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30&rec=103&run=13

【概况】2015年,全省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实现生产总值63002.3亿元,比上年增长8.0%;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5%;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2%。三大需求支撑较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3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61.4亿元,增长10.6%;实现进出口总额2417.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2.7%。财政和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5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545元和12930元,分别增长8%和8.8%。

【扩大投资稳增长】发挥投资对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对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持续加力。一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2015年,1625个国家重大工程包项目开工率60%以上,完成投资1200亿元;120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00亿元,62个新开工项目开工率98%以上;全国工商联执委会签约项目落地率80%以上。 二是破解资金制约。2015年,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20.9亿元,超出2014年19.5亿元。争取国家前四批专项建设基金项目494个,获得项目资本金支持422亿元,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发行企业债券17支,募集资金136亿元;发行3期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募集资金20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探索建立全省PPP项目库,储备项目487个,总投资3749亿元,其中72个项目已纳入国家发改委项目库;筹建济青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和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高了功能性融资平台的作用。三是强化基础设施支撑。推进"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两网两通工程,济青高铁、鲁南高铁曲阜至临沂段、青兰高速泰安至东阿段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德大铁路、德上高速聊城至范县段等建成运营,实现全省17市通铁路、96%的县(市、区)通高速。锡林郭勒盟至济南、榆横至潍坊等外电入鲁工程加紧建设,上海庙至临沂工程开工建设。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华能烟台八角、大唐临清等重大能源工程先后开工,华能莱芜、茌平信发、国电胜利、国电泰安等大型煤电机组相继投产。新能源装机11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10.3%,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在做好扩投资、稳增长各项工作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出台进一步搞活流通促进消费的意见,扶持47个流通领域基础设施项目,着力促进消费升级。

【优化结构】坚持有扶有控有保有压,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牵头推进《中办二次回访调研报告》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8项整改任务,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一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配合做好49个农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扎实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在45个产粮大县建设高产稳产粮田7.11万公顷,新增产能1.25万吨以上。围绕保障粮食生产、饮水安全、水利工程等,支持409个重大涉农项目建设,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38个供水单元中17个基本建成,引黄济青改扩建项目和庄里大型水库正式开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完成。二是工业优化升级。落实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等重大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和22个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方案。争取山东省47个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列入国家扶持计划,支持青岛、聊城、淄博、潍坊、临沂5市列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争取地炼企业申报进口原油指标,2015年,全省地炼企业进口原油申报总量突破6200万吨/年,通过核查总量突破4100万吨/年。三是服务业提质增量。积极培育养老、健康等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兴消费业态。会同有关部门编制17个服务业重点行业的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加快推进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和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安排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3.6亿元,其中安排1.2亿元设立山东省服务业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组织鲁港、鲁台等境内外服务业重大招商活动。

【深化改革】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障碍,推动重点领域改革。一是推动完善改革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牵头单位作用,制定经济生态体制改革年度工作方案、工作要点和任务分工方案,每月调度专项小组83项改革任务,重点加强对11项重大改革事项的督促落实。协调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等综合改革试点。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项目审批公开公示,向社会公布省发改委责任清单。按照"能免则免,应放尽放"的原则,逐步减少和取消前置审批事项。三是创新投融资机制。代省政府起草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的实施意见,会同有关部门运营好省级股权引导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发展基金,启动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增12个县(市)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全省所有县(市)全覆盖;东营、威海被确定为第三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即时结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至40元。五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启动省级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大框架初步形成。六是深入推进公车改革。牵头制定山东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和省级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实施方案,省级党政机关车改工作基本完成。七是抓好综合配套改革等试点工作。争取青岛平度市成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开展泰安、临沂国有林场改革试点评估。会同物价等部门稳妥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和电力体制改革前期准备工作。另一方面,深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会同商务等部门研究制定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若干政策措施。研究提出山东省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实施方案,确立"一线串联、六廊展开,双核带动、多点支撑"的空间布局,梳理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工作要点,优选确定一批优先推进项目清单。出台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制定山东省参与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实施意见,争取山东省与国家发改委签订《建立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委省协同推进机制的合作框架协议》。做好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争取工作,为山东省209家纺织企业争取国家棉花进口配额23.6万吨,为40家企业争取粮食关税配额49.3万吨,获批数量居全国前列。

