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6&rec=4&run=13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
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
遇期,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
一、发展背景和发展目标
“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主要
任务目标顺利完成。面向未来,我省的发展站上了更新更高的平台。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 ?416.2亿元,“十一五”年
均增长13.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49.3亿元,年
均增长20.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8.1万亿元,年均增长22.5%。实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5.3万亿元,年均增长18.9%。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农业连续8年增产,粮食总产达到4335.7万吨。制造
业强省建设成效显著,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万亿元以上。服务业规模和质量逐
步提升,增加值达到14429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9.1∶54.3∶36.6。
可持续发展取得新成效。 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保有量超过1亿亩,有效灌溉
面积达到7464万亩,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 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累计分别下降
22.1%、20%和18%,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以能源资源过度消耗、
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得到有效遏制。
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新突破。 拥有中科院3个研究所、1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2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29个国家质检中心,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
技术大平台、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国家深海基地等重大科学工程落户山东。拥有国
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居全国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
协调发展呈现新亮点。国务院批复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日照钢铁精品基地
建设扎实推进,省会经济加快发展,突破菏泽成效明显。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城镇化
率达到49%,实现村村通电、通电话、通汽车,通自来水率达到90%。
改革开放形成新局面。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经济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4%。 资本市场逐步完善,直接融资额五年累计达到2900亿
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不断完善,财政对“三农”累计投入4718亿
元,年均增长36.1%。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加快,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社会保障、
收入分配等领域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已与国外建立友好城市168对、友好合作关系城市165对,进出口总额累计7036亿美元,
年均增长19.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账累计463.9亿美元。
民生建设得到新加强。 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 财政对民生投入累计
7004.5亿元。 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加快、结构优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6个百分点
以上,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达到1∶1。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社区卫生
服务覆盖率98.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6%。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岁。五级公
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成功举办了奥帆赛、残奥帆赛和第十一届全运会。累计新
增城镇就业55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15.9万人,实现城镇家庭就业动态消零。社会
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946元
和6990元,年均分别增长10.5%和8.7%。
“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基础有条
件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但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转变发
展方式的外部压力加大、内在要求迫切,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
跨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十二五”期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
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定不移地以富民强省
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促进经济长期平
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指导原则:
坚持结构调整。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放大消费拉动作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向依
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
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
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地,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
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
坚持统筹兼顾。把统筹兼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方法,统筹经济与
社会、海洋与陆地、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当前与长远,加快实施重点区域带
动战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
协调发展,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
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富民与强省
的有机统一,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
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加快生态省建设,促进经济社
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营造美好
家园。
坚持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以更大决心
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破除发展障碍,化解发展难题,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
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增强发展的融合性和开放度,更高水平参
与国际分工,积极推动国内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推动和实现我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一线三点”的工作思路,在各
项工作中体现强省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着力提升经
济社会发展质量,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取得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新成就。
发展目标:
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
7∶48∶4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5%以上,力争新农村建设达到全国先
进水平,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23%,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实现跨越,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教育质量和结构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城
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社会文明程度大
幅度提高。社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平安山东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
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达到25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展现生态山东、绿色山东的新形象。
人民生活殷实富裕。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
争取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人均期望寿命力争达到77岁,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程度明显提高。
经过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使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文
