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6&rec=127&run=13

【概况】 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4094户纺织工业企业生产纱723.4万吨、布124.5亿
米、 服装31.2亿件、 化学纤维80.9万吨, 分别比上年(下同)增长6.41%、3.7%、
11.3%和17.1%。 实现销售收入8953.1亿元, 增长25.5%;实现利税847.9亿元,增长
20.4%;实现利润553.3亿元,增长21.9%;纺织品服装出口203.9亿美元,增长17.7%。
纺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高度关注行业运行态势,加强引导和调控。强化调
查研究,加强统计直报工作,发挥行业网站的作用,及时调度分析行业运行情况,加
强信息引导。针对行业运行中棉花、税负、人民币升值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
究,通过《请阅件》《信息简报》等形式,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和省政府反映情况,
提出对策建议,争取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关于取消进口棉花滑准税和解决棉纺行业增
值税"高征低扣"的政策建议引起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关注,根据领导批示,
协会代拟了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议调整进口棉花滑准税的请示》 , 以鲁政呈
〔2011〕45号文上报国务院。针对棉花问题,省纺织工业协会与美国棉花公司联合召
开了中美纺织品零售市场分析报告会, 征求重点棉纺企业对"2011年度临时收储棉花
预案"的意见建议, 汇总上报省发改委。积极引导全行业千方百计克服原料价格剧烈
波动、要素成本上升、招工难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保持了纺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
是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全行业已连续16年未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三是把开拓
市场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工作重点,大力开展"市场营销年"活动。组织参加了北京第
十九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 8家企业参展,参展面积2278平方米,展示了山东
服装的水平。 组织5家重点企业参加了省政府在台北举办的"台湾山东周"活动,加大
了山东与台北的经贸合作。 与省经信委、济南市政府共同举办"2011中国(济南)国
际服装博览会暨中韩时尚产品展览会",成交额达1.5亿元。四是着力推进对口支援新
疆工作,组织有关企业参加省经信委"中国新疆2011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和经信部
在乌鲁木齐召开的产业转移工作会议。
产业调整升级步伐加快。一是在认真总结编纂《山东纺织工业辉煌"十一五"》,
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修订了《山东省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由省经信委
印发各地实施;编制《山东省纺织工业产品品牌发展规划》;协助省节能办完成《山
东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山东省节约能源"十二五"规划》纺织部分的编
制。认真组织"十二五"规划和行业三年调整振兴规划的实施,积极推进行业加快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突出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产业链建设,龙头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家用纺织品成为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服装成为全国第四大生产省。全行业调整振兴
规划配套项目竣工238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4.88亿元,新增销售收入432.8亿元,
实现利税78.3亿元, 其中利润53.8亿元。二是突出抓好技术改造。对103个转方式调
结构行业重点项目进行审查;对全省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千项重点技改项目中71个纺织
项目进行审核;争取重点产业振兴和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国家补助资金1821万元。召开
棉纺行业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研讨会,推动中小棉纺企业技术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
召开全省纺织染整装备及新技术研讨会,增进企业合作,促进行业装备水平的提高。
三是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陵县获得"山东省土工用纺织材料名城"和"中国土工用纺织
材料名城"称号, 郓城县获得"中国棉纺织名城"称号。截至年底,全行业共有省级以
上产业集群31个, 其中国家级 21个。四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全行业有65个产品被
评为山东名牌产品,11个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47个商标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
商标。 截至年底,全行业有中国名牌产品57个,山东名牌产品163个,中国驰名商标
34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48个。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技术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有9个企业建立了省级
企业技术中心, 10个企业建立了省工业设计中心,烟台氨纶集团牵头的"芳纶产业技
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批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 截至年底,全行业有省级产
