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3&rec=86&run=13

〔一轻工业概况〕 省一轻工业1988年共有企业863个,职工244.23万人其中国营企业
491个, 职工33.03万人,集体企业345个,职工11.2万人,其他企业27个。全系统工
程技术人员1.54万人, 占职工总数的3.48%。1988年全省一轻工业完成总产值79.84
亿元。比1987年增长24.57%,净增15.75亿元,提前两年超额2.84亿元完成“七五”
规划目标, 在全国同行业中继续保持第3位,占全国轻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81%上
升到4.16%。 销售收入完成96.42亿元,增长36.56%。实现利税18.37亿元 (含盐税
1.59亿元),增长31.21%,其中利润7.35亿元,增长35.34%。
据35种主要产品产量(系统内)统计,除缝纫机上半年欠产较大,下半年虽然销售
好转,但仍未补上缺口;搪瓷、骨胶、明胶、皮胶因原料不足,影响生产;油墨也因
某些原因下降外,其余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上述产品中,日用玻璃等24种
产品产量居全国前5位,其中居第1位的是日用玻璃、钟、摩托车、骨胶、明胶、原盐、
溴素、白酒、啤酒、葡萄酒等10种;居第2位的是火柴、合成洗涤剂、机制纸及纸板、
铅笔等4种;居第3位的是表、日用搪瓷、肥皂、精甘油、酒精等5种;居第4位的是味
精、 玻璃保温容器等2种;自行车、日用陶瓷、油墨等3种产品列第5位。其中位次前
移的产品是:啤酒、钟由第2位上升为第1位,合成洗涤剂由第3位上升为第2位,表、
酒精分别由第5位和第4位上升为第3位。 此外还有2种产品的位次下移;火柴由第1位
下降为第2位,罐头由第2位下降为第6位。
系统内主要轻工产品质量有所提高,山东羊口盐场“山羊”牌溴素获国家质量奖
银质奖,聊城手表厂“泰山”牌女表等35种产品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德州玻璃
厂的异型白酒瓶等103种产品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全年优质产品产值24.66亿元,
占总产值的30.9%,比1987年增长3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
全年开发新产品、 新品种357种,其中填补国内空白的28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的39种。当年投产的276种,连同上年开发的新产品、新品种,共有380种投入生产,
产值8.12亿元, 产值率为10.1%。在开发的新产品中,济南轻骑摩托车总厂的QM--
125型摩托车、 济南复合包装印刷厂的液体饮料包装复合材料、 肥城轻工机械厂的
JZS065微机控制酒精生产 (蒸馏) 设备等9项获山东省优秀产品1等奖,五莲钢珠厂的
5.556毫米低碳马氏体钢球、 烟台钟表元件厂的指针式石英表用单相步进水磁电机、
齐河糖厂的赤霉素等15项获2等奖。
全年共完成厅以上科研项目29项, 其中填补国内空白的9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的15项。获1988年度省以上科技进步奖39项,ZLI-1575鲁式成型造纸机、盐田卤虫增
养殖研究、去皮芦笋罐头高效生产连续线及自控装置的研究获轻工业部科技进步等奖,
自行车脚闸零件多工位连续冷挤压工艺,提高出口陶瓷装饰材料质量的研究等13项获
轻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利用小麦研制白啤酒、TD-01型涂布机、系列颜色精炻器生
产工艺的研究等3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笋罐头研制、SB×560型饼干生产
线等20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8年7月份省内召开了一轻外经工作会议, 对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动
员和部署, 要求把出口创汇作为工作的重点。这一年全系统出口产品交货值达7.5亿
元(实际价格) ,比1987年增长35.9%,创历史最好水平,占总产值的比重由88.58%
上升到9.39%。 在9月份召开的全国轻工出口创汇工作会议上,省内有79个企业被评
为出口创汇先进企业, 获“金龙腾飞奖”。山东获奖数居全国第2位,其中青岛啤酒
厂获金杯奖,济南罐头食品厂等10个企业获银牌,烟台北极星钟表(集团)公司、威海
陶瓷厂等64个企业获铜牌。有95种产品获“优秀出口产品奖”,其中金牌14枚,银牌
30枚,铜牌51枚,获金牌数并列全国第一。
1988年本系统安排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619个,计划投资14.96亿
元。 到年底完成工作量12.68亿元, 其中基本建设2.9亿元, 技术改造、技术引进
9.78亿元。 竣工项目361个,其中基本建设项目43个,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318
个。补偿贸易利用外资2300万美元,建成投产的14个中外合资项目中,外商投资2166
万美元。中外合资企业累计31个。
本系统全年新增教育投资454.6万元,新建校舍3.4万平方米,新建临沂瓷厂技工
学校和齐河县箱板纸厂技工学校, 新增柠檬酸、热工、仪表、机加工、微机操作等5
个专业。全系统26所院校共招新生3523人,毕业2269人,在校生8819人,分别比上年
增加25.42%、0.20%和22.45%。为弥补本省学校专业设置上的不足,省一轻系统向
14个省市24所学校的41个专业派送代培生248名。 制订了《山东省一轻工业企业管理
干部岗位职务培训规划》,举办了干部岗位培训试点班。开办了15个大中专专业证书
班。 招生600人。提出了《关于“七五”后两年技术工人培训工作意见》,组织编写
了120万字的钟表行业技工培训教材。 继续组织了班组长培训,到年底班组长培训人
数已占应培训数的54.7%。厅机关创办了《山东一轻教育》期刊,编辑出版了所属学
校学生优秀作文选。由于在一轻专业教育和职工教育方面成绩突出,厅教育处被省职
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省总工会授予“职工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1988年省一轻工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 部分产品质量波动不稳的局面继续
存在,厅考核的13项质量指标,稳定提高率只有70%,产品抽检合格率则更低,其中
