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3&rec=77&run=13

〔煤炭工业概况〕1988年,全省煤炭工业,坚持以改革总揽全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
中心,以安全生产为重点,紧紧围绕全年的奋斗目标,继续狠抓生产、建设、多种经
营三个主体和安全、效率、现代化矿井建设三件大事,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加强企业
管理,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
全省原煤产量,洗精煤产量,统配矿全员效率、商品煤灰分、商品煤含矸率、企业坑
木消耗、炸药消耗、百万吨死亡率、采掘机械化程度、工作面单产和工业总产值等主
要经济技术指标都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
一、 原煤生产4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国家计划。1938年全省煤矿生产原煤5559.2万
吨, 比计划超产910.2万吨,比1987年增加241.5万吨,提高4.5%。继1986年以来,
连续3年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其中,统配煤矿生产原煤3904.4万吨,比计划超产359.4
万吨,比1987年增加283.1万吨,提高7.8%。地方煤矿生产原煤1655万吨,比计划超
产551万吨,比1987年减少41.6万吨。全省有淄博、新汶、枣庄、肥城、兖州、临沂、
龙口7个统配煤矿矿务局和泰安、 临沂、潍坊、济宁、济南、惠民、菏泽、聊城、烟
台9个地市及省劳改局生建矿均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 有50个统配生产矿和17个重点
产煤县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 洗精煤产量完成9299万吨, 比计划超产67.9万吨,比
1987年提高15.56%。 掘进尺完成87万米,比计划超进4.8万米。开拓进尺完成8.5万
米,比计划超进1.8万米。
二、矿井机械化程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988年,全省统配煤矿把发展机械化
作为增产和提高单产单进的主要手段。坚持有条件的发展综采,大力普及高档普采,
积极推广薄煤层含硬夹矸炮采机装新技术,并在改革矿井开拓布局,支持改革、设备
和支持更新换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88年全省统配矿新增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
21个, 使用机采的矿井由1987年的36个增加到38个,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68.75%和
75.05%, 分别比1987年提高7.81%和2.39%。掘进机械化和采煤机械化程度分别居
全国第一位和第二位。 1988年统配矿单产和综合单进达到12404吨和50.01米,分别
比1987年提高12.87%和6.07%。 机采产量达到2363.7万吨,占原煤总产量的68.75
%。有5个综采队年产量都超过了100万吨。
三、基本建设任务完成比较全面。1988年全省统配煤矿完成基本建设投资5.77亿
元。 完成成巷进尺32525米,房屋建筑面积80.15万平方米,其中竣工面积35.43万平
方米。除国家基建投资有1.13亿元没有兑现外,基建工作量和实物工程量都完成了年
度计划。 矿建、土建、安装3类工程不仅完成了全年计划,而且施工质量普遍提高,
优良率分别达到75.11%、 75.18%和90.71%,均达到原煤炭部规定的要求。兖州矿
务局第七十工程处连续34个月保持了工程质量全优。兴隆庄洗煤厂获国家优质工程银
质奖。重点工程施工速度加快,蒋庄、杨村两对矿井和南屯洗煤厂按计划实现了内部
移交,分别增加生产能力和原煤入洗能力210万吨和180万吨;计划1989年投产的东滩、
田陈矿井, 施工速度加快,续建的鲍店、柴里、蒋庄3座大型洗煤厂的主体工程已基
本完成, 济宁二号井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地方煤矿完成基建投资1.3亿元,完
成井巷进尺23049米,全年有7对矿井试生产,新增能力120万吨。
四、多种经营集体经济有新发展。1988年各单位把发展多种经营放在同生产建设
并重位置。 全省统配煤矿全年多种经营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4亿元,实现利润1843万
元,分别比1987年提高62%和90%。人均产值创收5966元,比1987年提高15%。人均
工资达到1242元,比1987年提高18%。全年安置待业青年和富余人员27125人。目前,
全省统配煤矿集体经济从业人员已达70938人,矿处级多种经营公司116个,生产经营
网点达1411个,产品1500余种。其中,并有10种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
五、原煤全员效率再创新水平。1988年全省统配煤矿继续狠抓劳动组织的整顿,
坚持按定员、定额组织生产,实现了减人、增产、提高效率。全年共精减原煤生产人
员6842人, 超额完成了原煤炭部下达的精减指标。全员效率每工达到0.975吨,比计
划每工提高0.155吨,比1987年每工提高0.098吨,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部统配
矿达到1.025吨,比计划每工提0.165吨,比1987年每工提高0.115吨。

