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监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7&rec=86&run=13

【概况】 2012年,省、市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监管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316亿元,
同比增长9.08%;已交税费692亿元,增长7.21%;实现利润492亿元,下降32.33%;资
产总额19168.65亿元, 增长7.89%。 其中, 省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575亿元,增长
9.79%; 利润总额246亿元, 下降50.21%;已交税费488亿元,增长5.78%;资产总额
11094亿元,增长15.37%;所有者权益3254亿元,增长8.63%。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企业应对困难挑战取得新成效。针对严峻复杂经济形势挑战,
指导企业科学调整发展规划,优化发展路径,改进发展策略,完善发展规划与年度计
划、预算、考核相衔接的工作执行体系。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强化风险防控,指导企
业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加大对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全年共审核批准10户企业发行债
务融资工具申请合计713亿元。 各省管企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突出抓好市场开拓、
降本增效、融资保障、管理提升等工作,下大力气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各市注重强化
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建立健全协调服务机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滨州市实行监管企业经济运行旬报制度,济南、临沂等市建立企业联系点制度。
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适应大集团建设和布局结构调整需要,重新审核
并公布省管企业主业,推动企业优化投资结构,把投资重点放到企业主业、产业链高
端、核心业务、优势项目上。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现代服务业企业支持力度,全
年向海投公司、国泰租赁等企业注入资本金11亿元。围绕落实山东省"蓝黄"发展战略,
先后在东营、日照设立两个产权交易中心,指导企业设立三只产业基金,推动有关企
业重点项目向"蓝黄"两区布局。大力推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工作,推动山钢集团
做好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开工建设准备,加快重组青钢步伐。督促企业加大内部产业重
组整合力度,采取重组整合、关闭破产、改制退出、股权转让等多种形式,清理整合
劣势权属企业。制定省管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指导意见,出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
施"走出去"战略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推动建立省管企业
与地方企业战略合作新机制,先后与潍坊、临沂和济宁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各
省管企业把结构调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加快改造提升传
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部分省管企业抢抓机遇,通
过并购重组有力推动布局结构调整。山东重工成功并购法拉帝和凯傲集团林德液压公
司,兖矿兖煤澳洲公司实现与澳大利亚格罗斯特煤炭公司合并上市,高速集团所属路
桥集团成功完成借壳上市,盐业集团并购亚星化学进展顺利。各市立足地方经济发展
总体规划,加大企业调整重组力度,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企业主业
集中。青岛市按政府投资公司和市政公用类企业对相关企业进行重组整合,集聚资源
支持优势产业发展。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市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 烟台市管企
业全年增量引进海内外资金10亿元人民币。
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省国资委研究制定《关于省管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的
意见》,指导企业进一步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有效解决在技术、管理、市场、人
才和资本等重要环节的瓶颈问题。研究起草省管企业董事会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董事
会职责定位和运行规则,为董事会及董事履职评价及责任追究奠定基础。优化外派监
事队伍,实现监事会对重点企业的全覆盖。积极推行财务总监与外部董事交叉任职,
增强监督效果。 目前已有8户省管企业建立外部董事制度,14户企业设立财务总监。
在省市两级推动下,厂办大集体改革稳妥推进,中小学退休教师移交和国有企业职教
幼教退休教师待遇问题取得积极进展。各省管企业牢牢把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方向,努力破解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瓶颈障碍,企业发展的活力动力进一步增强。
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深入推进。 省国资委把2012年确定为省管企业"管理提
升年", 大力实施管理提升工程。围绕科学决策、资源整合、价值创造、员工履职、
风险防控、精细化管理、管理信息化和软实力八个方面能力建设,推动企业加强与国
内外先进水平对标,加快管理创新步伐。举办国内外各类培训班10余次,对17个管理
领域73个课题开展研究,制定企业管理提升评价标准,力争用两年时间建立起新型管
理体系。推动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制发省管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深入推动商
业模式创新工作,从统一思想认识入手,通过专家授课、先进企业介绍经验、内部研
讨、会议部署等方式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引导企业以商业模式创新为突破口加快实现
转型升级。鲁信集团确定了构建一流的融资平台、投资平台、财富管理平台,打造卓
越的项目融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投资理财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业务定位; 山东
能源印发《商业模式创新实施意见》,建立煤炭网上交易平台和矿用物资在线交易平
台; 鲁商集团以"银座网"为载体,建立鲁商电子商务研究院和国家电子商务工程实验
室; 华鲁集团按照轻资产发展模式,在化工板块启动空分、节能工艺改造等业务的外
包试点。各市也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推动企业实施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大市场
