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3&rec=109&run=13

〔山东省1988年村镇建设的新进展〕1988年,山东省村镇建设工作,坚持“以集镇建
设为重点,带动整个乡村建设”的方针,切实加强宏观指导,调整完善村镇规划,大
力倡导综合开发, 各项工作有了新的发展。据统计,全省共有73.87万户农民建了新
房, 占村镇总户数的4.1%;新增住宅建筑面积5108万平方米,其中新增楼房住宅面
积163万平方米,占新增住宅总面积的3%;新增公共建筑787万平方米,生产建筑565
万平方米。完成总投资67亿元。
一、组织技术下乡初见成果。全年共组织山东省勘察设计研究院、山东城乡规划
设计院、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济南城建学校的专业技术人员50人次下乡,为11个市地
的16个集镇、10个村庄测量、编制了建设规划,分别被县政府、镇政府批准实施。这
些规划都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统筹安排,合理
布点,节约用地,保护环境,使整个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区域性、现实性,起到了示
范作用。
二、集镇综合开发有了新进展。1988年全省集镇建设综合开发范围已由济南市的
仲宫镇扩大到青岛、烟台、潍坊、济宁、威海、菏泽等市地的37个镇 (乡) ,共投资
1.98亿元,建成了27万多平方米的住宅商品房、公共建筑和生产建筑用房。栖霞县桃
村镇由于实行了综合开发, 配套设施齐全,先后吸引了4省8县的70户、280人进镇务
工经商。济南市仲宫镇通过开发,共引进各种建设资金6000多万元,省内外务工经商
者500多户,各种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
三、机构进一步健全。据统计,到1988年底,全省共设置村镇建设机构2055个,
其中市(地)、县(市)全部设立了乡村建设处(室)、科(股),乡镇设置机构1915个,占
乡镇总数的82.2%。全省共配备村镇建设管理人员2129人,其中村镇建设助理员1662
人。

1988年村镇建设情况

┌──┬───────┬───────────────────┬─────┐
│ │新建房户 │新增建筑面积(万平米) │已修订提高│
│ │ │ │规划数(个)│
│ ├───┬───┼────┬──┬───┬───┬───┼──┬──┤
│ │户数 │占总农│合计 │住宅│其中 │公共 │生产 │集镇│村庄│
│ │(万户)│户(%)│ │ │楼房 │建筑 │建筑 │ │ │
├──┼───┼───┼────┼──┼───┼───┼───┼──┼──┤
│合计│73.87 │4.1 │6453.02 │5100│163.12│787.16│565.86│294 │7668│
├──┼───┼───┼────┼──┼───┼───┼───┼──┼──┤
│济南│2.19 │3.54 │176.43 │134 │4.32 │25.07 │17.36 │11 │56 │
├──┼───┼───┼────┼──┼───┼───┼───┼──┼──┤
│青岛│4.51 │3.58 │380.89 │295 │7.78 │38.06 │47.83 │26 │1514│
├──┼───┼───┼────┼──┼───┼───┼───┼──┼──┤
│淄博│1.52 │2.4 │202 │120 │21.85 │24.21 │57.79 │17 │333 │
├──┼───┼───┼────┼──┼───┼───┼───┼──┼──┤
│枣庄│1.97 │3 │206.87 │172 │25.65 │22.59 │12.28 │24 │ │
├──┼───┼───┼────┼──┼───┼───┼───┼──┼──┤
│东营│2.04 │7 │73.66 │67 │5.01 │1.65 │2 │5 │ │
├──┼───┼───┼────┼──┼───┼───┼───┼──┼──┤
│烟台│4.02 │2.7 │355.33 │262 │12.56 │39.61 │53.72 │28 │1761│
├──┼───┼───┼────┼──┼───┼───┼───┼──┼──┤
│潍坊│10.14 │5.45 │1017.26 │847 │9.56 │87.13 │83.13 │63 │580 │
├──┼───┼───┼────┼──┼───┼───┼───┼──┼──┤
│济宁│5.41 │4.41 │522.92 │434 │46.17 │54.95 │33.97 │17 │215 │
├──┼───┼───┼────┼──┼───┼───┼───┼──┼──┤
│泰安│3.41 │2.45 │376.37 │276 │3.37 │49.69 │50.68 │38 │149 │
├──┼───┼───┼────┼──┼───┼───┼───┼──┼──┤
│惠民│4.98 │6 │439.07 │386 │4.87 │42.69 │10.38 │2 │119 │
├──┼───┼───┼────┼──┼───┼───┼───┼──┼──┤
│德州│6.89 │5.3 │534.73 │489 │0.81 │22.36 │23.37 │5 │ │
├──┼───┼───┼────┼──┼───┼───┼───┼──┼──┤
│临沂│11.48 │3.8 │1195.36 │796 │10.48 │291.38│107.98│31 │870 │
├──┼───┼───┼────┼──┼───┼───┼───┼──┼──┤
│菏泽│8.12 │5.2 │500.99 │426 │1.62 │50.94 │24.05 │8 │ │
├──┼───┼───┼────┼──┼───┼───┼───┼──┼──┤
│聊城│5.53 │5.15 │299.48 │267 │9.06 │17.98 │14.50 │17 │326 │
├──┼───┼───┼────┼──┼───┼───┼───┼──┼──┤
│威海│1.66 │2.38 │171.66 │129 │5.02 │15.49 │27.17 │6 │1740│
└──┴───┴───┴────┴──┴───┴───┴───┴──┴──┘

