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7&rec=95&run=13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2年,全省粮食生产实现"夏
增、 秋增、全年增",粮食总产量4511.4万吨,比上年增长1.9%,连续10年增产。畜
牧、渔业生产保持稳定,猪牛羊禽肉产量752.5万吨,增长7.5%;禽蛋产量402.0万吨,
增长0.2%;牛奶产量283.9万吨,增长5.6%;水产品产量841.9万吨,增长3.5%,其中,
海水产品产量686.1万吨,增长3.2%;淡水产品产量155.8万吨,增长4.5%。油料总产
351.0万吨, 增加9.9万吨;果品总产1550万吨,增加62万吨;瓜菜总产10611万吨,
增加68万吨;棉花播种面积已连续5年萎缩,总产69.8万吨,比上年下降11%;林业生
态建设进展顺利, 木材产量551.6万立方米,新增造林面积19.8万公顷,国家级森林
公园39处,新建1处;省级森林公园72处,新建4处;国家级湿地公园14处,省级湿地
公园61处,新建24处。
农业支持保护能力。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2012年省级财政安排"三农"资金323.5亿元,增长25.1%。共落实粮食直接补贴、农资
综合补贴、 良种推广补贴、 农机购置补贴"四项补贴"资金107.5亿元, 比上年增加
16.6亿元。小麦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由上年的每亩98.45元提高到每亩120
元,落实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3.15亿元。良种补贴覆盖小麦、玉米、水稻、棉花,
并陆续扩大到花生、马铃署、畜牧、林木等品种。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
筹劳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全年投入财政奖补资金18.15亿元,受益人口1384万人。农
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村镇银行达57家,县域覆盖面达49%,小额贷款公司296家,
试点覆盖率达87%。 涉农贷款余额16760.3亿元,占全省贷款余额的39.1%,比重比上
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农业保险加快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的县(市、区)由60
个扩大到108个, 承保种植面积553.9万公顷、 增长1.4倍,保费收入8.6亿元、增长
1.7倍,为1658.4万农户提供281.7亿元的风险保障。
农业设施建设。始终把提高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
础支撑。 加快现代水利示范省建设,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158座大中型水库和3882
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完成,规划完成154条河流治理任务,开工建设平原水库8座,建
成3座, 现代水网骨干框架基本形成。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观,农田有效灌溉面
积达499.7万公顷,增长0.2%,其中节水灌溉面积252.6万公顷,增长5.5%。耕地保护
和耕地质量建设取得新成效, 启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工作, 深耕深松面积达
266.67万公顷以上, 玉米秸秆还田面积达184.8万公顷,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全覆盖。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62.0平方公里,整治河道3829.0公里。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
景区177处, 新增30处。渔业资源修复养护力度加大,建设人工鱼礁区15处,新建国
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6处。 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0处,新改造开发老旧鱼塘
0.4万公顷,从事远洋作业的渔船654艘,总功率28.1万千瓦。全省农机总动力1.23亿
千瓦,农业总体机械化水平79.0%,其中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87.0%。加强国家农村农
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开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
林木花卉、畜牧、家禽、渔业、农资配送等十大专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工作,不断提
高农村农业信息化水平。
农村各项改革。 农村土地政策进一步落实,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总面积
615.99万公顷, 承包合同签订率96.9%,证书到户率90.1%;土地流转面积76.92万公
顷,流转出承包耕地的农户245.5万户,占总数的12.8%。5520个村开展村级集体资产、
资源项目招投标经营, 涉及金额38.4亿元,增收节支3亿多元。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
登记颁证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核资工作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
工作进展顺利,99.86%的村级组织摸清了"三资"家底。农村金融改革、集体林权改革、
国有林场改革、供销社改革、海域使用权改革不断深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创
建工作, 出台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见,确定东营、威海、莱芜3市和16
个县(市、区)为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编制完成19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发
展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启动建设572家农业园区。
农民收入。大力加强农民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
就业136万人,连续9年过百万人,农民就业和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入9446元、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4383元,
增长18.0%,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6.4%,提高1.9个百分点,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强
有力支撑点; 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4234元,增长7.6%;人均财产性纯收入257元,增
长4.4%;人均转移性纯收入572元,增长28.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776元,
增长14.8%,其中食品支出2322元,增长10.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3%。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始终瞄准农业价值链顶端,壮大优势
产业、发展特色产品、培育知名品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上档升级,走高端高效农业
发展之路。 全省农林牧渔业结构更加优化,由2011年的56.6∶1.8∶22.4∶15.5调整
为49.8∶1.8∶28.8∶15.9。 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281.7亿元,比上年增长4.7%,
其中,农业增加值2329.9亿元、增长2.8%;林业增加值75.5亿元、增长4.1%;牧业增
加值946.7亿元、增长7.7%;渔业增加值771.2亿元、增长4.9%。大力推进高产创建活
动,深入实施"十百万"高产示范工程,建设万公顷高产创建示范片300个,5个整建制
县的小麦、玉米平均亩产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3%和37%, 34个整建制乡镇高出全省平均
水平40%和41%;整建市德州,玉米平均亩产595公斤,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6%。认真组
织实施果菜产业振兴项目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区建设,稳定发展畜牧生产,创建国家级
示范场68个、省级示范场252个、市级示范场700多个,全省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
重提高3个百分点,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粪污无害化处理率80%、资源化利用率90%以
上。渔业生产稳定发展,渔业资源修复养护力度继续加大。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
务基本完成,全省4858万公顷集体林地已全部明晰产权。
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机制,不断推动产业化上规模、
上层次、 上水平。2012年,新认定第六批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74家,全省规模以上龙
头企业达到9004家, 实现销售收入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过亿元的龙
头企业2512家,上市公司5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快速发展,全省新增农民专业合
作社13784家,合作社总量70336个,有150家合作社被认定为省级示范社。
农产品质量。始终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标准,深入实
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
范县建设,逐步建立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管理制度,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和
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加快推进农业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全省农产品
质量安全水平有新的提高。 新制定发布56项农业地方标准,各类农业地方标准580多
项, 主要菜篮子产品生产基本实现有标可依;新建标准化基地25.33万公顷,瓜菜、
水果标准化生产程度达90%;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监测面积62.5万公顷,增长8.0%。
新认定"三品一标"产品1615个,总数5740个。农药经营登记备案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
两项制度实现全覆盖。威海、日照、莱芜被省政府授予"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
农产品流通。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建设和改造
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菜市场等零售网点,加快发展鲜活农产品连锁配送物流
中心,支持建立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构建以城区为龙头、乡镇为骨干、中心村为基
础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实施"十百千"流通骨干企业创建工程,在烟台、莱芜、日照
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市建设,全省新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物流园
区21个, 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157个,农家店和"三农"服务站已覆盖所有农村。
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空间。全省县级以上农
业部门举办的各类展销活动多达60余场(次) ,参加企业和单位2万家,贸易成交额
900多亿元。
农产品出口。2012年,全省农产品进出口总额366.8亿美元,同比增长8%,其中,
出口150.2亿美元, 同比下降2.3%;进口2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6.4%。在遍布全省
的49个出口农产品示范区的带动下,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大省的地位日益巩固,总额占
全国四分之一,继续"领跑"全国,其中肉食品、水果、水海产品和蔬菜成为出口的主
要品种,澳大利亚、巴西、南亚、东盟等成为山东省农产品出口新兴市场,对全省农
产品出口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