化强省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人民
富裕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区域统筹和发展布局
构建产业布局合理、区域发展协调、人口聚集加快、城镇体系完善的发展格局。
(一)经济布局。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相互融合发展。一是
加快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精心组织实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加快实施国家
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
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作为山东
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主体力量,要发挥全省优质资源富集地带的优势,努力建成国内一
流、国际先进的高端产业聚集区。二是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全面落
实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把黄河三角洲建设成全国
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
发区和环渤海重要的增长区域。三是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以加快省会建设发
展为龙头,带动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建成发展活力充足、产业素质较高、服务功能
强大、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的经济圈。四是加快建设鲁南经济带。以鲁南临
港产业集聚区为龙头,加快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支持菏泽打造鲁苏豫皖边界区域
科学发展高地,把鲁南经济带建成全省经济新的增长极。
(二)城乡布局。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城乡规划
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一是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构建
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城
镇体系。 到2015年全省17市建成区人口全部达到50万人以上,其中超100万的城市16
个,济南、青岛分别达到400万人和450万人。二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稳
妥引导农民适当集中居住,实行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布局,实现农村社区建设服务
全覆盖,完成8000个村庄整体改造。三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
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县域经
济向特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三)空间布局。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调整优化空间结
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全省国土空间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区域,
主体功能上分别作为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生产和农村居住、保障生态安全的国
土空间。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
三、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结构优化、技术
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农业提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加快构建高产、优质、
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体系,推进“五个提升”。第一,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
力。全面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粮食储备能力建设,
确保粮食安全。五年建设高产稳产粮田1000万亩,新增粮食仓储库容500万吨。第二,
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支持生产要素向种养殖大户集中、优质品种向生产基地集中、
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发展规模经济,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到2015年,蔬菜、渔
业、 畜牧、果业、苗木花卉等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85%以上,
对农民增收贡献1500元以上。第三,提升农业装备规模和质量。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
成化、 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到201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4亿千
瓦, 农机化水平达到85%以上。第四,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加快制定和完善农
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扩大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
市场竞争力。第五,提升农业产业化层次。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工程,鼓励发展农
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业生产工厂化、管理企业化、组织规模化。
(二)工业优化。以实现工业由大变强为核心,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集
中度和节能减排水平为重点,深入推进产业调整振兴,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
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构建以高端产业、高端产品、高端技术为
主体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提升发展传统产业。按照创新驱动、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绿色发展的要求,推
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加快实施工业转方式调结构1000
个重点技改项目,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力争2015年,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关键
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普遍提高
到3%以上,山东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分别达到2100个、230件。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优势领域,以重大建设项目为载体,强化科技人
才资金支撑,重点发展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及生物、海洋开
发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
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围绕形成规模优势、增强配套能力,发展壮大产业
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产业分工层次和整体竞争力,推动生产力集中布局、基础设
施集中配套、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集中管理。加快园区转型提升,成为带动区域经济
发展的主导区、调整产业结构的先行区和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示范区。到2015年,
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30户,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
到200个,优质产品生产基地达到80个。
(三)服务业跨越。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生
产、面向生活、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加强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
“四大载体”建设,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层次。优先发
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务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
务业,加快发展旅游、批零住宿餐饮、房地产、社区及家庭服务业等生活性服务业,
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力争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地
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0%以上。
(四)海洋经济。全面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做
大做强海洋经济为主线,深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培育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全面提高
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构筑海陆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力争海洋经
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四、基础设施和支撑保障
突破薄弱环节,着力优化结构,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化、现代化水平,打造适度超
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高效安全的基础设施支撑保障体系。
(一)能源建设。以调整布局结构和供给结构为主线,以节能减排和提高效率为重
点,构建完善综合能源体系。推进“上大压小”电源项目建设,加快淘汰落后机组;
大力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积极接纳省外
来电;稳定省内煤炭生产和老区石油产量,鼓励建立稳定的省外煤炭供应基地和油气
供应基地。 到2015年,煤炭产量继续控制在1.5亿吨左右,原油产量持续稳定在2700
万吨,电力可用装机容量由目前的6317万千瓦增加到1.12亿千瓦,其中接纳省外来电