1978年与1988年山东省统配煤炭企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对照表

┌────────────┬───┬───┬───┬────┐
│ │1978年│1988年│±% │增减 │
├────────────┼───┼───┼───┼────┤
│原煤产量(万吨) │3207.9│3904.4│+21.7 │+696.5 │
├────────────┼───┼───┼───┼────┤
│精煤产量(万吨) │771.3 │929.9 │+20.6 │+158.6 │
├────────────┼───┼───┼───┼────┤
│全员效率(吨/工) │0.791 │0.975 │+23.3 │+0.184 │
├────────────┼───┼───┼───┼────┤
│商品煤灰分(%) │19.61 │18.56 │-1.05│ │
├────────────┼───┼───┼───┼────┤
│商品煤含矸率(%) │0.78 │0.11 │-0.67│ │
├────────────┼───┼───┼───┼────┤
│企业坑木消耗(m3/万吨) │98.14 │57.19 │-71.6│-40.95 │
├────────────┼───┼───┼───┼────┤
│采煤机械化程度(%) │45.11 │68.75 │+23.84│ │
├────────────┼───┼───┼───┼────┤
│掘进装载机械化(%) │50.38 │75.05 │+24.67│ │
├────────────┼───┼───┼───┼────┤
│百万吨死亡率 │5∶3 │0.845 │-84.1│-4.46 │
├────────────┼───┼───┼───┼────┤
│炸药消耗公斤/万吨 │3834 │2873 │-33.4│-961 │
├────────────┼───┼───┼───┼────┤
│工作面单产吨/个/月 │9122 │12404 │+35.98│+3282 │
└────────────┴───┴───┴───┴────┘

〔煤炭企业改革〕1988年,全省统配煤矿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经济要进一
步稳定,改革要进一步深化”的指示精神,把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深化
企业改革、 推进煤炭生产建设的中心环节来抓。以落实后3年总承包任务,完善企业
经营机制为重点,积极推行了局矿长负责制和以“两包五定”为主要内容的集团承包
经营责任制两项大的改革。 淄博、新汶、枣庄、肥城、兖州、临沂、龙口7个矿务局
和坊子煤矿及山东煤矿机械装备公司、兖州、莱芜、泰安、济南煤机厂等13个企业全
部实行了局(矿、厂) 长负责制和集团承包经营责任制,并逐个单位地签订了为期3年
的承包合同。各企业内部都层层实行了矿、处、厂长负责制和逐级承包,把各项指标
分解、落实到了矿(厂、处)、区队、班组和个人,并逐级签订了承包经营合同。全省
统配矿有123个和109个矿处级单位分别实行了矿(处)长负责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占
应实行数的80.9%和82.6%。有1096个区队(车间)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基
本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包保网络。各企业在承包经营过程中、还大胆地引入
了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推行了优化劳动组合。为适应局矿长对两个文明建设全面负
责的需要,各局矿围绕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对党务工作机构进行了调整,将原
党委工作机构中承担行政职能的部门划归行政管理,从组织上保证了思想政治工作新
格局的形成。通过深化企业改革,确立了局、矿长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初步理顺了党
政工三者关系,不断完善了企业的经营机制,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淄博矿务局
1988年在全局范围内进行了11项比较大的配套改革,不仅为全省改革提供了经验,而
且使老矿区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1988年全局原煤超产47.6万吨,减亏2400万元,
其他各项工作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煤炭工业安全生产〕1988年全省煤矿继续开展质量达标,安全创水平会战。把安全
工作纳入承包经营责任制。大面积推行安全系统工程管理和安全风险抵押承包,实行
分阶段的目标管理,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促进了安全状况的明显
好转。1988年全省统配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845,比1987年降低0.981,下降53.6%,
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山东省煤管局被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全省7个统配矿务局和坊子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均达到了原煤炭部规定的控制指标以下。
其中, 龙口矿务局和坊子煤矿原煤生产消灭了死亡事故;兖州、肥城、新汶3个矿务
局百万吨死亡率降到1以下, 分别为0.43、0.75和0.759;临沂、淄博、枣庄3个矿务
局百万吨死亡率比1987年都有所降低。 全省有26个统配矿和5个建井工程处全年杜绝
死亡事故, 实现安全生产。南高余、歧山、白庄、北皂、褚墩、潘西、南屯等7个矿
安全生产达1000天以上。全省地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比考核指标降低0.92人。惠民、
菏泽、聊城3个市(地)和424处地县乡镇矿实现了安全生产。泰安、淄博、济宁、临沂、
济南5个市(地)及省劳改局生建矿实现了安全控制指标。