【科教兴农】 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以创建全国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
心为目标,突出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和农业人才培养三大体系建设,农业科
技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大增强。
先后取得农业科技成果338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省
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9.6%。
农业科技创新。紧紧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
生产率,集中全省优势科研力量,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重点
突破一批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构建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先后启动玉米、 蔬菜、水果、小麦、花生、生猪等9个农产品的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
队建设, 设置首席专家9名、岗位专家84名,综合试验站50个,依托单位40个,累计
财政投入资金6000万元; 强化农业部安排山东省实施的6个农业科研项目管理,投入
资金447万元; 推介发布52项主推技术和86个主导品种,其中12个主导品种同时被农
业部发布。积极落实《种业振兴规划实施方案》,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国发〔2011〕
8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12〕2号),着力构建
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
业产业体系,明确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加快农业新品种培育、加强种业创
新平台建设、提升种苗生产能力、加强种业服务体系建设、培育现代种业企业六项重
点任务,大力实施农业良种工程、种业生产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现代种业企业培育工
程三大工程。新增作物、林木、畜禽、水产领域11个农业生物资源创新利用研究课题,
进一步突出种业科技源头创新。启动实施"现代种业企业科技培育计划",支持有条件
的科技型种业企业完善自有创新机构,引进培养创新团队,开展商业化育种和种子商
品化关键技术研发,加强繁育加工能力建设,增强持续性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全国种
业科技精品工程。
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对国家农业科技黄淮海创新中心、省农业科技创新
中心、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支持力度,加快建设农业领域国家、省重点实验室
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2年,全省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不含青岛市),
占全国的10%以上;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9家;临沂、寿光2家省级农业高新技术
产业示范区规划已报省政府批准, 总数达10家;新建2个重点实验室。黄河三角洲国
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加速推进,注册成立山东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
司,作为全国"一城两区百园"国家战略重点,与北京科技城、杨陵农高区结盟共同发
展。 全省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4家、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0家、农业科技
园区19处、省级农业科技特色园23个。积极组织实施农业科技计划,新申报生物质能
源、作物高效生产、农业生物制品等领域21项科技项目,纳入"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
农村领域备选项目数据库管理。围绕全省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重点支持70个省
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继续实施科技富民强县计划,全省获得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
行动计划立项13项,争取中央财政专项经费2335万元,增长44.4%和61.1%。围绕全省
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组织实施9个省级科技富民强县专
项行动计划项目。
新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专业化、社会化的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形成
以国家公共推广服务机构为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体系。全
省符合改革条件的129个县(市、 区)全部出台改革实施意见,编制部门制定配套文
件,基本健全了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服务机构。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实施"五个一批"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着
力培养一批技术型、创业型、技能型、生产经营型和农技推广型实用人才队伍。组织
开展第二届省乡村之星评选工作,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试点,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
培训、 科技培训和创业培训力度,全年共培训农民150多万人次。科技特派员农村创
业行动继续深入,2012年,全省下派科技特派员17946名,创办企业921家,与农民结
成经济利益共同体1410个, 实施科技开发项目2515项,年项目总投资21.42亿元,实
现年利润10.34亿元。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012年,全省申报的30个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中,
22个项目立项并得到资金支持,资金额度达1940万元。其中由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申报
的"设施蔬菜高效节能栽培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被列为特别重大项目,成为全国
首批三个特别重大项目之一。继续做好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管理工作,坚持向
全省农业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集成的原则,安排经费2000万元,支持80个转
化项目,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和产业链的形成与延伸,促进科技要素加速向农业和
农村集聚,增强科技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撑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四化"同步推进,
加快形成县城、中心镇、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梯次分明的县域城镇格局。突出发展
县域经济, 2012年7月,召开全省推动县域科学发展整体提升综合实力工作会议,制
定《关于推动县域科学发展整体提升综合实力的意见》,提出以市为单位整体推进县
域经济发展。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省政府制定《关于开展"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加快
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意见》 ,确定全省100个镇开展"百镇建设示范行动",每年为
