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8&rec=319&run=13

【概况】 据《长河志籍考》记载,汉代黄河故道流经德州及陵县,称之谓
“德水” , 故称此一带为“安德” ,以取“德水安澜”之意。隋开皇三年(583年)
改“安德” 为“德州”。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北侧。全市总面积10356平方
公里, 辖11个县(市、区),134个乡(镇、街道),3056个村(社区)。年末全市
常住人口567.1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46‰。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460.59亿元, 比上年增长11.2%。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273.54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1301.6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85.38亿元。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1686.6亿元, 境内财政收入236.66亿元,财政支出267.3亿元。年末金融
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24.2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66.44亿元。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0.5亿元,进出口总额35.38亿美元。
农业总产值568.6亿元,比上年增长3.8%。粮食总产834.7万吨,棉花总产10.4万
吨,油料总产1.87万吨,蔬菜总产556.9万吨,水果总产39.27万吨,水产品总产9.89
万吨, 肉、 蛋、奶总产133.17万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2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7679.63亿元,实现利润494.41亿元,实现利税878.84亿元。资质内建筑企业201家,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4.9万元。
公路通车里程4056.8公里。公路共完成客运量1.2亿人次,完成货运量1.9亿吨。
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0.4亿元,邮政业务总量4.05亿元。全市城镇化率47.74%,开工保
障性安居工程15966套。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01.3亿元。
有普通高等院校4所,在校生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1所,在校生6.82万人。普通
中学195所, 在校生27.32万人。小学970所,在校生42.29万人。幼儿园782所,在园
幼儿14.92万人。共取得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84项,专利申请量4195件,授权专利2807
件。公共图书馆12所,文化馆11个,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卫生机
构210个,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 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22126张,卫生技术人员
2.53万人。全年参加省级及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43枚。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12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54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入10876元,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32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
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3.9万人、 138.4万人、32.4万人、57.3万人和36.9万人。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3.53万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99%。城
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4.63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0.37万人。
(郑 琳 刘 振)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998年启动建设,2012年晋升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辖5个镇(街道),面积320平方公里。是国家火炬计划新能
源产业基地、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太阳能光热综
合利用示范区、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知识产权产业化试点基地,山东省科学发展示范
区、对外开放先进区、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常住人口30万人。
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216.4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5亿元,第二产业增
加值135.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4.6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6亿元,比上年
增长13%。 固定资产投资148.98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公共预算财政收入20.38亿
元,增长15.9%。存款余额94亿元,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2个,实现工业总
产值(现价) 648亿元,增长19%;进出口总值2.7亿美元,其中,进口4082万美元,
出口2.38亿美元。
初中6所, 在校生5392人。小学27所,在校生1.21万人。幼儿园在园儿童约6000
人。 卫生机构13个。医院及卫生院病床85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100人,执业医师
和执业助理医师350人。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参保1.2万人、1.53万人;城镇居民
养老、 医疗保险参保606人、9176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8.78万人;新农合
参保12.38万人。孤儿11人,补助标准每年每人8640元,城镇低保557人,保障标准每
月320元,农村低保4370人,保障标准每年2000元。
(路宗凯)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 成立于2002年,原名德州商贸开发区,2006年经省政
府批准升级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位于德州市中心城区西部。
全区总面积23平方公里,辖1街道,23个村(社区)。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8.61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0.56‰。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0.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
实现增加值44.42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4.11亿元,实现利润22.44亿元,实现利
税29.05亿元。城镇化率100%,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00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
资1.84亿元,村镇建设完成投资5亿元。
有普通中学3所,在校生0.31万人。小学7所,在校生0.63万人。幼儿园21所,在
园幼儿0.18万人。 共取得市级及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89项。农村文化大院9个。广
播、 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卫生机构5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个,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 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870张,卫生技术人员702人。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2.49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4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
保人数1.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52%。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11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42人。
(郑 琳 刘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