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7&rec=52&run=13

【第二轮修志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志书质量的认识。认真学习贯彻省领导关于"
要努力提高志书质量, 努力把每部志书都编修成精品佳志"的指示精神,始终把提高
志书质量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为第二轮修志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二是
加强组织领导。经省政府领导同意,对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
各市、县(市、区)也根据领导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普遍建立起
党委书记任名誉主任、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史志工作领导机构,形成了科学稳固的
史志工作领导体制。三是完善志书质量标准。针对全省第二轮修志进入集中出书阶段
的实际,及时总结已出版和评议志书的经验教训,调整、充实志书编纂业务规范,制
订和完善志书质量的规章制度,实现了对志书编纂质量的全过程管理和控制,促进了
志书质量的提高。四是抓好志稿评议和评审。以志稿评议评审为手段,全面查找和纠
正志稿质量存在的问题,狠抓薄弱环节,对志书进行认真修改完善和反复打磨,在确
保志书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五是既抓质量又抓进度。召开了各市史志办主任座
谈会和省志部分承编单位座谈会,开展了一系列督促检查活动,进一步明确省委、省
政府对第二轮修志工作的要求,着力解决市级志书编修进度偏慢和省志工作进展不平
衡问题。六是搞好修志理论研究和业务培训。举办了首届齐鲁新方志论坛,重点围绕
提高志书年鉴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了一批水平较高的理论成果,为第二
轮修志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举办了全省第二期志书年鉴编纂业务培训班,邀请9名
国内知名专家讲授志书、 年鉴编纂理论及方法,培训业务骨干100多人。部分市、县
也开展了一系列培训活动,为修志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承办了全国方志期
刊工作座谈会,对《山东史志》杂志进行了改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级连续性内部资
料出版物。《济南史志》《史鉴》《泰安市情》《临沂史志》《滨州史志》等一大批
史志刊物的创办和改版,为修志理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七是搞好典型引路。支
持帮助《淄博市志》申报精品志书工程,培植聊城《东昌府区志》等县级重点志书,
及时总结推广经验,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截至2012年底,全省第二轮修志已出版
省志分志16部,市级志书3部3卷,县级志书56部,质量比首轮有了显著提高。

【专门志书编修和历史文化资源研究开发】 一是突出抓好《汶川特大地震山东省救
助援建志》编纂工作。制订工作计划,集中办公,落实责任,质量和进度同步推进,
圆满完成了编纂出版任务。 二是扎实推进《山东省历史地图集》编修。上卷8个分册
已基本编纂完成,并申报了国家"十二五"期间出版的重点图书项目。三是重要专门志
书的编修。《济南泉水志》《沂蒙革命根据地志》《潍坊人居环境志》《东镇沂山志》
《徂徕山志》等重点专门志正在抓紧推进,在挖掘开发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取得了
重要阶段性成果。四是基层志编修不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省共出版乡
镇村志、街道社区志、开发区志39部,行业志、部门志、专业志57部,修志工作向基
层延伸的趋势更加明显。五是稳步推进旧志整理。全省共整理出版旧志12部,为保护
珍贵历史资源做出了积极贡献。六是积极开展历史文化研究。省史志办与省委宣传部、
山东孙子研究会联合, 在第四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举办了"孙子兵法
与文化创意产业高层论坛", 获得文博会优秀组织奖。召开了"京杭运河通航与山东"
研讨会和中国黑陶文化与产业发展研讨会,编写了《京杭运河齐鲁风情》丛书,促成
了齐鲁碑林建设项目。按照省政府领导的要求,省史志办组织编写了《中国历代简史》
《世界史概要》和《山东地方史概要》,为领导提供历史基础资料服务;按照国家有
关部门的要求,参与了《中国政区大典》《中国方志百科全书》等全国性文化项目的
编纂工作。

【推进史志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全省史志工作法制化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12年底,
全省出台市、县两级地方规章126个,其中,市级条例1个,市级政府规范性文件11个,
县级政府规范性文件114个, 形成了完善的法规保障体系。二是年鉴工作取得明显成
效。对《山东年鉴》(2012卷)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改革,提高了年鉴的权威性和时效
性,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成为省委、省政府重要接待任务用书。省政府办公厅
印发《做好〈山东年鉴〉编纂工作的通知》,对做好年鉴编纂工作进行了部署。召开
省直部门年鉴工作座谈会,积极组织年鉴业务培训,开展了全省第四届优秀年鉴评奖
活动。三是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山东省情网的资料更全面、信息更丰富,访问量超
过840万人次; 制定施行《山东省情网新闻类栏目采编规定》,确保了网站的政治权
威性,新闻类栏目更加及时、规范;着力推动网站的升级改造,枣庄、日照等16个市
县升级了地情网站,乳山市等还制作运行了网站的英文版,进一步强化了地情网站的
服务和宣传功能;援建了四川省地情网和地情资料库,为全国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做
出了积极贡献。四是方志馆建设取得新进展。省方志馆对馆藏书籍进行了全面普查摸
底和登记,增加了藏书设备,建立了旧志、期刊等专题书库。截至2012年底,馆藏量
已达到10万册,硬件设施得到改善,服务环境得到优化。市县方志馆建设取得新突破,
东营、淄博、莱芜、菏泽等市新方志馆主体工程已完工;临沂、日照等市的方志馆机
构得到批复,增设了机构和编制。五是地情资源开发利用成果丰硕。各级史志机构充
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挖掘当地地情资源,成果丰富、载体多样,如青岛、泰安、日
照等市编纂的《市情手册》,烟台、济宁等市编写的《大事记》,威海、菏泽等市在
媒体上开展的历史、地情知识竞赛以及菏泽市创办的地情知识手机报等,在当地都产
生了较大影响。《枣庄古代清官廉吏史话》、东营市《百年沧桑》《临沂符氏文化志》
《滨州百名历史人物》《可爱的菏泽》等一大批地情书籍的编纂出版,受到了当地领
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