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服务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30&rec=177&run=13

【概况】2015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058.7亿元,增长6.2%;限额以下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702.7亿元,增长14.6%。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2179.4亿元,增长10.3%;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582.0亿元,增长11.4%。商品批发、零售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4743.8亿元,增长10.3%。住宿、餐饮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017.6亿元,增长12.4%。商品批发、零售企业实现收入24921.3亿元,增长10.3%。住宿、餐饮企业实现经营收入2840.1亿元,增长13.1%。
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销售情况。 2015年,全省粮油、食品零售额1609.7亿元,其中,肉禽蛋零售额230.3亿元,水产品零售额135.4亿元,蔬菜零售额233.4亿元,水果零售额172.5亿元;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1107.1亿元,其中服装零售额719.6亿元,鞋帽零售额229.9亿元,针纺织品零售额157.6亿元;日用品零售额425.6亿元,金银珠宝零售额235.9亿元,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934.8亿元,药品零售额532.7亿元,家具零售额362.7亿元,汽车零售额2949.7亿元。
酒类商品流通。2015年,全省在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企业4680家,备案企业总数累计为7.9万家。《酒类流通随附单》领用企业10978家,累计使用435万份,其中2015年领用23.8万份。烟台张裕葡萄酒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景芝集团有限公司、德州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酒类流通电子追溯试点通过商务部门验收。
特殊行业发展。 典当企业经营情况。 2015年,全省新设典当企业35家,累计设立典当企业379家(不含青岛市) , 从业人员3183人。典当企业实现典当总额202.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9亿元,纳税0.9亿元。典当标的物方面,动产典当额81.7亿元,房地产典当额78.1亿元,财产权利典当额37.2亿元。
拍卖企业经营情况。2015年,全省新设拍卖企业18家,累计设立拍卖企业437家,从业人员3185人。拍卖企业举办拍卖会6877场,较上年减少140场。实现拍卖成交总额609.0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实现佣金收入4.5亿元。土地使用权拍卖成交额294.5亿元,占成交总额的48.4%。股权债权类标的物拍卖成交额42.1亿元,是上年的2.1倍。农副产品拍卖成交额1.5亿元,增长40%。200家拍卖企业注册使用网络拍卖平台点拍网,网上拍卖成交额约30亿元。
汽车回收拆解。德州市、菏泽市、临沂市、济宁市、日照市各增加1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全省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累计达到24家,年拆解能力72万辆。全年回收拆解报废汽车21.4万辆,增长97%,拆解能力利用率为29.7%。拆解享受拆解补贴政策的黄标车15.7万辆,增长134%。
市场运行监测体系建设。全省消费品市场运行监测体系已臻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覆盖137个县(市、区),250家样本企业包括超市、农贸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监测商品为粮食、食用油、肉、禽、蛋、蔬菜、水果、水产品、奶制品等13大类63种生活必需品,监测内容为销售价格、销售额、销售量、库存量,监测机构以日报、周报、月报等方式发布监测结果。重要生产资料监测选取样本企业199家,监测商品为煤炭、成品油、钢材、橡胶、化肥、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监测内容为销售价格、销售量、销售额、库存量、库存额,监测结果以周报和月报等形式发布。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监测选取样本企业687家,监测对象为批发、零售、餐饮、旧货零售、物业管理、办公服务、清洁服务、休闲健身八个行业的重点企业,监测内容为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家电、汽车等20大类商品的销售额,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电脑、手机等18种商品的销售量,餐饮、旧货零售、物业管理、办公服务等6个行业的经营收入,购物中心经营情况,监测结果以旬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形式发布。智能信息泵监测选取样本企业160家,监测对象为零售企业、餐饮、专卖店,监测内容为销售额、经营额、销售量。企业经营情况统计监测选取样本企业1713家,监测内容为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洗染、沐浴、家政、美容美发、人像摄影、家电维修、会展、仓储、融资租赁、拍卖、典当等行业典型企业的销售(营业)额、从业人数、营业面积、应交税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经营利润,监测结果以年报、季报、月报等形式发布。全年各级监测机构发布商务预报及市场运行分析报告12360条(篇)。
