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步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振兴山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3&rec=178&run=13

--在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988年12月18日)
梁步庭

同志们:
我受第四届省委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

一、促团结、促改革、促建设
取得重大胜利的五年

我省第四次党代表大会是在1983年7月召开的。 大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
按照“促团结、促改革、促建设”的指导思想,坚决认真地清理“左”的错误和十年
内乱造成的消极影响,进一步拨乱反正,在一些大的原则是非问题上较好地统一了认
识,为开创山东工作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省
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
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总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
起抓。在工作中,遵循十一届三中全会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注意从山东的实
际出发,努力作好中央指示与本省实际相结合的文章,胜利实现了第四次党代大会确
定的主要任务。
过去的五年,我省经济有了全面、持续和较快的发展。我们按照效益、速度、后
劲相统一的要求,在加强农业和基础工业建设的同时,全面发展城乡经济,不断提高
经济效益,国民经济内部的重大比例关系也进行了较有成效的调整。我们在坚持全省
一盘棋的同时,实行分类指导,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区制订规划,发展
地区经济,实行农工商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相结合,调动了各个层
次的积极性。我们在发挥沿海优势、扩大开放的同时,走外引与内联相结合的路子,
力求逐步形成东西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些措施的逐步落实,使我省的经
济建设开始出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1987年全省完成国民生产总值649亿元,国民收
入578亿元, 工农业总产值1192亿元,均比1980年翻了一番,提前三年实现了党的十
二大提出的第一步战略目标。 今年预计,我省国民生产总值可达760亿元,工农业总
产值1470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7.1%和23.3%;国营工商企业实现利税可比去年增
长38.3%,全年财政收支可基本平衡。
农村产业结构有了较大的调整。在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业和林牧渔业、农村一
次产业和第二第三产业这三个层次的相互关系方面,开始进入良性循环。粮食总产量
在1983年达到2700万吨的基础上,1984年突破3000万吨,去年达到3394万吨;棉花、
花生等有较大幅度增长,总产量分别比1982年增长29.6%和64.1%;林、牧、渔各业
都有了较快发展,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82年的23.1%提高到1987年的27.6
%;粮棉油和林牧渔的发展,为城市工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原料,同时也带动了农村
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6年的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
去年达到465亿元, 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今年,农业生产遇到了多种自
然灾害,粮、棉、油比去年减产,但由于全省人民的努力,明显减轻了灾害的损失,
获得了较好收成。乡镇企业又有了新的发展,预计总产值可达到630亿元。
我们不断调整了工业内部结构。在大力加强基础工业的同时,重视发展轻工业特
别是农副产品加工工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改善经营管理,注重内涵挖
潜,保持效益、速度的同步增长。1987年同1982年相比,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产
值增长90%, 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22.8%,实现利税增长87.5%。5年间,我省国营
工业企业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 比前五年增长1.47倍;基础工业完成投资115亿元,
占同期基建总投资的46.5%。相当一批较大的能源、冶金、化工、交通等重点项目,
是在这个期间建设的,为我省今后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我们认真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面向两个市场,积极发展多成份、
多形式、多渠道的商品流通体制,城乡市场日益活跃。1987年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达374.7亿元,比1982年增长1.1倍。在积极发展内贸的同时,坚持把发展外向型经济
作为富民兴鲁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特别是贯彻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以来,加快了对外
开放步伐。 我省已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经济贸易往来,兴办中外合资、合作
企业126个,省内利用外资额由1983年以前的2000万美元,增加到3.4亿美元,引进技
术项目1000多个,外贸出口总额达到29.8亿美元,比1982年增长80.8%。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绝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
一部分人开始向小康水平迈进。农村扶贫工作初见成效,一些长期贫困的山区、湖区
和滩区, 落后面貌开始有了改变。198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17.7元,城市居民人
均生活费收入942.4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1982年增长39.4%和49.5%。
过去的五年,我省城乡改革不断深入,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改革首先从农村
突破。五年来,各地在普遍推行和巩固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围绕发展
商品经济这个中心,针对发展双层经营、建立服务体系、调整农村各业利益关系等问
题,深入调查研究,探索深化农村改革的路子。我们先后推广了诸城农工商一体化、
组织商品经济“大合唱”的经验,推广了莱芜简政放权、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健全服
务体系相结合以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经验,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城市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普遍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促进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
的问题。近两年来,我们又着重抓了承包制的配套、完善、深化、发展工作,制定了
若干放开搞活的政策措施。全省1800多个预算内工业企业,已有近半数在承包中引入
了竞争机制,有1/4实行了全员风险抵押承包;8800多个县属以上企业,约有1/3的职
工实行或开始试行优化劳动组合;企业兼并、横向联合、租赁承包等,也都呈现出健
康发展的势头,增强了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能力。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全省已
有2400多个乡镇以上工商企业,正在试行股份制,这是城市改革中出现的将有深远影
响的新事物。股份制的推行,对于进一步明确产权,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广泛
吸收社会资金,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都将发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全省在计划、
物资、金融、财政、税收、价格、商业、外贸等方面,进行了一些配套改革,使经济
运行机制有所改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展开。我们按照两方面改革一
盘棋的思路,同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密切配合,在划分党政职责、转变政府职能、下
放权力、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进展比较快的是企业党政分开,
全省绝大多数企业已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并正在进行企业内部机构、人事劳动
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对于下放权力,我们从各地反应比较强烈的几个问题入手,
通过试点,总结经验,着力克服纵的方面权力过分集中、横的方面权力过于分散的弊
端,研究制定了强化县级管理权限的若干规定。这项改革尽管是初步的,但方向正确,
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过去的五年,我省党内外的团结明显增强。省第四次党代表大会之后,省委以相
当大的精力进行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教育,进一步清除“左”的影响和派性余