以造纸行业最为突出,平均只有32%。黄台纸厂、烟台纸厂受到省有关部门的通报批
评,限期整改。(2) 一些企业经济效益并未从根本上提高,高效益背后隐藏着成本升
高,费用增加,资金占用加大等问题。全年可比产品成本提高11.5%,年末全部流动
资金占用43.71亿元,增长34.6%。(3)投资规模过旺的态势没有刹住。1987年以来,
全系统投资规模每年都在10亿元以上,超越了企业的承受能力。为了加强宏观管理,
避免发展过猛,1988年初省厅提出控制投资规模,制定了“九八七”的控制目标,即
计划投资9亿元, 完成工作量8亿元,转固定资产7亿元。但由于技术改造审批权限下
放和受过热“空气”的影响,投资规模仍居高不下,达14亿元以上,突破历史最高水
平。(4) 生产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一些产品因原材料紧缺被迫停产或开工不足,紧
缺面有所扩大,火柴、原盐、肥皂、洗衣粉等市场敏感产品曾一度出现地域性的断档
脱销。(5) 厅属各公司职能转变后,厅机关职能部门力量不足,行业活动开展不够,
行业管理有所削弱。

〔一轻厅属企事业单位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全系统改革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厅属
公司和科研单位的改革又前进了一步。 经省政府批准,省盐业公司於1988年6月升格
为副厅级单位,由省一轻厅代管。升格后的省盐业公司兼挂省盐务局的牌子,继续行
使行业管理职能。对职能转变后的省造纸印刷工业公司、食品工业公司、轻工机械公
司、日用化学工业公司、日用机械工业公司、供销公司,实行了“上缴利润递增包干、
超收分成”的承包责任制,厅里分别与其经理签订了承包合同。合同按照各公司的具
体情况确定了上缴利润基数, 规定每年递增6%,一定3年。对厅直属的5个科研所中
改革进展较快、又有较好科研、创收条件的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山东省制盐
工业科研所和山东省轻工农副原料研究中心,在全面实行所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实行
了科技承包经营责任制, 并签订了为期3年的承包合同。合同体现了“三保一挂”的
精神,即通过承包保科技水平的提高,保经营收入的增加,保科研单位的发展后劲,
与所长、职工的收入挂钩。合同内容包括:省厅以上国家重点科研合同履约率应保证
在9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的具体指标,成果的投产、接产率达到60
%以上;开发性研究所事业费1988年核减30%,1990年全部核减完毕;科研经营收入
在前两年实际收入平均数的基础上,每年增长10%以上;经营收入全部留给承包单位,
承包单位按国家规定确定发展基金、福利基金、奖励基金比例;承包单位有内部机构
设置、中层干部任免、内部承包形式、按规定支配自有资金和对职工的奖罚等权力。
另外,合同还对承包者的奖罚作了具体规定。
一年来, 实行承包经营的6个公司、放下架子,转变思想,积极主动地开展经营
服务活动。多数公司按照新的工作要求,调整了内部机构设置,削减了行政职能部门,
增设了开发服务和原材料采购供应机构,充实加强了这方面的力量,有的还开设了经
营门市部。造纸、食品、供销、轻机等公司对干部制度进行了改革,中层干部全部改
任命为聘任,选贤任能,有上有下。轻机公司在公司内部实行了招标承包,公平竞争,
中标者即被聘为科室部门负责人,享有经营开发自主权。在经营服务活动中,各公司
注意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和信息灵渠道广的特长,一方面为企业开展有偿技术服
务和技术咨询,另一方面参与流通,组织原材料市场调节,再一方面是以普通成员的
身份,参与企业间的协作和联合,同企业建立一种全新的经济伙伴关系,以适应转变
为经济实体后的“角色”要求。省造纸印刷公司集资7720万元,发起组织了以造纸印
刷行业骨干企业为主体,有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原材料供应部门参加的造纸、印刷、
包装三位一体的“山东造纸印刷企业联合(集团)总公司”。到年底该公司已有成员91
个,占山东造纸印刷企业总数的24%,其中造纸企业的产量占总产量的55%,产值占
66%,利税占75%,品种占85%以上。该公司还与香港港澳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合资创
办了“山东蔡伦纸业有限公司”,着手开发可以打入国际市场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食品工业公司与有关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联合成立了白酒、葡萄酒和啤酒协会。
日化公司也采取集资入股的形式,将联合的触角伸向社会。与有关企业同台湾联谊会
山东分会成立了山东柯萌日化实业公司。 经过一年的努力,6个公司全部超额完成承
包任务, 实现利润1314.7万元, 比1987年增长84.78%,上交利税443.2万元,增长
12.63%。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等3家科研单位实行所长科技经营承包责任制后, 普
遍采取了一些新的内部配套改革措施。(1) 进一步完善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食品发酵研究所制定了《技术职务岗位责任制》、《技术经营承包责任制》、《工程
设计审核规定》、《“双放”补充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了各级科技人员的任职目
标、成果目标、学术目标和创收目标,并将全所的承包指标分解落实到室或课题组。
轻工农副原料研究中心将承包期内需要完成的6项科研任务,分别承包给5名科研人员,
按计划完成任务获奖, 完不成任务受罚。同时,3个科研单位都实行了经费包干,超
支不补,节余留用。(2) 实行技术职务聘任制。轻工农副原料研究中心规定,科技人
员对不适宜自己的课题和任务,可以不应聘;课题承包人也可以不聘用难以胜任工作
的科技人员,实现了人员和工作的双向选择。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实行了所内技术职
务聘任制,凡工作(包括创收)成绩突出的科技人员,都可申请所内技术职务,不受指
标限制, 受聘后待遇与国家统一评审的相同。1988年该所有1名技术人员受聘所内工
程师。(3) 增加技术开发力量,积极组织创收。省制盐工业科研所在创收工作中,一
方面抓了试验场生产,全年共产原盐1.47万吨,获利40万元,比1987年增长25%。另
一方面, 在继续搞好汤料生产经营的基础上, 又开发了大众营养盐,成立了计算机
