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综述(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3&rec=57&run=13

〔10年经济体制改革回顾〕山东省经济体制改革,从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
全会算起,到1988年12月已经10年了。10年来,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
全省人民,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个总目标,从农村到城市,
由点到面,由浅入深,进行了大量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10年改革历程
山东省在改革10年中,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
届三中全会。这期间重点是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全面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同时,在城市对企业进行扩权试点和在济南、潍坊两市开始进行经济体制综
合改革试点。
第二阶段:从1984年10月到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这
个阶段,重点是在省内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对
计划、财税、金融、价格、劳动工资、外贸、物资体制,进行了初步改革。同时,农
村改革进一步深化,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使城乡改革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第三阶段: 从1987年10月到1988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三中全会乃至今后相
当长的一个时期。这个阶段,政治体制改革已被提上重要日程,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
体制改革相互结合,进入了全面改革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管理体制的时
期。 特别是从1988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
整顿经济秩序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后,通过有领导有秩序地推进相互配套的全面改
革,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新秩序。
二、10年改革成就
省内原有过分集中的、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僵化的经济体制,通过改革,在许
多方面已被突破。适应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新体制,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和发育,使山东的经济体制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突破。在1978年到1984年改革的第一阶段,山东
广大农民特别是鲁西北(惠民、德州、聊城、菏泽)地区长期受生活困扰的农民,在中
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率先进行改革,突破旧体制的束缚,实行了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与集体的关系问题。在此期间,山东省委、省政府,
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坚持土地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
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把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承包给
农民家庭分散经营;二是取消了原来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政社合一的“三级
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恢复了乡村政权组织;三是从1979年夏季开始提
高了粮食、油料、棉花、生猪等18种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使收购价格总水平比
1978年提高22.1%。1985年以来,农村改革重点转到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
商品经济上来。取消了过去30多年来对农副产品实行统购派购的办法,采取了合同收
购的新政策,把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建立在商品经济等价交换的基础上,把属于省管农
产品价格的111种农产品减为26种。
以上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
展和乡镇企业大发展的步伐。 10年来, 全省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144.8亿元增长到
1988年的309.6亿元, 增长了1.14倍,平均年递增8.4%。粮食总产,1988年为645亿
斤, 比1978年的457.6亿斤增产187.4亿斤,年平均增产18.74亿斤;棉花为2274万担
(历史最高的1984年总产3450万担),比1978年的308.2万担增长6.4倍;花生为3894万
担 (历史最高的1985年总产5242.76万担) ,比1978年的1878万担增长了1.1倍。1988
年林业产值7亿元, 比1978年增长1倍;畜牧业产值57.3亿元,比1978年的20.4亿元
增长1.8倍; 副业产值15.2亿元, 比1978年的1.6亿元增长8.5倍; 渔业33亿元,比
1978年增长80%。 农民人均纯收入583.7元,比1978年的104.6元增长了4.6倍。农民
的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二)调整了企业所有制结构,扩大了企业自主权。10年前,企业的所有制结构,
基本是单一的公有制,国营企业是各级政府的附属物,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经济活
力差。山东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文件精神,在10年改革中,对所