【创新驱动】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作为发改委工作的重要着力点,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一是健全完善政策措施。代省委省政府拟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提出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23条政策措施。研究编制山东省"互联网+"行动计划、山东省智慧城市工作方案、山东省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方案、培育企业创新百强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等,积极推进创业创新和新业态发展。二是加快完善创新体系。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布局建设50个省级工程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山东省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居全国首位,省级工程实验室260家。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筛选26个项目给予支持。三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组织实施信息惠民试点城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物联网区域试点重大工程,有序推进国家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建设。在建的103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顺利完成计划建设任务,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竣工率75%,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发挥较好引领示范作用。

【生态环境】代省委省政府制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实施《山东省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方案》,明确山东省2015年2017年的煤炭减量年度目标任务。组织实施节能环保重点工程,争取国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270个。2015年,共对280个投资项目进行节能审查,核减能耗14633吨标准煤。省发改委印发实施《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作方案》。通过国家对山东省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推进去产能去库存,运用科学发展考核指挥棒作用,督促各市加快严重过剩产能化解步伐,完成对各市稳妥开展建成违规项目清理整顿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协调推进各市整合盘活党政机关、科研院所等机构的空闲场所,以及经合法程序批复已建成楼堂馆所,统筹安排用于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实现去库存与惠民生双赢。

【区域融合】拓展发展空间,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一是区域联动升级。持续放大"两区一圈一带"规划效应,科学安排省级区域战略专项资金44.48亿元,建成区域战略主题展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特色园区蓬勃发展,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建立,青岛西海岸新区和蓝色硅谷建设进展良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以高效生态为基础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四大临港产业区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开展"一圈一带"规划实施检查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进程加快,省会济南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圈内各市融合互动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济莱两市交通通信、户籍管理、公共服务同城化和产业协同发展步伐加快。西部经济隆起带加快崛起,发展后劲进一步彰显, 东西部差距逐步缩小,西部经济隆起带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比全省平均高0.5个百分点。积极争取将山东省纳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核心区,大力支持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组织实施县域科学发展综合评价,加强对21个试点县的协调指导。二是着力加快城乡一体发展。配合住建部门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和农村新型社区发展规划,做好新型城镇化试点等工作。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申报工作,向国家发改委推荐潍坊、威海、临沂、济南、青岛五市申报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进展良好。三是着力加强对口支援工作。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第五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安排对口支援、扶贫协作资金17.4亿元,制定进一步做好援藏工作的37条政策措施,实施援藏援青"十大工程包"行动。组织山东省党政代表团赴西藏考察调研活动,援藏工作得到中央肯定。

【社会民生】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推进实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争取中央支持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项目685个,总投资35.9亿元。组织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工作,完成全省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任务。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支持34个省选派"第一书记"县涉农项目58个,落实中央资金6.8亿元;牵头制定黄河下游滩区移民迁建试点方案,支持东平县整体脱贫工作。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省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54.7万套,基本建成25.9万套,分别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101.7%和110.7%。

【服务决策】省发改委全力为省委、省政府出好主意、当好参谋。一是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积极推进规划纲要编制。优选"十三五"时期事关全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17项重大事项上报国家,争取尽可能多的重大事项挤入国家规划"盘子"。牵头编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规划等重大规划,蓝色硅谷发展规划、沂蒙革命老区发展规划等区域发展规划,高标准农田、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农林水领域规划,对全省长远发展起到引领带动作用。二是出台《关于提升调研工作水平促进定位转型的意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化解房地产库存、解决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推动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精准扶贫等方面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三是在全省各行业选择1050家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直接联系点,组织开展"联系服务千企"活动,支持企业破解难题、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