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3&rec=91&run=13

〔种植业10年改革成就显著〕
1978-1988, 全省种植业经过10年改革,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成为建国以来农业
最好的历史发展时期。 1988年全省虽然自然灾害严重,但种植业产值仍达到214.8亿
元,比1978年的113.5亿元,增长了89.3%,平均年递增6.6%,主产农产品产量大幅
度增加。1988年全省粮食总产3225万吨,棉花总产113.7万吨,油料总产197.8万吨,
水果总产262.5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41%、6.4倍、1.1倍和7.33倍。
10年来,改革为种植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
工作中,清除“左”的影响,改变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普遍推行了以
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由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同时,国家还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由于政策的调整和措施的落实,
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使建国30年来不断积累的生产潜能集中释放出来,为
这一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1979到1988年全省种植业进行了两次大调整,使内部结构趋于优化。第一次调
整在1979至1984年,主要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发挥棉花优势,改变过去单一抓粮食
生产的局面。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78为13211.9万亩,1984年减少到11749.3万亩,减
少1462.6万亩, 但粮食总产量却由2288万吨增加到3040万吨,单产也由173.2公斤提
高到258.7公斤。 经济作物由2138.1万亩增加到3826.1万亩,增加了1688万亩,棉花
总产量也由15.4万吨增加到172.5万吨, 单产由16.4公斤提高到67.2公斤。粮食作物
和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82%和13.3%调整到72.7%和23.7%。1985
年,根据当时供需情况,种植业又作了第二次较大调整。重点是调整经济作物内部结
构,适当减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花生,红麻等经济作物和瓜菜、水果的种植面积。
1985年和1984年比较, 棉花面积减少到1754.6万亩, 减少了8.4万亩, 花生增加到
1378.6万亩, 增加了430.9万亩,烤烟增加51.2万亩,红麻增加99.4万亩,瓜菜面积
增加到81.5万亩。1986年以来,根据市场需要和“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棉花面
积有所恢复, 瓜菜面积适当增加。到1988年,全省粮食作物面积12140.5万亩,经济
作物3567.9万亩(其中棉花面积2100万亩) ,其它作物面积728万亩。占农作物总面积
的比重分别为73.9%, 21.7%和4.4%。经过两次较大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趋于优
化。
10年来随着农业投入的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到1988年,全省共建
设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66个,县级以上种子公司128个,有1/3的县初步形成“四化
一供”县。省内加强了农业环保和植保工作,较好地控制了病虫鼠害,保护了农业安
全生产。随着农用工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提高,亩均化肥施用量和用电量
分别由1978年的29.5公斤和18度提到1988年的80公斤和50度。农机总动力由1978年的
108.45亿瓦特,增加到1988年的296.03亿瓦特。机耕面积由5730.2万亩,增加到1988
年的7141.9万亩。
10年来,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全省种植业发展逐步转上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
农业科技成果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据测算,“六五”期间农业增产部分,科学技术
的作用占30-40%。1988年全省推广粮种面积1.4亿亩,间套复种面积4400万亩,配方
施肥4000多万亩, 秸杆还田3000万亩,指标化栽培1000万亩,旱作技术800万亩,地
膜履盖410万亩。组织实施粮棉油菜“丰收计划”800多万亩。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提高了农作物产量。1988年和1978年相比,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的亩均产量分别提高
43.2%、93.3%和62.5%。与此同时,全省还建设了一批农业商品生产基地,进行农
业开发。自1985年开始,在国家的支持下,我省根据资源优势、技术基础和经济条件
等因素,先后安排了“以工补农”粮食生产基地45个,优质棉基地16个,优质果品、
花生、 蔬菜和综合基地9个,农副产品出口基地39个,名特优农产品开发项目30个,
分布在全省15个地、 市、100个县、市、区。这些基地的陆续建成,对于改善农业生
产条件,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提高社会化服务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
进了农业商品生产和创汇农业的发展。 1987年全省45个粮食基地县,粮食总产155.5
亿公斤, 占全省粮食总产的48.2%,比建基地前的1985年增长5.6%。16个优质棉基
地县, 棉花总产978.5万吨,占全省的44.5%,比建基地前的1985年增长23.2%。交
售给国家的粮食和棉花分别占全省的54.4%和42.2%。基地县提供农副产品的质量明
显提高,果品基地县的一级果率提高60%以上。在进行基地建设的同时,全省还狠抓
了农业开发工作。主要项目有: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齐河、陵县、禹城进行低产田
开发,贫困地区农业开发以及1988年开始进行的大规模的黄淮海平原开发。1978年至
1988年10年间, 全省共改造中低产田3000多万亩,开荒植棉467万亩。总之,改革10
年来,我省的种植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面临的问题也是突出的。一是深化改革的措
施不配套,种植业的比较效益低。加上农用生产资料紧缺价高,影响了农民发展生产
的积极性。二是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脆弱。三是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的速度过快,对
农业生产的约束性越来越大。省委、省政府对这些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并决定启动
改革、 科技、投入、工业、流通、内在和领导等7种力量支持农业的发展,使我省种
植业逐步形成内部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合理,优势全面发挥的新格局。

