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6&rec=264&run=13

市名由来据《登州府志》载:“日晓辄有丹霞流宕,照耀城头,霞光万道”。由
此得名。1995年11月撤县设市。
政区 人口全市总面积2016平方公里。辖15个镇(街道)、1个开发区,953个行
政村(社区)。年末全市总人口6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8万人。人口出生率5.54
‰,死亡率8.45‰,自然增长率-2.91‰。
经济概况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6.2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其
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40.3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85.9亿元,增长11.8%;
第三产业增加值60亿元, 增长10.6%。三次产业比例为21.6∶46.1∶32.3。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完成107.6亿元, 增长17.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06亿元,增长26.1%。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7.4亿元, 增长15.8%,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46.7
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2.7亿元,增长25.3%。
农业粮食总产24.2万吨, 下降13.3%; 花生总产6.4万吨,下降6.4%;水果总产
150.6万吨,增长1.7%;水产品总产4300吨,增长2.4%。肉类总产2.2万吨,禽蛋总产
1.02万吨, 奶类总产0.15万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279公顷。全市农机总动力133.3
万千瓦,增长3.6%。
工业和建筑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2家,实现增加值62.6亿元,增长18%;实现销
售收入233.2亿元,增长26.8%;实现利润13.5亿元,增长28.8%;实现利税16.6亿元,
增长28.8%。企业亏损面为2.6%,增加0.1个百分点。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23家,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亿元,增长13.4%;实现利税1.3亿元,增长18.2%。
建设环保年末城镇化率4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
2亿元, 下降9.1%。市区人均道路面积14.32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11.79平方米,建
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51%。自来水普及率97.28%,燃气普及率99.34%,集中供热面积
达3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9000平方米,竣工2600平方米。村镇建设完成投
资5.6亿元,增长9.4%。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9.53%,道路交
通声环境质量在较好以上。
交通邮电公路通车里程1806.89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7.9公里。完成邮
政业务总量4826万元, 增长5%。年末固定电话拥有量10.07万部,移动电话用户47.7
万户,互联网用户4.6万户。
贸易 旅游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5亿元, 比上年增长17.6%。其中,
城镇市场零售额61亿元,乡村市场零售额21.5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31,720万美元,
增长27.8%, 其中出口26,188万美元, 增长29.6%。实际利用外资1718万美元,增长
13.9%。主要旅游景点有牟氏庄园、太虚宫、艾山温泉国际旅游度假村、奇石博物馆、
牙山国家森林公园、艾山自然风景区、苹果城度假村、国路夼生态旅游区。全年接待
国内外游客180万人次,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6.4亿元,增长28%。
教科文卫体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0.35万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生8828人;
初中22所, 在校生20,331人;小学22所,在校生19,69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
生49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3项,其中获得省科技奖励1项。专
利申请量137件,授权专利98件。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所,
档案馆1个。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70%和100%。有卫生机构22个,其中,医
院4个、卫生院13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4 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各类卫生机构共有
床位1613张,卫生技术人员286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096人,注册护
士771人。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10枚,其中金牌3枚。
社会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67元, 增长12.3%; 人均消费性支出12,
908元,增长10.7%;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9平方米。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5,478
元,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761元,增长20.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05元,
增长14.6%;人均住房面积23.64平方米。全市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工伤保险
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72万人、17.91万人、4.03万人、3.98万人,比上年底增加-0.02
万人、0.11万人、0.13万人、0.08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农民27万人,参加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40万人。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9,313人,其中,城镇低保
3413人,农村低保1.59万人。农村特困救济2.03万人。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7个,收
养1321人。
(马贤修林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