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集中突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8&rec=369&run=13

西部地区要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集中力量重点推进,带动全局整体
提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市
为单位整体提升综合实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内生动力活力,加快科学跨越发
展。
一、新型城镇化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统筹城乡发展,打破二元结构,加快构建中心城市、县城、
小城镇、农村社区“四点对接”的新型城镇体系,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
乡产业融合发展,尽快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一)加快推动区域性中心城市扩容提质。按照扩展空间、完善功能、集聚辐射
的要求,支持有条件的城市调整优化行政区划。支持设区市和滕州、兖州、邹城、曲
阜、沂水、乐陵、临清等人口聚集规模大的县城发展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构建一
小时“泛城市圈” , 促进县城与中心城区同城发展。推进“济兖邹曲嘉都市区”、
“大临沂新临沂”、“德州一心四极”、“聊茌东”、“菏定巨东”组群城市集聚对
接融合发展。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方针,突出城市特色,科学合理规划
定位,壮大经济实力,完善综合服务,增强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加快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城市及城市间道路和交通线路网络,支持市内立交
桥、高架路建设,提高交通快速通达能力,强化与区域交通的高效衔接。统筹规划建
设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加强排水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城市防洪排
涝能力。集约节约用地,充分利用城市地下和旧城改造空间,积极发展节地节能型建
筑。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保护历史传统文化,搞好生态景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形象,
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二)加快建设中小城市、县城和重点镇。提高中小城市、县城和重点镇规划建
设标准,加强城镇建设与产业布局的配套衔接,推动规模结构合理化、土地利用集约
化和城镇面貌特色化。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融入区域产业分工体
系,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增强产业支撑和综合
承载能力、劳动力吸纳能力和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乡村发展能力。认真落实居住
证管理制度,适当放宽落户条件,探索农民带地入城,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
进展,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全覆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
好“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增加西部地区示范镇的数量和占比份额。
(三)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
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
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和城乡关系,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新农村。优化村庄布局,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进,在切实保
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以城边村、园区周边村、经济强村为重点,建设农村新型
社区,积极稳妥引导农民适当集中居住,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完善农村路
网体系,提高等级标准,加强农田水利、农村沼气、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推进
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居住管理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
园。
二、县域经济
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县域科学发展整体提升综合实力的政策措施,加大省
级指导支持,突出市级主导地位,推广临沂市、济宁市、德州市实施县域经济倍增计
划的经验,调动县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县域经济加快科学发展,提高质量效益,
增强综合实力。
(一)因地制宜特色发展。西部地区要保持县域适度投资强度,着力促进投资结
构优化;实施大企业、大项目带动,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扩
大消费、拉动内需。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基础和增长潜
力,科学规划布局,明确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
游则游,宜生态则生态,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
(二)做大做强镇域经济。西部地区要立足镇域区位特点、产业基础、资源禀赋、
自然条件等,推广德州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两区同建”经验,通过政府引导、政策
推动、市场运作和各方参与,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建设一批工业主
导型、商贸带动型、现代农业型、交通枢纽型、工矿依托型、旅游服务型、区域中心
型等多种类型的小城镇。支持人口较多、处于重要交通节点、邻近边界的经济强镇、
区域重镇、文化旅游名镇加快发展。依法扩权强镇,赋予重点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
理权限。重点镇的建设用地出让金净收益,全部用于所在地乡镇发展,优先支持基础
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污水垃圾处理
费等税费,全部用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着力提高吸纳人口转移、吸
引产业集聚能力。力争到2020年,西部地区进入全国千强镇的数量由目前的17个增加
到30个左右。
专栏七:重点特色镇
经济强镇(61个)
枣庄市税郭镇、齐村镇、桑村镇、西岗镇;济宁市唐口街道、长沟镇、新兖镇、
陵城镇、北宿镇、欢城镇、张黄镇、胡集镇、疃里镇、寅寺镇、拳铺镇;临沂市义堂
镇、褚墩镇、相公镇、大庄镇、李庄镇、许家湖镇、向城镇、上冶镇、地方镇、垛庄
镇、大店镇、青云镇;德州市二屯镇、糜镇、宁津镇、庆云镇、临盘街道办、王凤楼
镇、前曹镇、宋楼镇、鲁权屯镇、铁营镇、房寺镇、潘店镇;聊城市郑家镇、烟店镇、
定远寨乡、朝城镇、石佛镇、冯屯镇、乐平镇、琉璃寺镇、蒋官屯街道办、东城街道
办、顾官屯镇;菏泽市沙土镇、庄寨镇、陈集镇、大田集镇、谢集镇、龙堌镇、随官
屯镇、彭楼镇、武胜桥镇;宁阳县华丰镇;东平县州城街道办。
区域重镇(49个)
枣庄市陶庄镇、邹坞镇、阴平镇、泥沟镇;济宁市喻屯镇、石桥镇、颜店镇、息
陬镇、中册镇、太平镇、韩庄镇、王鲁镇、大张楼镇、郭仓镇、韩垓镇;临沂市半程
镇、沂堂镇、郑旺镇、青驼镇、马头镇、黄山镇、尚岩镇、梁丘镇、郑城镇、常路镇、
板泉镇、店头镇;德州市边临镇、柴胡店镇、尚堂镇、临南镇、恩城镇、北城街道办、
郑店镇、伦镇;聊城市康庄镇、张鲁镇、牛角店镇、许营镇;菏泽市吴店镇、普连集
镇、冉堌镇、汶上集镇、麒麟镇、丁里长镇、闫什镇、菜园集镇;宁阳县磁窑镇;东
平县彭集街道办。
文化旅游名镇(36个)
枣庄市榴园镇、北庄镇、马兰屯镇、滨湖镇;济宁市越河街道办、兴隆庄镇、泉
林镇、峄山镇、羊山镇、水泊街道办;临沂市李官镇、黄山镇、汤头镇、铜井镇、重
坊镇、诸葛镇、兰陵镇、薛庄镇、柏林镇、岱崮镇、洙边镇、白旄镇;德州市黄河涯
镇、苏留庄镇、四女寺镇、朱集镇、祝阿镇;聊城市堂邑镇、柳林镇、张秋镇、鱼山
镇、清平镇;菏泽市胡集镇、青堌集镇、浮岗镇、董官屯镇。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西部地区要把民营经济作为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的重要
抓手,全面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增强发展活力,
壮大民营经济实力,提高发展档次和水平,成为西部加快隆起的骨干支撑力量。一是
降低准入门槛。在全省已实行“零首付”、“免登记”、“免收费”的基础上,进一
步细化准入领域,在更大程度上允许并鼓励民间资本合法进入。制定实施民营企业上
市融资扶持政策,拓宽社会融资途径。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
制重组。二是坚持分类施策。制定专项培育计划,扶持特色突出、成长性好、科技含
量高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基础薄弱的地方组织劳务输出,吸引鼓励务工人员返
乡创业。建设一批民营经济园区,实行政策集中优惠、要素集中供给,扶持其扩大规
模。三是鼓励全民创业。重点扶持初创企业发展,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产业投资
基金作用,增加小额担保贷款基金规模,解决创业初期注册资本金和创业启动资金问
题。支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健全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增强为中小企业