〔山东省做出关于加强村镇建设工作的决定〕 山东省人民政府于1988年2月29日以鲁
政发(1988)28号文件颁布了《关于加强集镇和村庄建设工作的暂行规定》。这是省政
府发出的第一个指导村镇建设工作的文件。主要内容有:
一、集镇和村庄建设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集镇建设为重点,带动整个乡村建
设;坚持把提高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的质量、水平、效益放在突出位置上,坚持走
统一规划、因地制宜、依靠群众、量力而行、勤俭建设、逐步发展的道路;正确处理
生产、生活与环境,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坚持新建与改建相结合,合理利用原有设施,
严格控制占用耕地。集镇建设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配套建设,协调发展,根据
当地的条件,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实行综合开发。
二、集镇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需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由乡镇人民
政府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集镇规划一经批准不得任意变更。任何单位和个人
在集镇规划区域内用地和建设,都必须严格按规划执行。集镇建设用地,单位和个人
只有使用权。经批准的建设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使用性质,不准自行
交换、转让、出租、出卖。
三、集镇建设要逐步纳入计划管理渠道。各乡镇对住宅建设占地、户数、建筑面
积实行指标控制。公共建筑、生产建筑和公用设施建设,由乡镇政府根据建设单位的
申请提出年度计划,报县(市)人民政府批准。未经批准抢占土地建设、不按规划建设
及阻碍规划实施的,当地主管部门应依法责令其限期退出抢占土地,拆除违章建筑。
四、 集镇建设项目要遵守基本建设程序。集镇公共建筑、生产建筑的面积在500
平方米以上,跨度12米以上和投资在5万元以上,以及单位和个人兴建的二层以上(含
二层) 楼房,必须有设计图纸或采用通用设计,否则不准建设。集镇施工队伍,无企
业等级证明和营业执照的, 一律不准承接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跨度12米以上
和单项投资5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和二层以上楼房。 凡上述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工
程竣工后,必须经县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检查、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五、 集镇新建、 改建、扩建有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的工业项目,必须有治理
“三废”的措施,作出方案报经县以上环保部门批准,并做到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六、村庄的规划与建设要做到布局合理,灵活多样。农民住宅的建设应提倡紧凑、
科学、合理、适用和安全,适合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防止片面追求宽敞。村庄建设要
坚持走旧村改造、量力而行、逐步建设的路子,避免大拆大建。