100个镇安排不少于5000亩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每年安排10亿元的示范镇建设专项
资金。全省村镇建设完成投资1189亿元,城镇化率52.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建制镇建筑楼房率72.3%,自来水普及率88%,燃气普及率46%,集中供热普及率12%,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36.7%,污水处理率28.9%;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继续推进农村住房
建设和危房改造,突出抓好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全省已建设新型农村社区8000多
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27万个;开展农房整村迁建项目2138个,新建农房60.0万户,
改造危房12.6万户, 农村居民人均居住住房面积38.4平方米,增加2.1平方米。安排
增减挂钩项目区1216个,周转指标54.68万公顷,复垦耕地17.6万公顷;2012年9月,
在德州召开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推进会议并下发文件,按照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
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要求,加快发展生态高效产业,大力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筹资30亿元支持实施农村造林绿化、生态能源、资源修
复、面源治污和乡村文明五大工程,对2046万公顷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进行生态补偿。
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在国家组织的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治污考
核中分别夺得"五连冠"和"三连冠", 湿地面积恢复增加到17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
23.5%。 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新增国家级生态乡镇79个,省级生态乡镇217个,
省级生态村159个。全省投入新农村电力基础设施资金346亿元,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
8个、电气化乡镇139个、电气化村6697个。
加强和改善农村民生。坚持把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不断加
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
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全面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目标,其中农村
自来水普及率92.0%; 农村生态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步伐不断加快,新建农村户用沼
气池12.5万户、 大中型沼气工程64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128.0万公顷,农作物
秸秆综合利用率79.0%。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全国率先启动新农合大病
医疗保险工作,统一规划的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制度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60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
240元,农村扶贫标准提高到2500元。140个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全面完成,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继续巩固扩大,参合
率99.9%, 人均筹资标准302元,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75%以上。农村最低生活保
障人数250.7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2214元,比上年提高521元。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
构1629个, 床位数23.9万张,集中供养率75.0%。农村扶贫开发大力推进,形成专项
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十二五"期间的扶贫标准由原
来的1500元提高到2500元,共确定重点扶持200个贫困乡镇、3000个贫困村;2012年,
全省启动扶持重点贫困村1.8万个,减少贫困人口100多万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基本完成,全
年共安排农村义务教育免杂费及补助公用经费31.98亿元、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
科书资金7.78亿元、补助寄宿生生活费1.27亿元;先后开展了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
程、 农村中小学"211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中小学标准化食
堂建设示范工程;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建设乡镇文化站1828
个, 农村文化大院5.9万个。打造完善"山东半岛黄金海岸健身长廊",积极构建全民
健身组织网络, 新建县、 镇(街道)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99个,新建农村健身工程
10520个,"健身设施村村有"覆盖率71.0%。
夯实农村基层基础。不断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平安
建设,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基础和坚实保障。全省村"
两委"换届后,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群众满意率99%,"三高三强"
(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文化水平高和发展能力强、服务能力强、协调能力强)
型人才,占村"两委"成员的74.8%,1162名大学生村官当选村"两委"成员;99.7%的村
实行财务公开,98.8%的村建立民主理财小组,81.0%的村实行会计委托代理;全省建
立农村社区党组织6887个, 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党组织21619个,在产业
链上建立党组织8483个。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全省各级共
选派2.6万名干部到贫困村任职,从171个省直单位选派582名机关干部到582个贫困村
任"第一书记", 9.6万个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党组织公开承诺事项67.3万余项,建立
联系点11.6万多个, 为群众办好事412.7万件。以"乡风文明行动"为抓手,大力实施
村容村貌、村风民俗、生活方式、乡村道德、平安村庄、文化惠民六大工程建设,努
力实现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实现新发展的目标,不
断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方式,丰富农村社会管理措施,构
建城乡一体的城乡户籍管理、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会团体管理、突
发事件应急处理等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努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有效
衔接和良性互动等措施,农村社会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辛中锋)