STD总线协会山东服务部和服务商店, 一年盈利48万元。轻工农副原料研究中心克服
农业科研成果创收难的影响, 组织当地农民种植, 由他们经营甜菜种子,全年收入
6.9万元。省食品发酵研究所在继续实行科研、开发、设计、情报信息一体化的同时,
积极发展科研生产联合体, 使联合体由1987年的4个增加到10个,既方便和加快了科
研成果的接产、投产,又增加了所里的经济收入。(4) 采取优惠政策,保证科研工作
的顺利进行。 上述3个科研单位在实行科技经营承包后,正确处理科研和开发,眼前
利益和长远利益,所内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仍然把科研放在重要位置,并采取了
相应的政策措施。轻工农副原料研究中心对通过鉴定的成果,视水平高低发放奖金。
省食品发酵研究所规定从事重点科研项目研究的科技人员的奖金要保持或略高于全所
科研开发人员的平均水平。对重点项目进行扶持性风险投资,开设所内科研探索项目,
经费由所技术委员会核定,实报实销,正式立题后扣回。他们还用所长奖励基金设立
了科研开发立题奖、意见建议奖、开源节流奖,优秀协作奖和优秀科技档案奖,使科
技人员能够安心科研,多出成果。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 1988年3个科研单位全部完成合同承包指标。 总共创收
163万元, 相当于当年国家对3个单位全部拨款的1.3倍,事业费总和的2.76倍。收益
中属于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工程设计等纯技术性收益64万元,占总收益
的39.26%,比往年均有大幅度增长。3个所共承担科研课题34项,合同履约率达97%。
当年通过部、省级技术鉴定的科研成果14项,投产、接产率为69.2%。在已鉴定的项
目中, 盐田卤虫增养殖技术,原盐常量自动分析系统、酶法利用果葡糖浆楂等8项填
补国内空白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省食品发酵研究所的“黄单胞多糖的研究与应用”、
省盐科所的“盐田卤虫增养殖技术”分别获198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轻工业部
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轻工业利税总额和增长幅度创历史最好水平〕1988年省一轻工业生产经济效益好。
全年产值增长24.57%,利税总额增长31.21%,不仅都有较大增长,而且利税的增长
超过了产值的增长,好于年初的预计,成为建国以来实现利税总额和增长幅度最高的
一年,其他经济效益指标,除成本和资金占用外,也有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 (1)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近10年来基本在10%以下徘徊, 而1988年为19038元, 比
1987年提高14.85%。(2) 人均创利税首次突破4000元大关,达到4237元,提高24.36
%。(3)百元产值提供利税结束了1985年以来逐年下降的状况,回升至21.74元,提高
7.78%。(4) 百元资金提供利税27.28元,提高10.45%,超过1986和1987年的水平。
(5) 定额流动资金周转92天,比1987年加快14天;加快15.22%,大大好于往年。(6)
亏损企业和亏损额减少,特别是亏损企业由58户减少到33户,达到了扭亏40%的要求,
取得近几年来最好成绩。

山东省一轻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比较表

┌──────┬────┬────┬────┬───────────┐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1988年 │1987年 │1988年比1987年+(-)% │
├──────┼────┼────┼────┼───────────┤
│纸及纸板 │万吨 │102.74 │82.72 │24.20 │
├──────┼────┼────┼────┼───────────┤
│原盐 │万吨 │361.48 │272.93 │32.44 │
├──────┼────┼────┼────┼───────────┤
│自行车 │万辆 │271.05 │246.67 │9.88 │
├──────┼────┼────┼────┼───────────┤
│表 │万只 │505.73 │370.78 │36.40 │
├──────┼────┼────┼────┼───────────┤
│钟 │万只 │793.77 │607.81 │30.60 │
├──────┼────┼────┼────┼───────────┤
│罐头 │万吨 │26.22 │20.13 │30.25 │
├──────┼────┼────┼────┼───────────┤
│日用玻璃 │万吨 │92.28 │83.97 │9.90 │
├──────┼────┼────┼────┼───────────┤
│饮料酒 │万吨 │143.80 │120.93 │18.91 │
├──────┼────┼────┼────┼───────────┤
│其中:啤酒 │万吨 │69.63 │51.75 │34.55 │
├──────┼────┼────┼────┼───────────┤
│粮食酒 │万吨 │6.13 │4.7 │30.43 │
├──────┼────┼────┼────┼───────────┤
│酒精 │万吨 │8.89 │8.28 │7.37 │
├──────┼────┼────┼────┼───────────┤
│合成洗涤剂 │万吨 │11.18 │10.07 │11.02 │
├──────┼────┼────┼────┼───────────┤
│日用陶瓷 │万件 │43048.00│35612.00│20.88 │
├──────┼────┼────┼────┼───────────┤
│火柴 │万件 │322.24 │290.66 │10.86 │
├──────┼────┼────┼────┼───────────┤
│印刷及纸制品│万元 │60668.00│51881.00│16.94 │
└──────┴────┴────┴────┴───────────┘
上述成绩是在各种增支因素达8亿元的情况下取得的。 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
要是:(1) 在各种增支因素的压力面前,从上到下普遍重视经济效益的提高,狠抓企
业内部改革,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优化劳动组合,招标选聘厂长、股份制、全员
风险抵押、工效挂钩等改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菏泽印刷厂实行上交利润