〔潍坊市10年村镇建设成绩显著〕1979~1988年的10年间,潍坊市坚持以集镇建设为
重点,带动整个乡村建设的方针,走旧村改造,量力而行,逐步建设的路子,村镇面
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统计,10年来全市共投入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8.1亿元,相
当于建国后前30年投资总和的20倍; 先后拓宽整修道路2.7万条,长9450公里;修建
排水管沟1.1万条,长5500多公里;1810个村镇住户用上自来水;9100个村庄通了电;
建影剧院、卫生院(所)、图书馆、文化体育中心等9500余处,公共建筑面积达1410万
平方米。全市农民用于建房的投资由1978年的1.8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9.5亿元;新建
翻建农民住宅500多万间, 计7000多万平方米, 为前30年农村建房总数的2.5倍;有
115万户农民搬进新居, 占全市农户的67%。全市有3800多个村庄按规划基本建成新
村, 占村庄总数的35%,其中300多个村庄建成花园式的文明村。潍坊市抓村镇建设
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一、 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该市辖3个区、7个县和2个县级市,各地自上而下都
十分重视村镇建设,这项工作已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地都做到了各级领导有人分
工抓,层层有建设管理机构,事事有专职人员承办,并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制度,保证
了有效地开展村镇建设工作。
二、科学规化,不断完善。该市从1979年开始,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
原则, 编制村镇规划。到1984年底,全市10876个村镇完成了初步规划,为建设村镇
和管理村镇提供了依据。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1985年开始,他们又把立足点放在
集镇规划上,集中力量对集镇的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科学预测,合理布局。在原来集镇
规划的基础上,正确处理远期与近期、新建与改造的关系,避免了大拆大建。同时,
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把村镇建设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娱乐和社会服务等公
用设施有机地结合起来, 统筹规划。到1988年底,全市已调整完善了120个集镇建设
规划,占集镇总数的43%,为发展商品经济创造了良好环境。
三、自力更生,量力而行。在集镇建设中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资金来源。他们一不
靠上级拨款,二不乱摊派,而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首先,定期向乡镇人民代表
汇报情况,提出集镇建设意见,由人民代表讨论决定;其次,完善承包责任制,实行
门前“三包”;再次,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营、集体、个体农民到集镇办厂、开店、
搞服务业,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第四,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积累建设资金。10年
来, 共集聚建设资金2.36亿元,投入义务工150多万个。先后建成道路1668条,1223
公里, 其中硬化路面270条、95公里;排水管沟1612条,长568米;安装路灯960盏;
建自来水厂5个,水塔280多座,使集镇建设有了新的起色。
四、加强管理,依法办事。该市各级政府和城乡建设部门既重建设,更重管理。
各村镇普遍实行承包责任制,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定期检查评比。根据国家和省关
于加强村镇管理的要求, 他们先后制定了《潍坊市村镇建设拆迁安置暂行办法》 、
《潍坊市集镇建设综合开发暂行办法》、《关于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试行意见》
等地方性规定。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山东省第三次农村住宅设计竞赛〕1988年山东省城乡建设委员会、山东省建筑学会、
山东省标准设计办公室联合举办了山东省第三次农村住宅设计竞赛。 9月17日--21日
在烟台牟平县召开了评选会, 从178个参赛方案中,评选出了27个获奖方案。其中,
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个,鼓励奖10个。这些获奖方案从住宅平面组合、
立面造型、室内设计、户型比例、空间利用等方面都给人以新意,既保持了地方特色,
又体现了时代风貌;既有适用平原和山区农村的,也有适用渔村和专业户的,深受农
民欢迎。

