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地区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3&rec=18&run=13

中共地委书记 曹学亮※王乐泉
副书记 郑义堂 郑衍柱※ 王乐泉※ 滕昭庆 徐祥之
地区人大工委主任 郑衍柱
副主任 翟瑞华 王宪章 张震
地区行政公署专员 郑义堂
副专员 郑衍柱※ 杜九西 张锡九 徐士高 闫琛 孔繁森※
地区政协工委主任 许继善
副主任 艾尚德 杜传钧 赵鲁贵
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刁立山
人民检察分院检察长 刘伯华※ 王学武

1988年,聊城地区辖2市6县,总面积8590平方公里。总人口483.77万,其中非农
业人口48.10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63人。
1988年,全区较好地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计划。社会总产值111.65亿
元, 比上年增长21.6%,工农业总产值为92.11%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增
长19.3%,完成国民生产总值54.70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国民收入47.16亿元,
比上年增长20.7%。
198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24.36亿元,比上年增长3%。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全区农村社会总产值6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农村非农业产值42.12亿元,
增长19.9%, 非农产业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为37.6%,比上年增加了3.1个百分
点。1988年,农村用电量,化肥施用量,农用机械,机电井都有增加,农业机械化程
度有所提高。
1988年,在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指引下,全区工业生产有了突破性进展,质量
提高,消耗降低,经济效益增长。工业总产值36.16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其中,
乡村工业总产值完成14.54亿元, 比上年增长62.1%,发展速度居全省第三位。地区
重点考核的19项质量指标,稳定提高的有17项,重点考核的17项消耗指标,稳定降低
的有14项,优质产品53种,比上年增加13种。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44亿元,比
上年增长53.8%, 增长幅度居全省第五位。 百元销售收入提供利税15.28元, 增加
0.83元, 百元资金提供利税23.93元,增加5.92元,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由上年的
109天缩短为90天。
1988年, 全区扩大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完成投资额
1.07亿元, 比上年增长1.5倍,全民所有制企业更新改造完成投资额2.01亿元,比上
年增长1.9倍;城镇所有制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48亿元,比上年增长2.8倍,地
区重点工程聊城电厂的2×5万千瓦小时发电机组和馆聊铁路已全面开工。全区第一个
大中型建设项目石横--聊城22万伏输变电线路竣工,投入正常运行。
在生产性更新改造投资额中,注重了对企业技术革新的投资,1988年,用于增加
产量的12375万元,比上年增长2.2倍,用于节约能源的1111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倍,
用于增加产品品种的3068万元,比上年增长1.8倍。全年可增值18204万元,可增利税
4155万元,可增创外汇185万美元。
全区公路货运周转量6.2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9.7%,客运周转量8.17亿人公
里,比上年增长17.1%,交通运输部门总收入6017万元,比上年增长23.3%。全区邮
电业务总量完成846.16万元,比上年增长23%,年末市话用户达5634户,比上年末增
长24%,地区邮电局从日本引进的6000门自动电话交换机正式运行,投入实用。
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中,全区压缩了社会集团购买力,制定了控制物
价的具体措施,进行了物价、财税大检查,保证了市场秩序的稳定,市场购销两旺,
趋于活跃,全区社会商品零售额20.47亿元,比上年增长25.4%,扣除价格上涨因素,
增长8%。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收入1535元,比上年增
长25.5%,城镇集体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收入1183元,增长20.2%,农民人均纯收入
547元, 比上年增加40元,增长7.9%。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16.54亿元,比上年增
长32.1%。其中城镇居民8.22亿元,增长63.6%,农村居民8.32亿元,增长11.1%,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额342元, 增长30.0%。 全年保险费收入2090万元, 比上年增长
53.9%, 财险承包面64.83%,人险承包面17.18%,全年处理赔款案7140起,赔付
714.1%万元。
1988年, 全区取得科技成果89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的1项,达到国内先进水
平的8项,填补国内空白的4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的38项。年末,拥有专业科技人员
7.33万人。有3041名科技人员下乡进厂从事各种技术服务。同时,采取各种形式从外
地引进科技人员1900余人,培训各类技术人员43万人次。
教育事业迈出新步子。 全区有幼儿园2448处,入托儿童7.76万人,比上年增加
55.1%, 学龄儿童入学率97.48%。中小学在校学生与上年持平。职业技术学校在校
生为13413人, 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35%,成人高等学校2处,高等学校1处,大
中专在校学生比上年增加4.9%。 全区共输送大学本、专科生1651人,其中本科大学
新生768名, 比上年增加28%。特殊教育有了突破性进展,聊城市聋哑学校和临清市
盲童学校,都招收了第一批新生,茌平县创办的弱智儿童学校招收了两个班的新生。
全区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任务已经完成。 全区勤工俭学总收入700万元,比上年增长
35%。同时,中等以上学校加强了实验室建设,开展了电化教育。
在各类文化事业中,文学艺术创作获得丰收,全区作者在地市以上刊物上发表文
艺作品703件, 比上年增加32件。全区有线广播通播率87%,超过全省81%的平均水
平。卫生事业实现了“三个第一年”(即:第一年为全区300万农民进行了健康体检,
给60%以上的人提供了优质服务;第一年全区96%医疗单位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
第一年全区乡镇卫生院实现了工资自理。) 全区普遍开展了卫生达标活动,达标单位
由上年的55.3%增加到70.7%,改用自来水的村庄由上年的402个增加到627个,受益
人口占农业人口的11.03%。 传染病发病率比上年下降了23%。人口自然增长率8.58
‰。
1988年全区参加国家级体育比赛的代表队6个,获奖牌3块,参加省级比赛的代表
队27个, 获奖牌102块,其中金牌13块。已有22.6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比上
年增加31.7%。
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取得新进展。 1983年,全区农村敬老院172个,比上年增加17
%, 收养老人1614人,增长77.4%,民政部门投放扶贫款202万元,增长77.2%,扶
持贫困户1.27万户,增长19.2%。