递增包干后,全年实现利润325.6万元,比1987年净增100万元。据济南市造纸公司所
作的比较, 3户招标承包的企业,由于实行了吨纸、吨浆工资含量岗位计件工资制,
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全年实现利税增长29.39%,实现利润增长33.19%,而未承
包的2户企业,实现利税增长7.39%,实现利润仅增长0.68%。(2)对部分产品价格做
了调整。国家在前两年放开部分小商品价格,对自行车等49种产品实行指导价格,产
品优质优价。在此基础上,1988年又上调了酒类、工业用盐、食糖等产品的价格,山
东省也对肥皂、保温瓶、搪瓷制品、洗衣粉、灯泡和部分纸张的价格进行了上调。据
统计全系统经县以上物价部门批准后,实施调价措施,就增收2.85亿元,对消化各种
增支因素,提高经济效益起了重要作用。(3)产品结构优化,附加值增多。经过连续4
年的产品结构调整,1988年中高档和名优产品的比重大幅度上升。造纸行业的高档纸
比重由13%提高到20%以上; 石英钟表由3700只发展到495万只, 石英化比率达到
38.1%;自行车轻重车比例由1∶9调整为6∶4,名牌车产量达到90%;酿酒行业向优
质低度转变,低度白酒、 优质啤酒和葡萄酒的比重分别占总产量的49.35%、30%和
60%。因此,这些行业的应变能力和消化能力有所增强,一方面减轻了各种增支因素
的影响,另一方面造纸、酿酒等行业的产值利税也有回升。(4) 注重技术进步,特别
是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坚持了技术求新,效益求高的原则,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和
设备用款占整个投资额的1/4, 提高了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水平、劳动效率和
经济效益。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 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能力,使之向规模经济发展。
同198 7年相比, 1988年全系统大中型企业达到187个,增加39个。大中型企业产值
占全部企业产值的比重由54.82%上升到56.14%,利税由56.11%上升到64.38%。全
部工业企业年均产值和利税分别由740.07万元和161.67万元上升到925.14万元和
212.86万元。 (5)继续深入开展“双增双节”运动,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企业普遍结
合内部改革和企业升级,从基础工作入手,以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增加效益为目标,
狠抓了企业内部管理。
厅考核的18项主要消耗指标中, 有12项好于上一年, 吨漂白麦草纸浆耗碱降低
45.02公斤,缝纫机耗生铁降低0.26公斤/架,28英载重车耗钢材降低0.07公斤/辆,
搪瓷铁皮利用率提高0.14%,吨玻璃耗煤降低28公斤,吨玻璃耗纯碱降低3.46公斤,
万只普通灯泡耗钨丝降低300米, 万件火柴耗原木降低0.53立方米,万只一号电池耗
锌皮降低0.55公斤,吨酒精耗煤降低30.36公斤,吨白酒耗煤降低49.89公斤,瓜干淀
粉出酒精率提高0.65%。 全系统万元产值耗煤降低4%,全年节约标准煤56万吨,价
值1.12亿元。 青岛晶华玻璃厂、蓬莱酒厂、文登酒厂等3个企业被评为国家一级节能
先进企业,安丘造纸厂等18个企业被评为国家二级节能先进企业,临沂坪上玻璃厂,
郓城搪瓷厂等94个企业被评为山东省节能先进企业。山东轻工机械厂等14个企业被评
为国家二级企业,淄博瓷厂、烟台自行车厂等78个企业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6) 市
场有利,产品销路较好,滞销积压产品大为减少,因而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加快,如手
表行业减少65天, 加快32%,火柴行业减少21天,加快28%,罐头行业减少3 2天,
加快25%, 原盐行业减少23天,加快18.55%。由于货畅其流,带动了企业经济效益
的增长。

(刘绪聪 蒋则栋)
〔二轻工业概况〕1988年,山东二轻工业系统共有企业2154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
103个, 集体所有制企业2036个,其他企业15个。年末职工482300人,其中全民所有
制职工48014人, 集体所有制职工428920人, 其他5366人。固定资产原值38.12亿元
(净值28.08亿元) ,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8.48亿元(净值6.51亿元),集体所有制工业
29.64亿元(净值21.57亿元) 。定额流动资金23.54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3.22亿
元,集体所有制工业20.32亿元。
198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0.20亿元,比上年增长27.75%,居广东、浙江、江苏之
后,几个主要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均比上年大幅度增长,其中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增
长13.52%, 家具制造业增长24.06%,工艺美术制造业增长37.51%,塑料制品业增
长58.79%,金属制品业增长19.7%,日用电器制造业增长60.67%。人民生活必需品、
日用小商品、名优新特产品产量大量增加,优质品产值21.41亿元,比上年增长37.81
%。木制家具、地毯、农地膜、地膜、布鞋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皮鞋、日用精铝制品
居全国第二位,鞣制皮革、家具、塑料制品、锁、吸尘器居全国第三位。

山东省二轻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比较表

┌────────┬────┬────┬────┬─────────┐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1988年 │1987年 │1988年比1987年±%│
├────────┼────┼────┼────┼─────────┤
│鞣制皮革(折牛皮)│万张 │394.51 │580.38 │-31.98 │
├────────┼────┼────┼────┼─────────┤
│其中猪革(自然张)│万张 │580.46 │1064.00 │-55.46 │
