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7&rec=299&run=13

县名由来相传县城为春秋时期季平子封邑而得名。
政区 人口全县总面积1687.6平方公里。辖13个镇、1个街道,733个行政村(社
区) 。年末全县总人口102.4万人。人口出生率12.49‰,死亡率5.1‰,自然增长率
7.39‰。
经济概况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09.66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4%。其
中, 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1.35亿元、92.96亿元和85.35亿元,按可比价分别增长
4.1%、 13.5%和14.5%,三次产业比例为15∶44.3∶40.7。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
项目382个,完成投资额107.66亿元,同比增长23.6%。实现一般预算收入7.26亿元,
增长36.3%。 地方可用财力14.22亿元,增长10.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2亿元,增
长26%, 其中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6%。国税、地税收入12.2亿元,增长37.2%。年末金
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5亿元,同比增加26.3亿元,增长20.4%。其中居民储蓄
存款112亿元, 同比增加21.2亿元, 增长23.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94.3亿元,同比增加16.7亿元,增长21.5%。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54.8亿元,增长4.4%。粮食总产38.6万吨,增长
4.4%;油料总产8.69万吨,下降1.8%;水果总产21.4万吨,增长2.6%;蔬菜总产37.5
万吨,增长0.8%;水产品总产1.5万吨。全年肉类总产6.6万吨,下降6.2%;奶类总产
0.4万吨,增长2.7%,禽蛋总产3.5万吨,下降5.9%。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039公顷。全
县农机总动力72.14万千瓦,增长5.1%。
工业和建筑业2012年,全县25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117.6亿元,增长19.5
%, 完成工业总产值285.86亿元,增加值75.15亿元,分别增长21.3%和19.64%。实现
主营业务收入283.22亿元,增长22.88%;实现利税26.78亿元,增长29.7%,其中实现
利润17.04亿元, 增长2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有100家;实现
利税过千万元的工业企业90家,合计实现利税19.6亿元,增长74.42%。资质三级及以
上建筑企业17家,全县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8.3亿元,增长23.2%,实现利润2.8亿元,
上缴税金2.3亿元。 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45.6万平方米, 竣工面积
207.7万平方米。
建设 环保全县城市道路总长度177.03公里,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达到3万吨/日,
集中供热总量54万机焦,供热面积167万平方米。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1038.28万吨。
工业废气烟尘排放量达标率100%。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二级或好于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
的100%。无害化垃圾处理率达到100%,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道路交通声环境
质量处于较好水平以上。
交通 邮电全县年末境内公路里程2372.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公里。全年完成
公路客运量1349.1万人次,增长0.53%,公路客运周转量10.7亿人公里,增长21.3%;
公路货运量2786.3万吨,增长11.2%,公路货运周转量141.76亿吨公里,增长0.08%。
全年实现电信业务收入3.2亿元, 增长6%; 邮政业务总量2.67亿元, 函件总量
23.13万份, 报刊杂志832.5万份。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9.82万户,比年初减少2.3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5.8万户,比年初增加7.2万户。
贸易 旅游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1亿元,增长15.8%,其中,城镇
消费品零售额96.9亿元,增长15.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2亿元,增长14.9%。全县
新增内资获权企业20家。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54亿美元;55家出口企业实现出口总
额1.48亿美元。全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37个,新引进过3000万元项目120个,其中,
过5000万元项目101个, 过亿元项目26个。全县实际利用县外资金37亿元,按可比口
径同比增长23.6%。
年末A级旅游景区3家,其中4A级景区2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省级工
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 省级旅游强镇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个。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数
310万人次,增长23.3%;旅游总收入36亿元,增长27.5%。
教科文卫全县有幼儿园138所,在园幼儿2.03万人;小学154所,在校生5.83万人;
初中26所,在校生5.39万人;高中8所,在校生2.06万人。中等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
生0.2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42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
学率100%,高中升学率57.6%。全县共获得县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22项,其中,市级6
项,县级16项。技术市场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进展,技术市场日益活跃,全县民办科研
机构48家。
年末拥有乡镇文化站14处,村文化大院613处,电影院1个,全年举办文化广场活
动12场次, 群众性文化活动180场次,群众参与人数19.6万余人。全县有广播电视发
射塔1座, 塔转塔1座,卫星收转站5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光电缆干线网络5000杆公
里; 模拟有线电视用户6.5万户,数字电视用户2.5万户。有卫生机构648处(包含村
级卫生室) ,其中,三级医院1处,二级医院1处,疾控预防控制中心1处,卫生监督
机构1处,专科医院4处(包括站、所),卫生学校 1处,乡镇卫生院16处(中心卫生
院5处) 。共有床位3254张,在岗人员3595人,其中,县级医疗机构2109人(卫生技
术人员1906人);乡镇卫生院1486人(卫生技术人员1298人)。乡医1774人。
社会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万元, 增长1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9047.24元, 增长13.8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058.44元,比上年增加1393.91元,增
长29.88%。 全县各项社会保险扩面净增3.47万人,征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5.8亿元,
支付4.7亿元。 全县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25
万人、3.45万人、7.98万人、8.26万人、2.79万人。农村新农保参保人数51.38万人。
年末全县养老机构14家,床位1860张,年末供养2483人,其中集中供养1489人。城镇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073人,发放城镇低保金1001.1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人数43376人,发放农村低保金5334.1万元。社会福利企业3个,安置残疾人员186人。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