(王培泉 王岩 王本庭)
〔全省自然灾害严重, 造成粮棉油减产〕 1988年全省粮食总产3225万吨,棉花总产
113.7万吨, 花生总产185万吨,分别比1987年减少165万吨、14.4万吨和44.3万吨。
这是自1979年以来,粮棉油第一次减产,使省内已经缓和的农副产品供求关系再度趋
紧。农业特别是粮棉生产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1988年粮棉油减产,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然灾害严重。据统计,全省各类受
灾面积达10517万亩, 比上年多70%,其中旱灾6451万亩,涝灾960万亩,风暴灾995
万亩,冰冻灾1530万亩,虫灾426万亩,其它灾害144万亩。发生面积之大,是建国以
来所没有的。 特别是1987年冬1988年春的小麦冻害、旱灾和6月份夏种干旱,对粮食
生产影响很大。旱情严重的济宁、菏泽、枣庄3市、地、粮食减产11.25亿公斤,占全
省粮食减产总额数的73%。全省棉花虽比1987年多种了近300万亩,但由于7月份鲁西
北集中产棉区阴雨渍涝,蕾铃脱落严重,伏桃和伏前桃很少,加之霜冻来得早,秋桃
也遭受损失, 致使棉花种植面积虽有增加,但单产、总产却减少了。花生由于6月份
持续1个多月无雨,果针扎不下去,重灾区一般减产1/3左右,全省种植面积虽然没有
减少,但单产、总产减产幅度较大。纵观全年不仅灾害面积大,而且都发生在作物生
长的关键时期,这是1988年粮棉油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是目前农村改革不配套,
粮棉油生产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供不应求,价
格高,以及向农业总投入的比重下降,也是粮棉油减产的重要原因。

(王岩 王本庭)
〔夏玉米首次实现亩产过1000公斤〕山东省莱州市农民育种家李登海,利用新育成的
紧凑型夏玉米杂交新组合340×478, 进行高产栽培示范。1988年10月5日,经中国农
科院、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对1.03亩现场验收,亩实收5149株(穗),
亩产量达1008.9公斤,创造了全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

(曲召令)
〔小麦、玉米、棉花“丰收计划”增产效果显著〕1988年,山东省组织实施部、省两
级小麦、玉米、棉花“丰收计划”897.3万亩,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其中小麦215万亩,
平均单产398.4公斤;夏玉米230.8万亩,平均单产422.8公斤;棉花451.5万亩,平均
单产77.2公斤。比实施“丰收计划”前3年的平均单产分别增加5.1公斤、96.5公斤和
14.5公斤。