应急保障供应体系建设。至2015年底,全省已构建起消费品应急保障供应体系,包含1个平台、5个保障供应基地、150家应急企业、4600个投放点,初步达到找得到、调得动、运得去、供得上的目标要求。1个平台即山东储备应急保障供应系统平台,以国家应急平台、省级平台、17个市级平台、150家应急企业信息端为支撑,将商务部应急数据与省市应急数据、企业数据功能对接、资源共享,2015年7月上线。5个保障供应基地为依托省内交通大动脉、按照100千米的配送半径建立的威海家家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部基地)、山东潍坊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部基地)、山东银座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银宝食品有限公司(西部基地)、山东九州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南部基地)5个基地。每个基地建立应急商品专库,专区存放,统一标示,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库存商品定期轮换。应急储备商品包括猪肉、小包装大米面粉、矿泉水、应急照明设备在内的10类商品。150家应急企业为生产、流通领域的150家应急保障供应联系企业,其中,生产企业114家、流通企业36家。4600个投放点覆盖17个市,由260 家批发市场、连锁超市企业设立,作为应急调运发放和供应点。
流通业发展情况。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建设情况。济南、临沂、烟台、淄博、济宁5个省级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市选择27家企业进行试点,建设31个项目,投入资金11.6亿元,试点项目涵盖快速消费品、药品和生鲜食品等领域。已建成城市共同配送网络覆盖全省56%以上的人口。
融资租赁企业情况。新设内资试点租赁企业4家。设立外资融资租赁企业42家,注册资本37.7亿美元,分别增长35.4%和90.0%。至2015年底,全省累计设立内资融资租赁企业18家,注册资金69.7亿元,其中济南、青岛设立12家。累计设立外商投资融资租赁企业134家,注册资本73.6亿美元,其中济南、青岛、东营设立97家。
生活资料市场体系建设。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各市县继续进行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15年6个设区市完成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比上年增加3个。莱阳市等20个县级市(青岛市辖县级市除外)完成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比上年增加5个,占全省县级市的80%。
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省财政厅、商务厅以引导基金的形式开展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工作,在潍坊、临沂两市进行试点。10月,印发《山东省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管理实施细则》,规范基金运行,筹备设立子基金,建立包括中国食品谷国际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和兰陵华凯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内的11个备选项目库。2015年底,临沂市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试点项目已开工建设,潍坊市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项目已开始办理土地手续。

2015年山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表
金额单位:万元
┏━━━━━━━━━┯━━━━━━┯━━━━━━┯━━━━━┓
┃ 分类指标│ 金额│ 上年金额│ 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77614110.9│ 251115262.8│ 10.6 ┃
┠─────────┼──────┼──────┼─────┨
┃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 │ │ ┃
┠─────────┼──────┼──────┼─────┨
┃ 城镇 │ 221793790.5│ 200999135.5│ 10.3 ┃
┠─────────┼──────┼──────┼─────┨
┃ 城区 │ 166992653.4│ 150746733.4│ 10.8 ┃
┠─────────┼──────┼──────┼─────┨
┃ 乡村 │ 55820320.4│ 50116127.3│ 11.4 ┃
┠─────────┼──────┼──────┼─────┨
┃按消费形态分 │ │ │ ┃
┠─────────┼──────┼──────┼─────┨
┃ 餐饮收入 │ 28401231.9│ 25119200.2│ 13.1 ┃
┠─────────┼──────┼──────┼─────┨
┃ 商品零售 │ 249212879.0│ 225996062.6│ 10.3 ┃
┠─────────┼──────┼──────┼─────┨
┃按限上限下分 │ │ │ ┃
┠─────────┼──────┼──────┼─────┨
┃ 限额以上 │ 130586904.3│ 121076777.3│ 6.2 ┃
┠─────────┼──────┼──────┼─────┨
┃ 限额以下 │ 147027206.6│ 130038485.5│ 14.6 ┃
┠─────────┼──────┼──────┼─────┨
┃按行业分 │ │ │ ┃
┠─────────┼──────┼──────┼─────┨
┃ 批发零售 │ 247437740.4│ 224271172.4│ 10.3 ┃
┠─────────┼──────┼──────┼─────┨
┃ 住宿餐饮 │ 30176370.5│ 26844090.4│ 12.4 ┃