〔质量标准化和现代化矿井建设〕1988年全省煤矿把开展矿井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
平活动作为加强矿井安全建设基础,改善矿井面貌,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措施来抓。
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采取分类指导的方针,继续发动群众,广泛深入地开展质量
达标会战,使矿井质量达标又上一个新的台阶。统配矿经过验收肥城、兖州两个矿务
局继续巩固和发展了质量标准化成果;新汶、龙口两个矿务局达到了质量标准化局的
标准, 被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命名为质量标准化矿务局;淄博、枣庄、临沂3个矿务
局,通过积极努力,质量标准化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全省有42个矿井达标,占矿井总
数的91.3%,比1987年提高42.3%。其中,达到特级的有陶阳、杨庄、国家庄、查庄、
白庄、兴隆庄、南屯、鲍店、唐村、孙村、良庄、潘西、鄂庄、汶南、南冶、泉沟、
北皂、洼里、西河、南定、双沟、八一等22个矿;占达标总数的52.3%;达到一级的
有曹庄、 南高余、埠村、华丰、枣庄、陶庄、朱子埠、柴里、岭子等9个矿,占达标
总数的21.4%;达到二级的有龙泉、洪山、夏庄、草埠、五寺庄、褚墩、协庄、西港
等8个矿,占达标总数的19%;达到省级的有张庄、大封、北宿3个矿,占达标总数的
7.1%。 全省地方煤矿有21处矿井达到了质量标准化要求。其中,鲁村、黄山、单家
村、落陵、杨庄、东风、洼东、崖头、汶河、高佐、宁阳伏山、新泰汶南、宁阳葛石、
莱芜北埠、新泰韩庄、滕州张庄、省劳改局七五、岱庄等18处矿井达到部级标准;平
阴煤矿、山亭张庄、省劳改局无所屯等3个矿井达到省级标准。
现代化矿井建设步伐加快。 1988年兖州矿务局和6个统配煤矿巩固和发展了现代
化局(矿)建设的成果。同时,又有汶南、杨庄两矿努力加强自身的现代化建设,经中
国统配煤矿总公司验收,达到现代化矿井标准,被命名为中国煤炭工业现代化矿井。
其他矿井也都对照标准,扎实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向现代化矿井迈进。