├────────┼────┼────┼────┼─────────┤
│皮鞋 │万双 │4202.17 │2756.53 │52.42 │
├────────┼────┼────┼────┼─────────┤
│家具 │万件 │1036.1 │818.20 │26.66 │
├────────┼────┼────┼────┼─────────┤
│塑料制品 │吨 │327870 │207599 │57.97 │
├────────┼────┼────┼────┼─────────┤
│日用精铝制品 │吨 │7866 │8690 │-9.48 │
├────────┼────┼────┼────┼─────────┤
│日用不锈钢制品 │吨 │1472 │1812 │-18.76 │
├────────┼────┼────┼────┼─────────┤
│扳手 │万把 │2978.06 │2325 │28.09 │
├────────┼────┼────┼────┼─────────┤
│挂锁 │万把 │9070 │7746 │17.09 │
├────────┼────┼────┼────┼─────────┤
│家用电冰箱 │万台 │15.39 │9.08 │69.55 │
├────────┼────┼────┼────┼─────────┤
│电风扇 │万台 │128.90 │98.56 │30.78 │
├────────┼────┼────┼────┼─────────┤
│家用洗衣机 │万台 │58.48 │51.74 │32.35 │
├────────┼────┼────┼────┼─────────┤
│服装(系统内) │万件 │4783 │4114 │16.26 │
├────────┼────┼────┼────┼─────────┤
│布鞋 │万双 │9169 │7171 │27.86 │
├────────┼────┼────┼────┼─────────┤
│刺绣工艺品 │万元 │22710 │13630 │43.34 │
├────────┼────┼────┼────┼─────────┤
│地毯 │万M2 │224 │161 │39.13 │
├────────┼────┼────┼────┼─────────┤
│抽纱工艺品 │万元 │46525 │31432 │48.02 │
├────────┼────┼────┼────┼─────────┤
│玩具 │万元 │2469.58 │1516 │62.90 │
├────────┼────┼────┼────┼─────────┤
│草编工艺品 │万元 │13450 │9383 │43.34 │
└────────┴────┴────┴────┴─────────┘

1988年, 县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79.92亿元, 比上年增长38.24%;实现利润
5.56亿元, 利税总额9.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15%和31.32%;盈利100万元以
上的企业有136个, 共盈利3.66亿元,占全省二轻利润总额的65.84%;全员劳动生
产率19624元/人, 比上年增长22.7%;产品总成本70.03亿元,其中可比产品总成本
23.92亿元, 可比产品成本上升4.45亿元,提高22.86%;定额流动资金周转106天,
比上年加速7.73%;亏损企业77个,比上年减少42个;亏损额1316万元,比上年增亏
343万元, 增长35.25%; 每百元工业总产值占用固定资产44.29元、占用流动资金
30.75元, 分别比上年增加3.71元和0.24元;每百元产值提供利润7.26元,比上年增
加0.68元。
1988年,主要指标提前二年超额完成了“七五”计划。其中工业总产值超额14.2
亿元,利税总额超1.21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超5624元/人。
在1988年第三届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专业技术人员代表会议上,文登刺绣厂王殿
太、乳山草制品厂房云璞、威海地毯一厂王德伦、博山美术琉璃厂李克昌获“中国工
艺美术大师”称号。

〔二轻系统出口创汇大户〕 1988年,全省二轻系统完成出口交货值21.48亿元,占工
业总产值的23.81%,比上年增长33.84%,居全国同行业第二位,出口创汇6.42亿美
元,比上年增长19.11%,占全省出口创汇总额(扣除石油)的26.42%,占全省地方工
业品出口创汇总额的43.5%,居全省各部门之冠。33种可比主要出口产品,比上年增
长的有27种, 占81.82%。其中,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持续大幅度增长,手工工
具、 铁丝增长50%以上,草编工艺品、刺绣工艺品和地毯增长20-50%;新兴技术密
集型产品出口起步快, 塑料制品出口1.25万吨, 比上年增长26.91%, 洗衣机出口
4.12万台,增长183.67%。出口生产企业共有597个,占全省二轻企业总数的27.72%,
其中机电产品出口生产企业156个、 出口交货值4.83亿元,创汇1.34亿美元;出口创
汇300万美元以上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33个,500万美元以上10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8
个, 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烟台造锁总厂和青岛电冰箱总厂,1988年,有297个出口生
产企业获全国轻工出口创汇先进企业(金龙腾飞奖) 称号,有133个产品被评为全国轻
工业优秀出口产品,获奖数分别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和第三位。
1988年,省内确定了“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现有出口创汇企业为骨干,以工贸
联合为纽带,以传统出口产品为重点,以三来一补及进料加工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外
向型经济”为全省二轻系统外向发展战略。并以三大类30种产品 (即国外转移出来,
我省又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出口替代产品,包括鞋类、箱包袋、皮衣皮件、帽类、布绒
玩具、人造花类、钓鱼杆及渔具、蜡烛、不锈钢餐具、电风扇;出口优势产品,包括
抽纱刺绣、工艺服装、羽绒制品、地毯、草柳制品、锁类、工具类、钉丝类、小五金、
索具;出口新产品,包括制冷家用电器、清洁家用电器、微波灶、小家电产品、健身
器具、塑料包装制品、木制杂品、家具、旅游纪念品、钢琴) 为出口生产重点,把全