(曲召令)
〔小麦冻害损失严重〕 1988年3月上旬,省农业厅组织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对各市、地
小麦苗情进行一次调查,全省因受冻害较重,影响产量三成以上的有1500万亩,其中
基本绝产的有180万亩。冻害产生的原因是1987年11月25日前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
26日受强冷空气袭击,气温突然降到-10℃以下,高低温差达20℃之多,寒流持续达
11天之久,致使麦苗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受冻的规律是:从品种上看,春性品种冻
害最重, 如百泉3039、5809、7241、3217,豫麦1号、2号、3号,鲁麦1号、3号,晋
麦21号、114427等品种冻害较重。特别是群众自行引种的“狼尾麦”、“吨麦”等春
性很强的品种,几乎全部冻死。从栽培措施上看,播种早,播量大,群体多而旺的麦
田冻害重;心叶、嫩叶冻害重;晚播的弱苗冻害重;耕作粗放,坷拉多,耙得不透的
麦田冻害重。从地理位置和土壤情况看,鲁西南、鲁中南冻害最重;涝洼淤土地冻害
重, 旱情重的地区冻害重。如菏泽地区受冻害较重的有250万亩,基本绝产的达50多
万亩; 济宁市冻害较重的有150万亩,其中基本绝产的有20多万亩。金乡县71万亩小
麦全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冻害, 其中死亡30%-50%的10万亩,死亡50%-70%的8万
亩,基本绝产的7万亩。

(蒋石宝)
〔苍山大蒜系列化生产初步形成〕苍山大蒜是山东名特产之一,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
盛名。 1988年苍山县种植大蒜10万亩,约占全省集中产区种植面积的1/4。商品总产
量:干蒜头5万吨,鲜蒜苔5万吨。以前大蒜产品--蒜头和蒜苔,都是以初级产品进入
国内、国际市场,经济价值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制约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
大蒜深加工和蒜苔贮存保鲜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苍山县已初步形成生产、加工、
贮存系列化生产。现有年生产能力:蒜片1500吨,蒜粉500吨,蒜油5吨,可利用蒜头
1万吨。可贮存蒜苔的恒温库库容2万吨,其蒜片、蒜油和保鲜蒜苔,均已进入国内外
市场。

(苏德恕)
〔省农业厅召开大白菜生产研讨会〕为总结大白菜连续两年减产的教训,研究今后大
白菜生产的对策,省农业厅1988年12月在济南召开了一次大白菜生产研讨会。参加会
议的都是长期从事大白菜生产、科研、教学工作的专家、教授和专业科技人员,共22
人。
山东是全国大白菜重点产区之一,但近两年因受灾连续减产,据统计,1987年全
省大白菜播种面积110万亩, 因收获前受到强寒流袭击,白菜普遍严重受冻,总产量
约60亿斤, 减产约20亿斤。1988年播种面积130万亩,比上年多20万亩,总产量60亿
斤,减产20亿斤。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病虫害严重,特别是病毒、软腐、霜霉和黑腐等
各种病害并发,全省发病面积达8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0%,其中绝产面积达30万
亩, 影响产量30亿斤,约减产1/3,按每斤5分钱计算,菜农约减少收入1.5亿元。大
白菜减产主要是受自然灾害影响,但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一是思想认识出现了重视
保护菜和细菜,忽视大白菜的倾向。二是多年不变的购销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三是物资、能源紧缺,管理跟不上。四是受经费制约,科技指导不够。专家们对
如何搞好明年大白菜生产进行了广泛认真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重新
认识大白菜生产的重要性,努力增加物资投入;突出重点,抓好城市基地和大白菜集
中生产县的示范开发;提早定价,实行合同定购制。

(刘升)
〔芦笋罐头成为出口拳头产品〕
芦笋为山东名特蔬菜之一。芦笋的商品种类,分培土和不培土两类。每年春季培
土软化所收获的嫩茎为白芦笋,不培土的嫩茎为绿笋。
山东气候、水土等条件很适宜芦笋生长,自70年代以来,芦笋的栽培面积逐年扩
大,特别近几年,济南、泰安、临沂、潍坊、烟台、菏泽、青岛、济宁等市地都有种
植, 全省栽培面积近9万亩,亩收入也比较高,一般为500~800元。所产芦笋色泽洁
白,质地细腻,纤维柔软,风味鲜美爽口,济南、临沂、泰安等地生产的飞轮牌芦笋
罐头, 自1986年以来,连续3年荣获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深受联邦德国、法国、瑞典、挪威、美国和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的欢迎,年出口量已达
万吨,成为当前国际上很受欢迎的产品,成为山东罐头出口商品中的拳头产品之一。