〔煤炭加工利用〕1988年全省统配煤矿紧紧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狠抓了
煤炭的深度加工,不断加强对洗煤和煤质的管理,努力扩大原煤入洗,增加煤炭品种,
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发展综合利用,收到比较显著的效果。1988年全省统配矿共入洗
原煤1484万吨, 比1987年增加入洗192万吨, 提高14.18%,入洗比重达到38%,比
1987年提高2.34%。 洗精煤产量完成929.9万吨,比计划超产67.9万吨,比1987年增
产125万吨。 商品煤灰分和含矸率完成18.56%和0.11%, 分别比计划降低1.44%和
0.265%, 比1987年降低0.19%和0.03%。统配矿消灭了直销原煤矿井。全年煤炭洗
选加工效益达4亿元, 比1987年增收1.6亿元。其中洗煤利润3.6亿元,比1987年增收
1.4亿元; 煤质增收7865万元,比1987年增收4232万元。全省洗原煤量、入洗比重、
精煤产量、 精煤水分、商品煤灰分和含矸率,洗煤利润、煤质增收等8项指标均创历
史最好水平。全省7个矿务局都全面完成了煤质计划,有40个矿实现了煤质升级,7个
选煤厂达到了部级质量标准化选煤厂标准,13个选煤厂实现了洗水闭路循环达标。山
东煤管局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统配矿选煤煤质经营管理先进单位。

〔煤炭运销〕1988年全省统配煤矿坚持以销售为龙头,在超产幅度大的情况下,积极
克服铁路运量不足的困难,充分利用国家对煤炭工业的各项政策及市场的导向机制,
抓住有利时机,选择最佳销售方案,积极组织完成供货合同和增产煤的运销,为企业
争得了比较好的效益。 1988年全省统配矿在铁路核减运量102.7万吨的情况下,实际
完成3036.8万吨, 完成供货合同的97%。其中,供电力、铁路用煤分别为790.8万吨
和101.97万吨, 完成计划的111%和100%, 保证了重点用户。 全年共销售加价煤
966.5万吨, 收购加工小井煤15.6万吨,自销低热值煤144.6万吨,净增收入41553万
元,比1987年增加25912万元,吨煤平均净增收44.44元,比1987年增加17.36元。

〔企业坑木消耗〕1988年全省统配煤矿把企业坑木消耗去向分析,纳入正常的工作内
容,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广应用各种支护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扎扎
实实地落实各项支护改革措施,加快了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更新换代的步伐。1988年末
全省煤矿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已达83个,比1987年增加21个。锚喷支护长度占总进尺
的比重, 由1987年的31.3%, 增加到1988年的34%。 金属支柱投入量1988年达到
100016架, 比1987年增加19205架。先进的支护用品的推广应用和各种节约代木措施
的研究使用,促进了坑木消耗的大幅度降低。1988年全省统配煤矿企业坑木万吨耗实
际达到58.31立方米,比计划降低10.89立方米,比1987年降低13.4%。山东统配煤矿
被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评为支护工作标兵省。

〔职工生活福利〕1988年全省统配煤矿在狠抓生产、建设,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前提
下,注意抓了职工生活福利的改善,收到比较明显的成效。1988年全省统配煤矿用于
职工生活福利方面的投资达1.22亿元,比1987年增加1940多万元,提高16%;新开工
的职工住宅面积达51.8万平方米,当年竣工面积33.7万平方米,对缓解职工住宅紧张
状况起到了一定作用。 通过开展职工生活福利管理和设施达标活动,统配矿有1个矿
务局和44个矿处级单位实现了职工生活福利管理和设施达标, 矿处级单位达标率为
52.4%,提前两年实现了原煤炭部提出的“七五”期间有50%的单位达标的奋斗目标,
生活福利点达标566个, 达标率为72.6%。职工收入有所提高。1988年全省统配煤矿
职工人均收入为2327元,比1987年提高23%。