毒;坚决彻底地清理历史遗留问题,平反纠正冤假错案,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化消极
因素为积极因素,从而有效地消除了长期影响党内外团结的主要障碍。这些工作对于
巩固发展山东大好形势,起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离、退休制度的推行,越来
越多的老同志退居二线,大批年轻的同志进入领导岗位,这是当前党内生活和党的建
设面临的一个新情况。在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省委对于新老干部之间的团结特别重
视,反复提倡“三尊重三维护”:新干部要尊重老同志,这不是尊重哪一个人的问题,
而是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尊重经验;老同志要维护新干部,这也不是维护哪一个人
的问题,而是维护大局,维护安定,维护团结。为了使党内生活更加活跃,充满生气,
我们对党内外的不同意见,强调实行“三不主义”,有话让人讲,有意见让人提,广
开言路,集思广益。对下级工作中的某些失误,领导上主动承担责任,帮助总结经验
教训,鼓励和支持他们大胆改革,勇于探索,使上下级关系和党内生活走上正常的和
健康的轨道。
过去的五年,我省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我们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
中央的一系列文件,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开展了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
义商品经济、生产力标准和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等群众性的大规模的学习讨论活动。党
的各项方针政策日益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从封闭僵化、平均主义等思想禁
锢中解脱出来。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的发展;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有效地促进了人们改革开放观
念的不断深化。全省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精神风貌,保持着良好的不断进步的势头,在
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新环境下,可以说我省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和群众是经
受住考验的。不少党员成为改革、建设的带头人,有的成长为有才有识的社会主义企
业家。一大批干部成为名副其实的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事业,在改革中也都有新的发展。
通过“双放”“双引”,科学技术参与经济发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九年制义务教
育在逐步实施;群众集资与国家投资相结合,使中小学教学条件显著改观,教育质量
有了较大提高;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幼儿教育,都有了很大发展。新闻、
出版、广播、电视经过整顿,在教育人民、传播文化、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
大的作用。文学创作、艺术表演、群众文化、群众体育、科学普及、卫生保健等各项
事业的繁荣与发展,都在我省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几年来,各级党委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有了进一步改善和加强。通过经常的、广泛
深入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特别是通过进一步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共产
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定地方性法规,人民政治生活日趋活跃。
通过坚持不懈地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活动,加强综合治理,有
力地维护了全省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法制观念得到进一步增
强,法制建设在巩固发展我省安定团结政治局面中的重要地位,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
认识、所重视。
过去的五年, 我省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各级干部领导水平不断提高。3年多的自
上而下集中整党,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全省上下还广泛开展了新时期党员先锋模范作
用的大讨论和评选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活动,开展了整顿机关作风的新姿态、新作
风、新面貌和自学、自查、自改活动。在农村基层,较普遍地建立了以乡镇党校为主
要形式的教育阵地,推动了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全省大多数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有了提高,党的组织、纪律状况有了改善,党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为适应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我们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摆到了
重要位置上,坚持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工作的“四化”方针,把革命化放在首位,
重工作实绩。几年来,我们组织干部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和轮流下派挂职锻炼,并建
立了定期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评议的制度。全省各级下派挂职干部近两万人。通过多
方面的工作,各级干部学习管理、钻研业务、调查研究的自觉性越来越高,干部的组
织指挥能力明显增强。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勤勤恳恳,任劳
任怨,不畏艰险,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在实践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也
都有新的提高。这些可喜的进步,将成为我们今后克服困难、做好工作的积极因素。
同志们,五年来我省政治、经济形势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充分说明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山东实际,是我们胜利前进的根本保
证;说明我省第四次党代表大会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部署是正确的,各级党组织的
工作是有成效的;说明全省人民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付出了艰辛劳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里,我代表四届省委,向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驻山
东的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全体指战员,向支持我们并同我们一道工作的各民主党派
和一切爱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鼓舞人心的,但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
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省各项改革尚不配套,许
多政策还没有来得及作合理调整,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流通领域里还存在着某些秩序混乱的现象,特别是抬价抢购,非法倒卖,严重损害了
国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经济发展过热,特别是工业的发展还没有真正转到以内涵
挖潜为主的轨道上来。这突出地表现在:基建规模过大,特别是对计划外项目控制不
够;企业流动资金过多地依赖银行贷款;加上消费基金增长过猛,致使社会总需求超
过了总供给,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在农村工作中,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
本建设我们抓松了,抓迟了,农用物资的生产没有随着农业的发展得到相应的加强,
不仅削弱了农业发展的后劲,而且使农业的发展步伐放慢,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新
形势和新需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建设,还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要求。人才匮乏,技术、管理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等问题,仍然是制约今后我省四
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在党的建设方面,治党不严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党的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都有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中的不廉洁问题和某些
腐败现象,已经引起群众的严重不满。这些问题,尽管有的是在新旧体制交替中出现
的,是前进中的问题,有些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也有我们工作上的原因,有些事情确
实见事迟,抓得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具体分析,采取切