有制结构进行了一定调整。在公有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个体、私人、中
外合营、外商独营企业有了迅速发展。它们在工业总产值中从无到有。单就农村个体
工业而言,1988年产值达75.1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29%。
在扩大企业自主权方面,10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先后下达了34个有关简政放
权、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文件规定。企业在生产安排、产品购销、价格决策、协作联合、
工资奖金分配、干部任免和内部机构设置等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初步改变了
企业是行政机关附属物的地位。到1988年底,95%的企业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
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企业承包普及。其中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承包面
达95.6%; 大中型企业承包面达97.3%;县属以上集体企业与商业企古承包面达9 0
%。 企业经营机制由过去单纯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 效益大幅度提高,1978年与
1988年相比,工业总产值由291.2亿元(老口径)增长到1193.7亿元,增长3.1倍。全民
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3,411元增长到20,909元,增长56%。
(三)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逐步建立。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过去那种主要
农副产品和工业消费品都由国家统购统销或统购包销、工业生产资料绝大部分实行指
令性计划生产,统一调拨分配,流通渠道少,价格长期冻结,经营方式不活,商品流
转环节过多以及城乡分割,条块封锁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为了加快市场体系建设的步伐,各市、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相互配合,
本着统筹规划、积极协调、组织服务、加强管理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选定场地,
打破了过去由工商局一家建市场的老传统,调动了方方面面办市场、建市场的积极性。
到1988年底, 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到578处,成交额达29亿元;物资系统生产资料市场
126个, 成交额达150亿元;集市贸易发展到6145处,成交额达113.2亿元,商品零售
额101亿元, 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0.9%; 商业网点发展到93.53万个,从业人员
215.33万人, 分别比1978年增长88.6倍和13.4倍。 1988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
490.9亿元,比1978年增长3.6倍。另外,金融、劳务、技术、信息、房地产市场,也
都在逐步建立中。
(四)横向经济联合发展快。10年改革,企业冲破了地区、部门的封锁。按照自愿
互利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界限,积极开展横向经济联合。从单纯生产协作、物资交
流, 逐步发展到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单是1985年到
1987年, 山东省企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部门之间以及省际间,每年签订横向经
济联合合同均在万起以上, 协进物资20亿元,协进资金5亿元。特别是1987年以来,
以大型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各种企业集团95个,联合企业和科研单位2000个,职工80万
人。工业产值、 实现利税,出口创汇,均占全省工业企业的1/5,已成为山东省经济
建设中的一支骨干力量。
(五)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城市政府机构改革试点。过去在宏观经济管理
方面,基本上是中央集权,各级政府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调控经济、金融、
税收。财政和其他手段所起的作用比较小。改革10年来,政府的职能发生了变化,由
直接管理经济,开始改变为运用经济手段,间接管理企业。从1984年到1988年,山东
省先后下放了140个企业, 占应下放数的80%。另外指令性计划大大减少,全部取消
了农业生产方面的63种指令性计划指标, 对工业生产中的130种指令性计划指标减为
40种; 将原计划统配的256种物资减为23种。金融和税收的调控作用明显增强,金融
手段开始起举足轻重的作用。1986年潍坊市,本着转变职能、下放权力、调整结构、
精简人员的原则,开始进行机构改革试点。3年来,为中等城市机构改革探索了路子。
逐步把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随之,各级
对经济立法工作重视起来。1978年以来,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山东省人
民政府制订地方性法规413件。同时清理出废止和需要作修改的地方性法规、规章808
件。
(六)改革了劳动和分配制度。10年前的劳动用工制度,是一种“铁饭碗”就业制
度。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分配制度。劳动者全部由国家包下来,一旦到一个单
位工作,干好干坏既很难流动又很难增加或减少工资。改革10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
化。山东省从1985年起,对城乡企业新增工人进行合同制试点,1986年在全省推行。
同时, 还开始在60个企业中进行搞活固定工的试点。到1988年底,试点企业扩大到
6780户, 合同制工人达1762912人,分别占全省企业总数的32.6%和职工总数的43.8
%。而且在企业干部职工中进行优化劳动组合,择优上岗。工作中,坚持先二、三线,
后一线,先干部后职工,条件公开、机会均等、民主监督、动态组合。在安置富余人
员中,坚持以企业内部为主,社会调节为辅的原则,广开门路,妥善安置。1988年全
省推行优化组合的6780个企业中, 共有富余人员120219人, 占这些企业职工总人数
的2.99%, 年底已安置106921人,占富余人员总数的88.94%。在分配上,国家机关
工资与企业工资脱钩。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由原来平均等级工资,改为
