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30&rec=157&run=1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61号文件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5〕56号),11城市累计建成综合管廊208公里。济南成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面推进地下管线建设,17个设区市全部完成地下管线普查,80%的设市城市完成普查任务。地铁等交通设施建设顺利推进,青岛地铁3号线北段已正式运营,济南轨道交通R1线全面开工。全省34个市、县(区)建有公共自行车系统,自行车总数9.6万辆。全省城市人均道路面积、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主要指标居全国首位,共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301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310万吨/日,建成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122座,形成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5.36万吨/日,焚烧能力达34.7%。积极指导各地创建园林城市,枣庄、滕州两个国家园林城市、寿光市生态园林城市以及泗水等10个园林县城,顺利通过住建部验收,国家园林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加快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青岛、聊城项目正式运行,济南等8市正在调试,东营等7市土建工程基本完成。泰安入选国家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推进饮用水水质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山东省城镇居民二次供水管理规定》,解决水质保障最后一公里问题。启动191条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城市管理】开展"和谐城管"创建活动,实施便民服务创新、市政设施完善、建设项目管控等"六大工程"。加快数字城管建设,全省59个市、县(区)建成运行数字城管系统,27个正在建设,分别占市县总数的57.3%和26.2%。深入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城区规模以上建筑工地基本落实了扬尘治理措施,年内绿化裸露土地3328.2万平方米。启动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镇村全覆盖,农村保洁员、生活垃圾桶拥有率、垃圾及时清运率分别达到98%、99%和95.5%。全面推广深度保洁模式,开展城市深度保洁示范路创建活动。加强城区井盖与城市桥梁安全管理,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确保城市安全度汛。

【人居环境建设】一是园林城市创建成果丰硕。枣庄、滕州两个国家园林城市、寿光市生态园林城市以及泗水等10个园林县城,顺利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验收。山东有国家园林城市31个,国家园林县城22个,省级园林城市(县城)22个,国家园林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二是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行保持良好态势。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299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310万吨/日;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122座,形成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5.36万吨/日;城市(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9.9%以上,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三是建设扬尘治理扎实推进。坚持建设扬尘治理季通报制度,组织开展了全省城市扬尘污染控制专项检查。组织开展了2015年度裸露土地绿化示范项目评选,79个示范项目被省住建厅公布为示范项目。98%的工地落实了扬尘治理措施,96.5%的渣土车密闭化达标,年内绿化裸露土地3328.2万平方米。四是加强公厕和环卫工人歇脚点建设。省住建厅会同省直相关部门分别印发通知,部署城市和风景名胜区公厕、环卫工人歇脚点建设管理工作。

【城市供水防汛】一是强化水质安全监管。深入推进饮用水水质提升工程3年行动计划,加快有问题县城整改,经省供排水监测中心现场取样检测,绝大多数县已完成整改工作。制定《山东省城镇居民二次供水管理规定》,规范二次供水管理,解决水质保障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开展黑臭水体排查工作。部署城市黑臭水体调查整治工作,各地在排查摸底的基础上,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技术,编制整治方案和实施计划。三是做好排水防涝工作。召开全省城市防汛工作电视会议,并对全省进行大检查。全省17个设区城市均建成城市防汛应急指挥系统,全省56座下穿式城市立交桥安装了积水警示系统,可实时监测积水深度并在大屏幕显示。指导各地加快推广"三防"井盖、安装"防坠网",济南市历下区在污水、排水检查井全部安装"城市井盖信息管理及自动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