实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我们这次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就是以十三大和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
回顾总结我省5年来工作的基础上, 研究确定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
动员全省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开发山
东,建设山东,振兴山东。

二、今后五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振兴山东,是人民的期望,时代的使命。振兴山东,需要几代人艰苦不懈的努力。
我们有志气、有信心肩负起这个历史重任,脚踏实地地工作,用振兴山东的实际行动,
为振兴中华做出自己的贡献。
党的十三大明确了我国经济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
饱问题。 这个任务,我省已经基本实现。今后5年,是实现我国经济建设第二步战略
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和中央关于治理经济
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决策,从我省的实际出发,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
东部开放,西部开发,科教兴鲁,协调发展的战略。要进一步理顺各种经济关系,加
强农业、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注重智力开发和科技进
步,使全省经济逐步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
山东资源比较丰富,地处沿海,有率先开放的优势,又有相当的经济技术基础,
资源开发的潜力很大,资源加工利用的潜力更大,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有广泛的联
系。因此,我们有条件在取得较好效益的前提下,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稍快一点。根
据测算安排,今后五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8%,工农业总产值增长8.5%,
其中农业增长3.5%, 工业增长10%。经过五年的努力,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和产
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逐步缓解;农
业的基础作用将明显加强,力争主要农副产品在更大程度上适应人民生活、工业生产、
外贸出口的需要;主要工业产业的关键技术装备得到更新,相当一批达到80年代初的
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将有较大提高,日用工业品的供应状况明显好转;
第三产业有较大发展,城乡市场更加活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
业进一步繁荣;在经济发展和控制人口的基础上,农民和城市居民实际收入不断提高,
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的生活接近小康水平。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今后5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主要工作。
(一)加强农业基础,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农业牵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是安定社会、稳定经济之本。不论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大小,其基础地位都
不会改变。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我省人口众多,不能靠调进粮食过日子,必须立足于
省内自给。保持农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粮食的稳定增长,做到不仅满足人民生活的
必需,而且为工业提供较多的原料,是实现本世纪末战略目标的一个基本条件。我们
决不能放松对农业的领导。
首先要千方百计争取明年有个较好收成。农业要改变粮棉油生产的徘徊状态,再
上一个新台阶,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靠政策,靠科技,靠增加投入,加强以
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逐步提高机械化程度,扩大经营规
模。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农业的投入应是多层次、多渠道的。省、市、县都要增加对
农业的投入,并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各行各业要大力支援农业,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
生产,改善供应状况。继续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增加农业投
入主要还是靠农村建立和完善自身积累机制,引导农民增加劳动积累和资金积累。要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恢复和健全农村科技推广网络,加快推广先进技术、研究开发科
技新成果。要继续挖掘资源潜力,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开发性农
业和创汇农业。抓紧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改造,增加粮棉生产。抓紧黄河三角洲和
山区、库区、湖区、岛屿、浅海滩涂的开发,加快畜牧业、林果业和水产业的发展。
我省土地资源少,水资源紧缺,要严格禁止滥占耕地,特别注意发展节地、节水型的
种植业和节粮型的养殖业。发展乡镇企业是增加农业投入、振兴山东经济的重要战略
措施。我省有发展乡镇企业的优越条件,要认真总结经验,分类指导,积极扶持。基
础薄弱的地方,仍需新办一些企业,力求起点高些。已有相当基础的地方,要着重于
改善管理,提高技术,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经营规模,发展企业集团。通过治理和整
顿,对乡镇企业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能够与城市工业合理分工、有机结合,相辅相
成,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总之,发展农业必须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统筹规划,自
觉地有计划地继续推进三个层次的良性循环。同时按照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方针,
使之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同步前进。
(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解决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是我们经济发
展根本的长期的任务。第一产业不仅要增产粮、棉、油等重要产品,还要尽力丰富城
镇居民的“菜篮子”。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交通、通信应作为战略重点来抓。要
大力搞好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通过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产品
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
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主导产业的发展。从全省看,除大力加强能源、原材料等
基础产业外,应把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纺织、食品、畜产品加工为主的消费品
工业,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电子信息产品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以及建材、建筑业,作
为主导产业,选择若干重点产品倾斜发展。同时注意培育高技术战略产业。市、地要
在省统一规划下,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形成全省和地区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要优化企业结构,讲求规模效益。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和企业兼并,发展大中小企
业之间的配套协作关系,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
要优化技术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新技术革命使技术状况、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越来越成为企业的生命线。我们必须按照以高技术为先导,先进技术为主体,暂时淘
汰不了的落后技术为辅的技术结构,逐步对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五年内,本着量
力而行、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重点抓好大中型企业和若干行业的技术改造,
为本世纪内我省主要领域的技术状况达到发达国家八十年代初的水平,奠定坚实的基
础。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
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制定的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外贸体制改革,完善政策,落实
措施,有步骤分层次地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加外汇收入。山东半岛开放区应率先
