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服务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8&rec=153&run=13

【概况】 2013年, 全省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44.8亿元,同比增长
13.4%, 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幅0.3个百分点。从地域分布
看,城镇仍是主要消费市场,但农村市场增速加快。全年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7453.6亿元,同比增长13.3%;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291.2亿元,增长13.8%。
从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340.2亿元,增长13.8%;住宿餐饮业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04.6亿元,增长10.5%。
餐饮业呈现适应性结构调整。受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餐饮消费结构呈现出适
应性调整,高端消费比重大幅度下降,中低端消费成为主流消费形态。当年全省累计
实现住宿餐饮收入2238.2亿元,同比增长10.7%,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4.9个百分点。
早餐供应快速增长,全省48家早餐企业连锁经营网点6164个,供应早餐品种20~50个,
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 60家重点监测餐饮企业实现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9%,其
中正餐下降26%,快餐增长10.3%。
重点商品销售平稳增长。全省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销售的21大类商品全部实现增长,
累计实现商品销售额10894.1亿元, 同比增长14.1%。 汽车消费全年累计实现消费额
2478.2亿元,同比增长13.3%,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家电行业,中高端家电占
比明显提高,健康类小家电销售火爆,销售额同比增长17.5%,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
百分点。金银珠宝消费进一步多元化,婚庆市场需求稳定,投资市场热情高涨,金价
下跌推动黄金消费强劲增长,销售额同比增长32.3%,比上年同期提高14.8个百分点。
房地产持续热销,住房装饰热度不减,带动相关产品保持较快增长,五金电料类、家
具类、 建筑及装饰材料类商品消费分别增长20.7%、14.1%和22.5%。基本生活消费品
保持刚性增长,粮油食品饮料类销售额增长15.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2.6%,
日用品类增长14.5%。
食用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12月,翘尾因素影响消失,食品价格涨幅明显回落,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9%, 较上月涨幅回落0.8个百分点。监测的11大
类61种生活必需品中, 37种商品价格环比上涨、1种持平、23种下降。粮油市场全年
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粮食市场先降后升,食用油价格持续震荡下行。12月粳米、面粉
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78%和持平, 同比分别上涨0.78%和2.55%;花生油、豆油价格环
比分别下降0.58%和0.08%,同比分别下降4.29%和7.76%。猪肉市场供应充足,除春季
短时间价格偏低外,全年价格波动幅度不大,猪粮比价保持在合理区间。12月生猪收
购价格、 白条肉出厂价格、五花肉零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93%、1.02%和0.34%,同
比分别下降4.69%、3.85%和持平,猪粮比价为6.81:1。全年禽蛋价格波动较大,第四
季度趋于平稳。 12月活鸡、白条鸡、鸡蛋批发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43%、上涨0.8%和
1.36%,同比分别下降8.05%、1.5%和11.58%。蔬菜价格全年波动幅度不大,寿光蔬菜
价格指数在95.3-168.2之间, 月度蔬菜价格指数最高与最低之比由2012年的2.3缩小
到1.8。12月寿光蔬菜价格指数为121.31,环比上涨6.79%,同比上涨1.4%。
商贸企业运行状况。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11681.6亿元,同比增长13.3%,
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10063.2亿
元, 同比增长13.5%。 400家重点监测流通企业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实现商品销售额
4081.3亿元,同比增长11.6%;门店总数达到24217个,同比增长3%。
推进消费促进工作。 深入推进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5月,召开全省满意消费惠
