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7&rec=105&run=13

【概况】 山东现有10个重点产煤市、40个产煤县(市、区),生产和在建煤矿230
处,从业人员50万人。2012年,全省煤炭行业共生产原煤1.45亿吨,销售商品煤1.40
亿吨,基本实现产销平衡;实现营业收入3600亿元、利税720亿元、利润232亿元,同
比分别增长38.46%、10.68%、-36.62%。省属煤炭企业职工人均收入64015元,其中原
煤生产人均工资达78288元, 均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山东能源集团公司煤炭产
量突破亿吨,成为山东第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

【煤矿安全形势稳定】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全省煤矿安全质
量标准化达标率达到95.6%以上, 有45处矿井获评国家级标准化矿井。突出安全目标
责任落实,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继续实行了安全风险抵押、安全考核、安全奖
惩"三项制度",严防责任悬空。坚决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全省煤矿全年共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2518处, 全部实行ABC三级管理,严格做到"六落
实", 其中落实隐患治理资金1.27亿元。有序贯彻落实省政府67号文件,关闭资源枯
竭小煤矿3对。强化应急处置管理,启动了全省煤矿安全监管电子信息平台项目建设,
组织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修订完善及备案综合预案256个、专项预案2998个,形成从省、
市、 县到煤矿比较健全的应急预案体系。全省煤矿原煤百万吨死亡率连续9年控制在
0.3左右,在国家煤监局统计的安全生产1000天以上矿井中,山东有185处,位列全国
第一。

2012年4月26日—27日,全国煤矿充填开采现场会在泰安市举行。

2012年4月26日—27日,全国煤矿充填开采现场会在泰安市举行,介绍推广山东省做
法,制定相关技术标准。

【能源安全保障】 一是积极优化省内煤炭生产建设。继续实施 "稳定老区、开发西
部、准备北部"战略,全年开工矿井2对,规模210万吨;投产矿井1对,规模45万吨。
黄河北煤田阳谷茌平矿区开发已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严格落实国家发改委预期产量目
标,坚持按矿井核定能力均衡、有序组织生产,全省煤炭产量已连续9年稳定在1.5亿
吨左右。二是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全省煤炭企业累计在省外、国外获得各类矿业
权154个,资源储量597.63亿吨,生产、在建、规划矿井设计能力达2.34亿吨/年。其
中, 省外(12个省区)获得各类矿业权145个,资源储量564.16亿吨,生产、在建、
规划矿井设计能力2.01亿吨/年; 国外获得各类矿业权9个,资源储量33.47亿吨,矿
井设计能力0.33亿吨/年。 2012年省外、国外生产原煤8275万吨,同比增长54.18%。
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三是强力推进压煤村庄搬迁。坚持压煤村庄搬迁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结合、与区域化小城镇建设和农
村住房建设相结合, 创新发展了巨野县"三坊"搬迁模式。 全年完成搬迁村庄18个,
5632户、 20724人,解放煤炭资源9349万吨。压煤村庄搬迁成为当地惠民工程、亮点
工程、示范工程。三是大力发展煤炭应急储备和物流贸易。日照港被确定为国家级煤
炭应急储备点,兖矿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已超额完成40万吨应急储备任务,总储备量
达到55万吨。龙口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年经营量达到1500万吨,煤炭储备量超过60万吨。
鲁北、鲁西南煤炭应急储备项目启动建设。煤炭生产、经营企业积极开展煤炭物流贸
易, 省属煤炭企业外煤贸易量达到9637万吨,同比增长64%。四是煤炭经营市场秩序
进一步规范。完成了煤炭经营资格证年检工作,注销淘汰不合法经营、经营规模小等
不合格企业256户。 引导煤炭经营企业做强做大,全年购进省外商品煤8000万吨,有
力地促进了能源保障和煤炭市场健康发展。

【煤炭产业转方式调结构】 一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省属煤炭企业由"泛多元化"向
突出主体产业转变。新矿集团打造以煤炭为核心,以煤化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
为支撑的"四大产业"集群;临矿集团形成了以煤为基、铁矿采选、玻璃纤维、煤机装
备"四位一体"的产业新格局。全省非煤产业坚持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建
设大项目为重点,有保有压、有进有退,加快推进煤化工、煤建材、煤机制造、煤电
铝、 煤炭物流等五大产业发展。全年在建非煤项目40项,投资75.78亿元。非煤产业
实现销售收入1787亿元, 同比增长36.2%,占全省煤炭行业销售收入的60.07%;非煤
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4.2万人。二是推进生产方式转变。针对省内煤炭资源日益减少、
建下压煤日趋严重的实际,全行业着力转变煤炭生产方式,大力推广以矸石、膏体为
主的充填开采技术。 全省已有46对矿井实施了充填开采,完成开采工作面161个,累
计充填开采产量达到1700万吨,走在了全国煤炭行业前列。全国煤矿充填开采现场会
于4月份在山东召开, 并将山东确定为充填开采试点省份。三是推进煤炭企业规模化
发展。 积极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全省煤矿单井规模由2005年的40.2万吨提高到
2012年的78万吨;煤矿企业个数由249个减少到105个,企业平均规模由52.5万吨提高
到2012年的145万吨。

【科技兴煤战略和人才队伍建设】 广泛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和实习基地创建活动,全
省煤炭企业已创建3个国家级、 1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2个国家级、4个省级技
术研发平台, 5个院士、5个博士后工作站;全省煤炭行业科技装备投入完成74.04亿
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16%,全省煤矿采煤机械化和掘进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88.7%、
92.08%。 全年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
级一等奖5项,省科技进步奖24项,一等奖3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行业年内吸纳
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2702人,面向社会招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100人。从业人员教育
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管理的意见》,全省培训煤矿
企业主要负责人292人次, 培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4万人次,特种作业人员10.56万
人次。

【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工作】 全省煤矿开展能源对标自查,认真抓好兖矿、新矿集
团和四个试点煤矿节能评估工作。全年省属煤矿原煤生产综合能耗5.92千克标准煤,
同比(下同)下降11.51%;原煤生产电耗26.96千瓦时,下降1.32%;万元产值综合能
耗590千克标准煤,下降6.35%。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型煤矿建设。全省煤矿原煤入洗率
达到53%以上,其中省属煤矿原煤入洗率达到65%,提高6.6%。省属煤矿企业煤泥综合
利用率达到100%,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100.3%,矿井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6%,
并实现100%达标排放。

【煤炭行业管理】 各级煤炭管理部门坚持依法履行职责,不断加强行业监管,推进
行政执法, 规范行政审批。全年共现场执法525批次,检查煤矿和煤炭经营企业2748
处, 发现违法行为或安全隐患问题1.5万多处,下达责令整改指令书和现场处理决定
书1352份,行政处罚立案112起。济宁、新泰等重点产煤市县不断完善市、县(区)、
矿三级监管网络体系,淄博市煤炭局在全国范围招录了80名市级驻矿督查员,派驻到
全市25处煤矿实施现场督查。省煤炭局持续对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深入开展
行政程序年活动,提高了煤炭行业行政执法水平。
(袁 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