建立起主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产业结构,初步形成外向型经济的格局。内陆腹地主
要以国内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发资源,提高加工深度,争取有更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
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要注意培养外经外贸人才,不断扩大外贸出口,调整出口
产品结构,积极利用外资,兴办“三资”企业,开发旅游事业,扩大劳务输出。要注
意吸引侨胞和台湾、港澳同胞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
发展外向型经济,胆子要大,眼界要宽,信息要灵,步子要稳。在工作指导上,
坚持从全局出发,处理好几个关系:(1) 省内东部开放与西部开发的关系。开放要带
动开发,开发要推动开放,通过适当的政策,调节好东西部的利益关系,促进横向联
合,共同发展。(2) 我省与内陆省区的关系。要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实行双向服务,
首先是我们为兄弟省区服务,作他们的窗口和通道。(3)我省与沿海开放省市的关系。
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真诚合作,携手向外,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参与对外开
放的“大合唱”。(4) 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关系。在扩大国外市场时,既要努力发
展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产品,又要充分利用我省资源,继续发展“一头在内,一
头在外”的产品。国内市场是国外市场的基础,“两头在内”的产品,在相当长的时
期内仍是大头。要把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联结起来,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在主要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要争取时间建立起一批重化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
保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后劲。(5) 对外经济交往与对外文化交流的关系。对外文化交
流是经济交往的先导。没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声誉,要打开国际市场,发展外向
型经济是不可能的。要充分发挥我省地处沿海、有悠久文化传统、海外侨胞众多三大
优势,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广交朋友,沟通信息,使山东了解世界,世界了解山
东,提高人们的开放意识,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并为山东的产
品走向世界开辟畅通的道路。
(四)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城市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着
主导作用。要有计划地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的综合功能,使之不仅
成为产品加工中心,而且在商品流通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情报信息的传递、人才
的培养交流以及国内外资金的融通等方面,都起到中心作用,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和社
会的发展。
青岛、济南两大城市,应在全省经济发展中起带头作用,在东西部的结合上起纽
带作用。青岛还应成为我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主要窗口和前沿阵地,推动全省的
对外开放。根据地理条件和经济联系有计划地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加快城镇建设,是
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省辖地级市、县级市、港口和工业较发达的县城,
应当根据需要与可能有计划地加快发展。对一部分经济基础薄弱的县,实行重点扶持,
使之尽快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集镇直接联系城乡,全省应逐步建成上千个镇,以吸
引农村非农产业和剩余劳力,加快农村集约经营和现代化的步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
展,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五)依靠科技教育富民兴鲁。科技进步,智力开发,是使经济走向新的成长阶段
的主要支柱。我们要尽快改变长期以来重物质因素、轻智力因素,靠消耗大量资源来
发展经济的状况,坚定地走“科教兴鲁”的新路子。
依靠科技教育振兴山东,最重要的是坚持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
科技进步的方针,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机
制。通过科技“双放”,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组织他们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以开发研究为主全面加强科研工作,合理配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力量,
强化科研与生产结合的中间环节,重视社会科学、软科学在经济决策中的宏观指导作
用和咨询服务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以大教育的观念进行教育改革。认真学
习、 推广平度的经验,把发展教育事业真正放在战略位置上。要扎扎实实地推进9年
制义务教育。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做好扫盲工作,尽快培养起一支素质优
良、纪律严明的劳动者队伍。要加强师资培养,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提
高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使人才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专院校、科
研单位、生产企业要紧密结合,不断开发新的技术领域和新产品,使国民经济建立在
更高的技术基础上。要高瞻远瞩,努力增加科技和教育事业的投入。继续鼓励全社会
办教育、办科研,以加快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六)控制人口,保护环境。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我省是全国
人口较多的省份,今后几年又是生育高峰,必须充分认识两种生产一起抓的战略意义,
加强领导,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继续执行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
个孩子,做好优生优育工作。对越来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作为一个重要社会问题认真加以对待。
要增强环境意识,重视节约土地,开展全民植树造林活动,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
各种资源,保持生态平衡。要搞好监督检查,积极防治环境污染,舍得在环境保护方
面花点钱,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
我省经济的发展,尽管还有许多困难,但条件和发展势头是好的。在中央宏观调
控指导下,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扎扎实实地工作,就一定能
够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前实现本世纪的战略目标,对国家
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实现我省经济建设的各项任务,巩固发展大好形势,必须继续坚持以改革总揽全
局。 今后5年,我们要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深
化各项改革,加速新旧体制的转换,初步确立新体制在经济运行和社会生活中的主导
地位。
(一)认真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确定,明后两年要
把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这是党中央在
关键时刻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坚决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大方向
必须坚持,但改革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当前的各项
改革要服务于、有利于治理整顿任务的顺利实现,而治理整顿要为深化改革创造更好
的条件。我们必须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使之互相促进,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在治理整顿过程中,要引导党员群众正确分析形势,振奋精神,增强心理承受能
力,树立必胜的信心。要加强宏观调控和集中统一,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克
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错误倾向。要把中央决策和当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稳
妥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巩固和发展改革的成果。在坚决压缩过旺社会需求的同时,要
把着重点放在调整产业、企业、产品、投资和信贷结构上,坚决把过大的建设规模和
重复建设项目、长线产品项目、原材料严重短缺的加工工业项目压下来,使经济结构
逐步趋向合理,有限的资源择优配置。在调整速度、克服过热现象的同时,要把功夫