〔苍山县统一成立村镇建筑队〕 苍山县共有农户21.69万户。近几年来,平均每年有
1.29万户农民建新房,投资达5160多万元。加上村镇和个体企业的建设,建筑任务很
重。过去多数是由私人承包队承建。他们既不懂施工技术规范,也没有营业执照,造
成了农村建筑市场混乱,质量和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针对上述问题,县府确定各乡镇
统一成立村镇建筑队。由乡建助理员任队长,选拔一名懂技术、会管理的能工巧匠任
副队长,乡村规划员任技术员。管区成立建筑分队,由管区主任任队长,聘用一名施
工技术员。村庄成立建筑小组,由村委会主任任组长,并指定专人负责技术工作,形
成乡镇、区、村三级村镇建设管理网。到1988年底,全县28个乡镇已有20个成立了村
镇建筑队,100个管区成立了建筑分队,500个村庄成立了建筑小组,共有8700多人。
有关部门对这些建筑队、组进行了资质审查,发给了资质证书。
村镇建筑队,主要负责本乡镇的农民建房和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采取包工包料、
部分包工包料、包请工等形式承揽任务。自1987年11月各乡镇开始建立建筑队到1988
年底, 他们共承建集体、个体建筑项目87个,投资148.5万元,建筑面积1.91万平方
米;为3874户农民建了新房,共15496间,27.8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510万元。这种
做法,不仅减轻了农民建房的负担,提高了施工质量,而且保证了村镇规划的实施,
达到了乡镇、建房户、建筑队三满意。

〔即墨县蓝村镇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即墨县蓝村镇是联系青岛、烟台两个沿海开放
城市的交通枢纽。 全镇总面积43.9平方公里,24个行政村,3.4万人口,1988年人均
收入818元。 长期以来,由于资金短缺,镇区建设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和对外开放。近几年,他们采取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大力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谁受益,谁投资”。凡是具有公益作用的建设项目,按照各单位受益程度大小,
集中向镇政府投资,统一按规划组织建设。二是借助外单位的资金,扩大建设规模。
利用铁路、公路、引黄济青等国家重点工程在蓝村镇的建设项目,以“我出劳力,你
出钱” 的办法,扩大建设规模。这样的协作项目在蓝村镇有7项,大大节约了镇本身
的建设资金。三是返还“城市维护建设税”。四是收取集镇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农
贸市场摊点费。 五是义务劳动。仅1988年,就用义务劳动开挖土方5万方,搬运土石
方10万方,节约资金70多万元。
由于妥善解决了建设资金的来源问题,使集镇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仅二、三年
的时间, 就集资500多万元,建成了11.1万平方米的柏油和水泥路面;铺设了2.15万
米长的给排水管道; 建成了5600平方米的商业大棚和日供水6000吨的自来水厂、2.5
千瓦的变电站;安装了500门自动电话,为蓝村镇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乳山县海阳所镇〕乳山县海阳所镇位于胶东半岛的南端。全镇40个自然村,9300户,
3.3万人。环镇海岸线长80公里,沿海岸线有10处渔港,有3万多亩可供人工养殖的滩
涂。1987年被建设部定为沿海集镇规划建设试点镇。
为取得沿海集镇规划建设的经验,县委、县政府把试点工作列为一项重要任务来
抓。1987年,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建委主任、
县财政局长任副组长,10几位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集镇规划建设试点
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试点集镇规划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县直有关部门为试点集
镇的建设提供方便。1988年,镇政府成立了集镇建设委员会,制定法规、编制规划,
为集镇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曾先后3次聘请山东省测绘局、济南城建学校的专业技术
人员,对镇域和镇驻地进行测量、规划、绘制蓝图。并由省建委组织,邀请了国家建
设部及省、市有关专家、领导50余人,对规划进行了论证和修改。这个镇的长期建设
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都突出了沿海集镇的风貌,并从经济建设出发,坚持生产和生活
设施并重,因地制宜,独具特色,受到专家的好评。
在建设中,他们充分发挥内在动力,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吸收外来资金。两
年来,共投入集镇建设资金400多万元,完成了日供水500吨的输水扩建工程,修筑了
一条长1500米、宽20米的沥青道路,建成了一处半封闭式的农贸市场一个800平方米,
设有600门自动拨码电话的邮电大楼和1400平方米的中学教学楼、550平方米的镇中心
小学,有5个单位新建、扩建厂房9720平方米,并和南朝鲜、香港、北京第三汽修厂、
省糖业公司等单位联建了造船厂、汽修厂。
集镇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全面振兴,198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8700万元,比1987
年增长45%。

