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城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7&rec=288&run=13

区名由来 莱城区是1992年11月县级莱芜市升为地级市而设立的县级区。因驻地
在莱城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约1366平方公里。 辖12个镇(街道) , 674个行政村
(社区)。年末户籍总人口77.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91万人。人口出生率7.41
‰,死亡率7.02‰,自然增长率0.39‰。有少数民族23个,3410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36.11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34.66亿元, 增长5.7%; 第二产业增加值168.15亿元,增长
14.8%; 第三产业增加值133.3亿元,增长10%。三次产业比例为10.3∶50∶39.7。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3.55亿元,增长23.4%。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31亿元,
增长20.08%,其中税收收入15.33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94.3%,列全省第
8位。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6.8亿元,比上年增长4.7%。粮食总产23.2万
吨,增长7.6%;棉花总产0.1万吨,增长14.5%;油料总产0.92万吨;水果总产5万吨;
蔬菜总产75.9万吨;水产品总产0.32万吨。肉类总产4.89万吨,增长6.8%;禽蛋总产
2.6万吨,奶类总产0.1万吨。实施现代农业富民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新增省
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 总数达到20家,其中国家级2家,加工储藏能力达到132万吨。
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82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1.7%。全区农机总动力80.53万千瓦,
增长5.6%。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家, 总数达到196家,实现增加值
157.51亿元,增长17.81%,其中非公有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28.9亿元,增长19%;实现
主营业务收入859.67亿元,增长12.01%;实现利税29.21亿元,实现利润15.17亿元。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57.54,比上年提高1.9点。企业亏损面为3.19%,增加2.08
个百分点。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45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不断增强,新建院士工作站2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
全区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212户,新增私营企业1372家,上缴税金8.65亿元,增长20.9
%。 实施服务业兴区战略,加快17个过亿元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服务业发
展层次和水平, 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9.5%。全区资质三级
及以上建筑企业4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9亿元,增长11.1%。
建设 环保 年末城镇化率5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北部新城)基础
设施建设投资24.38亿元,城市人均道路面积8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15.2平方米,建
成区绿化覆盖率43%。燃气普及率67%,集中供热普及率53%。村镇建设投资28.42亿元,
增长246.3%。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无害化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成功创建为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区),开工建设
重点水利工程110项,完成投资1.8亿元。村村通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城市空气质
量良好率达到63.6%,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25%,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
以上。
交通 全年新修农村公路330公里, 公路通车里程263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
里程66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为3899万人次,增长8.22%。客运周转量14.80亿人公里,
增长1.97%。 公路货物运输量6439万吨,增长3.34%。货运周转量51.57亿吨公里,增
长41.2%。全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客车。
贸易 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8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7%。全
区实现进出口总额95746万美元,下降27.1%,其中出口46065万美元,下降35.5%。新
签利用外资项目10项,合同外资额5587万美元,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4249万美元,
增长29.3%。新批境外企业(机构)2家,协议投资总额3500万美元。对外劳务外派人
员1522人次,增长19%。全区共引进项目173个,形成固定资产投资78.1亿元。全区开
发各类旅游景区15处,其中国家3A级景区3处,国家2A级景区2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
点4处;全省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山东省旅游强乡镇3个;山东省旅游特色村2个;乡
村旅游专业合作社4家。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97万人次,增长21.5%;实现旅游总收入
6.23亿元,增长23.8%。
教科文卫体 有职业中学2所,在校生0.21万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0.99万人。
普通初中24所,在校生4.38万人。小学96所,在校生3.86万人。全区承担实施市级及
以上科技计划项目68项,获区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44项。专利申请量1218件,其中发
明专利139件;专利授权量1337件。有文化馆1处,公共图书馆1处,档案馆1处,农村
文化大院530个。 有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2个、农家书屋445个、体育健身工程374
个,农民文艺演出队或农民业余剧团150个。有卫生机构17个,其中,医院1所,卫生
院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疾病控制防治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各类卫生
机构共有床位907张,卫生技术人员1084人,其中,执业医师及助理执业医师560人,
注册护士274人。全年参加省级及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23枚,其中金牌9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79.46元,比上年增长13.09%;人均消费
性支出15760.2元, 增长18.3%;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03平方米。城镇在岗职工年平
均工资37628元,增长13.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788.89元,增长13.11%;人均生
活消费性支出6094.77元, 增长18.02%;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5平方米。全区完成农
村劳动力转移1.62万人,新增城镇就业62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城乡居民社会
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7万人, 参保率达到98.5%。全区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
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16万人、 4.88万人、1.06万人、4.93万人和2.6
万人, 比上年底增加0.4万人、0.26万人、0.06万人、0.41万人和0.24万人。社会保
险基金总收入4.3亿元, 减少1.27亿元;支出2.83亿元,增加1.02亿元。全年参加新
型农民合作医疗53.5万人, 参合率达到99.8%。全年发放城乡低保救助金3864万元,
城镇低保14697人,农村低保17371人。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2个,收养1762人。社会
福利企业17个,安置残疾人员1368人。
【莱城工业区】 莱城工业区是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是莱
芜市委、 市政府规划建设的4个功能区之一,是济南都市圈制造业基地、莱芜工业聚
集区和莱芜北部新城。 2012年,编制完成发展战略性规划等10余项规划,2.2平方公
里核心区建设全面启动,基础设施、生态景观、公共服务、商贸组团、拆迁安置27项
工程整体推进,格瑞创业大厦、德和园、新城高中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快实施。新医药、
新能源和新材料、先进制造、精细化工及现代商贸物流五大产业组团加速膨胀,开工
过亿元项目37个、总投资241亿元,全年21个项目投产达效。
【莱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莱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农高区)
是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省第四家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12年,农高
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健康食品工业园、嬴泰科技产业园、嬴泰仓储物流园和"飞地
经济"园功能日趋完善, 万兴、道地中药材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年末,农高区
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 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有11家
企业取得自营进出口权并通过了GAP认证,4家企业获得"绿卡"。
(刘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