万家活动现场会,围绕推动建立搞活流通、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结合商贸流通重点工
作,研究策划了满意消费惠万家八大专题活动。组织开展促销活动。春节、国庆期间,
分别组织开展迎新春欢乐购物节和金秋佳节购物月活动。春节黄金周期间,全省重点
企业累计实现商品销售额168.3亿元,同比增长16.1%。国庆节期间,全省重点监测流
通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80.8亿元, 同比增长14%。积极扩大品牌消费。推进品牌促进
体系建设试点,规范试点项目管理,及时调度项目建设情况,委托各市对试点项目进
行验收,较好地完成了项目建设内容,打造多种形式的品牌商品销售平台。
提升市场运行监测质量。加强监测基础。优化监测样本数量和结构,监测内容扩
大到26大类、 181个品种、27大指标、59种应急商品。其中生活必需品监测样本达到
192家, 生产资料达到125家,重点流通企业达到666家。提升监测质量。狠抓市场监
测各项报表制度的落实,系统报送率、及时率稳定在95%以上。商务预报平台建设有
了新突破。 全省县级商务预报全部开通,全年商务预报发布信息28990条,商务部主
网站采用7269条。
提高应急保供能力。精心组织春节市场供应。充分发挥大型骨干流通企业供应链
优势、加强商品交易市场物流集散功能,根据节日消费特点,备足名优特新商品,春
节期间各市商品投放总值同比增长15%以上。 落实冬春蔬菜储备制度。强化蔬菜应急
保障,组织济南、青岛、淄博市落实好冬春蔬菜储备,制定储备方案,总储备规模达
到2.78万吨,从上年底至3月初,陆续向市场投放储备菜2.5万吨。做好猪肉市场调控。
针对3月以后猪肉市场跌至盈亏平衡点的状况, 积极做好生猪市场调控工作,大力推
进各市启动收储任务, 引导重点企业增加商业储备,同时完成2.7万吨中央储备肉的
收储任务,促进猪肉市场稳定运行,猪粮比价保持合理水平。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对
《山东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制订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调整优化应急物资保障企业,修改完善应急工作文书等。
(陈爱国)

【服务业】 2013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2519.2亿元,同比增长9.2%,高于
全国0.9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1.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3%。
全省加快服务业发展电视会议召开。11月,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服务业发展电视
会议,省政府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席,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讲话。会议阐述了新
形势下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意义,全面分析了全省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
步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动员各级各部门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强有力的工作措施,
加快形成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这是新一届省政府召开的第一个高规格的服
务业工作会议,主会场和分会场参会人员共计1万多人。
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政策。组织完成山东服务业科学跨越发展研究。围绕服务业
转型升级、推进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和服务业投资等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一批研究
成果。 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印发《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鲁政发〔2013〕25号),在发展理念、体制改革、对外开放、资源集聚、创业创新
和人才支撑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
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组织各市、省有关部门对《山东省“十二五”服务业发
展规划纲要》进行中期评估,全面总结“十二五”以来全省服务业发展情况,查找存
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抓好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围绕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完成“一
圈一带”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着力推动区域服务业错位发展,打造一批特色
优势产业高地, 形成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服务业中心。 指导威海市等有关单位完成