(韩保宏 董怀珍)

蔬菜生产迅速发展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聊城地区农村产业组合进一步优化,群众的商品生产
意识得到提高,蔬菜生产迅速发展。1988年全国17省市蔬菜订货会议在聊城召开后,
聊城市被商业部定为蔬菜基地之一。 1988年全区种植蔬菜32万亩,总产量8亿公斤,
收入4亿多元,为1978年的3倍。
菜农的种植观念有了变化,种菜注重在优(优良品种) 、早(早上市)、稀(稀贵品
种) 、好(鲜嫩度高)四个字上下功夫。如:早春黄瓜、西红柿等淡季高档菜,在面积
不断扩大的同时实行科学管理,使上市时间不断提前,基本做到四季不断。1988年,
全区高档菜产量约占蔬菜总产量的50%左右。
蔬菜基地建设不断发展。聊城市沙镇、道口铺、西王、闫寺、北杨集等蔬菜基地,
面积均在5000亩以上;莘县张寨、朝城、柿子园、王庄集连片冬韭菜基地,面积已发
展到5万多亩; 临清市胡里庄,杨桥的蔬菜基地,高唐县旧城镇的青椒基地都初具规
模。1988年,全区形成蔬菜基地的乡镇达30多个,蔬菜生产专业村277个,专业户近3
万户。
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区已成立各类蔬菜生产服务公司(站) 协会、研究会100多
处,专业批发市场20多个。恒温库40多座,新上蔬菜加工厂10多处,并在北京、上海、
沈阳、天津、石家庄等城市设立了蔬菜销售联系点,这些服务组织对保证蔬菜的储存、
销售、促进蔬菜生产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蔬菜生产的发展,丰富了城乡人民的菜篮子,也使菜农明显受益。聊城市道口铺
乡东风村,1988年人均蔬菜收入达到1015元,占农业总收入的68%。村民李玉池一家
4口人,人均蔬菜收入4000余元。

(张传玄)

