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7&rec=316&run=13

区名由来因在明、 清两代为东昌府治所而得名。1997年8月,撤销县级聊城市,
设东昌府区。
政区 人口全区总面积1054平方公里。 辖16个乡(镇、 街道) ,831个行政村
(社区)。年末全区总人口9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9.4万人。人口出生率10.2‰,
死亡率5.2‰,自然增长率5.0‰。有少数民族35个,10274人。
经济概况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01.55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5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81.1亿元,增长16.7%;
第三产业增加值89.88亿元, 增长12.0%。三次产业比例为15.17∶40.24∶44.59。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71亿元,增长20.6%。实现财政总收入10.16亿元,增长16.76%。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36.06亿元,比年初增加139.50亿元,其中储蓄存
款余额320.48亿元, 增加58.04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57.51亿元,增加109.55
亿元。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55.98亿元, 比上年增长5.17%。粮食总产67.62
万吨, 增长1.42%; 棉花总产0.32万吨, 增长-28.89%;油料总产0.61万吨,增长-
1.61%;水果总产1.92万吨,增长-2.54%;瓜菜总产120.92万吨,增长0.15%;水产品
总产1.03万吨,增长4.04%。肉类总产6.26万吨,增长4.51%;禽蛋总产5.92万吨,增
长2.6%;奶类总产1.41万吨,增长5.22%。新增造林面积878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7.69万公顷。全区农机总动力143.92万千瓦,增长7.71%。
工业和建筑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6家, 实现增加值增长17.99%;实现主营业务
收入468.91亿元,增长26.28%;实现利税37.39亿元,增长30.70%;实现利润27.71亿
元, 增长30.96%。企业亏损面为0.81%。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60家,完成建筑业
总产值67.5亿元,增长28.39%;实现利税2.1亿元,增长18.98%。
建设 环保年末城镇化率54.37%,比上年提高2.69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12.16亿元。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9.49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7平方米,建
成区绿化覆盖率44.08%。自来水普及率98.38%,燃气普及率98.92%。已建成污水处理
厂4座, 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1.02%,无害化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水环境功能
区达标率为100%,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以上。
交通 邮电公路通车里程2034.97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4公里。完成邮
政业务总量8975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0.4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7.43万户,互联
网用户15.7万户。
贸易 旅游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56亿元, 比上年增长10.6%(含开
发区数值) 。实现进出口总额20776万美元,增长22.2%,其中,出口19109万美元,
进口1667万美元。 新签利用外资项目2个,实际利用外资额49万美元。新批境外企业
(机构)2家,协议投资总额365万美元。主要旅游景点有光岳楼、山陕会馆、铁塔、
东昌湖、古运河、海源阁、凤凰苑农业科技观光园、姜堤乐园、红叶生态温泉商务会
馆、 圣旨博物馆、堂邑文庙、植物园。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
收入14.6亿元。
教科文卫体有普通高等院校3所, 在校生4.61万人。中等职业、技工学校10所,
在校生0.91万人。 普通高中8所,在校生1.84万人。初中25所,在校生5.35万人。小
学114所, 在校生7.5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36人。共取得市级及以上各
类重要科技成果8项。专利申请量828件,授权专利592件。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51个,
文化馆1个。 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有卫生机构21个,其中,医院、卫
生院19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491张,
卫生技术人员1492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486人,注册护士466人。全年
参加省级及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73枚,其中金牌40枚。
社会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85.05元, 比上年增长14.7%;人均消费性
支出15350.2元,增长10.86%;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69平方米。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
工资39709元, 增长8.5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2.53元,增长14.95%;人均生活
消费支出6569.75元,增长10.22%。全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23311人,其中,城镇
低保6178人,农村低保17133人。社会福利企业6个,安置残疾人150人。
(杨 静 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