┗━━━━━━━━━┷━━━━━━┷━━━━━━┷━━━━━┛

【电子商务】2015年,全省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8万亿元,增长32.0%,占全国的8.7%。实现网络零售额3500亿元,增长35.0%,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0%。
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全省各类电子商务经营主体120多万个,电子商务平台超过3000个。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海尔商城、日日顺商城、巨商汇、海贸云商"四网合一"电子商务应用体系,在线经营规模878亿元。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年交易额126.7亿元。青岛速普母婴商城跻身全国母婴类垂直B2C平台前三强,淄博市新星商城年销售额逾7亿元,银座网上商城年交易额逾5亿元。全省在淘宝、天猫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的注册商户已有62万个。
电子商务园区。截至2015年底,全省已建和在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创业园、孵化中心200多个,青岛电子商务产业园、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潍坊电子商务产业园、烟台电子商务产业园、威海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济南山大路电子商务产业园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农村电子商务。全省40个县与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千县万村"计划对接、签约,推动农村淘宝项目落地,33个县建成启动县级运营中心,建设1500多个村级服务站。省供销社与京东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构建农村流通网络体系,打造全省供销"一张网"。省邮政公司自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覆盖全省三分之二以上的行政村。新建淘宝村51个,淘宝村总数增加到64个,淘宝镇6个。新泰市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山东杞农云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成500多个服务站点,对接80多个合作社,为农村居民提供网上代买、代卖、物流配送、创业培育等服务。嘉祥县农业互联网高科技集成服务商山东天辰云农场有限公司服务范围覆盖23个省(市)400余个县(市),建立3万多个农村服务站,实现网上交易额100亿元。全省认定10个电子商务示范县,引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跨境电子商务。商务部批准青岛市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省商务厅认定9个省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8个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和5个省级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省商务厅与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签署跨境电子商务建设合作协议,引进山东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为省内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服务。跨境电商交易额53亿美元,增长30%。21家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带动出口10.4亿美元。
社区电子商务。济南倍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山东通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来自购电子商务平台等以社区服务为主要功能的电子商务企业先后设立,为居民提供快速配送、日用品定制、代办服务等生活服务。省邮政公司在全省设立100个社区易邮店,提供便民缴费、出行购票、自助取款、快件提取、邮政服务等多项服务。

2015年7月3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济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服务业】2015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8537.4亿元,居全国第三位,服务业增速达到9.6%。服务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5.1%,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5.3%,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以服务外包、电子商务、快递服务、旅游、金融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全省服务外包执行总额、电子商务交易额、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旅游业消费总额和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1%、23.1%、44.8%、14%和14.1%。全省服务业完成投资22390.4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7.3%。软件和信息技术、科技、租赁和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投资增势强劲,增速分别达到68.9%、47.2%和33.6%。服务业完成税收3675.9亿元,同比下降5.7%,其中地税收入2395.7亿元,同比增长11.1%,占全部地税收入的比重为61.8%。以租赁和商务、居民服务、教育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行业税收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分别达到39.8%、37.6%、23.3%和11.2%。