省划分为三个二轻出口生产战略地带,青岛、烟台、威海、潍坊为第一地带,直接参
与国际“大循环”;济南、临沂、淄博、济宁、泰安为第二地带,出口与内销并重;
德州、东营、惠民、聊城、菏泽、枣庄为第三地带,主要占领第一、二地带空出的国
内市场,兼顾出口生产。
1988年8月省二轻厅在深圳设立“驻深圳办事处” ,负责办理省厅在深圳的一切
行政、业务和对我省二轻系统各单位在深圳工作业务进行指导、调查、收集国内外市
场情况和经济技术信息,为全省二轻系统提供业务咨询和信息服务。决定深圳兴华轻
工业联合股份公司山东分部由科级升为处级,1983年10月25日由兴华大厦三楼迁至四
楼,新扩展厅600多平方米,布展山东二轻名优特新产品,实行开放经营。
1988年11月,山东省二轻集体工业联社与深圳兴华轻工业联合股份公司联合成立
了“深圳东华轻工有限公司”,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为2500万元,山东省二轻集体工
业联社占其70%。公司以出口创汇为主,利用深圳特区的优惠政策和地理优势,吸引
外资、收集国际市场信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进口短缺原材料,
为加速山东二轻工业现代化建设服务。
1988年,成立了“山东省二轻进出口服务公司”,并与“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山东
分公司”签署了联合开发进出口业务的协议,开展家电、电子机械设备、五金工具、
塑料化工及电子、机械玩具等产品的直接出口和轻工、工艺、服装、皮革产品的间接
出口以及合资、合作、三来一补和劳务出口业务,为山东二轻企业引进技术设备寻找
客户、收集资料、技术交流,组织商务谈判、签约成交,以及外语翻译服务;为国外
公司、客商选择国内贸易合作对象,办理交流洽谈、参观互访、推销技术设备、售后
服务等国际代理业务。1988年引进项目成约43项、2170万美元。

〔省二轻系统深化企业改革〕
1988年,二轻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引入了竞争机制,把承包的内容扩展到经济
效益、资产增值、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管理升级、设备完好、合理库存等项指标。
据2002个企业统计,有909个企业实行了厂长负责制、642个企业实行了厂长任期目标
责任制、 53个企业试行了资产承包经营责任制、88个企业试行了租赁经营、7个企业
试行了股份制。
在1988年,省二轻厅和省联社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对厅属各公司实
行了以基本工资和奖金与利润直接挂勾为主要内容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把行政事业结
构工资改为企业工资、把利润;销售额、资金周转、上缴款项 (包括管理费、资金占
用费、所得税) ,以及受省厅委托承担的行业管理任务等作为考核指标。对公司全员
职工实行基本工资和奖金的奖罚制度;公司正副经理由省厅、省联社聘任,中层干部
职数由省厅、省联社控制、承包后,公司除继续拥有和承担〔87〕鲁二轻办字第23号
文《关于厅直属单位机构及职责调整情况的通报》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外,还拥有公司
中层以下干部的聘任、内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业务范围和内部分配办法及下属单
位承包办法的确定权,享有国家和地方给予国营、集体企业和出口生产企业等一切权
利和优惠政策。1988年,厅属供销、工艺美术、皮革、塑料、家具、五金、服装、家
电、室内成套用品总公司等9个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27亿元,比上年增长50.78%,
超承包基数54.31%; 实现利润3207万元,比上年增长33.84%,超承包数80.17%;
上交省二轻联社资金占用费84.42万元; 按规定联社提取管理费257.23万元,超承包
数8.42%,增发奖金22.63万元。
1988年10月,省厅根据省府统一部署,对厅属公司进行了清理整顿。列入清理整
顿范围,单独注册的共有13个企业,其中:省旅游产品生产供应公司与省工艺美术公
司挂靠一起;省室内成套用品总公司、中鲁室内成套用品联合开发公司,均挂靠在省
室内成套用品装饰总公司(集团);省二轻产品经销批发中心隶属省供销公司。清理整
顿从政企分开入手,坚持“公司就是企业”和边整边改的原则,初步决定:进一步明
确属于省计委计划分配和轻工业部计划内及进口原材料,省分配的地方外汇等分配权
仍归属省厅,各公司只按省厅分配计划组织供应;属计划外原材料,公司可自行调节、
串换和经营。维持猪皮补贴的现行管理体制,在全国猪皮补贴政策改变之前,仍由省
厅下达分配使用计划,省皮革公司与财政厅具体衔接使用;维持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
现行管理体制,与国家委托中国工艺美术总公司组织百花奖评比保持上下对应协调,
这项工作仍由省工艺美术公司承担。注销行政性的、没有注册、挂靠在省二轻供销公
司统一核算的“山东省二轻机械工业公司”,注销重复注册、1987年已组建为省室内
成套用品装饰总公司(集团)的“山东省室内成套用品总公司”。省厅拟建立行业管理
办公室,承接公司移交的行业管理职能。

〔二轻工业10年改革成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0年中,山东省二轻工业改革
基本指导思想是从集体企业的特点出发,改革和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启发并增强企业
的活力。10年来,改革迈了三大步。1979年到1980年,将集体企业由县市统负盈亏全
部改为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对服装、家具两大行业实行产、供、销“一条鞭”
管理;1981年到1982年,从试点到大面积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重点改革平均主义的
分配制度,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1983年开始,有计划地改革企业管理
体制,推行厂长民主选举制、厂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在部分企业试行集资入
股制,并不断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10年二轻工业发生了10大变化。
生产。10年上了4个台阶,全省二轻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34.43亿元,1985年突