【扶贫开发】 2012年是山东省新十年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局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关
键一年。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山东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年2020年)》
为标志,山东省扶贫开发工作从解决温饱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
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2012年,全省各级投入财政专项扶
贫资金近7亿元, 启动扶持重点贫困村1.8万个,减少贫困人口100多万人,重点扶持
贫困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

2012年3月30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

2012年3月30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
异康,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刘伟主持会议。

扶贫开发机构和队伍。省政府印发《关于山东省农业厅加挂山东省扶贫开发办公
室牌子的通知》 (鲁政字〔2012〕152号),各市均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东
营、烟台、威海、日照新成立了扶贫开发机构。除潍坊、滨州扶贫办与农业综合开发
办合署办公、临沂直属政府机构外,其他市均设在农业局或农委。
新时期扶贫工作目标。 3月30日,省委、省政府组织召开全省扶贫工作会议,省
委书记姜异康、省长姜大明分别作了重要讲话,省委组织部长高晓兵宣读了《关于从
省直单位选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实施方案》,副省长贾万志宣读了《关于表
彰全省扶贫开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制定印发《山东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年2020年)》和《关于落实山东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目标任务责任制的工作方
案》。一是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山东省将2500元作为"十二五"期间的扶贫标准,对
应的贫困人口有820万。 后五年,全省扶贫标准提高到4600元。部分市制定高于全省
的扶贫标准。二是明确目标任务。到2020年,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
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是理清总体思路。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坚持开发式扶贫与社会保障两手抓。 四是确定重点扶持区域。确定197个乡镇的3038
个贫困村作为"十二五"期间全省重点扶持村, 2012年对其中643个贫困村进行重点扶
持。五是建立扶贫资金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由上年的8000万元增
加到2亿元。
社会扶贫。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在省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开
展"联百乡包千村"行动,选派"第一书记"到贫困村抓党建促脱贫。按照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从省直单位选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实施方案》部署,配
合省委组织部组织208个省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联系省重点帮扶的102个贫困乡镇,帮
包其中的935个贫困村。
行业扶贫。按照《关于落实〈山东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年2020年)〉目标
任务责任制的工作方案》,省委、省政府将"五通、十有"的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17个
省直行业部门,其中,交通运输厅负责"通路",省电力集团总公司负责"通电"等,各
行业部门均明确了职能处、室,并在《大众日报》上公开承诺。2012年以来,行业部
门用于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达到20多亿元。
互助资金试点工作。2012年,山东省投入财政资金8641.05万元,资金规模同比上
年翻番。新增350个互助资金试点村,有19个试点村进行增资。
彩票公益金创新试点工作。2012年,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将山东省沂蒙革命老
区纳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创新试点范围,确定2012年、2013
年每年安排山东省6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沂蒙革命老区开展扶贫开发创新试点。
20122013年度总投资2.11亿元,项目区覆盖贫困村253个,受益贫困人口11.82万人。