发挥优势发展棉纺工业
聊城地区是全国、 全省重点产棉区之一,所辖8县市中,临清、聊城、高唐、冠
县4市县被列为全国棉花生产基地市县。 1984年,全区棉花产量35.1万吨,近几年仍
保持在25万吨左右,约占全省总产量的25%。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聊城地区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地
资源优势,在抓好粮棉生产的同时,重点抓了棉纺织工业发展。一是,根据本地区资
源优势,有计划地扩大棉纺工业规模。1988年,棉纺织企业发展到83个,比上年增长
45.6%,纱锭73.5万枚,比上年的27. 万枚增长172%,职工人数7.54万,增长49.72
%。 织布机8926台,增长97.17%。其中纱锭在万枚以上的企业16个,高唐棉纺织厂
纱锭达到5万枚以上, 临清棉纺织厂在10万枚以上。二是,深化企业改革,引入竞争
机制。对经营较好的企业,在推行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基础上,采用利润递增包干
或基数定额包干、超收分成的办法;对管理不善或经济效益长期上不去的企业,采取
系统内或面向社会招标的方式来解决;对少数长期亏损的小企业采取集体抵押承包或
兼并。三是,加强职工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操作水平。目前,全区已有纺织学
校7处,在校生720人,校外生360人,大专院校代培2630人,有近3.7万人参加了不同
层次举办的各种技术培训班, 占现有职工总数的48.64%。四是,技术革新和技术改
造。1988年投资2.8亿元,实施技改项目50多个。棉纺一等一级以上品率98.68%,比
上年提高0.09%, 棉布入库一等品率为96.85%,比上年提高3.36%。临清棉纺织厂
的涤棉混纺13号纱获省优产品奖,宇航牌中平布获部优产品奖。同时开发省级新产品
2个,地级新产品1个。
1983年全区产棉纱4.32万吨,比上年增长37.8%;布2.01亿米,增长91.3%;纺
织业产值4.17亿元,增长29.%;利税1.22亿元,增长111.15%。

(李本富 宫延怀 宋士功)

聊城市
中共市委书记 王曙光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傅敬斋
市长 胡元亭
市政协主席 何友庆
1988年聊城市辖3个街道办事处、 8个镇、11个乡。总面积1245平方公里,耕地
127.32万亩, 比1987年减少0.04万亩。总人口76.71万,比1987年增加1.65万人。财
政收入5349.61万元, 工业总产值9.11亿元,比1987年的6.85亿元增长32.9%,农业
总产值3.45亿元, 比1987年的3.39亿元增长1.9%。城乡储蓄4.14亿元,全民单位职
工平均工资1568元, 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14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7元。社会商
品零售总额4.93亿元,出口商品收购总值4795.8万元。

鼓励科技人员到乡镇企业服务
1988年,聊城市对科技人员实行了放引并举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到
乡村提供服务,使科技“双放”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市委、市政府明确规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从事有偿兼职服务,
原单位的待遇不变。服务报酬,凡占用工作时间的,80%归个人,业余时间服务,全
部归己。 所得技术性收入,3年内免交所得税。停薪留职,下乡下村提供服务的工龄
连续计算,政治待遇,干部身份和户粮关系均不变,在乡镇企业或农村工作期间,按
合同领取效益工资。 连续3年承包粮棉万亩以上,菜田、果园千亩以上,承包、领办
企业3年累计增税后利润15万元以上的, 浮动工资转为固定工资。因某种原因中途终
止合同的,可回原单位继续工作。退离休科技人员到基层搞各种形式的技术服务,原
待遇不变,收入全部归己。“五大”毕业生和自学成才人员,自愿到乡镇、农村工作,
享受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工资待遇,成绩突出的,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优先录用
为国家干部。科技人员为农村、乡镇企业提出新的科研课题或技术开发项目,经论证
征得地级以上项目的, 从上级下达的该项目科研经费中提出1-3%奖励项目征得者,
为农村、 乡镇企业引进技术并取得经济效益的,可从新增税后利润中提出3-5%奖励
引进者。科技人员参加技术承包、技术服务并签订合同的,同评聘技术职务挂钩,不
受行政机关暂不进行技术职务评聘的限制。外地科技人员来聊城进行技术服务,政府
积极协助解决资金、物料、场地、税收及其它实际问题。科技人员在乡镇企业和农村
服务期间,取得的科技成果,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评奖。成果突出的,给予晋级奖
励,并且不与正常调级冲抵。对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分别授于“优秀科技工作者”、
“科技之星”、“市劳动模范”等称号,特大贡献的其业绩载入市史志。
实行优惠政策, 推动了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至年底,全市有500多名科技人
员下乡下村从事各种技术服务,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成果47项,经济效益普遍较好。市
农业局13名科技人员组成综合技术承包集团, 为朱老庄乡6个村的粮食、蔬菜、养殖
提供有偿技术服务,使承包范围内的516户人均收入由1987年的519元,增加到919元,
总收入增加45万多元。市科委3名科技人员,承包北杨集乡秦庄村230亩甜椒,平均亩
产5600公斤,实现经济效益48.3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40多元。