〔德州地区试行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德州地区针对农村宅基地管理不善、土地浪费
严重和宅基地纠纷增多等问题,最近在全地区6个县市的77个乡镇、424个村庄进行了
宅基地有偿使用的试点。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宣传发动。通过算人口增加、土地减少帐,增强广大农民对搞好土地管理的
紧迫感;摆乱占宅基地纠纷现象,提高广大农民对把宅基地管理纳入法制轨道重要性
的认识。
二、实地丈量、分类定级。先由村干部和农民代表将本村所有宅基地逐块丈量、
登记,在确定每块宅基地面积的基础上,根据宅基地的向背、距离街道的远近 (集镇
还根据离市场的远近)划分出等级。每处宅基一般占地270平方米左右,每平方米收费
0.1元。多占宅基地的一律将地退还;超标准的,按级差收费。
三、张榜发证。各村把每户宅基地的处数、所占面积(包括超标准面积)、应交款
数逐项张榜公布,并召开村民大会,颁发宅基地使用通知书。
德州地区试行宅基地有偿使用,破除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宅基地私有观念,实现了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使农村宅基地的集体所有得到了体现,并已取得初步成
效: 一是节约了土地,减少了浪费。如陵县的试点村中,已有143户退出了多占和久
占不用的宅基地, 303户撤回了使用宅基地的申请。据平原县寇坊乡计算,实行宅基
地有偿使用后,可在20年内不占用耕地。二是有利于村镇统一规划和建设。宅基地实
行级差收费。有利于临街而妨碍村镇规划的房屋、畜禽舍圈的拆迁。同时,收取的宅
基地使用费大部分用于村镇建设,缓解了建设资金的困难。三是防止干部特殊化,减
少了宅基纠纷。用经济手段调节宅基使用关系,避免了少数干部多占宅基地,占好宅
基地的现象和“人情宅”、“关系宅”等不正之风。试点工作开始以来,全地区基本
没有出现宅基纠纷事件,促进了邻里团结。

〔莒县招贤一村实行宅基地租赁制〕山东省莒县招贤一村对宅基地实行租赁制,为改
革农村建房用地管理制度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新鲜经验。
招贤一村共481户,人均只有6.3分耕地。从1982年到1987年共新建住宅近90处,
占去耕地20多亩。 据测算,今后10年该村平均每年有19人进入婚龄而立家,要拿出5
亩耕地作为宅基地,人口增加和土地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由于宅基地无偿
和无限期使用而造成的农户争宅基、 浪费耕地、个别干部多占地的问题,从1988年1
月起,他们实行了宅基使用户通过向集体出资租赁,取得使用权,并通过签订租赁合
同,明确村集体和用户双方的权利、义务的办法。即根据宅基地座落位置划分宅基地
等级,再根据村民经济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租赁价格,然后又以全村现有人口和现有宅
基地面积为基数,算出人均占用宅基地面积,再乘以全村宅基地的平均价格,得出人
均宅基补贴金额,年终兑现宅基租赁合同时与租赁费一并结算,多退少补。这样,现
有宅基地与全村人均占用面积相等的户,宅基补贴就抵偿了租赁费,超过标准的户则
向村集体交纳超过部分的租赁费,少占地的户可领取不足部分的租赁费。为鼓励计划
生育,规定对实行一胎化的户加发一个人的宅基补贴费。他们还具体制定了租赁条件,
限定了租赁面积。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宅基使用者以经济代价取得使用权,从法律和
观念上明确了宅基集体所有的属性,从而使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得到真正实现。二
是调动了节约用地、合理用地的内在积极性。过去农民建房院子越大越好,现在要考
虑多占地要多付租赁费,因而可少占则少占;过去想早占宅基地的,也尽量向后推迟。
三是消除了宅基分配中的不正之风。实行宅基租赁,干部和村民都必须按统一的标准
交纳租金以取得宅基使用权,干群平等。四是通过实行宅基位置差价租赁,优化了住
宅布局。