(高瑞欣)
〔山东省种子检测中心建成〕为提高农作物种子检测手段,加强全省种子检验、监督、
仲裁工作,维护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利益,在国家种子总站的支持下,已
建成“山东省种子检测中心” ,共完成种子检验、化验、标本室等土建工程224平方
米。全省将以“中心”为主体,形成农作物种子检测网络,以确保种子质量,防止假
劣种子流向市场,保护农民利益。

〔对外制种工作有了新发展〕山东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玉米和蔬菜种子生产,群众也
有较丰富的栽培经验。 近几年, 各地利用这一优势,开展了对外制种工作。日本在
1987年引进山东“掖单4号” 杂交玉米种后,结果表现出具有抗倒伏、抗病、高产、
活杆成熟,宜作饲料等特点,受到日本试种单位的好评。1988年,山东又向日本出口
玉米良种50吨,供进一步试种。在蔬菜方面,分别向日本、意大利、法国提供大葱、
番茄、茄子等蔬菜杂交种子1.5吨,约获取外汇10万多美元。

〔全省大量引进新红宝、金钟冠龙西瓜〕由山东自1986年开始引进台湾省培育的“新
红宝”、“金钟冠龙”等西瓜新品种,经过两年的全省区域性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
出高产、抗病、优质、耐贮运等特点。“新红宝”和“金钟冠龙”品种比原先推广的
中育6号品种平均增产25%和13%, 深受瓜农和消费者的欢迎。1988年,全省引进西
瓜良种3000公斤, 种植“新红宝”21.93万亩,“金钟冠龙”9.93万亩,占全省西瓜
种植面积的20%以上。

〔全省农作物良种推广面积已达1.4亿亩〕 1988年,全省推广经审定、认定的农作物
良种面积1.4亿亩, 占播种总面积的80%以上,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主要作物
已占90%以上。其中,小麦良种5900万亩,占95%。播种在300万亩以上的有济南13、
鲁麦1号、晋麦21、鲁麦5号、鲁麦3号;玉米杂交种面积3300万亩,占96%,100万亩
以上的有鲁玉2号、 丹玉13号、烟单14、掖单4号、鲁玉3号、沈单7号、鲁玉5号、鲁
玉6号;地瓜良种面积1000万亩,占90%,40万亩以上的有徐薯18、丰收白、青农2号、
济薯1号、烟薯1号;大豆良种面积600万亩,占80%,50万亩以上的有鲁豆4号、鲁豆
2号、 鲁豆5号,跃进5号、向阳1号;谷子良种面积180万亩,占80%,10万亩以上的
有豫谷1号、鲁谷4号、鲁谷5号、鲁谷7号、“青到老”;高粱良种面积90万亩,占75
%,3万亩以上的有鹿邑歪头、黄落伞、香高粱、竹叶青、原杂14号、鲁梁1号;水稻
良种面积76万亩,占97%,6万亩以上的有京引119,农垦57、徐稻2号、临稻3号、宿
辐2号、 鱼农1号;棉花良种面积1950万亩,占95%,50万亩以上的有鲁棉6号、中棉
所12号、中棉所10号、中棉所43号;花生良种面积1088万亩,占95%,50万亩以上的
有海花1号、花37、花17、白沙1016、徐州68-4、鲁花4号。

(张兆雄)
〔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增产菌224万亩〕 一项新型农业增产技术--增产菌,将为山东的
粮食和其他农业生产带来新的希望。增产菌是从作物植株上许多细菌中筛选出对植物
生长有益的细菌,加以培养、繁殖,制成的菌剂。用它和种子搅拌或喷洒在生长的植
物体上,可增强植物体的活力,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1988年,省植保总站在15个市、地、107个县(市、区) 、1126个乡(镇)建立增产
菌应用试验、示范基点1777处,应用示范推广面积224.29万亩,其中秋播小麦用增产
菌拌种面积132.88万亩, 当年应用当年收获作物面积91.41万亩。从当年应用当年收
获的作物来看,各种作物应用增产菌后,均有明显增产效果,而且对改进品质,提高
抗逆性和防治病害, 也有一定作用。全省应用增产菌已收作物中;小麦44.17万亩,
平均增产11.8%; 玉米8.46万亩, 平均增产10.14%; 地瓜14.32万亩, 平均增产
13.97%;花生10.28万亩,平均增产16%;棉花1.71万亩,平均增产9.4%;蔬菜6.8
万亩,平均增产20.5%。

