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9&rec=228&run=13

【概况】 日照因日初出光先照而得名。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黄海之滨。东临黄海,西邻临沂市,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毗邻,北与青岛市、潍坊市接壤。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总面积5358.57平方公里,辖4个县(区),54个乡(镇、街道),3297个村(社区)。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293.92万人,其中城镇居民人口106.6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4.87‰。年末常住人口287.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万人。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61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3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11.3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60.6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4.7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1.0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7.7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98亿元,进出口总值347.69亿美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21.49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61.28亿元。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6.26万公顷,粮食总产100.17万吨,水产品总产58.44万吨,肉、蛋、奶总产35.33万吨。全年新增造林面积1309公顷,森林覆盖率40.3%。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07.37万千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3家,实现增加值709.2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75.73亿元,实现利润83.74亿元,实现利税122.49亿元。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55.99亿元。
公路通车里程8209.7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62.86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3.24万人次,货物运输量7096万吨;地方海上货运量845万吨;铁路旅客运输量136.38万人次,铁路货运量5978.4万吨。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8.98亿元,邮政业务总量2.92亿元。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2.71%,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6546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8亿元。全年空气质量达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为283天,列全省第四位。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21家,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7.9亿元。
有普通高等院校6所,在校生6.2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4所,在校生4.04万人。普通中小学419所,在校生33.38万人。共取得市级及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81项,获得省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5项。专利申请量395件,授权专利167件。博物馆3个,档案馆4个,公共图书馆4所,文化馆4个。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9%。卫生机构597个,共有床位11937张,卫生技术人员13792人。全年共完成全民健身工程648个。全年参加省级及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112.5枚。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4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35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4.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4.39万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596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0731人。

【201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 7月11日,201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主论坛在日照举办。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徐祖远主持,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作主旨演讲,山东省副省长张超超致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作题为《蓝色日照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起航》的发言。

【在华外国专家建言工作会议】 8月18日23日,在华外国专家建言工作会议在日照市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32位外国专家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等19个国家和地区,多受聘于中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9人入选“外专千人计划”,7人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5人荣获省级政府“友谊奖”。

【鲁东南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建成启用】 9月24日,鲁东南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在莒县陵阳镇建成启用。该中心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陵阳街村合作建设,重点用于鲁东南古代文明的考古研究、存贮、培训、展示等。这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首次与村级合作进行古文明研究。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于1991年8月25日启动建设。201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成为全国第7家、全省第2家综合类生态示范园区。全区总面积115.6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86个行政村,5个城市社区。年末常住人口12.35万人。先后被列为全国省级开发区特别联系点、全国22个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和全省8个重点扶持的省级开发区、全省首批5家科学发展示范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2.47亿元,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9.3亿元,增长14.8%;工业增加值215.7亿元,增长19.3%;固定资产投资148.74亿元,增长16.8%;新口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18亿元,增长20.2%;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增长14.3%,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额的58%,绝对额居全市第一位;进出口总值90.1亿美元。

【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 1995年9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融“旅游度假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行政管理于一体”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7.63亿元,比上年增长8.2%;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亿元,增长15%;三次产业比例优化为32:13:55;实现渔业总产值5.68亿元,增长5.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项目6个。先后被列为国家级西施舌种质资源保护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省级冠鞭蟹种质资源保护区。拥有日照黑陶、日照西施舌、日照虾皮3个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建有部级养殖示范场1个,省级休闲示范基地、无公害产品和无公害产地3个。
旅游度假产业发展迅速,拥有旅游景区10家,其中4A级和3A级各一家;旅游特色村4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三星级以上好客山东农家乐27家;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5个,精品采摘园3家。沿海拥有民俗旅游村12个,民俗旅游户2695户,宾馆饭店126家,共有床位8万张。2014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55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亿元,分别增长9%和14%。