规划政策。开展《山东省服务业"十三五"发展方向研究》等课题研究;编制印发《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西部经济隆起带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组织开展《山东省养生服务产业集聚带发展规划》 和《山东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的编制工作。制定《关于贯彻国发〔2014〕26号文件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5〕24号)。
转型升级。省委、省政府作出"敲开核桃、一业一策",全面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确定对家政、文化、会展等17个重点行业和领域实施转型升级。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成立服务业转型工作组,组织协调省直有关部门编制了17个行业的实施方案。年内,已专题研究家政、会展、养老、文化、医疗卫生、房地产、物流、批零餐饮、软件与信息等9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并经省政府印发实施。初步拟定《山东省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5-2020年)》。
资金扶持。加强资金引导,重点围绕转型升级,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和社会民生领域的支持,投入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3.6亿元,扶持项目212个。争取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3800万元,扶持公共平台类项目5个。制定出台《山东省服务业创新发展引导基金设立方案实施细则》(鲁财建〔2015〕42号),设立1.2亿元的服务业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举办两岸健康服务业合作交流会、2015两岸经营者俱乐部年度论坛、2015香港山东周·基础设施领域境外融资项目推介洽谈会等服务业招商引资活动。
综合改革。济南、青岛两个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济南市加快建设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旅游、商务会展等五大中心;青岛市加快形成金融、现代物流、旅游、科技服务、信息、文化等六大产业。11个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各试点区域按照试点实施方案,立足自身资源条件、产业现状和市场潜力,先行先试,创新改革,探索县级服务业转型发展的路子。
智力支撑。组织实施2015年"服务业千人培训工程",共完成培训项目21个,培训1050人次,全面完成为期3年的第二期"服务业千人培训工程"工作。组织选派37名服务业青年管理人员赴美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加强服务业创新团队培育和指导工作,全面完成2014年首批认定的25个服务业创新团队的中期检查和评估;制定出台《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现代服务业及社会民生产业创新类实施细则(试行)》,并组织认定现代服务业及社会民生领域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7名。
标准化和品牌建设。2015年,共组织制定服务业地方标准153项,新立项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7个,建设完成8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和25个省级服务业试点。深入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培育山东省服务名牌,全省共146个服务项目被认定为2015年度山东省服务名牌。
绩效考核。制定出台《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绩效考核办法》(鲁政办字〔2015〕94号),并对服务业绩效考核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明确17市及省直30个部门绩效考核的任务要求,进一步强化对服务业转型发展的激励、约束和引导,形成全省加快服务业转型及发展的强大合力。

【粮食商业】粮食收购。2015年,全省各类粮食企业收购粮食7066.99万吨,同比减少181.18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881.27万吨,占12.5%,同比减少98.86万吨;非国有企业收购6185.72万吨,占87.5%,同比减少82.32万吨。从生产者购进粮食3674.15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552.73万吨,非国有企业收购3121.42万吨。全年收购小麦1868.71万吨、玉米1670.95万吨。
粮食销售。全省各类粮食经营企业销售粮食4280.3万吨,同比减少212.89万吨。其中,国有粮食经营企业销售806.48万吨, 占18.8%,同比减少153.34万吨;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销售3473.82万吨,占81.2%,同比减少59.55万吨;重点转化用粮企业转化用粮3095.42万吨,同比减少80.4万吨。全年销售小麦2858.97万吨、玉米609.69万吨。