〔防治土蝗效果显著〕土蝗(土蚂蚁)是一种杂食性害虫。50年代曾是山东农作物的主
要害虫之一,经过连年的大力防治,至60年代已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控制,不再列为防
治对象。 近几年来,由于连续干旱,造成土蝗再度发生。1988年,全省发生土蝗629
万亩, 一般每平方米5-20头,严重地块200-300头,面积之大,密度之高,为20多年
来所罕见。 主要分布在临沂、潍坊、枣庄、济宁、泰安、济南、青岛、淄博、烟台9
个市、地的30个县区。对小麦、玉米、大豆、黄菸和果树,造成很大危害。蝗虫发生
后,省政府非常重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拨出专款,调拨了治蝗农药,采取药剂喷
洒、封锁带防治和人工捕打等形式,迅速扑灭了土蝗,大大减轻了危害,保护了农业
生产。为了进一步搞好今后土蝗的防治,省确定在五莲、费县和鱼台县设点,进行土
蝗发生规律和筛选防治土蝗农药的研究。

〔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规范在全省推广〕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规范,主要是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观念出发,综合
分析作物生长发育及天敌的发生规律,本着经济、有效、安全、简便的原则,对防治
措施进行选优配套,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等自然控制潜能,优化、
协调地运用生防、化防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容许水平以下,把
有害的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以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这项综合防治技术规范,是从1987年开始制定推广的,1988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的
综合防治面积已达5791.4万亩, 综合防治示范面积达959万亩。其中,小麦规范示范
面积376万亩, 规范推广面积1396万亩; 棉花规范示范面积985万亩,规范推广面积
854.6万亩;花生规范示范面积153.19万亩规范推广面积1396.53万亩。据11个市地71
个县(区)、531个乡镇、1078.89万亩实行规范综防田统计,节约防治成本1196.4万元,
生态效益比较明显,天敌亩存量增加2倍以上。

(刁俊任)
〔果品生产在10年改革中成绩辉煌〕山东果品生产经过10年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1988年果品总产量达26.25亿公斤,创产值(当年价格)20.8亿元,商品率达95%以上。
主要果品产量大幅度增加。1988年与1987年相比,苹果增长88.2%,梨增长23.5%,
葡萄增长13.5倍,桃增长33.41%,山楂增长2.7倍,枣增长19.2%。果品生产已经成
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实行果园承包责任制,放开果品价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果品生产的积
极性。 全省果园由1978年的5万处,5万个生产单位,40万果农,发展到1988年的8万
处,120万个承包单位,210万果农。
二、推广新技术,切实加强管理。全省苹果改乔化为矮化,栽培面积达100万亩,
发展红富士、红星等苹果新品种面积达190万亩。推行“覆草制”面积达150万亩,有
效地提高了果树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制定了省级苹果、梨成龄果园的标准,促进了
果园生产标准化、规范化。1988年,全省评出省级苹果、梨成龄果园样板2223个。
三、加强了果品基地建设。在农业部的支持下,建立了栖霞、平度、莒县、寿光
等苹果基地和肥城桃基地。建成并配套了一批果品贮藏、冷库和加工厂。全省1988年
冷库贮藏能力达到4亿公斤,比1978年的0.5亿公斤,增长7倍。果品加工量达5亿公斤,
比1978年的1亿公斤,增长4倍。