【日照市东港区】 全区总面积885平方公里,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62.3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29.73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8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6.6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7.2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92.8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6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87亿元,进出口总额94.23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2716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092元。先后荣获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农民画),山东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区,山东省“平安家庭”示范区,首批山东省信息消费试点区,山东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2014年度第二批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山东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先进单位,第二批山东省药品安全示范区,全省体育彩票工作先进区,全省森林防火能力建设达标区等荣誉称号。
山海路全线贯通 2014年8月4日,总投资达5.93亿元,全长44.73公里的山海路西延工程全线通车。山海路连接日照市城区、东港、莒县,成为全市横贯东西的主干道和促进城乡交流、统筹全域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山海西路共分四期建设,第四期工程(起于三庄镇龙门崮风景区,讫于莒县交界,与莒县的旅游大道相接)全长10.53公里,于2014年8月4日建成通车。自2012年3月开始,东港区组织进行了以“适地、适树、生态、美观”为主题的山海西路绿化工作,栽植了黑松、雪松、法桐等2万余株绿化苗木。全线创新采用挂网客土喷播防护近10万平方米的路堑、边坡,较好地改善了绿化环境,减少了安全隐患。建成后的山海西路与S335省道并行,贯通东港区东西,将东港区东部沿海镇街道与西部南湖镇、陈疃镇、西湖镇、三庄镇串联起来,同时也将南湖的梨文化、陈疃蓝莓园农业特色产业园区相连接,有效地促进了三庄镇龙门崮风景区、太阳山风景区、以及北部的李崮寨风景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山海西路的建成通车,不仅有效地改善沿线群众的出行条件与生活质量,更开辟了一条西邻区县、地市进入日照市的交通新干线,加速了人流、物流聚集,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美丽东港”建设取得新成效
东港区委、区政府把建设“美丽东港”作为实现“生态日照”的具体路径,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美丽东港”工程的重点、难点和亮点,着力打造美好环境、美好生态、美好生活、美好乡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成为全省首届“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区”。东港区统筹城乡规划布局,制定了《东港生态区建设规划》《关于加快建设“美丽东港”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以创建省级生态区为抓手,组织开展了“生态建设年”活动,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高。扎实推进三庄河、南湖河、傅疃河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治理,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机制,在全市率先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监控平台、实现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全覆盖。扎实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以日照水库周边禁养区和崮河流域为重点,对659个畜禽养殖户实施关停、搬迁或转产转业,拆除养殖设施13.4万平方米。推进石材加工业综合整治,关停石材加工户255家,全区影响市区饮用水源的石材加工业污染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切实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投资3515万元对营子河、后楼河及各镇驻地主要河道进行了生态治理和景观改造。强力推进秸秆禁烧、扬尘治理,划定了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淘汰小燃煤锅炉21台,全区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扎实推进荒山、水系、路网绿化,新增造林面积1800公顷。加强土地矿产资源管理和保护,全区耕地总量连续18年保持动态平衡,被表彰为“全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模范区”。全区已建成国家级生态镇4个、省级生态镇6个,“乡村文明行动”省级示范镇2个、省级示范村2个、市级示范村6个。
东港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 东港区在全市率先实现法律顾问体系全覆盖。全区47家法律服务机构、343名法律工作者为78个区级党政群部门单位、9个镇(街道)、220个社区(居委会)、1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担任法律顾问,覆盖率达到100%。政府强力推进,构建法律顾问全覆盖网络体系。成立了法律顾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法律顾问工作的具体操作与实施,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市场化运作,多形式推进实施法律顾问全覆盖的制度设计。强化措施,规范服务,推动法律顾问制度落实到位。明确法律顾问的基本条件,对担任法律顾问的法律服务机构及工作人员作出明确要求,选择社会信誉好、法律服务水平高、热心公益事业的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工作者作为顾问单位和顾问人员。多方式配备法律顾问,区政府、镇(街道)政府(办事处)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购买法律服务,与中标单位签订法律顾问服务协议,为8位区政府领导、32个区直部门和每一个社区(居委会)都配备了法律顾问;国家和省、市属单位、规模以上企业采取公开招聘、定向邀请等方式自主选聘法律顾问,按照市场运作方式,签订法律顾问服务协议;已聘请法律顾问的区直部门、单位和企业,本着延续历史、坚持自愿的原则,继续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开展法律顾问服务;中小微企业按照自愿报名、自主参与、共同出资的方式,设立中小微企业法律顾问专项服务基金,共同出资购买法律服务。明确工作职责,将法律顾问工作职责归纳为当好“四员”。当好顾问参谋员、当好法治宣传员、当好矛盾纠纷化解员、当好法律服务员。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出台《东港区法律顾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建立中小微企业法律顾问团实施保障性法律服务的办法》,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日志、定期服务、工作档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将法律顾问的基本信息、工作职责、服务规范、服务承诺等上墙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规范文明服务。强化考评,加强督导,确保法律顾问取得实效。