《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的编制。
推动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济南、青岛两市顺利完成国家服
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中期评估。济南市“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旅游、
商务会展”五大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6
%,成为拉动全市服务业增长的支柱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长25%,总量继续
居全省首位。青岛市提出65项重点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46项,争取落实保税港区和
机场物流的优惠政策,对韩国游客实行落地签政策。11个省级试点区域围绕改革任务
目标,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在创新体制机制、培育优势产业和释放发展活力等方面
取得显著成效。
加大投资力度。国家和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对全省高技术服务业、现代物流
业、 文化创意产业、养老服务业和公共服务平台等领域的120多个重点服务业项目予
以支持,带动社会资金的投入,发挥了财政资金带动的作用。服务业载体项目数量扩
大到200个,加强对载体项目的扶持,进一步放大载体项目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服务
业的招商引资活动,香港山东周和台湾·山东经贸文化周活动突出服务业主题,宣传
山东服务业发展的成效,推介了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取得一批洽谈合作成果。
绩效考核。完成对上年度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三大载体的绩效考核工作。考核工
作更加注重发展实效和典型示范效应,更好地引领服务业发展。根据新形势的要求,
在借鉴外省和有关市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绩效考核办法的修订意见。
提高规范化水平。启动第二期服务业“千人培训工程”,全年组织服务业培训班
13期, 培训人员605人。省质监局、工商局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和山东省服务名牌
建设工作,下达省级服务业地方标准制订、修订项目32个,建设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
目41个, 争取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15个,全省有效期内共有504个服务项目
被评为山东省服务名牌。联合省统计局按季度通报全省和各市服务业主要指标的进展
情况,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经济运行的研究和分析。
(徐 洪)

【供销合作】 2013年,全省供销社系统销售总额、利润总额同比实现新增长,
分别达到3774亿元、57.7亿元,并在县级层面实现组织和为农服务全覆盖。流通服务
网络继续向村居延伸,供销社在农村流通中的主导力量进一步增强。积极推进省属社
有企业改革发展,实现稳定发展,全年完成销售收入14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1亿元。
系统改革发展。适应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趋势,把推进供销社改革创新贯穿全
年工作,通过构筑基层供销社、村“两委”、合作社和资金互助组织“四位一体”合
作机制,实施农业服务规模化、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参与城镇化建设、社有企业改
革发展“四线并进”,构筑新型基层工作体系,努力探索供销社为农服务“一张网”
“一条龙”“一个社”的实现形式,在提高为农服务能力、完善组织和网络体系等方
面取得较大成效。 截至年底,农业服务规模化已在全省100多个县(市、区)供销社
启动,托管土地530万亩,受惠农民110余万户。通过实行土地托管,粮食作物每亩可
增产20%~30%,增效400~800元,经济作物增效千元以上。年内,党建带社建、社村
共建工作已在全省54个县(市、区)供销社启动,通过共建服务中心、共建发展项目、
共建干部队伍, 全省共有1589个村参与,共建项目3147个,带动投资9.2亿元,帮助
村集体增加收入6600多万元。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纳入省级示范镇规划建设的
项目达52个,新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90个。
全国供销合作社基层工作会议召开。10月,全国供销合作社基层工作会议在济宁
召开,总结推广了山东省供销社基层组织工作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经验做法。中共中
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作出批示:“鼓励实验,支持探索。赞成在总结完
善的基础上,向具备条件的地方推广”。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王侠和省
