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8&rec=181&run=13

【概况】 近年来,山东省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把文化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
构的重要着力点,文化产业保持总量快速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发展后劲显著增
强的良好势头。 2013年,全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3230亿元,同比增长18.5%。按国
家口径,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055亿元,增长15.8%。
增幅快、规模大。“十一五”以来,山东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文化产业
增加值年均增长20%。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文化产业发展逆势上扬,实现“增
长幅度高于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长幅度、投资增幅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新
兴文化产业增幅高于整个文化产业增幅”的目标。
结构优、业态新。实施“创意山东”计划,加快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催生新兴
文化业态,培育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电视、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业态,文化产
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青岛市入
选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全省建成3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 已有近
500家动漫企业落户。 启动山东文化产业发展“金种子”计划,加强小微文化企业孵
化培育。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全省民营书业占据全国近半市场份额。文化产业外
向度增强, 2013年全省核心文化产品出口额为17.65亿美元。截至年底,全省城市电
影院线24条、农村电影院线17条,全年全省电影票房收入7.55亿元,同比增长30%。
实力强、活力足。突出抓好重点文化企业、文化项目和文化园区“三大载体”建
设,连续三年公布三批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重点文化企业、重点文化产业园区。
深入实施大集团带动战略,推动国有骨干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组建起山东出版集团、山东影视集团、齐鲁传媒集团、山东演艺集团等一批龙头文化
企业集团, 骨干文化企业实力不断增强。2013年,大众报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21.55
亿元, 净利润7.35亿元,连续两年利润超过7亿元,居全国省级报业集团第一位;山
东出版集团主营业务收入129.09亿元,净利润7.67亿元,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同行业前
三位,连续四年被命名为全国“文化企业三十强”;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主营业务
收入51.31亿元,拥有16个市级分公司,121个县级分公司,实现“全省一张网”,成
为全国最大的有线网,全省有线用户2000多万,数字用户1000多万,宽带用户80多万,
高清用户180多万,双向用户100多万。文化产业项目规模大、前景好,2013年全省文
化及文化创意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292个,完成投资3651.5亿元,按当年价格
计算增长21.2%。文化产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各类文化产业园区达到141个,其中国
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9个,是全国6个园区基地过百的省份之一。
精品多、品牌靓。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和齐鲁画派推进工
程,齐鲁文化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近年来,推出电视剧《闯关东》《沂蒙》《知青》
《温州一家人》《父母爱情》等一大批精品力作,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鲁剧、鲁版图书、文学鲁军等品牌进一步叫响。实施齐鲁文化走出去工程,山东文博
会、孔子文化节、潍坊风筝节、青岛啤酒节等文化节会品牌,“好客山东”文化旅游
品牌,“孔子故乡 中国山东”文化交流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有效提升了山东文
化软实力。
政策实、环境优。近年来,山东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制定出台30多个
扶持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增加到每年2亿
元,省、市两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达到每年8.25亿元。设立山东省文化发展投资
基金,首期募集资金2.75亿元,总规模将达到10亿元。加强改进文化产业统计工作,
修订完善文化产业统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统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文化体制改革】 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自2003年6月正式启动,是中央确定的
全国首批有试点任务的省份之一。十年来,经过试点探索、综合改革、重点攻坚等阶
段,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攻克文化发展难题,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2011年至2012年
10月进入全面攻坚阶段,至中共十八大召开前基本完成中央确定的阶段性重点改革任
务,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
进地区。
理顺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撤销所有市、县两级单设
的文化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整合相关职能,成立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整合省
广播电影电视局、省新闻出版局成立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将文化、广电、新闻出
版等有关行政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调整归并, 全省17市137个县(市、区)均成立文
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从体制上解决了职责不清、多头多层执法等问题。全省文化市
场综合执法人员由1200人增加至2319人, 并且实现证件、 标识、着装、车辆、文书
“五统一”。全省广电系统全面完成“局台分开、管办分离”和电台、电视台“两台
合一” , 省、市、县三级普遍组建广播电视台。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基本完成,实现
“全省一张网”,成为全国最大的有线网。创新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分别在
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设立国有文化企业综合管理处、资产处。
健全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把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作为重点,根据不同文化单位
的功能定位,加强分类指导、全面推进,进一步增强文化微观主体的活力和竞争力。
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通过撤销、合并、划转、转企等方式,推动
全省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出版发行单位、电影公司电影院、重点
新闻网站、 党报发行机构等完成改革任务,共有772家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涉及
干部职工总人数24092人,其中,事转企18697人,内退2021人。注销事业单位533个,
核销事业编制20563个。 把改革与资源整合结合起来,组建山东出版集团、山东广电
网络有限公司、齐鲁传媒集团、山东演艺集团、山东影视传媒集团等一批大型文化企
业。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不断深化。着眼于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增强活力、
改善服务,探索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深入推进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
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岗位管理、绩效工资制度,引入竞争和激
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内在发展活力。
新闻媒体宣传与经营业务“两分开”稳步推进。深入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
省级、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的党报党刊已全部完成发行业务剥离,组建专门的发行
公司。积极推进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探索影视剧、娱乐、科技、体育等节目制
作的剥离转制,组建面向市场的节目制作公司。
(王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