粮食库存。全省社会商品粮食库存为499.66万吨,同比减少106.14万吨。其中,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商品粮库存60.69万吨,占12.1%,同比减少39.43万吨;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库存438.97万吨,占87.9%,同比减少66.71万吨。小麦库存276.77万吨,玉米库存140.96万吨。
粮食产业。全省玉米、小麦、油料加工能力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三位,粮油加工业产值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全省国有粮食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达到3.9亿元,连续11年保持稳步增长。

【供销合作商业】综合改革。9月23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这在全国是第一家。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专题听取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汇报。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观摩高密市为农服务中心现场,把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三项重点突破任务之一,省供销社在会上作典型发言。省政府支持1亿元国债资金用于新建100个为农服务中心;省财政注资5000万元用于扩大供销融资担保资本金。2015年,省供销社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提出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推进服务规模化,以为农服务中心为依托打造"3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以"3控3×6+1"双线运行机制为核心构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为农服务体系的改革路径。"3控",即:省(市)社控股社有龙头企业,县级社控股农业服务公司,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控股为农服务中心;"3×6",即:省(市)龙头企业、县农业服务公司、为农服务中心分别承担6项服务职能;"+1",即为涉农部门搭建服务平台。通过"3控3×6+1"双线运行机制,实现层级之间功能互补、上下联动,优化再造服务流程,聚合系统整体优势。新华社动态清样、《人民日报》《大众日报》、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对全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做法进行宣传报道。

2015年6月2日,山东省供销社与京东集团在济南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全面推广"保姆式""菜单式"托管模式;按照"减、退、转、改、治、保"和"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积极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良种繁育推广、先进机械应用、土壤熏蒸改良、废弃物转化等技术服务,打通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整合资源加快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形成"3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国家农开办安排山东省11个县开展新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扶持资金达7532万元,其中省财政配套40%。至年底全省建成和在建为农服务中心655处,比上年增加290处;全系统土地托管达90.67万公顷,其中全托管14.34万公顷,分别增长64.8%、62.8%;新购置植保飞机223架、智能配肥设备301套,总数分别达到310架、393套;测土配方、智能配肥、飞防服务面积分别达到94万公顷、81.14万公顷、86.07万公顷,分别增长166%、494%、749%;日烘干能力达到2.2万吨、仓储能力达到110万吨,分别增长297%、175%;化肥、农药使用量均下降20%左右。全国供销总社在高密市召开农业社会化服务暨综合改革试点现场推进会,推广山东的经验做法。
农村现代流通。加快实施"现代流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省供销社与京东集团合资成立山东供销京东农贸发展有限公司,着力打造日用品和农资统采分销、农产品流通、冷链物流仓储、农村电子商务"四大平台",以信息和资本联结织成现代流通"一张网"。全省供销社建成电商平台96家,开设特色网店985家,经营额达80亿元;发展日用品、农资、农产品、烟花爆竹、再生资源等连锁企业451家、 配送中心1065个、农产品批发市场108个、放心农资店1.8万个、连锁经营网点10万多个;新建乡镇商贸中心81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67处,总数达到220处和2332处。
农村合作金融。 抓住山东省被国务院批准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唯一试点省的机遇, 选择10个县(市、区)先行先试,探索推广高密市"436"和滕州市"448"模式,明确要求开展信用互助业务的合作社不设资金池,选择1家托管银行开展业务,最大限度防控风险。全省供销社规范开展信用互助业务的合作社达203家,互助资金规模5.2亿元,其中金融办颁证27家、占全省的55%;12个县开展供销社补充保险业务,参保作物5种。省供销社联合省财金公司和75家社有企业组建总股本3.26亿元的山东供销融资担保公司,争取农行山东分行探索开发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专项贷款业务,提升供销社融资服务能力。