〔新汶、兖州两局进入特大型企业行列〕新汶矿务局管辖的矿区是一个老矿区,地质
条件复杂、 井型小,装备差,近几年来,他们坚持老矿挖潜改造,因地制宜地对4对
矿井进行了改扩建和环节改造,提高了矿井生产能力。全局产量逐年提高。1988年新
汶矿务局实际产煤1048.2万吨, 比1987年增加101.2万吨,在全省统配煤矿率先达到
千万吨,跨入全国煤炭工业特大型企业行列。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按照经企〔1988〕
240号文中关于煤炭工业企业类型划分标准,以(88) 中煤总厅字第96号文批准新汶矿
务局进入特大型企业行列,同意按特大型企业进行管理。
兖州矿区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原煤产量以平均五年翻一番的速
度持续增长,1988年实际产煤931.87万吨。基本建设以平均每年递增60万吨生产能力
的速度向前发展,全局的实际生产能力已达到千万吨水平,还有在建、筹建和改扩建
矿井设计能力1400万吨,达到生产、基建“双千万吨”水平和规模特大型矿区。中国
统配煤矿总公司以(88)中煤总厅字第96号文“通知”该局进入特大型企业,同意对兖
州矿务局按特大型企业进行管理。
为庆祝新汶、兖州两局分别突破千万吨和达到千万吨水平,进入全国煤炭工业特
大型企业行列,山东煤管局于1988年12月27日和29日分别在新汶和兖州矿务局召开了
庆祝大会。能源部、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山东省顾委、省政协、中国煤矿地质工会
的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山东省人民政府、能源部、中国统配煤矿总
公司及山东煤管局分别向新汶、兖州两矿务局赠送了贺匾。

〔八一煤矿成为精煤出口基地〕 枣庄矿务局八一煤矿是我省唯一的1对全水力化采煤
矿井。 该矿始建于1958年, 1963年建成投产, 原设计能力30万吨,经改扩建,到
1970年生产能力为75万吨。 同时,配建了一座年处理原煤120万吨的群矿型洗煤厂。
从1978年开始就有部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10年来共出口精煤454.2万吨,累计创汇
20781万美元, 1988年出口精煤达60.5万吨,年创汇2441.7万美元,已成为全省统配
煤矿精煤出口基地。

〔科技成果选介〕1988年全省煤矿紧紧围绕生产、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组织广大科技
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和新技术推广应用, 全年共取得科研成果68项,新技术推广项目
15项。 其中列省科委推广项目2项。全省有14项获得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其中,
获国家级科技二等级2项, 省级9项,部级3项,是获得科技成果和授奖项目最多的一
年。
兴隆庄煤矿厚煤层分层开采沿空留巷。该项目由兖州矿务局兴隆庄煤矿与山东矿
业学院采矿系共同完成。为解决在走向较短的情况下使用综采对厚煤层实行分层开采,
保证正常接续问题。兖州矿务局兴隆煤矿与山东矿业学院采矿系共同研究提出了沿空
留巷的开采方法。以兴隆庄煤矿采五区走向500-600米长的5303、5304、5305等3个工
作面为试验基地, 将整个煤层分成上、中、下3个分层沿空留巷分层开采,根据采煤
而推过之后,上下两巷煤帮压力分布情况,以压力最小的松塌区作为留巷范围,根据
沿空留巷各分层的围岩变形的变化幅度采用U型可缩支架支护。该项目从1982年4月至
1986年1月经4年零6个月的试验, 获得成功。这一成果对实现合理集中生产,降低巷
道掘进率,解决工作面正常接继,减少煤炭资源损失及防止煤层燃烧等均具有重要作
用。该项目获1988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煤矿井下综合防尘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该项目以山东煤管局为主组织完成。粉尘
是危害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工健康的重大灾害之一。山东煤管局从1980年以来,组织从
工艺装备、仪表、检测手段、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配套研究,形成了由40个
科技成果组成的一套综合防尘技术。它包括:煤层注水技术,湿式打眼技术、潮料喷
桨技术、喷雾洒水技术、净化风流技术、水炮泥技术、隔爆技术、通风防尘技术、个
体防护技术、粉尘监测技术等。这套综合防尘技术在山东统配煤矿全面推广后取得了
重大的社会效益。1980年以来,已杜绝了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据对1967年以后入矿
的16万名接尘人员查体,到1988年未发现新的尘肺病人,这一大面积的成绩在国内领
先,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该项目获1988年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公丕秋 侯登双 杨胜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