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6&rec=241&run=13

市名由来 唐宋时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
政区人口全市总面积4571平方公里。 辖6个区(市) , 64个乡(镇、街道),
2487个行政村(社区)。年末全市总人口39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6.9万人。人口
出生率10.66‰,死亡率5.71‰,自然增长率4.95‰。有少数民族44个,18,902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561.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9%。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26.40亿元, 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920.32亿元,增长
12.3%;第三产业增加值514.96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比例为8.1∶58.9∶33.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3.77亿元,增长24.1%。实现财政总收入174.2亿元,增长24.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12亿元,增长30.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
额972.06亿元,比年初增加76.92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570.87亿元,增加59.48亿
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13.41亿元,增加87.90亿元。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3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粮食总产190.3万
吨, 下降1.4%;棉花总产0.65万吨,增长5.5%;油料总产9.8万吨,下降4.3%;水果
总产23.7万吨, 增长5.5%;蔬菜总产438.6万吨,增长0.6%;水产品总产8.24万吨,
增长82.3%。 肉类总产25.3万吨,增长5.2%;禽蛋总产10.9万吨,增长1.8%;奶类总
产4.3万吨,增长1.7%。植树造林面积6400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06万公顷。全
市农机总动力291.5万千瓦,增长6.4%。
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34家,全年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0%,
其中非公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4.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86.1亿元,增长23.8%;
实现利税390.1亿元, 增长19.5%; 实现利润234.2亿元,增长20.1%。企业亏损面为
2.39%,增加0.49个百分点。全市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350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90亿元,实现增加值58亿元;实缴税金7.37亿元,增长56%。
建设 环保年末城镇化率50.1%, 比上年提高0.75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35亿元,增长5.5%。城市人均道路面积20.73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13.08平方米,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01%。自来水普及率99.4%,燃气普及率99.4%,集中供热普及率
56%。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竣工9.3万平方米,交付1430套,廉租住房建设竣工7.75万平
方米,交付1549套。村镇建设投资53.78亿元。已建成污水处理厂9座,污水集中处理
率达到92.7%。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85.2%,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道路交
通声环境质量处于良好水平以上。
交通邮政公路通车里程7003.5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6.7公里。铁路、
公路、 水运共完成旅客运量7631.8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完成货运量25,618.9
万吨, 增长8.5%。港口货物吞吐量2089万吨。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32.82万辆,
其中私人轿车16.27万辆。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3.08亿元,下降10.0%。其中,电信业
务总量51.96亿元,下降5.1%;邮政业务总量1.12亿元,下降14.3%。年末固定电话用
户44.2万户,下降2.0%;移动电话用户305.08万户,增长33.8%;互联网用户33.56万
户。
贸易 旅游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
城镇市场零售额336.4亿元, 乡村市场零售额144.2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0.68亿美
元,增长17.2%,其中出口8.45亿美元,增长13.2%。新签利用外资项目24项,新批境
外企业1家,协议投资总额106.34万美元。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完成营业额4785万美元,
增长26.95%; 外派人员517人次,增长6.2%。主要旅游景点有台儿庄古城、台儿庄大
战纪念馆、滕州微山湖湿地公园、滕州盈泰温泉度假村、滕州古文化旅游区、峄城万
亩榴园、山亭抱犊崮自然保护区、山亭熊耳山双龙大裂谷、莲青山景区,3A级旅游景
区20个, 4A级景区8个。台儿庄古城被确定为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首个国家
文化遗产公园,荣膺新世纪“齐鲁文化新地标”榜首。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04万人
次,增长28%。实现旅游总收入112亿元,增长35%。
教科文卫体 有普通高等院校3所, 在校生2.19万人。中等职业、技工学校21
所,在校生4.41万人。普通高中27所,在校生7.73万人。初中105所,在校生13.69万
人。小学575所,在校生26.3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生971人。共取得市级以
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67项,其中获得省科技奖励9项。专利申请量2319件,授权专利
1344件。有博物馆7个,档案馆8个,公共图书馆7所,文化馆1个,广播、电视人口综
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6.6%和91.86%。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等)221个,床位13778张,
重点医院有22所(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 , 其中7个专科医院。有专业卫生人员15,
883人,其中,执业医师5429人,注册护士5876人。有体育馆3座,全年参加市级以上
体育比赛共获奖牌188枚,其中金牌73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3元, 比上年增长14.5%;人均消费
性支出13,463元, 增长18.0%;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平方米。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
资34,653元,增长14.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97元,增长18.2%;人均生活消费支
出5051元, 增长20%;人均住房面积38.5平方米。全市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
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3.18万人、53.87万人、33.83万人、39.75万人和
23.91万人,比上年底分别增加6.35万人、2.13万人、0.85万人、1.6万人和2.1万人。
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0.36亿元,增加8.34亿元;支出35.07亿元,增加7.12亿元。新
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农民111.57万人。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69,535人,其中,
城镇低保50,282人,农村低保119,253人。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4个。社会福利企业28
个,安置残疾人员500人。
【八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 枣庄市以煤化工为突破口,培植壮大特色优势
产业集群, 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市已建、在建煤化工项目投资规模达到532.8
亿元, 中小机床跻身全国产业集群50强,旋窑水泥产能占全省的31.3%。2011年,煤
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八大产业集群实现的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2.3%。
【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
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行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 试点合作社发展到308家,规模经
营土地26.8万亩, 利用农地抵押1.4亿元,被批准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集体林权
制度主体改革全部完成。优质商品粮、特色农产品基地面积分别扩大到200万亩和180
万亩。 累计发放种粮直补和农资、良种、农机补贴11.5亿元。完成137座水库除险加
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投资26亿元。新建农村住房11.4万户,改造危房4.6万户,
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公路、电话、广播电视和互联网。
【京沪高铁经停枣庄】 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运营,在枣庄境内设枣庄西站
和滕州东站,枣庄成为全国唯一两个高铁停靠站点的地级市,高铁经停使枣庄到北京、
上海等重要政治经济中心的平均最快运营时间由原来的9.5个小时大大缩短至2.5个小
时。年底,滕州东站每天经停13个班次,枣庄西站每天经停10个班次,为枣庄的经济
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市内快速公交完成与高铁站的无缝对接,大大方便了居
民的出行。
△枣庄市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王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