委书记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王军民等也分别作出批示。
(杜鸣鸣)

汶上县供销社在大田托管中采用飞机防治病虫害
(供稿 杜鸣鸣)

【石油燃料】 2013年,中国石化山东石油分公司销售成品油1180万吨,实现销
售收入900亿元。
经营工作。全力保障市场供应。与省经信委、农机局联合制定保供方案,合理组
织资源调配,通过设立保供站、开展送油到田间地头、免费送油等措施,顺利完成夏
秋保供任务。提前制定保供措施,保障节假日用油高峰期市场供应。
强化资源统筹能力。优化配送体系,确保物流配送方向准、速度快。实行贴近市
场、适时补充、严控质量、代储结算等措施,地炼资源整体经营效益较好,全年实现
进销毛利13.8亿元。
完成油品质量升级。积极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序安排油品质量升级,7月1
日起全面供应国三柴油,12月1日起90%以上的加油站开始供应国四汽油。
零售业务实现新突破。开展“服务十艺节 彰显高品质”等系列营销活动,全方
位、多层面开发客户。抓住“营改增”机遇,积极拓展物流市场。年内零售量创历史
新高。 优化发卡网点质量,加大发卡点建设力度。年内发售加油卡228万张、充值卡
1400万张。
积极扩大高标号汽油销售。 年内销售97号汽油81.7万吨,增长36%,零售比重提
高至23.3%,增长7%。97号汽油销售站点占加油站总数的71.3%。
充分发挥直分销优势。开展“赢得客户心”等主题活动,创新营销手段,应对市
场竞争。强化县级市场开发力度,扩大区外市场销售。发挥地炼资源优势,实现扩销
增量。年内县级市场油库销售79.1万吨,增长20.9%,汽油销量34.5万吨,增长74.1%。
非油品业务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基础管理,做大经营规模,抓好便利店改造,
提升网络竞争力。强化采购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全年省石油公司统采商品(剔除
烟草)3.5亿元,采购占比为74%,增长41%,非油品中央仓累计吞吐量9.3万吨,配送
商品3.4亿元。推进快餐、汽服、广告及其他增值项目开发,提高了盈利能力。
完善网络布局。大力发展加气站。多措并举,因地制宜,降低发展成本,年内新
增加气站18座,累计投营51座。提前筹划,加快LNG加气站选点与建设工作,拓展LNG
业务,已建成LNG加气站5座,投营2座。根据总部LNG加气走廊建设规划,做好山东市
场“两横三纵”选点布局,疏通董家口资源后路。
全力发展新建加油站。坚持新建为主、自建站优先的原则,重点关注新开发城区、
新兴城市规划。明确市石油公司“一把手”负责制、项目集体决策制,加强投资项目
后评估工作,投资决策责任永久追溯。年内完成新建加油站61座。
抓好加油站提量改造和油气回收。围绕提升单站销量,遵循“县石油公司选址,
市石油公司论证,省石油公司决策”投资程序,强化项目前期论证审查工作。年内改
造竣工加油站55座,改造后平均单站销量增加920吨,增长32%。油气回收改造稳步推
进,截至年底,8家市石油公司已完成油气回收改造加油站128座。
继续强化投资管理。坚持效益优先、注重内涵发展,严格控制投资规模,提高资
产利润率。依托现代信息手段,抓好投资预算管理。加快清理以前年度未完工项目,
掌控项目建成与投营时间间隔,确保项目建成即投入运营。山东石油是目前中国石化
销售系统唯一实现以前年度建成项目100%投营的省石油公司。
完善投资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综合考核体系,做到“上下级、甲乙方”双向交互
考核。明确对各级领导班子的考核奖惩标准,形成整体联动考核机制,实现对投资成
本、单站销量、投资收益等重点环节的有效控制。
维护企业品牌权益。做好加油站“补一拆一”工作,年内拆除加油站20座,已落
实“补一拆一”政策18座,并取得经济补偿1236万元。多措并举,严厉打击侵权加油
站。年内共发现侵权加油站97座,已全部清理并通过法律诉讼获得赔偿130万元。
强化内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更趋精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挂职锻炼制度。
推进“内部挖潜、优化整合、精简用工”工作,严控用工总量,提高劳动效率。抓好
管理骨干培训,积极推广远程教学。年内组织各类重点培训56期、2738人次。
财务管理严谨高效。完善全面预算制度,强化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提高会计核算
和财务管理水平,全年完成降本增效1.89亿元。着眼税收成本及资金占用,开展税收
筹划专项活动。全年抵减税费9000万元。加强资金预算管理,优化资金收支方式,资
金调度有序,全年减少财务费用3100万元。
资产管理不断优化。做好闲置土地盘活工作,加大不规范用地整改力度,全年共
盘活闲置土地35宗、面积515亩,完成不规范用地整改19宗、面积119亩,实现降本增
效1.47亿元。抓好资产现场管理和清查,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大力处置无效资产,优
化资产结构。
安全管理扎实规范。健全HSE管理体系,HSE管理系统成功上线。认真开展隐患排
查与治理,全年累计投入隐患治理资金6455万元。强化承包商及施工现场管理,认真
组织青岛“11·22”事故后的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抓好加气站设备基础建设,落实
现场监管责任。 从实战出发强化应急工作,修订油库、加油站应急预案10973项,开
展各类演练49135次,15万余人次参加演练。
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加强ERP及加油卡等系统建设,确保信息安全,提升管控能