破40亿元达47.2亿元;1986年达到56.7亿元;1987年达到71.65亿元,提前3年实现了
第一个翻番; 1988年突破90亿元,比1978年增长1.62倍,年平均递增10.10%。全员
劳动生产率比1978年增长1.16倍,年平均递增8.02%。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年累计为国内市场提供日用消费品230亿元 (按产值
1980年不变价计算) , 其中1988年完成40.37亿元, 比1978年增长2.20倍,年平均
递增12.32%。 县属以上二轻企业实现利税10年累计51亿元, 1988年比1978年增长
1.59倍;10年累计投放加工费10多亿元, 其中1988年8.5亿元,全省农业人口人均得
到13元,比1978年增加8.4元。10年共吸收、安置城镇待业人员、病残人员(包括退休
顶替) 20多万人。
外向型经济。10年改革开放和引进,已初步形成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传统劳动
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体,以引进技术、设备为手段,以东部沿海地区为基地,东、中、
西3个出口生产地带协调发展, 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的外向型新格局。1988年出
口产品交货值比1978年增长2.57倍,年平均递增13.6%,超过生产增长3.5个百分点。
“两头在外”产品(三来一补及进料加工)占二轻出口产品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15
%上升到1988年的40%以上。出口产品结构,由1978年单一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变为
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兼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1988年家用电器、塑料制
品出口额已占二轻产品出口总额的10%。形成了一批出口主导型产品,服装、地毯、
锁头、草柳制品、抽纱、工具、木制品、钉丝、小五金、裘皮衣、电冰箱、洗衣机、
革制品、塑料制品等产品出口创汇分别达到1000万或5000万美元以上。这些产品的出
口创汇额,占二轻工业出口创汇总额的85%以上。
产品水平。10年来,传统产品,普遍升级换代;新兴产品向多功能、多用途、系
列化发展,昔日的“粗老笨杂”被现在的“名优新特”取代。家具由框架结构变为板
式、组合、成套、软体等多种结构和式样;皮革产品由用单一原料改为牛羊革、新型
合成材料等多种原料制作,制品从色泽到款式都有根本变化,工艺美术品在继承传统
技艺的基础上,广泛使用了机械化生产,并设计创新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色的工艺品;
五金制品在材质、工艺、造型等方面都有改进;缝纫制品改变了品种单调的格局,采
用多种面料设计生产适于不同消费层次需要的各种时装、服饰。塑料制品有农用、水
产、包装、建材、日用装饰、工业配件等不同用途的几百种产品,家用电器初步形成
以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三大骨干产品为主,吸尘器、电熨斗、电吹风等小家电配
套的产品体系。 1979年至1988年, 共获得国家金质奖14个、银质奖33个、部优质奖
226个、省优质奖736个,优质品率由不足10%上升到23.73%。
物质技术基础。 10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0.27亿元,其中1988年完成7.32亿元;
引进国外先进、适用设备1.19万台(套)、用汇1.57亿美元,多数企业进行了不同程度
的改造。企业的机械化程度,平均达到70%左右,其中:有10%左右达国际先进水平,
25%左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要产品生产能力,1988年末,皮鞋为4584万双、鞣制
皮革(折牛皮)为931万张,家具为1364万件、塑料制品(按两班计)为49.66万吨、日用
精铝制品为17540吨、 日用不锈钢制品为6125吨、挂锁为10445万把、500升以下的电
冰箱为30.17万台、洗衣机为135万台、500升以下冷冻箱为14万台、电风扇为184万台、
吸尘器为90万台、电熨斗为221万只、手电筒为500万只、地毯为307万平方米。
科技工作。10年内省厅先后建立了二轻(综合)、工艺美术、塑料、皮革、装饰设
计和家电、 服装等7个研究所,及二轻设计院,正在筹建五金,家具两个研究所和信
息中心,全省二轻系统县以上的科研所(室)由1978年的17个增加到25个,厂办科研所
80个。 10年累计,完成科研项目557项,A6型片皮机等研究项目达到国际水平;投
产新产品6000多种, 累计新产品产值53亿元,占同期二轻工业总产值的8.1%,1988
年有17个新产品获轻工部“金龙腾飞奖”消化吸收引进技术348项;共计推广“四新”
项目2860项,其中新技术795项、新工艺730项、新材料68种、新设备408项。
职工队伍素质。 10年来,干部岗位培训1.13万人,占总数的28.25%,县属以上
企业厂长(经理)培训1800多人,占应培训总数的85.7%,班组长全部受培训一遍,工
人文化补课合格的6万人,技术补课7万人,分别占总数的74%和64%。到1988年底,
全省二轻系统共有科技人员7089人, 占全系统职工总数的1.56%, 比1979年提高
1.16个百分点。
专业教育工业。10年中,省厅用于发展教育事业的投资共1100多万元;省、市、
地办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山东省轻工业经济管理学校、青岛工艺美术学校等7所大
中专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030人,在校学生3400多人,10年共毕业5000多人;与有关大
专院校联合开设了家用电器、塑料加工、皮革等专业,在校学生280人,已毕业170人。
企业管理。全系统1415个县属以上企业,于1986年上半年以前全部进行了整顿,
有95%的企业验收合格。1986年9月开始至今,制订了40个小行业173个试行标准下达
执行。 1986年有51个企业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占全省226个先进企业的23%。威海
地毯一厂是全省首批3个国家二级企业之一。1987年省二轻系统又有105个企业被评为
省级先进企业, 有16个企业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10年来全系统共制订产品标准985