基层组织建设。在上年实现县级供销社和涉农乡镇基层社"两个全覆盖"基础上,2015年积极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并依托基层社、县级社自下而上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加快构建以农民为主体的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新发展农民合作社3786个、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329个、县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44个,总数分别达到12921个、470个和71个。将利益联结机制引入组织建设体系,按照农民参与、农民出资、农民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在基层社领办农民合作社时,提高入社农民占农民、入股社员占社员的比重;农民合作社在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出资比例不低于80%,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在为农服务中心的出资比例不低于70%,政府扶持资金可以股权形式量化给农民社员,以产权联结实现服务规模化与农民组织化的统一。
协同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社农结合、社社合作、社村共建,省供销社与省农业厅、财政厅、民政厅分别印发《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意见》《加快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农村社区服务指导规范(试行)》,与省科技厅在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等方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省80%的市和76%的县级供销社与农口部门联合出台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文件;全省供销社服务的农业经营主体达3.66万个,受惠农民330万人,培训合作社社员、村"两委"成员以及职业农民59万人次;实施社村共建创新工程, 全省共建村达10874个, 共建项目1.4万多个,为村集体和农民分别增收3.63亿元、18.03亿元,基层社累计增收2.32亿元,形成强村固基、富民兴社的长效机制。
企业监管机制建设。按照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原则,强化供销社理事会社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责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能,省供销社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组建山东供销资本投资公司,优化社有资本布局,推动社有企业跨区域横向联合和跨层级纵向整合,形成整体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天鹅棉机顺利通过上市首发申请,将成为全国供销社系统第二家国内首发A股上市企业。2015年,全系统销售总额、利润总额、所有者权益分别实现5522.5亿元、67.6亿元、415亿元,分别增长19.9%、8.2%、13%。
联合社治理机制。省社机关内设机构进行调整,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组建山东供销资本投资公司,采取资本联合、项目合作等方式,推动社有企业跨区域横向联合和跨层级纵向整合。持续推进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名校创建工程,围绕行业发展调整专业设置,培养技术人才,加强对系统干部职工的培训,完成9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和4个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设立教育科研培训基地、农产品冷链物流和电子商务2个研究所,发起成立山东农村现代经营服务职业教育联盟,2015年报到新生3717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6.37%,举办行业培训班12期,培训1065人次。

【石油商业】2015年,中国石化山东石油分公司全面实施成品油市场战略,积极扩销增效,提高盈利能力,巩固市场份额。全年销售成品油1066万吨,实现营业收入630亿元。
保障市场供应。以提质增效、降本压费为中心,以零售为重点,做实经营工作,做大有效销量。通过设立保供站、开展送油到田间地头等措施,顺利完成夏秋保供任务。充分发挥省内成品油销售主渠道作用,保证交通运输、重点工程、重大活动等油品供应。顺利完成国Ⅴ油品升级。优化一二次物流配送体系,销货运杂费同比减少5073万元。坚持低库存运转,防范库存跌价风险,完成中国石化总部下达的柴油降库目标,获得考核奖励3547万元。修订完善成品油购销价格管理办法,资源外采的价格、质量和降价促销的范围、额度等内容均通过价格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通过组织开展"油(卡)非互动""点对点"竞争等系列营销活动,巩固市场优势,加油卡累计沉淀资金已达64.8亿元。