【农业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
2012年, 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9004家,省以上重点龙头企业831家,国家重
点龙头企业89家, 均居全国第一位。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956亿元,销售收入过
亿元的2512家, 过10亿元的企业204个,在全省销售收入排前三名的企业是青岛六和
集团、临沂金锣集团和滨州西王集团,销售收入分别为452亿元、313亿元、260亿元。
2012年,全省龙头企业农产品原料采购值达6200亿元,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8
%。 龙头企业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直接带动基地农户1080万户,占全省
农户总数的49.9%,带动基地农户增收268亿元,户均增收2480元。龙头企业直接提供
就业岗位259万个,年人均工资2万元。

【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9月在北京举办。
本届农交会突出宣传以"铸造优质安全品牌,引领绿色健康消费"为主题的山东优质品
牌农产品。 分配山东省展区面积近500平方米,40个展位,安排在1号展馆。1号展馆
集中展示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全国粮食生产位
于前6名的省份。 山东省共组织54家国家级或省、市级龙头企业,12家农民专业合作
社和3家省级农业科研、 高校参展。现场成交合同、意向合同额合计近60亿元,有19
个参展农产品获得"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展会期间,全国政协主席贾
庆林、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及华建敏、孟建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山东省展区参观,
并给予高度评价。

【第一届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第一届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农产品交
易会以下简称(本届农交会)于2012年11月2日4日在青岛城阳国际农产品展示交易中
心举办。由山东省政府和农业部共同主办,青岛市政府、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海
洋与渔业厅、省林业厅和省供销社联合承办,是山东省自主举办的规格最高的综合性
农交会。副省长贾万志、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到展会观看指导,省直有关部门和17市
政府的领导参观了展会, 并参加了开幕式。本届农交会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由特装
展区、标准展区和农机展区三大部分组成,参展企业1016家,其中,山东省参展企业
864家, 青岛456家,台湾参展企业200余家,新疆、宁夏自治区、福建等省也有部分
企业到会参展。本届农交会突出宣传"绿色、科技、品牌",贸易交易额5.02亿元,采
购意向额18.7亿元。展会期间客流量25.3万人次。

【农业保险工作】 一是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年初,山东省以中央放开农业保险试点
范围为契机,积极扩大农业保险试点县范围,连续下发《关于在全省积极开展政策性
农业保险工作的紧急通知》 《关于新增农业保险县确定承保单位相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做好新增县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和《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
四个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保险权利、责任和义务,规范了保险工作经费的支取与使用,
增加了重大流行性病虫害的保险责任,极大地调动了当地政府、参保农户和承保单位
的积极性。2012年全省共新增农业保险县(市、区)52个,农业保险试点县(市、区)
达108个。 二是保险费率得到提高。2012年,将小麦、玉米、棉花的保险费率分别调
整为3.1%、3.3%和4.5%。三是增加重大流行性病虫害保险责任。即小麦(小麦条锈病
和小麦吸浆虫)、玉米(玉米粗缩病和玉米螟)和棉花(棉花黄萎病和棉铃虫)在遭
受重大流行性病虫害造成50%以上减产时, 增加赔偿责任,进一步调动了农民参加农
业保险的热情。

【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 截至12月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70336家。在
全省开展了示范社创建活动, 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创、梯次推进的方式,150家农
民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示范社,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国家级示范社的
称号。

【组织休闲农业活动】 2012年新增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东平县、沂水
县2个,示范点3个,魅力乡村1个,全省国家级示范县总数达到5个、示范点10个(均
不含青岛) ,魅力乡村2个,认定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个。在东平县举
办了"休闲农业进园区7庆丰收"活动启动仪式,同时推出了全省100个休闲农业节庆活
动,带动各地休闲农业进园区活动竞相开展。积极组织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参赛活
动。以农业部"创意提升农业、休闲改变生活"主题,组织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
推介活动。 山东省获得3金、5银、8个优秀奖的好成绩。加大休闲农业宣传力度。参
与《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指南》的编辑出版工作,充分利用农业部魅力城乡网、
山东农业信息网、《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农业知识》杂志等媒体,及时报道工
作动态,宣传示范典型。
(王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