【日照市岚山区】 全区总面积778.63平方公里,年末户籍总人口42.62万人,常住总人口40.2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91.52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5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01.9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2.0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50.8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8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9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97亿元,进出口总额85.36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7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123元。被评为全国市辖区科学发展百强、全国民生改善优秀示范城市、全省最具石化投资价值城市、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区、省级文明区,被表彰为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区、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区、省级创业先进城市。
服务支持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
一是全力做好搬迁工作。区委先后召开3次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项目服务推进工作,在全区抽调150余名领导干部,组成5个驻村工作组,全力做好群众工作,有力地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截至2014年底,东湖片区431户顺利搬迁,完成了韩家营子、申张村房屋清点评估,累计清理地面附着物6300余亩、海域附着物1.1万亩,搬迁坟墓2559座。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解决搬迁群众老有所养问题,将项目搬迁区域和岚山头街道、安东卫街道全部纳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范围,全区有6182名农民参加了被征地农民保险,发放养老金2.18亿元。同时,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障范围,医疗保险每人每年补助360元,确保搬迁群众能够病有所医。三是全面抓好安置区建设。可安置8000余户、2万余人的山钢安置区锦绣花园50栋住宅楼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4.2亿元,37栋竣工交付,投资1.2亿元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启用。及时制定了搬迁安置群众定期回访机制,帮助解决群众搬迁后的困难和实际问题,赢得了搬迁群众的理解支持。
百万吨级冷链物流园建设 项目位于沈海高速公路以西,342省道以南,净用地面积676000平方米。主要建设10栋库容4万吨的海产品仓储库及食品加工车间、产品展销中心、电子交易与检测中心、商务办公楼等,配套建设道路堆场(含集装箱)80000平方米、给排水、电气、通讯、环境保护等配套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577067平方米,总投资89158.79万元,建设运营期2年。目的是承接岚山传统水产业转型升级,减少安全生产隐患,打造岚山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014年,开工建设一期工程规划范围内的冷库3座、每座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沿街商业楼4栋、每栋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2015年,计划新开工冷库2栋、9600平方米加工车间1栋、沿街商业楼8栋、14000平方米公寓楼1栋、12700平方米酒店一栋,计划总投入4亿元。

【五莲县】 全县总面积1497平方公里,年末户籍总人口51.58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0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2.6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6.6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0.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2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3亿元,进出口总额8.92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135元。年内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验区、全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奖、全省法治创建先进县、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山东省全域化旅游改革试点县、山东省第二批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五莲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 2014年2月,五莲县被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确定为“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信用五莲”体系建设的“五大工程”之一,就是把全县10万户农户纳入信息采集和评价范畴,为信用等级高的农户提供优惠信贷支持。为此,五莲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共采集农户信用档案85939户,覆盖全县632个行政村,并在所有农村分三个层次建设了600余家“金融惠民服务站”,覆盖率达到100%。五莲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使全县农户、社区居民的信用意识显著提高。2014年,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91.5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133.52亿元,其中涉农贷款达89亿元,比2013年同期增幅17.62%,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五莲县先后获评全省金融生态建设模范奖、全省金融创新发展试点县。
五莲县建立综合性群众服务中心
2014年,五莲县针对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反映办事难的问题,精准“定向”整改,投资近400万元,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的综合性县级群众服务中心。五莲县群众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对各种渠道反馈的社情民意、群众诉求进行汇总梳理,按照“集中受理、分类交办、限时办结、统一监管”的模式,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群众服务中心分三期建设,第一期主要整合党政服务资源服务民生,第二期、第三期主要整合社会服务、市场服务资源。已完成一期建设,主要包括开设7900000热线大厅、中心网站、现场接待大厅、法律服务中心、信访大厅5个服务大厅和社情民意综合研判中心。服务中心通过现场、电话、短信、网站、微信5种方式,坚持24小时一口受理各类群众诉求。服务中心组建以来,整合了全县12处乡(镇、街道)、70多个部门的民生资源,先后受理、交办群众诉求500余件,办结率84.2%,群众满意率达到97%,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多跑腿、求助无门路”的难题。
五莲县龙潭沟水库建成蓄水
2014年8月,历时两年多,总投资2.69亿元的五莲县龙潭沟水库建设完成了69米高的碾压混凝土大坝,并通过省水利厅下闸蓄水验收。水库位于五莲县东南部,潮白河上游,设计流域面积16.2平方公里,总库容107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00万立方米,是一座集防洪、灌溉、旅游等于一体的中型水库,也是山东省近十年来新建的唯一一座中型以上水库。龙潭沟水库的建成,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下游防洪减灾能力,保护下游79个行政村、7万口人的安全,而且能够改善五莲东部区域农田灌溉面积1.64万亩,保障3.6万人的饮水安全。同时,水库可形成513亩水面,为五莲山风景区增加特色鲜明的“水”元素,提升景区档次,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莒县】 全县总面积1821.1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年末总户数392240户,人口110.2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1.2‰。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5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31.2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2.0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0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9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54亿元,进出口总额68.4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89元。年内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省农业机械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莒县被确认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2014年10月20日,根据《民政部关于印发〈全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民发〔2012〕117号)和《民政部关于发布〈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行业标准的公告》(民政部公告第251号)的要求,经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第十八次千年古县专家会议鉴定,确认莒县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莒县文心高级中学·日照一中莒县校区招生 莒县文心高级中学创建于2014年,是莒县县委、县政府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新建的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经市政府同意与日照一中进行合作办学,加挂“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莒县校区”校牌,合力打造一所全市一流的示范性高中学校。学校位于沭东新区,占地12.87公顷,总投资2.1亿元,总规划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计划设置72个教学班,可容纳3600名学生就学;2014年已招收新生1300多人。

2014年7月12日15日,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帆船帆板决赛在日照举行。图为决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