购书费0.88元。
完善办馆条件。淄博市、日照市、滨州市等地新建一批现代化图书馆,总馆舍建筑面积85.3万平方米。总阅览座席53781个,比上年增长15%,其中少儿阅览座席11654个。总藏书量为5051万册(件),比上年增长6%,人均拥有藏书达到0.52册。计算机数量10866台,网站123个,分别比上年增长3%和10%。
增强服务能力。全年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6334次,其中讲座3668次,展览1133次。持证读者达211万人,全年流通人次2969万人次,文献外借册次2653万册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8%、19%和13%。全省公共图书馆实现尼山书院全覆盖,"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荣获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