〔荣成市丘家渔民新村〕荣成市丘家村地处荣成市西南端。这里海产资源丰富,盛产
鱼、虾、贝类等海产品,发挥海上优势的条件得天独厚。
丘家村现有远洋船、 挂滩网船68条、787马力;养殖对虾2300亩、海带1000亩、
扇贝200亩、 贻贝100亩;有6000头种貂的养殖场、库容为1000吨的冷藏厂、500吨的
蓄水池,还有相当规模的水产加工厂、修船厂、渔网厂、海带食品厂、鱼粉饲料厂和
建筑工程队等企业。 1988年水产品总量达15100吨,总产值达6100多万元,实现利润
3000万元,人均收入7000元,固定资产4500万元。
经济的腾飞,促进了渔村建设的发展。1985年他们着手新村的规划,1986年春,
开始新村建设。在建设中,他们采取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突出重点、
配套建设、 分期实施的方法。到1988年底,集体共投资700万元,搞基础设施配套建
设。 全村共建起住宅大楼4座、别墅式楼房54座、宾馆商店楼1座、供暖锅炉房1座、
50吨水塔1座, 总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已有170户渔民喜迁新居。目前正在加强筹
备建设医院、完全小学、文化娱乐室等公共建筑。一个布局合理、结构紧凑、设计新
颖、设施配套、色彩协调、清洁卫生、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渔村已
经基本建成。

〔临朐县柳山镇村镇建设坚持四落实〕临朐县柳山镇地处土地瘠薄、沙多缺水的古老
山岭地带,属于边沿乡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
富民政策的落实,全镇已新建农房1.64万余间,有79%的农户住进了新房,有50%的
自然村用上了自来水。街道、庭院开始绿化,环境卫生有了改观,村容镇貌发生了深
刻变化。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上,他们做到了四个落实:
一是组织落实。镇政府和民政、司法、公安及经委的负责人组成规划建设领导小
组。镇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抓好村镇的规划和建设。各村普遍设立了“村建
组”,由懂技术会施工的3~5人组成,负责本村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全镇形成了上
下结合、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是任务落实。村镇规划建设实行分线分权管理,并由单一的领导规划建设转向
一条龙的配套管理,即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既负责村镇规划、建筑设计、施工、质量
监督、环境的综合治理,又负责建好房、修好路、搞好绿化、定好管理制度、办好审
批手续、管理好施工队伍、建立好资料档案,保证规划的实施。
三是责任落实。镇、村两级都把村镇建设纳入村、镇干部岗位责任制,在千分制
考核中定为120分,将指标分解落实到具体干部身上进行考核。
四是管理制度落实。镇政府制定了《村镇规划建设若干问题的规定》和严把审批
手续的制度。按照山区的实际情况,选定了8套农房设计图纸,供农民“点菜吃饭”,
对号选用。多数村也制定了自己的具体规定和制度,从而保证了村镇建设的顺利进行。

〔牟平县龙泉乡用上合格自来水〕牟平县龙泉乡14个村用上了特制自来水,改变了过
去饮用硬水、杂水的历史。
龙泉乡位于矿石丰富的昆俞山脚下,这里水的钙、镁离子含量比正常水高一倍多,
水中悬浮物比例过大,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全
乡14个村在乡政府和科技人员指导下,先后投资19.5万元兴建了自来水工程,铺设了
1.98万米管道,建起了净水和消毒装置。并在净化装置中加入了适量的石灰和纯碱等
软化物质,终于把适于饮用的河流地下水引入了各家各户。