下在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挖掘现有企业潜力、提高经济效益上,以增加有
效供给,保障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要充分估计治理整顿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加强
领导,确保治理整顿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在紧缩过程中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治理整顿不仅关系到当前,而且关系到长远,走好第一步至关重要。当前的治理
整顿,要着重抓好清理在建项目,压缩建设规模,特别是楼堂馆所;控制信贷投放,
调整信贷结构;开展“双增双节”运动;抑制社会需求,坚决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
清理整顿公司,实行官商分开;加强市场管理,取缔违法经营;开展物价、财税、金
融大检查,强化监察、审计等方面的工作。力求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把经济中蕴藏的
巨大潜力和克服困难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掘和运用起来,把过旺的社会需求压下来,把
通货膨胀遏制住,把物价上涨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内,首先确保明年物价上涨幅度明显
低于今年。
(二)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今后5年,我们要按照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的要求,有领导有秩序地推进相互配套的综合改革。在总结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着手进行山东中长期改革规划的研究,制定出一个目标比较明确、切实可行的中期规
划,避免改革决策的短期行为。
深化企业改革,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必须花大气
力抓好。总的要求是,逐步建立起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
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社会承受能力,为其它改革创造良好条件。要继续巩固和
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广泛引入竞争机制,改革企业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择优
选聘经营者,优化劳动组合,提高劳动效率,体现多劳多得;进一步丰富承包内容,
适当延长承包期,经营有方的承包者可以连续承包,克服企业短期行为;普遍推行全
员风险抵押承包,建立企业利益共同体,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试行企业资金分帐
制度,解决企业负盈不负亏的问题。要逐步推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明后两年
主要是试行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股份制,并为公开发行股票进行准备工作。按照自愿
互利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通过推行企业间的联合、承包、兼
并、租赁等形式,突破所有制、隶属关系、财政上交渠道“三不变”的限制,建立一
批较大规模的企业集团,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流动。要把深化企业改革同加强企
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广先进管理经验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
平。
要继续推行农村改革。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我省当前农村生产
力发展水平,必须进一步稳定和完善,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要建立健全县、乡、村
三级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功能;引导农民兴办不同类型的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组织,
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协作;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意愿,有组织有领导地适
时适度地发展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积极探索和制定土地承包和经
营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办法,尽快建立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农业劳动积累制度和农业开
发基金制度,完善农业投资机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
多种经营,搞好以工补农、以工建农,走农工商一体化的路子。
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都涉及到流通领域。流通领域的改革,要着眼于减少中间环
节,大力发展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新机制和商品经济
新秩序,把流通进一步搞活。要针对目前市场机制不健全、价格关系没有理顺而造成
市场混乱的情况,采用经济、行政、法律、纪律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手段,加强对市场
的调控和管理,促进市场体系的发育,打击投机倒把和欺行霸市行为,保护正当交易,
为企业放开经营创造条件。国营商业、物资企业和供销社要充分发挥仓储、加工、运
输等方面的优势,克服“官商”作风,继续在商品流通中起主渠道作用。在大宗农副
产品的主产地,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各种生产者协会,组织协调生产和流通,减少生
产的盲目性,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焦点、难点,也是绕不过去的一关,必须遵照中央的
部署,在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群众心理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展开。要解决好严重影
响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突出不合理的价格问题。要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探索实行
多种分配方式,对工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保证绝大多数职工生活水平不下降,
并能随着生产的发展有所提高。要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认真解决劳
动就业问题。积极稳妥地搞好计划、投资、劳动、物资、外贸、财政、金融、住房等
方面的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三)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都是为了充分发挥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解决障
碍经济体制改革的紧迫问题入手,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次序,分阶段有步骤地
完成十三大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初步建立起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
面积极性的新体制,为改革和建设创造民主、和谐、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党政职能分开是一项重要改革。党的领导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任何削弱党的领导
的倾向和做法,都是十分有害于我们事业的。实行党政分开的目的在于使党组织从行
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加强和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省、市、县党
委要继续加强对地方工作的领导,认真履行十三大规定的地方党委的五项职责,逐步
实现与同级政权机构的职能分开。乡镇一级的党政分开目前暂不进行,待县一级关系
理顺后再解决。企业要按照《企业法》和有关条例的规定,理顺党组织与行政领导的
关系,确立厂长(经理)在企业的中心地位,使厂长担负起全面领导企业两个文明建设
的责任。企业党组织要以主要精力抓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支持和监督厂长正
确行使职权。要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加强民主管理。大专院校要抓好校长负责制
的试点,未搞试点的单位,继续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为逐步推行校长负
责制创造条件。
下放权力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任务。要在服从中央统一指挥和宏观决策
的前提下,逐步划清省、市、县的职权范围,实行分层领导,分层决策。要继续强化
县乡两级管理权限,完善管理功能,以利于加速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实行政企分开
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条件,也是政府转变职能,提高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方面。凡
应该集中的事情一定要集中,应该下放的权力要坚决下放,逐步理顺政府与企事业的
关系。各级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减少行政干预,制止乱摊派,为企业搞好服务,保