(贺继德 宋跃菊)

临清市
中共市委书记 滕昭庆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邵长珠
市长 王荣亭
市政协主席 马清晨
1988年,临清市辖22个乡、镇、办事处,总面积957平方公里,耕地100.06万亩,
比上年减少0.04万亩,总人口62.65万,比上年增加0.86万人。工业总产值8.05亿元,
比1987年的6.21亿元增长29.7%, 农业总产值3.0亿元,比1987年的2.9亿元增长3.5
%, 粮食总产量21.09万吨。全民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653万,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平均
工资11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0元。社会商品零售额3.67亿元。
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措施
为了更好地组织科技人员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工作,
1988年临清市组建了农业技术承包集团。其宗旨是按照科技“双放”的要求,以发展
农村商品经济为目的,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职责是组
织协调农业科技人员进行综合或单项技术承包,进行技术论证,传递农业科技信息,
对承包中取得的技术成果负责鉴定和申报,并统筹安排所需农用物资。承包服务的内
容包括:畜禽饲养管理、防疫、疾病治疗,果树栽培管理,水产养殖,粮棉高产,高
效益立体种植,蔬菜保护栽培,高产栽培新技术等,共组织8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及65
名党政管理干部, 成立25个承包体,承包粮田17万亩,果园2900亩,水产养殖160亩
及鸡20万只, 猪1万头、大牲畜2.5万头,全年增加农业收入675万元。农业技术承包
集团的建立,打破了技术上的条条分割,使多学科优化组合,变“单兵作战”为“兵
团攻坚”,有利于发挥技术人员的群体优势;能够调动科技人员和基层干部两方面的
积极性,有利于克服技术承包与组织管理“两张皮”的弊端;改变了技术措施与生产
资料等相脱节的状况,有利于技术效能的充分发挥;可以让更多的科技人员对用户直
接服务,有利于科技与生产的密切结合,因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市政府办市史志办)

高唐县
中共县委书记 赵鲁贵※ 谷庆雪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赵忠善
县长 高灿勇※
县政协主席 李宗生
高唐县辖15个乡镇,总面积940平方公里,耕地93.98万亩,比上年减少0.6万亩,
人口42.27万, 比上年增加0.46万人,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5.59亿元,其中,工业
总产值2.99亿元,增长25%,农业总产值2.60亿元,比1987年的2.65亿元减少1.8%。
全民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546元,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1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70元。城乡储蓄1.6亿元,社会商品零售额1.91亿元,出口商品收购额2300万元,创
汇860.5万美元。

沙荒开发形成新模式
根据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整体规划, 高唐县在沙荒开发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1988年旧城镇新开发沙荒4000亩, 使全镇沙荒治理面积达到7000亩。被中科院的领
导同志赞为:在沙荒改造方面创出了一种新模式。
旧城镇有沙荒地18800亩, 其中镇北一片面积最大,自古号称“北大荒”,除偶
见小片茅草外,全是荒沙。1983年以来,旧城镇党委、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采取专业
承包的方式, 鼓励农民到北沙荒安家落户,5年治理了3000亩,在开发治理过程中,
全镇采取“三统一分”的做法,即统一制定开发规划和优惠政策,统一定点丈量、扎
框划方,统一搞好基础建设解决交通、排灌、用电等问题;分户承包,按规划搞好生
产经营, 就是一户承包一方打一眼井,30亩地盖3间房,30年不变。每方四周栽五行
沙兰杨,成材后按镇、村、户一、二、七分成,其他经济林和农副业收入全部归己。
镇政府扶持承包户盖房、 打井,并确定免交5年的农业税和承包费,统一组织投工投
资修路建桥、开沟挖渠、架设电线,为把沙荒变成林业新村排忧解难。优惠的政策、
完善的服务,调动了农民开发沙荒的积极性,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沙荒改造方式,
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改良了土壤,提高了效益,促进了农林和畜牧业的发展。
为加快开发步伐,扩大治理面积,落实黄淮海平原开发的总体规划,1988年,旧
城镇党委、政府总结经验,制定措施,完善政策,掀起了第二次开发治理北沙荒的高
潮, 在已安家100户, 治理了3000亩的基础上, 又开发4000亩,安排了133户。至
1988年底, 到北沙荒落户的农户有233户,已营造防护林1500亩,经济林900亩,种
植粮棉和瓜菜790亩, 粮食平均单产480公斤,棉花平均单产60公斤,承包农户人均
收入80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收入高230元。