以职务、工龄和奖励三合一结构工资制。使干部、职工的收入与其所承担的责任、劳
绩联系起来。1985年以来,对企业工资奖金,实行了在国家总量控制基础上由企业自
主决定分配形式的办法。到1988年底,全省地方属全民企业有5774个、职工197.13万
人实行了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 分别占同类企业的42.14%和72.3%。实发工资,
剔除新增4种副食品价格补贴,比1987年增长39.87%。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计时工资形
式,出现了工资形式多样化,不同岗位工资形式有区别的局面。把工资收入同技术水
平、劳动成果结合起来,合理拉开各类人员的收入差距。全民企业职工工资由1978年
的566元, 增加到1988年的1912元,增长了2.38倍。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
了职工劳动积极性。
(七) 在对外开放方面。 10年前,山东省基本上处于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改革
10年, 山东形成子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区--沿海开放地区的多层次开放格局。 到
1988年底, 已同世界上1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技术交流和贸易关系。1984年,青岛、
烟台列入国家对外开放的14个港口城市。 “六五” 期间,出口创汇103亿美元,比
“五五” 期间翻了一番。1979年到1988年全省共计出口创汇214.6亿美元,相当于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前29年创汇总额的近4倍, 签订利用外资合同1056项,吸收外资28亿
美元,已利用外资20.34亿美元。 1986年以来,由于山东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
外商投资的“二十二条” 规定,外商投资发展快。1988年3月,国务院批准青岛、烟
台、威海、 潍坊、淄博、日照6市,共44个县、市、区,为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人
口、面积各占全省1/3, 对加速外向型经济发展起了大的作用。1988年底,外商在山
东投资的企业共328家, 外商投资金额达4.14亿美元;省内还有外商独资企业3家以
及500个“三来一补” 项目。随着外向型经济发展,山东出口商品结构有了改善,机
电产品和先进技术、设备,开始出口,并且比重越来越大。这一切都标志着山东的经
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总之,10年改革,促进了山东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生
机最旺盛、经济实力增长最快、人民生活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1978年同1988年相比,
社会总产值由506.76亿元, 增加到2320亿元,增长3.58倍;工农业总产值由456.0 7
亿元增至1503亿元,增长2.3倍;国民生产总值由265.38亿增至760亿元,增长1.9倍;
国民收入, 由230.41亿元增至680亿元,增长2倍;财政收入由64.13亿元增至90.1 5
亿元,增长40.57%;职工人均收入由566元增至1912元,增长2.38倍;农民人均纯收
入由104.5元增至583.7元, 增长4.6倍。这一切都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三、存在问题
10年改革方向是正确的,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在改革的具体步骤安排上
也有某些局部失当。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市场秩序混乱、社会分
配不公等现象,其原因除了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思想与传统体制下的投资扩张机制
仍在起作用外,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也有直接的关系。有些问题不只是山东省存在,
是带有全国性的。这主要表现在:
(一)在改革的主观指导上。急功近利,希望加快改革步伐,加快建设,改变面貌,
而考虑客观环境和条件不够,欲速而不达。在具体改革措施上,存在不配套、不完善
等问题,以致出现了一些矛盾、漏洞。
(二)企业承包制不够完善。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仍然过多。企业的激励机
制虽有所增加,但风险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比较薄弱,负盈不负亏,内部“大锅饭”,
以及职工个人分配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倾向没有得到扭转,短期行为没有得
到克服。
(三)现有的宏观调控体系不能适应经济决策权相对分散,利益趋于多元化、利益
驱动机制强的新情况,出现一定程度的失控状态。计划、财政、银行三方面没有形成
互相协调、互相制约的机制,银行缺乏执行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相对独立性。由于
原有的调控方式和手段部分失效,新的方式和手段又很不完善,致使省对国民经济的
实际调控能力有所降低,能源和重要生产资料的供求也有较大缺口,尤其对迅速增长
的预算外资金和超过生产实际增长的消费基金,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
(四)在一半商品的价格放开、大批新的竞争者涌入市场的情况下,未能相应建立
新的市场组织,缺乏完善市场规则和监督管理体系,加剧了市场的混乱状态。经营环
节多而乱,有的公司利用行政权力,垄断地位或其他特权倒卖紧俏商品,牟取私利;
层层加价、层层抽头,使流通费用大幅度上升;少数商贩进行非法交易,制造和出售
伪劣商品,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市场秩序紊乱,还使大量财富落入少数人手中。一
方面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另一方面造成社会分配不公,引起群众不满。
这些问题,大部分属于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新旧体制转换时期难以完全避
免的。但有些问题则是由于缺乏经验,发生局部的、小的失误而带来的。所有问题的
解决,只有依靠坚持改革、深化改革,逐步实现整个经济机制的转换,绝不能因为出
了这些问题就模糊了改革的方向,动摇了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杨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