力。以业务为驱动,提升创新能力,经营管理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得2013年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优秀项目奖。推进加油站终端虚拟化建设,在济南、
烟台、泰安100余座加油站进行试点,效果初显。
数质量管理细致严密。完善数质量管理制度,拓展提升射频铅封管理系统,实验
室信息管理(LIMS) 系统2月1日正式运行。强化数质量监督检查,全年共抽检165座
加油站、356条加油枪,盘点油品库存654罐次,抽查油库55座次。全年未发生等级数
质量事故。
审计监察效能充分发挥。开展各类审计项目15项,审计工程预决算1934份,实现
增收节支3527万元。强化源头介入,开展效能监察,全年避免经济损失1686万元。推
动业务公开及网上巡视工作, 公示金额逾2208亿元。全年共稽查加油站700余座次,
营业室及配送点27次,规范了经营行为。
健全体制机制。完善薪酬考核分配办法。以持续推进统一基本薪酬制度为依托,
调整基本薪酬标准,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管理。明确内部分配标准,强化薪酬分配的
激励导向作用。
优化财务管理模式。明确改革思路,以财务清账流程优化为突破口,逐步推进财
务共享服务建设。组织财务人员开展财务清账流程梳理,搭建跨区域集中核算平台,
实现市级石油公司统一核算的财务管理新模式, 在德州、济南等5家市石油公司试点
基础上,在全省推广。
深化制度标准化体系建设。初步建立“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信息化”
制度流程管控模式, 分别构建省石油公司层面涵盖324项标准化制度和市石油公司层
面涵盖931项标准化制度管理体系。
积极开展“学镇海、抓对标”主题活动。对标先进、查找差距、完善措施,不断
提升企业经营运行质量、 精细管理水平。夯实对标评价机制,确立了277项省石油公
司对标指标和56项市石油公司对标指标。
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经营管理平台实现对各应用系统的数据集成和整合,积极探
索液位仪系统深化应用,加快油库自动化建设。在管理创新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明显
进步,有3项成果分获第22届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二、三等奖。
完善合资企业管理机制。建立合资企业经营分析和月度定期通报制度,落实合资
企业管理办法,对合资企业股权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明晰合资企业设立及管理流程和
议事规则,规避了投资风险。
(宋 鹏)

【集贸市场】 截至2013年底,全省各类市场7399个,比上年降低5.3%。其中,
消费品市场6888个, 降低5.1%;生产资料市场511个,降低1.9%。消费品市场中,消
费品综合市场4258个、 农副产品市场1936个、工业品消费市场423个、其他消费品市
场271个,分别降低7.1%、降低6%、降低21.1%、增长252%,分别占消费品市场总数的
61.8%、 28.1%、6.2%、3.9%。生产资料市场中,生产资料综合市场141个、工业生产
资料市场294个、农业生产资料市场34个、其他生产资料市场42个,分别增长48.4%、
降低23.8%、增长70%、增长110%,分别占生产资料市场总数的27.6%、57.5%、6.7%、
8.2%。
市场文明诚信建设。山东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等8个市场被评为“全国2012-
2013年度诚信示范市场”,山东金街商城等209个市场被评为“2012-2013年度山东省
文明诚信市场”,带动提高了全省商品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和文明素质。
市场监管。加强商品交易市场、网络商品交易、农资、成品油、机动车、经纪人、
烟花爆竹、旅游、“限塑”、春运、禽流感防控等市场监管工作,维护公平公正的交
易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全年查处商品交易市场违法违章案件15717件,比上
年降低6.7%; 案件总值6240.3万元,降低15.2%。其中,查处农资市场案件7763件、
案值4225.8万元, 分别增长10.7%、 降低10.3%; 查处成品油市场案件684件、案值
802.5万元,分别降低19.9%、49.7%;查处棉花市场案件8件、案值28.1万元,分别降
低85.7%、73.7%;查处粮食市场案件127件、案值89.1万元,分别降低19.6%、68.2%;
查处汽车市场案件100件、 案值617.2万元,分别降低28.1%、增长191.3%;查处旅游
市场案件1件、 案值1万元;查处其他市场案件7034件、案值476.7万元。全省查处经
纪人违法违章案件393件, 比上年降低60.4%,其中,查处消费品市场经纪人案件173
件、生产资料市场经纪人案件2件、生产要素市场经纪人案件153件、其他市场经纪人
案件65件,分别占案件总数的44%、0.5%、38.9%、16.6%。
网络监管。积极拓宽监管领域,依托山东工商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服务网和监管信
息系统,扎实推进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全面开展网络经营主体建档、巡查、亮照
工作,强化对网络经营主体的日常监管,积极探索网络商品交易长效监管机制。截至
年底,全省共建立网络经营主体经济户口档案20万户,实现亮照12万户。
(王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