(赵建民)

茌平县
中共县委书记 徐士高※ 孙宗安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马怀进
县长 孙宗安
县政协主席 宋茂林
1988年,茌平县辖22个乡镇,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耕地109.23万亩,比上年增
加0.19万亩, 人口49.41万,比上年增加0.47万。财政收入1382.2万元。粮食总产28
万吨, 比上年增加1万吨,棉花总产3.33万吨。工业总产值3.86亿元,比上年的2.67
亿元增长43.4%,农业总产值2.99亿元,比上年的3亿元减少0.2%。全民单位职工平
均工资1492元, 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1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7元,城乡储
蓄1.62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亿元。

加强技术改造促进工业发展
茌平县在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加强企业管理,推广“满负
荷工作法”、“厂内银行”等先进管理方法,突出抓了重点产业的技术改造,使工业
生产有了比较明显的增长和发展。 1988年, 县属纯工业产值1.09亿元,比上年增长
48.6%,实现利税2003万元, 比上年增长97.5%,其中,造纸、毛巾、味精、化肥4
个企业达到了产值超千万元,利税超百万元。毛巾、造纸、味精、钢板网、皮毛制品
等产品达到出口水平。花生牛轧糖、龙凤酥心糖、金丝蜜枣和纯度80%、99%两种味
精,分别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 铜牌。189不饱和树脂获省优产品称号。全年
共开发新产品8项,其中一项达到国际水平,3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1988年总产值3亿元,比上年增长76.4%,其中乡村工业1.9
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实现利税3392万元,比上年增长55.2%,乡(镇)、村、联户、
户办四级企业发展到20658个,年产值30万元以上的企业108处,形成了以发挥农、副
产品资源优势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乡村企业从业人员5.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8%。

(茌志办)

东阿县
中共县委书记 宫本欣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杨广森
县长 吴保明※ 宫本欣
县政协主席 于洪昌
1988年, 东阿县辖14个乡镇,总面积787平方公里,耕地73.2万亩,比上年减少
0.04万亩, 总人口38.18万, 比上年增加0.24万人。财政收入881万元;工业总产值
2.32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农业总产值1.97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
增长2.0%,粮食总产量20.12万吨;全民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430元;城镇集体单位职
工平均收入1205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73元,城乡储蓄余额9748万元,社会零售总额
2.03亿元。

改革干部管理制度全方位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1988年,东阿县进一步改革干部管理制度,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管理,全方位推
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在改革干部管理制度中,县目标管理办公室从管理学的角度,确定目标、规范职
责,首先将制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机关管理等4大项、57个分项的总体目标,
逐级分解到全县14个乡镇, 550个行政村,8.07万个农户及县直79个局级单位,41个
科室,4450人,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标准明确。具体实施中,坚持因情而宜,
灵活掌握;化虚为实,目标量化;化整为零,阶段分解;上下结合,力求合理,统筹
安排,横向可比的原则。
为了确保目标管理的不断完善和落实,在实施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强化管理,
县目标管理办公室经常深入各单位,了解岗位目标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同时,制定了包括分数分配,记分方法,评分标准,自查要求和考核内容的《考评细
则》,年终,采取群众评,领导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评,单位之间、县直机关与乡
镇之间互评,县考评小组综合评议等方法,对干部进行德、能、勤、绩全面考核、确
定出优秀、胜任、基本胜任、不胜任四个档次。对不胜任者出示“黄牌”以示警告或
调整工作,对工作成绩突出者,奖励或提拔。1988年底,全县评出先进单位38个,先
进工作者587名, 并按《奖惩条例》实施了奖励。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实行,绝大
多数干部增强了荣誉感和事业心,争先创优的竞争局面开始形成。

(司统文)