1600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所占比重由目前的92%下降到71%,新能源装机占省内电力
总装机比重达到14%。
(二)交通建设。加快铁路、城际轨道和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完善“四纵四横”铁
路运输网和“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加快港口和内河航道建设,推进我省
东北亚物流枢纽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继续推进济南机场建设,迁建青岛机场,提升
干线机场功能,推进支线机场新建和改造。加快构建铁路网络、公路干线网络、城市
轨道交通、城际铁路、航空运输、水运网络等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立体高效的现代
综合交通体系。到2015年,铁路营业里程由目前的3840公里增加到6100公里,复线率
达到60%, 电气化率达到98%,高速铁路营业里程358公里;公路通车里程由23万公里
增加到24.5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4285公里增加到6000公里,完成一般国省道
升级改造4000公里,新增农村公路12? ?000公里;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
内河港口吞吐量达到1亿吨;全省开通航空航线达到280条。
(三)水利建设。以提高水利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现代水利示范省建设,加强工
程设施建设,统筹利用客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构建完善综合水利保障体系。水资源
开发利用体系,推进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和胶东调水配套工程建设,加快引黄济青改扩
建步伐,新建、改建一批水库和河道拦蓄工程,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化,开发利用空中
水资源。水灾害防御体系,加快骨干河道综合治理,完善防洪防潮体系,提升病险水
库除险加固质量和水平。城乡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快建设水资源监测与控制骨干网络,
全面实施取水许可证与水资源论证制度, 统筹管理和科学调度全社会用水规模。 到
2015年,新增供水能力20亿立方米,节水10亿立方米,基本满足城乡用水、工农业用
水和环境用水需要。
(四)市政建设。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城市公共管理水平,
构建完善综合市政服务体系。加快高架、立交、环线、轻轨、地铁等快速通道建设,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提高水、电、热、气等管网覆盖率和集
中供应率。建立健全包括消防、防洪、抗震和人防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提高
紧急事件处置能力。
五、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
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一)科技创新。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研发,力争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的科研成果。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的重点城市建设国家创新型
城市和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支持黄河三角洲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推进科
技成果产业化,力争更多的高新区进入国家级高新区行列。到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
验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以上。
(二)教育优先。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建设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基础
教育,以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为重点,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学龄前和高中阶段逐步实施免费制度;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
人才为重点,强化基础能力建设,鼓励全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突出
特色、提升内涵为重点,优化整合教育资源,重点建设若干所全国一流的高水平大学。
坚持教育公益性方向,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到2015年,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
部达到基本办学标准,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7%;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和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分别达到159万人、 89万人,从业人员继
续教育年参与率提高到6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40%
(三)人才发展。建立健全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打造“人才
山东”品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建设高端人才聚集地和优质劳动力资源富集地带
为目标,培养造就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
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六支队伍。调整优化人才结构,打造特色产业人才培育基地,
支持重点发展区域、欠发达地区引进发展急需人才,强化对民营经济的人才支撑,推
进人才引进和交流。创新人才机制,健全人才选拔任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形成促进
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统一规范的人才市场体系,加强人才公共
服务。 力争到2015年,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由目前的975万人增加到1380万人,高技能
人才达到200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9%,每万劳动力中研
发人员达到43人年。
六、文化繁荣和创新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提升文化的引领力、竞争力和创新力,促
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用新的理念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文化建设。以建设文化强省和增强文化软实力为目标,创新文化发展模式,
加强文化载体和设施建设,推动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建
设一批重大文化设施,深入实施各类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
务体系。壮大文化产业实力,集中力量突破高科技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形成以孔子
文化为核心的齐鲁文化品牌体系,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
经济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加快文化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文化内容形式、文化生产方式、文化传
播方式、文化投融资体制和文化市场管理模式创新,提高文化改革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二)文明山东。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促进社会
文明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风尚,弘扬和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
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建设“诚信山
东”,完善政府信用体系、企业诚信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社会诚信环境。
七、和谐社会和公共服务
以扩大供给、提升质量、促进公平、提高效率为主线,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为目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一)民生保障。逐步完善符合国情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服
务体系。把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和政府绩效考核的优先目标,拓宽就业创业择业渠
道, 有效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力争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
动力120万人以上。加快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逐步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水平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推动中等收入群体持
续扩大。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在
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高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更大的实质
性步伐。 到2015年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实
现全覆盖。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努力满
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住房需求。促进人口长期均
衡发展, “十二五”期间,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
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高残疾人教育、就业和康复水平。
(二)卫生体育。以全民健康为目标,深入推进卫生、体育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和
完善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积极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创
新,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营运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