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党政工作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要和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结合,积极稳妥地
进行。机构改革从明年起先在省级机关逐步展开。要认真借鉴历次机构变动的经验教
训,科学地分析现行机构的利弊和前段试点的经验,使机构改革真正达到精简、统一、
效能的要求。国家公务员条例、党的机关工作者条例颁布后,要认真组织实施。
要大力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各级党委要积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各级人大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要理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检察机关的关系,使各自依法行使自己的职权。要增加领导机关工作的开放度和透明
度,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重大问题让人民讨论,重大决策让人民
知道,使人民群众充分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利。要认真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把法制建设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强化地方立法和执法
工作,使社会内部的各种关系逐步法律化、制度化。要继续开展普及法律常识活动、
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自觉维护法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用法律、法规和制
度规范人们的行为,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
必究。要进一步加强司法工作和政法队伍的建设,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继续依法严厉
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活动,及时揭露和打击各种政治破坏活动,加强社
会治安的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要进一步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继续巩固和扩大爱
国统一战线。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充分
发挥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建立健全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制度,重大问题及时同他们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要积极为他
们的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人才集中、海内外联系广泛的优
势,更好地开展工作,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四、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
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
几年来,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
性不断提高,思想和精神风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不少人对改革的艰巨性、复
杂性认识不足,僵化思想和小生产意识,还严重障碍着人们改革开放的眼界,封建主
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还有广泛影响,唯利是图、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等消极腐败现
象又有膨胀的趋势。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人民,坚
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不断地健全制度,完善政策,在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形
成有利于改革和建设的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推动生
产力的发展。
(一)继续把解放思想、促进生产力发展放在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首位。十年改革
的巨大成就,从根本上说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十年改革的基本经验,就是解放思想和
解放生产力的交互促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仍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
持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
准。要引导人们通过对十年改革成就的回顾总结,进一步清除僵化思想的影响,明确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从而坚定改革的信心;引
导人们把解放思想与科学地把握生产力标准统一起来,在治理经济环境中,正确处理
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的关系,防止和克服不顾大局、急功近利
的短期行为;引导人们结合发展商品经济的实践,破除封闭守旧、安于现状等思想的
禁锢,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在清除僵化守
旧思想影响的同时,还要注意抵制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干扰。
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我们必须注意防止和克
服理论工作脱离实际和实际工作中忽视理论指导作用的两种倾向。理论工作者要树立
开拓创新和实事求是的学风,紧密联系我省实际,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正确回答全面
深化改革中的问题,为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提供理论指导。
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
性。
(二)创造生动活泼、催人奋进的舆论环境。改革和建设需要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尤其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过程中,更需要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各部门整体
配合,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要在全省城乡开展广泛深入的形势教育,实事求是地向
干部群众宣传改革的巨大成就,分析前进中出现的问题,讲明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
指出克服困难的正确途径和光明前景,使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真正成为广大干部
群众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
当前,人们对某些社会问题议论较多,表现了对改革的极大关注。这是一件好事。
各级党组织要十分关心群众的思想状况和舆论动向,对人们议论的难点、热点问题,
既要敢于接触,作出正确分析和回答,又要善于分流,防止涣散斗志的消极情绪干扰
舆论,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和集中到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上来,在群众中形成同心同
德、奋发向上的良好气氛,鼓舞为振兴中华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大众传播工具,对社会舆论的调控,有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党报党刊和广播电视要坚持把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充分发挥舆论指导的权
威作用。要积极参与社会协商对话,加强舆论监督,大胆负责地开展批评,充分反映
人民的要求和呼声,扶正祛邪。要严格遵守宣传纪律,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
对社会敏感问题的报道,要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安定团结。
(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
保证,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
作通知的精神,把企业、农村、学校和机关等各个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理想、道德、纪律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继续抓
好各项文明建设活动,使全省人民牢固树立“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支柱,
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振奋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在全省城乡形成人人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各项纪律的良好风尚。理想、道德、
纪律教育,要特别注意从青少年抓起,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进一步克服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