开拓力度,深化降本增效措施,强化投融资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威海市组织开展"
管理创新年"活动, 指导企业创新管理方法。青岛市组织企业加强精细化管理,推进
资源节约型企业建设。烟台市开展"三压缩、两减少、一加快"专项活动,出台市管企
业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工作指导意见。
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省国资委组织召开全省国有企业自主创
新工作会议,推动企业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投入2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
扶持省管企业14个重大研发项目。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出台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
人才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提升考核科学
性。 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省管企业优秀人才进行表彰奖励,设立省管企业"伯乐奖""杰
出团队奖""杰出人才奖", 分别给予200万、100万和50万元奖励。2012年,省管企业
研发投入达到174亿元, 同比增长8.2%;新增国家级研发平台10个,总数达到37个;
列入省级以上科研计划项目318个, 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2个;17户省管企业制
定完善了科技创新规划,明确了未来三年研发的重点方向和目标。围绕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省管企业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年内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87名,获批国
家"千人计划"专家3名,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4名。各市认真落实全省国有企业自
主创新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企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烟台市
出台加强市管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创新层级。
滨州市渤海活塞从国外引进多位高级技术人才,成功通过奔驰公司配套体系认证,打
开了国际高端活塞市场。青岛市推动海信集团、青啤集团等着力打造行业国家重点实
验室。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突出抓好《山东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
省国资委联合省人大法工委、省政府法制办举办了贯彻实施《条例》座谈会。召开全
省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会议,对贯彻实施《条例》作出全面部署。与省委组织部、省委
党校联合举办全省国有资产监管专题培训班,组织力量赴省管企业和各市国资监管机
构对《条例》进行巡回讲解。根据省政府重大调研课题计划,对建立全省统一的企业
国有资产基础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各市对照《条例》要求,扎实开展规范性文
件的立改废工作,积极推动《条例》贯彻落实。济南市出台《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办法》,按照统一授权、统一规则、分类监管的原则,积极构建全市集中统一监管的
体制机制。济宁市出台推进市属企业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的意见和市属企业国有资
产委托监督管理办法。聊城市国资委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宁阳县积极
推进"大国资、大监管、大资源、大配置"国资监管体系的经验被国务院国资委向全国
转发。烟台市出台加强县级国资监管的指导意见,县级国资监管组织体系建设取得明
显成效。
企业重大事项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增强。省国资委建立财务决算审批制
度,规范了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方式。积极推进省管企业出资人财务监督信息系统
建设,探索建立省管企业债务风险、运营风险、投资风险预警模式。修订完善省管企
业财务总监管理办法,提高财务总监考核针对性。出台省管企业章程管理办法,规范
了章程的制定、修改、执行和监督程序。进一步完善产权管理信息系统,积极构建覆
盖全省的产权管理动态监管体系。推动企业加强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内部产权管
理水平。部分市在重大事项监管、国有资产基础管理等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创新。青岛
市实施"六放一加强",将实物资产转让、国有资产评估备案、企业内部国有产权无偿
划转、投资核准备案等六个方面的权限下放到企业董事会。泰安市建立了企业国有产
权运行情况信息定期报告制度,加强国有产权安全性监管。潍坊、威海、枣庄等市在
企业财务管控、业绩考核、投资和担保管理等方面新出台或修订了相关制度。
用人和业绩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制定竞争性选聘经营管理人员工作相关规程,推
动企业加大市场化、竞争性选人用人力度。实施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及考核制度,对省
管企业落实全员业绩考核情况进行全口径检查。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体系,
探索实施中长期激励措施,研究起草省管企业试行年金的指导意见和山东省地方国有
控股上市公司实施国有股权激励的办法。起草省管企业负责人副职业绩考核指导意见
和省管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基本实现了健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的
目标。考核分配监管方式实现新转变,对标考核方式进一步优化,人工成本动态分析
逐渐常态化。各省管企业抓住企业人事制度改革重点,认真开展定编定岗定员,深入
推进全员业绩考核,制定完善竞争性选聘相关规程,市场化选人用人力度不断加大。
各市督促企业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人用人力度,加强
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完善选拔机制,改进考核体系,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领导班子的
综合素质。济南市修订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完善企业领导人
员选拔、任用、培训、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济宁市制定《市管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
人员年度综合考核评价实施意见》。滨州等地将行业对标管理纳入业绩考核,业绩考
核的引导作用不断增强。
(曹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