〔济南市开发建设10个集镇〕济南市按照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办法,集中力量开发
建设了10个集镇。它们是:历城区仲宫镇、党家庄镇、十六里河镇、遥墙镇;长清县
万德镇、孝里镇;平阴县东阿镇、孝直镇;章丘县绣惠镇、普集镇。
1986年,济南市决定开发建设10个集镇,树立新型集镇的样板。他们按照“统一
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配套建设”的办法首先在历城区仲宫镇进行试点,在总
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到1988年底,10个集镇开发建设的总工程量近10万平方米,
聚集农民和社会资金3000多万元。仲宫镇按规划建设的“宏福商场”、布局合理、使
用方便, 吸引了镇内外120户农民进镇务工经商, 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发展。
1988年同1985年相比, 工农业总产值由5000万元增加到11300万元,税收由74万元增
加到140万元,人均收入由340元增加到770元。
综合开发建设集镇, 济南市初步总结出5条好处:一是正确引导农民消费,既把
住宅消费资金用于发展经济,又科学合理地组织农民建设了家园;二是通过出售商品
房,聚集了资金,解决了集镇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三是基础设施同步建设,甩掉了
“各家建房,政府配套”的包袱;四是以开发为龙头,带动了建筑业、建材业、商业、
服务业的发展,使建设与经济在良性循环中协调发展;五是较快地改变了集镇面貌,
增强了集镇的中心地位和吸引力。

〔清河新村建设〕济南市历城区北园镇清河村,位于北郊的城乡结合部地带。从1987
年开始规划新村,改造旧村,至1987年底,全村新建村民住宅3.3万平方米,有300多
户迁入新居,占全村总户数的30%。还先后建起了“老幼乐园”、高22层的“明湖大
厦” 、3万平方米的“济南国际贸易大厦”和1000吨位的冷库。清河教育中心和清河
医院正在兴建之中。
过去的清河村长期处于贫困之中,大多数群众住土坯房、土坑地屋。社会上流传
着“”姑娘垫了栏,也不嫁北园”的说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村由单纯的农
业经营逐步转化为工业、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多行业、多形式的产业经营,促进
了全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1988年全村有工商企业58个,固定资产1.2亿元;集体
总收入达1.04亿元,上交税金390万元,分别是1978年的76倍和150倍;人均收入连续
5年达千元以上。 经济发展了,群众盖新房的要求迫切了,为了把群众建新房的积极
性引导到旧村改造、建设新村上来,他们从1987年开始制定新村规划,并逐步付诸实
施。 一是成立了村建办公室,由9人组成。一名村委会副主任靠上抓,并先后从社会
上聘请了9名专业技术人员, 从事规划设计、 工程质量检查等; 从全省各地招用了
1000多人的施工队伍;制定了拆迁、购房、产权补偿等规定。二是采取统一规划、统
一标准、统一拆迁、统一改造、统一建设、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的方法进行建设。三
是实行优惠卖房。他们规定,凡是购买别墅楼、夫妻双方都在本村工作的村民,村委
会按房屋总造价的30%进行补贴。凡居住集体楼的村民,一律按城市居民住房租金标
准交纳房租、水电费。为了吸引新郎进村落户,他们还新建了8000多平方米二室一厅
和四室一厅的女婿楼,凡购买女婿楼的村民可享受房屋总造价15%的补贴。
由于措施得力,政策落实,清河村的规划已基本实现,成为济南市新村建设的典
型。

〔潍坊市村镇规划设计竞赛〕1988年上半年,潍坊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村镇规划设计
方案竞赛活动。全市共有44个规划方案参赛,经评委会评定,诸城市石桥子镇、安丘
县雹全镇、青州市东高镇的总体规划分别获得一、二、三名。五莲县街头镇镇域规划、
昌邑县围子镇驻地规划、临朐县辛寨镇一条街详细规划、高密县柏城镇中心村规划被
评为单项最佳方案。
这些规划方案,资料齐全,依据充分;村镇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明确;规划
布局因地制宜、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节约用地,明显的增强了规划的深度和广度,
起到了示范作用,推动了潍坊市村镇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深入开展。

(黄福娥 曲凤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