强化企业管理。加大整章建制力度。2015年修订制度64项、整合5项、废止58项,制度总数由431项缩减至397项。研究出台《内控制度执行监督考核办法》,2015年重点强化省石油公司机关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与考核。开展"规范化管理年"活动,提升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三基"工作,实行首办负责制,增强服务意识,强化责任担当。落实HSE责任和"七想七不干"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等主题活动,加大安全督查工作力度,未发生等级安全生产事故,被山东省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分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组织重点培训项目70期、培训员工3917人次,市县级培训1300余期,培训员工近3万人次。财务共享和费用报销系统已正式上线实施。强化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提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顺利通过中国石化总部3次油品质量监督抽查,在山东省流通领域成品油质量专项抽检中是行业内唯一100%合格企业。顺利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成为全国首批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200家企业之一。开展安全隐患治理"碧水蓝天"环保专项行动、非油品经营风险管理等专项效能监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管控能力的提升。
健全体制机制。深化用工制度改革,成立6个工作督导组分片负责、蹲点包干、全程跟踪,公开热线电话,编制改革政策解释与说明、政策示意图、工作网络图、政策对比表和宣传提纲,指导工作开展。编印《委托加油站站长应知应会手册》,公布《关于加油站委托管理相关法律风险提示的函》,增强法治意识,规避运行风险,确保圆满完成、不留隐患。优化激励机制,明确内部分配,调整市石油公司基本薪酬,加大人工费投放,保障一线员工收入水平。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省石油公司机关员工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及《市石油公司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深入开展"内部挖潜 优化整合 精简用工"工作,持续压缩和精简用工总量。推进制度标准化、流程化实施落地工作,修订内控权限指引,包括18个业务大类、38项业务流程和217条审批事项。大集中系统顺利上线,9个外围系统全部与ERP系统实现集成。2015年受理合理化建议5151项,实施686项,在中国石化销售系统连续3年名列第一。按照中国石化总部确立的"物流配送统一优化、仓储业务两级管理"模式,明确省市石油公司物流管理职能定位,确保配送中心和加气母站安全高效运营。获得"2015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创新示范奖",信息集成平台经营管理一体化创新实践荣获"中国能源企业信息化管理创新奖",加油站信息设备整合荣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4届管理现代化创新二等成果"。
增强竞争实力。认真谋划"十三五"规划。以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将提质增效放在重要位置,以油品和天然气经营、网点建设、安全环保、节能降耗、科技创新、信息化应用等为主要内容,重点解决创效水平不高、创新活力不足、激励约束不严等问题,"十三五"规划已基本完成。紧盯政府规划, 重点关注新开发城区、 新兴城市规划、发达县级市,采取有效措施,打造生命工程,2015年储备加油站项目20个、开工建设25座、建成投营20座。建成加气站103座、投营85座。积极利用闲置土地置换加油站建设用地,2015年共完成置换项目15个,节约土地成本1.4亿元。抓好加油站提量改造,统筹考虑安全隐患治理、油气回收改造,最大限度降低因改造对加油站经营的影响。做好加油站"补一拆一"工作,2015年批复"补一拆一"加油站18座,获得现金补偿6627万元、土地置换1.87公顷。完善打假维权长效机制,2015年清理侵权加油站119座,取缔率达100%。

【集市贸易】截至2015年底,全省各类市场7461个,比上年降低0.4%。其中,消费品市场6980个,降低0.37%;生产资料市场481个,降低0.82%。消费品市场中,消费品综合市场4278个、农副产品市场2017个、工业品消费市场417个、其他消费品市场268个,分别降低3.69%、增长3.07%、增长13.32%、增长12.13%,分别占消费品市场总数的61.29%、28.9%、5.97%、3.84%。生产资料市场中,生产资料综合市场133个、工业生产资料市场261个、农业生产资料市场45个、其他生产资料市场42个,分别增长3.91%、降低4.74%、增长2.27%、增长7.69%,分别占生产资料市场总数的27.65%、54.26%、9.36%、8.73%。
各类市场办理企业法人登记情况。全省已登记企业法人的市场2324个,占市场总数的31.15%。其中,已登记企业法人的消费品市场2058个,占已登记企业法人市场总数的88.55%,占消费品市场总数的29.48%;已登记企业法人的生产资料市场266个,占已登记企业法人市场总数的11.45%,占生产资料市场总数的55.3%。
省工商局联合省文明办修订 《关于开展创建文明诚信市场活动的实施意见》 , 部署开展"2014-2015年度山东省文明诚信市场"创建工作。全省工商系统10家单位、20处市场被工商总局通报表扬为"全国工商系统2014-2015年度诚信市场创建工作突出单位"和"全国2014-2015年度诚信示范市场"。经各地逐级审核推荐,初审通过"2014-2015年度山东省文明诚信市场"164家。
全省工商系统加大商品交易市场和农资、成品油、汽车、粮食、棉花等重要商品市场监管力度,努力维护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全年查处商品交易市场违法违章案件7391件,案值2958.85万元。 其中, 查处农资市场案件5040件,案值2002.27万元;成品油市场案件589件,案值551.05万元;蚕茧市场案件10件;棉花市场案件10件;粮食市场案件26件,案值15.66万元;汽车市场案件36件,案值1.62万元;其他市场案件1680件,案值388.25万元。
全省工商系统坚持"依法管网""以网管网""信用管网",部署开展2015红盾网剑专项行动,组织开展网络经营者行政指导约谈暨诚信兴网倡议活动和网络集中促销活动行政指导约谈会,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可信交易环境建设试点,强化网络经济户口建档工作,进一步规范网络市场秩序,净化网络购物环境。全省工商系统在线检查网站305215个次,停止提供平台服务311次,查处网络市场违法案件624件,案值294.79万元。向社会公布2015全省红盾网剑专项行动成果,曝光10件网络违法经营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