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6&rec=269&run=13

区名由来寒亭区夏代为寒国,后称北海,前身系潍县。1983年10月,潍县建置撤
销,设立寒亭区。
政区人口全区总面积623平方公里。 辖6个街道,414个行政村(社区)。年末全
区总人口37.2万人。人口出生率9.7‰,自然增长率3.95‰。有23个少数民族。
经济概况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39.1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8%。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亿元,增长2.7 %;第二产业增加值80.9亿元,增长10.3%;
第三产业增加值48.1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比例为7.2∶58.2∶34.6。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160.9亿元, 增长22.8%。实现财政总收入15.2亿元,增长14%;地方财政
一般预算收入8.8亿元, 增长18.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3.5亿元,
比年初增加26.2亿元, 其中储蓄存款余额82.1亿元,增加9.8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
余额100.2亿元,增加15.5亿元。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7亿元,比上年增长7.4%。粮食总产32.5万吨,
棉花总产0.43万吨, 水果总产7万吨,蔬菜总产11.2万吨。肉类总产3.65万吨,禽蛋
总产0.31万吨,奶类总产2.4万吨。新增造林绿化面积4333.33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
28%。
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4.9亿元, 比上年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149家,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7.4亿元,增长26.2%;实现利税20.8亿元,负增长
5.2%;实现利润10.8亿元,负增长20.7%。企业亏损面为14.1%。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
企业1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3亿元,增长10.7%。
建设环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亿元。新建和改扩建祥亭街、富亭街、海龙路
等20多条主次干道,高标准打造了市民文化广场、涨面河、浞河综合治理等一批精品
工程,17个城中村改造全面推进,13家老企业实现“退城进园”,累计拆除破旧建筑
200多万平方米,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5%。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污水集中处理
率达到100%,无害化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空气质量、水环境功能区达到规定标
准,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以上。
交通邮电公路通车里程891.1公里。 公路旅客运输量为402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
1.3%。 公路货物运输量为936万吨,增长7.6%。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993万元,增长
0.6%。 其中, 电信业务总量11,887万元,增长7.3%;邮政业务总量1106万元,下降
8.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2.9万户,互联网用户1.9万户。
贸易旅游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4亿元, 比上年增长16%。实现进出口
总额11.49亿美元,下降40.9%,其中出口1.94亿美元,下降8.2%。实际利用外资1353
万美元, 下降69%。主要旅游景点有潍坊杨家埠民俗艺术大观园、禹王湿地、柳毅山
生态文化景区等。
教科文卫中等职业、技工学校3所。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5062人。初中10所,在
校生10,384人。小学57所,在校生18,569人。累计申请专利1297件,通过市级以上科
技成果鉴定85项,获市级以上科技奖励60项。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2个,群众艺术馆、
文化馆1处, 公共图书馆1处,档案馆1处。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
有卫生医疗机构16所, 其中,医院、卫生院13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所,妇幼保健
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307张,卫生技术人员1138人。
社会生活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1,221元,负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0,415元, 增长1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379元,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0.2平方米。城
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 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6万人。收养性社会福
利单位7个,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1.24%。
(孙建松李国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