〔“覆草制”是山东省果园科学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1988年全省果园推行“覆草制”
面积150万亩, 有效的提高了果品产量和质量。“覆草制”是在果园里按每亩每年覆
盖1500公斤干草(作物秸杆、杂草、树叶等) ,形成15-20公分厚的草被。其好处是:
(1)提高土壤肥力。1500公斤干草烂在地里,相当于3000公斤优质圈肥,连盖3年,土
壤有机质含量可由0.5%上升到1%。(2)减少蒸发和径流。我省果园年蒸发400毫米左
右, 山区丘陵径流200-300毫米。覆草后,大大减少了蒸发量,坡地没有特大暴雨一
般不发生径流, 可使果园20公分的表土,常年保持13-15%的含水量,全年不需再浇
灌。(3) 调节地温。夏季白天可防止烈日曝晒,地温不超过30℃,夜间散热较慢,使
一天的土壤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冬季不封地,保护了地表吸收根,有利于果树冬
季休眠。(4) 灭草免耕。覆草后改变了杂草萌发和生长需要的阳光、温度、空气、湿
度等外界条件,果园杂草难以生长,节省了中耕除草的用工。(5) 促进土壤的良性循
环。覆草改善了果园的土壤、水、气、热等条件,为土壤中的动物、微生物繁殖创造
了良好环境,促进了土壤的良性循环,为果树从土壤中吸收各种营养元素创造了良好
条件。(6) 减少落果摔伤。果子成熟季节,自然落果和采收失落的果子掉在草被上,
减少了破损的数量,提高了商品率和经济效益。莒县浮来山园艺场,地处水成岩地区,
无灌溉条件, 坚持连续盖草5年,金帅苹果亩产2500公斤,一级果85%以上,创造了
全省果品产量、质量第一流的水平。

(籍承烈)
〔全省近9年来开荒植棉已达467万亩〕自1980年以来,我省累计开荒植棉467.3万亩,
其中,1988年新开荒植棉45.7万亩。
为了扩大植棉面积,发展棉花生产,近几年来,我省各地在开荒植棉方面制定了
一些优惠政策,对鼓励农民开垦荒地起到了积极作用。济阳县规定,现有荒地谁开垦
谁种植, 土地使用权30年不变,子女有继承权;新开荒地5年内不交纳农业税,10年
内不提取集体提留; 对开荒5亩以上的大户优先供应生产资料。惠民地区规定,对开
荒植棉5亩以上的大户, 每多开荒一亩,由棉麻公司预付定金50元,供销社优先供应
地膜4公斤, 化肥80公斤,平价柴油2.5公斤,农药0.5公斤。1988年,该区新涌现出
开荒植棉大户4764个,共开荒植棉18.3万亩。
我省的惠民、 德州、东营、聊城、潍坊等市地,仍有680万亩沿海荒滩和盐碱地
尚未得到开发。省政府决定把搞好开荒植棉作为发展棉花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
计划1989年开荒植棉70万亩。为了切实搞好这项工作,专门召开了省开荒植棉现场会,
并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措施,鼓励开荒植棉。

(省府办公厅信息调研室)
〔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新趋势〕近年来,全省农村劳力的转移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
表现在:
一、 在农村内部, 劳动力由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规模缩小,速度放慢。据
126个村调查推算, 1988年全省农村就地转向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为148.77万人,约
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 比1987年少16.9万人。 其中转向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为
96.86万人, 减少2.71万人, 减2.7%; 转向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为51.91万人,减少
14.19万人, 减21.5%。在整个转移规模缩小的情况下,唯有向建筑业转移的规模继
续扩大,全年共转42.26万人,比1987年增长6.3%。
二、劳动力向农村外部转移的规模继续扩大。1988年,农村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
向农村外部即向城镇转移的总人数达42.97万人,比1987年增加11.93万人;增35%,
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约为1.33%, 与农村内部转向二、三产业劳动力之比为1∶
3.5。转向城镇的劳动力主要为自带口粮进城经营或做工的各种合同工、临时工等。
三、农村二、三产业向农业逆转的劳动力增多。1988年全省农村由二、三产业转
回农业的劳动力共15.81万人, 比1987年增加5.42万人,增52.2%。出现这种情况的
原因,除一些外出务工经商的合同工、临时工合同期满重归农业外,主要是随着原材
料,能源供求矛盾的加剧,加之银行紧缩“银根”,使不少乡村企业效益明显降低或
生产难以为继,所属职工纷纷返乡务农。
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去年,农村内部转向二、三产业
的劳动力中,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63.8%, 受过各种专业培训的劳动力占
15.2%,所占比重分别比1987年提高3.9和5.3个百分点。农业内部劳动力素质相对下
降。
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新趋势,我省已采取相应措施,重点加强了对农村
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的控制。

(省政府办公厅信息调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