工作“两张皮”的现象,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经济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去。要按照关
心人、尊重人、理解人的原则,做到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着眼点放在
开发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上。既要关心群众生活,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又要
严格要求,敢于批评不良倾向。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既重言教,更重身教。要认真
搞好民主协商对话,讲事实、讲真话,平等相待,双向交流,不搞形式主义。要开展
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满足他们开眼界、得信息、学技术、求新知的需要,并引导群
众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在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企事业单位,要适应党政分开的新形势,努力形成行政
首长负责,党政工团适当分工、密切配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避免出现无人负责
或领导不力的现象。农村、学校、机关等都应根据各自的特点,认真总结经验,积极
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各级党组织和社会各方面要尊重政工干部的劳动,支持
他们的工作,按照有关规定解决好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问题。政工人员要热爱
本职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
和方法,不断做出新的成绩。
(四)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事业是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使全省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协调发展。要大力开展
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城市文化环境和农村文化环境。要切
实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依法保护健康的文化事业,坚决取缔反动和淫秽的东西。所
有出版部门、书店书摊、文艺表演团体、文化娱乐场所,都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
位,以健康有益的内容和多姿多彩的形式,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在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各级党委要切实重视和加强对文化事业的领导。要认真贯彻执行“双百”方针,
正确开展文艺批评,鼓励和引导不同艺术形式、创作方法和风格、流派的自由竞赛。
对文艺界的某些不良倾向,要善于疏导,不能把艺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与政治问题
混淆起来。要组织文化工作者深入生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自觉以社会效果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努力创造出更多的优良精神产品。

五、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我们党历来十分关心、重视群众工作,关怀、支持群众团体建设,在建设和领导
群众团体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许多正确的工作方针和指导原则。
我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是有光荣传统和历史功绩的,得到了党和人民
群众的信任。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群众团体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
党的基本路线,广泛开展了“为富民兴鲁建功立业”、“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
旗手”、“五好家庭”和“祖国在我心中、战士在我心中”等具有普遍教育意义和强
大动员力量的群众活动,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全省出现今天这样的大好
局面,是与各群众团体的积极工作分不开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左”的错误影
响和领导体制上的制约,致使在群众团体的建设和工作指导上,没有充分体现群众化、
民主化的要求,存有党群不分和行政化倾向。为了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要求,在政
治体制改革中,必须不断破除旧观念,理顺党政同群众团体的关系,支持各群众团体
搞好自身改革和建设,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把加强党对群众工作的领导与尊重群众团体的相对独立性统一起来。群众团
体是党在政治上、工作上的助手。党对群众团体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
治方向的领导,党委不应当也不可能事事处在第一线。要十分注意尊重群众团体的相
对独立性、自主权,支持群众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不能
越俎代庖,不能把群众团体等同于党委的一个工作部门。但各级党委又必须把群众工
作和群众团体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实
际困难,协调群众团体之间以及群众团体同行政组织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发挥群众
团体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群众团体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根本在于贯彻党的
基本路线,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只要符合这个要求,就大胆开展工作。群众
团体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把自己的组织建设得更加富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支持群众团体把代表群众与宣传教育群众统一起来。用先进思想、时代精神
和社会公德教育群众,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群众团体工作的中心环节。而要
宣传群众、教育群众,首先必须关心群众、代表群众,做群众的知心朋友。群众团体
的干部要强化服务意识,同所联系的群众打成一片,使群众有困难、找组织讲,有意
见、有建议愿找组织提,就是有不满、有牢骚也愿找自己的组织发。对于群众情绪、
群众呼声,要具体分析,正确对待。属于合理的部分,应虚心听取,能办的必办,该
改的必改,需要向上反映的必如实反映;属于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意见,应主动做
工作,在互相启发、共同探讨中达到统一认识。党和政府在社会活动中,要给予群众
团体以应有的地位,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要吸收群众团体的代表参加,听取
并尊重它们各自所代表的群众的意见,支持它们在更大领域里参政议政,正确行使自
己的权利。当它们维护群众利益而受到非难时,党委、政府要为群众团体撑腰。
(三)把要求群众团体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与支持它们开展各具特色的独立活动统
一起来。党的工作中心,同样也是群众团体的工作中心。群众团体的基本工作方式是
开展群众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群众受到教育,增长才智,服务于党的中心,
更好地发挥作用。所有的群众活动,必须注意针对性、实效性。活动内容要有选择,
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就是群众团体工作的主要课题。活动应分层次组织,形成活动系
列,但重点要放在基层。要特别重视抓典型,注意发挥积极分子的作用,在活动中不
断发展壮大骨干队伍,形成群体力量。这样,群众团体的工作就会越做越有生气,真
正把广大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为实现党的任务,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恢复和新建了社联、文联、作协、科协、侨联等
群众团体,它们在联系、团结群众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希望它们按照上述
指导思想和原则,积极地开展工作,真正成为党联系这些方面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各
级党委一定要坚持“议军”制度,切实加强领导。要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规划,
不断强化广大干部、群众的国防观念。要重视县(市、区)武装部的经常建设,保证民
兵预备役各项工作得到落实,充分发挥民兵队伍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六、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严格遵循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
政策,加强党对各条战线的政治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
是我们战胜困难、振兴山东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按照十三大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十三届
三中全会精神,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中,充分发挥党组织
和党员的作用,加强党的经常性建设,努力把全省党组织建设成为充满朝气与活力,
能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坚强核心。