阳谷县
中共县委书记 王宪章※ 吕绍勤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柳汝华
县长 周晓德
县政协主席 王允仙
1988年, 阳谷县辖21个乡镇,总面积1020平方公里,耕地102.2万亩,比上年减
少0.49万亩, 人口67.35万人,比上年增加2.65万人。财政收入1687.6万元,工业总
产值3.74亿元,比1987年的2.67亿元增长30.1%,农业总产值2.78亿元,比1987年的
2.73亿元增长2%。粮食总产量30.72万吨,全民单位职工平均二资1488元,城镇集体
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187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13元,城乡储蓄1.41亿元,社会商品零
售总额2.66亿元,出口商品收购总值4172万元。

推进企业改革实现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
1988年, 阳谷县在县属24处工业企业,472处商业企业全面推行承包、租赁的基
础上,注重抓了配套改革措施:一是改革劳动用人制度,对中层干部实行聘任制,实
行劳动优化组合和岗位工资,计件工资;二是引入风险机制,实行全员风险基金抵押
制; 三是进行企业兼并和尝试;四是投资8263.15万元,进行了40个项目的技术改革
和开发;五是推行了“满负荷工作法”、“三级管理、二级核算”、“厂内银行”等
管理方法。由于深化企业改革,实行科学化管理,进一步降低了消耗,提高了产品质
量。景阳岗酒厂、压力容器厂获省、地全面质量管理奖,工具总厂被评为国家二级节
能企业,液化石油气钢瓶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全县优质产品率为9.6%,主要
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100%。1988年,百元资金提供利税25.59元,比上年增长32.9
%,百元销售收入提供利税20.5元,比上年增长9.2%,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4892万元,
比上年增长19.1%,实现了速度与效益的同步增长。

(魏兰春)

莘县
中共县委书记 王学武※ 白志刚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国治
县长 邢耀明※ 曾昭起
县政协主席 张继成
1988年,莘县辖28个乡镇,总面积1384平方公里。耕地129.40万亩,比上年减少
0.21万亩。 人口81.02万,比去年增加1.42万人。财政收入1599.8万元,工业总产值
3.44亿元, 比上年增长44.1%,农业总产值4.20亿元,比上年增长6.3%,粮食总产
40.67万吨, 全民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230元,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064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559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1806万元,出口商品收购总值5901万元。

深化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1988年,莘县各项改革开始向深层发展。农村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同
时,继续深化第二步改革,积极推广双层经营,狠抓了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承包。全
县落实承包耕地面积112.4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7%。不少乡镇建立健全了蔬菜、
畜牧、林果、农机、水利、生产资料供应等一些直接为农业服务的组织,县、乡、村
三级服务格局正在形成。工业改革,在普遍推行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引入了竞争机
制和风险机制, 全县102个企业实行了承包或租赁,占企业总数的88%,其中,公开
招标的75个。企业内部实行了工资与效益挂钩,有60%的企业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和
制度,有6个企业设立了“厂内银行”。流通领域拓宽了渠道,完善了市场经营体系,
先后在县城和较大的乡镇建立商业中心、蔬菜批发市场7个。

(宫金琼)

冠县
中共县委书记 张洪恩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许洪海
县长 石金铭
县政协主席 张其龙
1988年,冠县辖22个乡镇,总面积1152平方公里,耕地113.02万亩,比上年减少
0.32万亩, 总人口66.18万,比上年增加0.74万人。工农业总产值5.99亿元,其中,
工业总产值2.65亿元,比上年的2.12亿元增长25.5%,农业总产值3.34亿元,比上年
的3.09亿元增长8.1%, 财政收入1107.8万元。全民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441元,城镇
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2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2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额1.7亿元,
城乡商品零售额2.19亿元。

战干旱保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988年冠县遇到了罕见的干旱、阴雨、早霜、病虫等自然灾害。在这种情况下、
县委、县政府在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切实抓了水利、电力、资金、
物资、农机等项服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抗灾斗争,有效地减轻了灾害的危害,夺得
了农业丰收。1988年全县粮食总产26.05万吨,比上年增长14%。棉花总产达到3.5万
吨, 超过上年。 林业和畜牧业有了突破性发展。林木覆盖率达到24.1%,果园面积
18.9万亩,果品总产3.55万吨。畜禽存养量比上年都有大幅度增加。1988年全县多种
经营总收入达到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7.2%。乡镇企业实现了新的突破,新上了精
细化工、纺织配件、机械加工、纺纱织布等一批富有生命力的项目,乡镇企业总产值
达到1.77亿元,比上年增长47.4%。

(胡泽祥 杨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