快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城乡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居民医疗保健水平和健康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体
育产业,建立健全体育设施体系,发展体育健身市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竞技体育
水平。
(三)社会管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
升社会管理水平,全方位推进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加强
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预警机制,健全覆盖城乡、打防
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管理体系,加快建设“平安山东”。
八、生态文明和资源环境
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发展循环
经济、高效生态经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生态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统筹海陆生态建设,推进水系生态建设系
列工程,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示范区、森林公园、地质
公园和风景名胜区,构建生态安全屏障。规划建设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加强绿色山
东建设,加快实施系列绿化工程,构建生态林网、经济林网和绿色保护带。加强优良
生态环境建设,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发展生态产业,建设一批生态示范园区、清
洁生产基地和高标准生态市县。到2015年,新增造林面积1000万亩以上,治理水土流
失1万平方公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建成30个生态县(市、
区)。
(二)环境保护。建立完善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实行严格的污染达标排放控制标
准,建立污染损害赔偿和环境税收制度。强化结构性减排,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占地区
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度提高新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支持企业开发应用环保先进
工艺和先进装备,强制淘汰高消耗、重污染行业的落后工艺和设备,确保完成国家下
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切实搞好水污染、大气污染和
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加快构建环境安全体系,建设完备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环境
监督执法体系,建立环境风险、地质灾害评估和环境隐患排查机制。到2015年,主要
河流、 湖泊和水库水质消除劣V类,主要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全省城市和县城污水
集中处理率达到90%,力争全省17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2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达到96%。
(三)资源节约。节约用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机制,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节约能源,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加快推
进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能耗2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降耗,广泛推进新能源和高效
节能产品利用。节约用水,统筹安排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积
极发展替代水源。到2015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3,农业需水量占
全省总需水量的比例下降为65%,城市回用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节约原材料,强化
对重要矿产资源及原材料的节约利用,全面推行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督和开采总量调
控,鼓励使用新材料、再生材料和替代材料,拉长资源型地区产业链条。
(四)循环经济。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原则,
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推动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建设,总结推广30个循环经济发展模
式,建设一批示范工程,组织实施100个重大项目,大力推广100家循环经济试点经验,
建立30个生态工业园区。大力推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构建覆盖城乡、多品种的再生
资源分类回收网络体系, 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达到80%以上,逐步提高钢铁、建
材、汽车、家电、轻工等行业再生资源利用率,建立“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推进再
生资源的循环利用、规模利用和高值利用。
九、体制创新和扩大开放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全方位提高对外
开放水平,抓改革强动力,以创新求突破,靠开放增活力。
(一)改革深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经济调节和市
场监管水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
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比重,重点
向城乡低收入者、困难群体、欠发达地区和生态地区等倾斜。深化所有制结构改革,
加快国企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步伐,支持民营资本发展壮大,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
竞争、互促互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深化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健全土地管理体制,
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
长效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综合配套体制改革,支持试点地区先行
先试、创新模式、重点突破,为全省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供有益借鉴。
(二)开放提升。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
优势。提高对外贸易质量和效益,重点培育机电、高新技术、纺织服装、农产品、化
工、轻工等优势产品出口基地,着力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着力提高服务贸易规模
比重和质量,着力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装备和重点资源性产品进口。增强利用外资战
略效应,坚持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吸引外资进入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
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外技
术创新机制、现代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拓展对外经贸合作,加快在基础设施、产
业发展、资金融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对接融合,积极
探索新的综合性经贸合作方式;提升开发园区发展水平,强化开放引领,吸引国际资
本和优质资源向园区集聚,在转方式调结构、创新体制机制和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
中实现率先突破;优化“走出去”战略布局,推进境外资源合作开发,推进跨国经营
和海外并购,推进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十二五”期间,全省货物贸易年均增
长10%,服务贸易年均增长15%;利用外资年均增长9%,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力争达到
40%左右;境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
十、政策保障和规划实施
(一)扩大消费。拓展消费热点,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促进科学消费、绿色消
费, 改善消费环境。到2015年,居民消费率达到3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
实现10万亿元以上。
(二)优化投资。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着力优化投向,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
式转变;推进多元化投资和多渠道融资,引导全社会资金投向政府鼓励项目和符合国
家产业政策的领域。 “十二五”期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其中现代
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速不低于25%,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低于25%,“三农”不低于20%,
社会民生不低于25%。
(三)营造环境。构建支持创新的政策环境,确保科技投入增长高于经常性财政收
入增长;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服务
行业和领域;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落实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增强发展的活力和
竞争力;完善对外开放环境,营造开放透明的法律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稳定
有序的经营环境,建立完善支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基础保障机制和政策促进
体系。
(四)区域协调。深入实施重点带动战略,推进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建立健全区
域一体化发展机制、区域间统一协调调度机制和区域扶持机制。
(五)实施机制。完善衔接协调机制,完善动态实施机制,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建
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推进规划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