项, 采用国际标准134项;省、市地标准1085项,使产品标准覆盖率由1978年的23.9
%提高到95%;系统内现有800个企业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有1600个QC小组,1个国
家一级计量企业、47个二级计量企业、三级计量或单项考核合格证书企业519个。
横向经济联合。由1979年少数企业简单的技术协作、交流和物资串换,到1988年
已发展为补偿贸易、合作生产、合资经营等多内容、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联合
和协作。 近几年来,当年增加的产值中有20-25%是靠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发挥的效
益;全省各级二轻部门和企业每年调节、协作钢材有20-30万吨,塑料原料6-10万吨,
木材2万多立方米。先后组建了山东省室内成套用品装饰总公司、济南小鸭电器集团、
烟台“三环”造锁集团公司、济南鲁绣企业集团、济南佳菱造锁集团、青岛联合地毯
集团公司、青岛红星电器集团公司、潍坊工艺美术集团公司、山东橡塑机械集团公司、
青岛制冷集团、中国长城钢窗公司、威海塑料工业集团公司、临沂东方企业集团、文
登刺绣工业集团公司等14个企业集团。 这些企业集团联合500多家企业,年产值达11
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创汇6000多万美元。

(张尚贤)
〔烟草生产加工业概况〕 1988年山东烟草行业速度同效益同步增长。工业产值完成
15.3亿元, 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卷烟完成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复烤
烟完成1325万元,比上年增长74.3%。全行业实现税利1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8%。
1988年省烟草行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干部管理工作中,实行了试用制、聘任
制和任期制。在大多数企业采取了厂长(经理)兼书记的领导方式,并在1987年普遍实
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基础上,1988年又在商业企业实行了经理负责制和经营承包制。
在全省16个分公司中,实行的已有13个,占81%,在县公司中实行的有85个公司,占
73%。省公司与15个分公司、6个卷烟厂、2个调拨站签订了承包合同,年底按合同兑
现了奖惩。在省内的全部烟草企业中,都实行了效益和工资挂钩。制定了搞活固定工
和推行劳动优化组合方案,并将系统内3000多富余人员,作了妥善安排。
1988年在灾害严重的情况下, 全省种植烤烟136万亩,超计划4万亩。收购烟叶
384万担, 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为提高烟田旱涝保收能力,潍坊分公司投资118万元,
加上县公司和乡镇、 烟农各方投资,合计2190万元,打井3724眼、修水渠19780米、
购置排灌机械3309台(套),扩大水浇面积14.3万亩,占潍坊市烟田面积的43.3%。
1988年卷烟生产遇到多种困难,尤其原、辅材料紧缺,价格飞涨,致使企业资金
严重不足。针对困难,省内烟草行业认真落实“双增双节”措施,提高消化能力,降
低各种消耗,增产咀烟和名优卷烟。1988年生产卷烟245.9万箱,比上年仅增长1.5%,
其中,咀烟生产40.3万箱、甲级烟生产23万箱,分别比上年增长54.3%和44.5%,由
此单箱产值比上年增加54元。 卷烟工业税利实现12.9亿元, 比上年增长15.9%。
1988年12月, 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大前门、双马、将军牌卷烟评
为金奖;白金鹿、宏图、琥珀、大鸡牌卷烟和阔佬、龙凤牌雪茄烟评为银奖;灵岩、
红宝牌卷烟评为铜奖。
卷烟销售,在专卖管理体制下,1988年进一步贴近市场。由省公司统一平衡调拨
计划,改为三级批发直接同烟厂签订购销合同。使市场信息灵通,调剂余缺及时,大
大减少了二级站的库存。1988年销售卷烟248.6万箱,其中省内销售120万箱,比上年
稍微增长,但消费档次提高;省外销售39.6万箱,比上年增长12.7%。在销售中,除
巩固江、浙传统销区外,还开拓了西北几省的市场。
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中,全省烟草行业注意在基建技改项目中,压一
般,保重点,严加控制在建设办公设施中出现的攀比高标准的苗头。并强化内部审计
机构,全系统基本形成了内审网络。1988年共审计50个单位,累计内审面达67%。审
计出影响效益因素508万元,查出违纪金额337万元。兖州和栖霞雪茄烟厂、沂水卷烟
厂、 沂南县烟草公司、青州市烟草公司等8个单位经过效益审计,落实了31条改进意
见。1988年比上年多增利润385万元,增长幅度为71.5%。
面对进口配套材料缺口大,价格高,近期又难以缓解的形势,省内烟草行业立足
国内,积极开发卷烟生产的配套材料国产化。1988年省公司同有关产家联合试验了丙
纶丝束、 成型咀棒和PVC薄膜,经试制,效果良好,预计一年可节约数千万元的进口
材料费用。另外,对铝箔纸也进行了合作生产。除丝束以外的卷烟辅助材料,基本实
现了依靠本省和国内生产供给。随着技术进步,设备数量增多,为解决进口设备的零
部件供应矛盾,1988年省内组建了山东烟机配件联营公司,已搜集、测绘图纸1000余
张, 生产配件600多种,测绘和设计进口硬条包、透明纸条包机图纸8547张,已交付
有关厂家试生产。
1988年7月28日, 国务院批准放开名烟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同时适当提高部分
高中档卷烟的价格。山东卷烟调整价格的甲乙级卷烟共有17个牌号、47个规格,其中:
甲级烤烟型卷烟8个牌号、 24个规格,提价幅度32.58%;甲级混和型、外香型卷烟3
个牌号、10个规格,提价幅度24.69%;乙一级烤烟型卷烟6个牌号、13个规格,提价
幅度14%。同时不调价的过滤咀烟其咀头加4分钱的有52个牌号、64个规格。按19 88
年后5个月实际产量计算,提高零售价格总额近700万元,其中77%为国家财政收入。
企业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1988年青岛、济南、青州3家卷烟厂,经评审验收,
已达省级先进企业。青州卷烟厂获得国家、总公司和省级设备管理优秀奖;潍坊烟叶
复烤厂获得省级设备管理优秀奖。青岛卷烟厂企业计量达到二级企业标准。

(刘保忠 张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