(一)加强党的基本路线和根本宗旨教育,提高党员素质。目前我省党内的思想主
流是好的,但不少同志对党的基本路线理解不深,党的观念、群众观念淡薄,只讲实
惠不讲理想、只想索取不想奉献的错误倾向有所滋长。因此,党的思想建设应着重于
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知识和根本宗旨教育,引导党员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牢牢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进一步清除僵化思想和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
提高投身于改革和四化建设的自觉性。要教育党员牢记党的性质、最高纲领和现阶段
的任务,把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完成党在现阶段的任务同实现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统一于当前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防止和克服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思想行
为。作为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必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高度自觉的奉献精神,
必须在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现阶段,尤其应当努力做到:思想解放,勇于探
索,站在改革和建设的前列;艰苦创业,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原则,
严守纪律,敢于同违法乱纪行为和不良倾向作斗争,自觉地经受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
验,以实际行动为我们的党增添光彩。
进行党的基本路线与基本知识教育,要同贯彻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同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
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党性觉悟,使广大党员成为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模范。
(二)坚持从严治党,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克服治
党不严的现象,必须严格党的纪律,严格党员标准。各级党组织和所有共产党员,都
必须牢固树立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
的观念,以实际行动维护中央的权威。在处理局部利益同整体利益的关系上,坚持小
局服从大局、局部服从整体,决不允许自行其是,搞分散主义。同时,要把维护党的
集中统一和保持各个层次的积极性正确结合起来。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一定
要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和坚强的党性。今后发展党员,要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
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坚决防止和克服忽视质量的倾向。要加强反腐蚀教育,
对党内的腐败分子,必须坚决清除,纯洁党的组织,决不能姑息迁就。处置不合格党
员的工作,要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并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认真抓好。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对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至关重要。领导班子建
设要掌握提高素质、完善结构、适当调整、注意稳定的精神,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
搞五湖四海,全面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要把政绩大小作为
决定干部升降去留的主要依据,大胆起用那些德才兼备、勇于改革、成绩卓著的中青
年干部,进一步改进和做好选拔培养后备干部的工作,重视培养和使用妇女干部。要
进一步办好各级各类党校、干校,加强干部培训。要坚持干部离退休制度,做好离退
休老干部的工作,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发挥积极作用。
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任务,最终都要落实到基层。必须切实改进和加强党的基层
组织建设,指导和帮助它们认真落实十三大提出的七项经常性任务,真正成为坚强的
战斗堡垒。要按照改革和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切实配备好基层的领导班子;根据新
的生产组织和经营形式,搞好基层组织设置。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积极开展批
评和自我批评,使所有党员都能受到教育和监督。
(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清正廉洁。我们党是执政党,保持廉洁、特
别是党政机关的廉洁,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强党风建设的关键。在改革开
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形势下,共产党人能不能继续保持廉洁,关系到人心
的向背和改革的成败。我省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廉洁奉公的。但在少数党员干部中存
有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奢侈浪费等腐败现象,严重损害了党的声誉,影响了党群关
系。我们必须把保持党政机关廉洁,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提到战略的高度重视起
来。把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实行监督、严肃法纪紧密结合起来,实行综合治理。对
于违法乱纪者,要坚决按照党纪、国法给予应有的惩处。各级党委要加强纪检部门的
建设,充分发挥它们的监督作用。郯城县等单位从对人民负责出发,通过提高党政机
关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党内外监督,保持党政机关廉洁的经验,应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各级党政机关,都要制定保持廉洁的具体规定和奖惩办法,公布于众,让大家监督执
行。
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既要廉政,又要勤政,真正在改革和建设中有所作为。
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形
式主义。要以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刻苦学习,扎实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水平
和领导水平,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四)搞好党的自身建设的改革,使党的建设经常化制度化。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
党的建设要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这是指导思想上的
一个重要转变。只有把改革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党的建设沿着正确的道
路健康发展。目前,党的制度建设应着重围绕扩大党内民主、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来
进行。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省委常委会要坚持定期向全委
会报告工作的制度,适当增加全委会的开会次数,充分发挥全委会的集体智慧和对重
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市、县党委也要本着这个精神,尽快制定和健全有关的议事规则
和表决制度,坚持重大问题先党内后党外的制度,逐步完善党内的民主评议、民主推
荐、民主考核和差额选举制度,进一步活跃党的民主生活,加强党内的民主监督。党
内制度的建设要注重实效,力求明确具体,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
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坚持党要管党。要制定党的建设工
作规划,建立党务工作目标责任制,努力把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同志们!从现在到下次代表大会期间,正是由80年代向90年代跨越的5年,是全面
深化改革、 振兴山东的重要时期。做好今后5年的工作,特别是做好明后两年治理经
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工作,对于实现本世纪末的战略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完
成这次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 寄希望于全省380万奋发向上的共产党员,寄希望于全
省八千万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让我们在党的十三大和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
进一步动员起来,加强党政军民团结,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和一切爱国人士的团结合作,
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为实现山东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