提供投资、信息、咨询、财务服务的功能。落实小微企业减税政策,发挥其对稳增长、
促就业的积极作用。
三、改革开放
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必须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
节实现改革新突破,更多运用市场化手段谋发展;推动开放向优化结构、拓展深度、
提高效益转变,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上谋求更大作为,有效激发区域发展动力活力,
挖掘优势潜力,推动科学跨越发展。
(一)全面深化改革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鼓励西部地区按照大部门制改革方向,优化政府组织
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严格落实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公信力。在新一轮
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中,允许西部地区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在减少审批事项、
精简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特别是在城乡资源要素配置、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农村人口转移等方面率先改革创新。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更加注
重结构优化、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扩大就业和民生改善,形成较为完善
更加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2.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依法保障农民权益,增加农
民财产性收入。加强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和检查督导,完成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
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集体林权制度和国
有林场改革。探索进城农村人口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和补偿机制。完
善征地补偿机制,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扎实推进陵县边临镇、武
城县鲁权屯镇、郯城县李庄镇、冠县柳林镇、郓城县随官屯镇、任城区南张镇等国家
和省级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增强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
功能。加快推行农村新型社区规范化管理。
3.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和“营改增”试点,完善全
口径预算管理体系,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规范省财
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提高县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健
全收支管理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重点向城乡
低收入者、困难群体倾斜。推进“乡财县管”管理方式改革。引导金融机构扩大贷款
规模,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和质量,推进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加强对农村金融
改革的引导,确保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稳妥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提高“三农”
自我服务水平。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加强民间融资风险监测,强化企业资金链断
裂等金融风险防范。探索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等。支持临沂、德州、聊城等有条件的市开展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打造
省界地区金融中心。
4.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
济发展活力。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市场化兼并重组。制定实
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案,加快国有资本市场化步伐,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健全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
5.深入推进改革试点。凡适合西部地区的重大改革试点要优先安排,围绕解决全
局性、深层次、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加快推进各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充分发挥基层
首创精神,在统筹城乡发展、“两型社会”建设、小城镇综合配套、高效生态经济、
农村土地管理等领域,创新发展,重点突破。加快推进投资融资、社会保障、教育、
科技、文化领域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和环境价格改革。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整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入推进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二)扩大对外开放
1.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外贸发展向注重质量效益、
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转变。西部地区要重点扩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
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巩固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控制高
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增
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西部地区要坚持招商引资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创新招商方
式,大力推进资源招商、产业招商、环境招商,着力在现代农业、高端制造业、高新
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扩大招商。鼓励支持大企业对
接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以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为重点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鼓励引进战略投资者兼并重组部分企业,全面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坚持“引资”与
“引智”相结合,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创新机制、现代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加快完
善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和环境,增强引资和配套能力。扩大利用国外贷款规模,重点
投向农村生态环境、民生工程、公共服务等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
大力培育上市企业后备资源。
3.加强区域合作联动。积极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支持西部地区一体化发展。鼓励
区域内各地在电力煤炭等能源供应、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
护等方面开展合作。依托京沪铁路、新兖石铁路、京沪高速公路、运河水道、机场等
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支持西部地区发挥交通区位和产业资源优势,与省会城市群经
济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省内中东部地区联动协作,
与京津冀、中原经济区、长三角地区等省外相邻区域加强合作,广泛开展基础设施、
产业接续、资本运营等领域的项目对接,引导支持资源、人才、技术、劳动力等各类
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流动配置,促进区域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支持德州市实
施“南融北接”,与济南合作共建产业协作区。支持聊城、菏泽市强化中原地区资源
输出和南北区域交流合作的战略通道及经济纽带功能,建设鲁西内陆开发试验区。
4.积极扩大对外投资合作。支持西部地区有条件的企业,加强境外矿产资源开发,
重点建设兖矿集团和临沂矿业澳大利亚煤矿、祥光铜业塞浦路斯铜矿、信发集团印尼
铝土矿等资源生产供应基地,进军资源深加工领域。积极推动纺织、建材等富余产能
向境外转移,鼓励引导有实力的出口企业到境外投资设厂、建立研发中心。有序扩大
劳务输出和海外工程承包。引导工程企业与资源加工型企业联合开展境外投资,以工
程换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