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30&rec=169&run=13

【概况】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29.3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0%;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250亿元,增长14.9%。其中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4.3亿元,比上年下降13.16%;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8.8亿元,相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2.7%。

2015年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财政改革发展目标顺利实现。一是财政收入规模明显扩大。 "十二五"时期,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突破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大关,由2010年的274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529.3亿元,年均增长15%。五年累计,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6万亿元,比"十一五"增收1.27万亿元,翻了一番多。二是财政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3.3万亿元,比"十一五"增加1.88万亿元,年均增长14.8%,也翻了一番多。其中民生支出占比由2010年的72%上升到78.1%,五年合计达2.52万亿元,覆盖城乡的民生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三是基层财政状况明显改善。2015年,全省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75.17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到80.9%,比2010年提高17.9个百分点。全省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3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分别达到53个、25个、5个。四是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十二五"是财税改革快速推进并取得重大成果的时期,随着转移支付、预算管理、收入分配、支出管理、税收征管、省以下财政体制等改革快速推进,财政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财政收支管理】针对经济运行总体趋紧、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增收节支并举,将长效机制与应急措施相结合,努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多措并举抓收入。加强收入调度分析,完善税收保障机制,严格依法征税管费,完成收入预算任务目标。济南、青岛、潍坊、威海、临沂、聊城6市收入增幅在12%以上。青岛市财政收入达到1006.3亿元,成为全省首个"千亿元市"。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全省税收同口径占比达到79.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二是科学规范抓支出。严格贯彻厉行节约规定,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全省以行政管理经费为主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仅增长1.7%,比总支出增幅低13.2个百分点。紧抓预算执行不放松,2015年前11个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达到93.4%,创历史最好水平。多措并举压减结余结转资金,动支盘活以前年度各类财政存量资金2200多亿元,消化进度居全国首位。清理盘活腾出的资金,主要用于民生等重点领域。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中用于民生的支出达6440亿元,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8.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在教育、就业、社保、文化、扶贫等领域支持实施一系列新的民生政策,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三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中央财政下达山东省(不含青岛)各类转移支付资金1783.04亿元,比上年增加189.32亿元。中央确定2015年底对山东省蓝黄"两区"财力补助政策到期后,"十三五"期间继续补助山东省21亿元,对提高全省财政保障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财政调控。一是及时调整完善财政政策。研究推出20条积极财政政策,以省政府文件印发,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出台财政奖补、建立贸易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等若干政策,为促进外贸进出口企稳回升发挥作用。落实结构性减税清费政策,省级立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24项压减到12项。二是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为保障积极财政政策落实,省财政在年初预算安排基础上,多方筹资102亿元,带动市县和社会投入3213亿元;发行政府债券2179亿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获得农发行、国开行贷款授信额度6000亿元;发起设立总规模600多亿元的19只政府引导基金和44只子基金,带动市县设立基金规模达1500多亿元;设立总规模1200亿元的PPP发展基金,分四批向社会推介PPP项目300个,总投资5220多亿元,对缓解财政支出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三是创新财政支出方式。积极运用贷款贴息、融资增信、风险补偿、以存引贷、以奖代补等手段,撬动银行信贷和社会资金增加投放达8700多亿元,其中仅利用国库间歇资金实施以存引贷,就引导银行扩大小微企业贷款1000多亿元。

【财税体制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改革路线图、时间表,着力细化和落实财税改革方案,初步形成"1+20"的财税改革制度体系,许多领域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省市县三级预决算公开实现"全覆盖",政府采购信息在全国率先实行"六公开",全省财政透明度全国领先。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加大,将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等10项政府性基金列入一般公共预算,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按10%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省市两级启动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营改增试点深入推进,全省有33.65万户纳税人被纳入试点范围,累计减轻税负287.75亿元。转移支付改革不断深化,省级专项资金由99项压减到71项,对保留的专项资金规模统一压减10%,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达到62.6%。将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突出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和耕地地力保护。创新财政支农和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制,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县达到15个,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县达到56个。大幅调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全年省级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率95.9%,全省政府采购额达1414.8亿元,节约财政资金151.4亿元。县级现代预算制度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在全国县级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考核中,山东省取得县级总分第1名的好成绩。收入分配改革稳步推进,提高乡镇特别是艰苦边远地区公务人员及教师的津贴补贴水平,及时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省属生产经营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支持国企、司法、科技、公车等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规范财政管理】以贯彻落实新《预算法》为重点,加大普法宣传培训力度,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资金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明显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扎实推进,省级选取21项资金规模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开展第三方独立评价。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全省完成评审额1726.2亿元,审减率13.2%。加强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建设和规则设计,全省政府购买服务支出超过300亿元。推行税式支出管理试点,税式支出统计、分析、评价体系初步建立,全省税式支出2150亿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管理体制得到理顺。启用新版非税收入和财政票据管理系统,严格机关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入职资质,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开发推广"基层数字财政管理系统",财政基础和基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并会同有关部门成功举办"新常态新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专题研讨班,有效凝聚各方面共识,形成财税改革合力。加强注册会计师和资产评估行业指导,完善行业自律监管体系。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和内部控制,在全国财政系统率先出台"1+3+8"("1"是指《省财政厅内部控制基本制度》,"3"是指内部控制的三级流程,"8"是指8个专项风险控制办法)的内控制度体系,有效防范违法违规和廉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