业技术创新联盟2个、 工业设计中心13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76个,其中国家级
10个。 二是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全行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
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三
等奖11项。 参加了"山东省标准创新型企业"评审,在"纪念第42届世界标准日暨标准
创新型企业表彰大会"上, 即发集团、喜盈门集团、南山集团、如意科技集团、海马
集团、 德棉集团、金号织业集团、亚光毛巾集团8个企业受到表彰。鲁泰集团高工张
建祥获"第三届山东省十大杰出工程师"和"2011年度桑麻纺织科技三等奖"。三是狠抓
质量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会同鲁纺企协开展了行业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评选出33
个优秀QC小组, 9个优秀质量信得过班组和14名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先进个人。开展企
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选表彰活动。 评出行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4个、二
等奖7个、 三等奖3个。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超高支纯棉面料加工关键技术及其产
业化"项目入选第二届山东省企业重大创新成果。四是积极促进行业两化融合。华兴、
魏桥、 鲁泰3家企业被授予全国纺织工业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称号,其中鲁泰集团被授
予全国纺织工业两化融合突出贡献企业称号。
节能减排与淘汰落后产能成效显著。一是积极开展节能工艺技术研究与推广,取
得了一批节能成果。华纺集团"棉冷扎堆染色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
进步二等奖,鲁泰集团"半缸染色节能工艺研究与推广"获省重大节能成果奖;兰雁集
团和孚日集团荣获"山东省节能先进企业"称号; 泰安康平纳集团"智能化微波烘干技
术及设备"项目获省优秀节能成果奖。二是积极参加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落实责任你我
同行"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活动, 德棉股份有限公司"筒子染色工艺改进"项目和济宁如
意毛纺股份有限公司"超短时绿色节水型染色技术"获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节能减排绿色
实践贡献奖,兰雁集团"牛仔布有机硅润湿剂高压喷射润湿预缩新技术及其产业化"项
目和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绿色价值链在毛精纺企业的构建与实施"获中国纺织服装
行业节能减排绿色实践优秀奖。三是努力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完成淘汰3.25亿米
落后印染能力和5000吨落后化纤能力的任务, 省纺织工业协会被评为"山东省淘汰落
后产能工作先进集体"。
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积极开展"金蓝领"培训,培训技师106人。评选技师、高级
技师443人;评选出山东省纺织工业首席技师10名,经推荐,有2人被评为山东省首席
技师。完成纺织服装类鉴定674人次,增长54.6%。组织了《棉纺纤维梳理工(精梳)
值车工作法》的编写工作。举办2011年"魏桥杯"全省棉纺行业粗纱工职业技能大赛暨
全国选拔赛,承办了全国决赛,山东省选手分别荣获全国大赛第二、第三名,被授予"
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举办2011年"即发杯"全省针织行业纬编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全国
选拔赛, 即发集团的杨敬双获得全国第一名,前十名中山东省有6人,前十五名中山
东省有9人, 有3名选手被授予"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称号,省纺织工业协会获"优
秀组织奖"。
企业文化建设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参加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品牌文化建设大纲
的编写工作,《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品牌企业文化建设综述》被编入《中国纺织品牌
文化发展报告》 。深化品牌文化创建工作,全行业有13个企业被授予"中国纺织品牌
文化50强"、9个企业被授予"中国纺织品牌文化建设领军奖"荣誉称号,分别占全国同
行业的1/4和1/3。

2011年山东省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表
┏━━━━━━━┯━━━━┯━━━━┯━━━━━┯━━━┯━━━┯━━━━━┯━━━┓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全国 │同比(1%)│ 山东│同比 │占全国比重│在全国┃
┃ │ │ │ │ │(1%)│(%) │排名 ┃
┠───────┼────┼────┼─────┼───┼───┼─────┼───┨
┃纱 │ 万吨 │ 2894.47│ 12.43 │723.43│ 6.41│ 24.99 │ 1 ┃
┠───────┼────┼────┼─────┼───┼───┼─────┼───┨
┃布 │ 亿米 │ 619.82│ 11.61 │124.49│ 3.67│ 20.08 │ 2 ┃
┠───────┼────┼────┼─────┼───┼───┼─────┼───┨
┃绒线(毛线) │ 万吨 │ 30.59 │ 5.84 │ 4.63│-12.96│ 15.14 │ 4 ┃
┠───────┼────┼────┼─────┼───┼───┼─────┼───┨
┃呢绒 │ 亿米 │ 5.18 │ 1.35 │ 0.72│ -8.60│ 13.90 │ 2 ┃
┠───────┼────┼────┼─────┼───┼───┼─────┼───┨
┃印染布 │ 亿米 │ 593.03│ 6.67 │ 38.94│ 5.57│ 6.57 │ 5 ┃
┠───────┼────┼────┼─────┼───┼───┼─────┼───┨
┃化学纤维 │ 万吨 │ 3362.36│ 13.87 │ 80.90│ 17.10│ 2.41 │ 4 ┃
┠───────┼────┼────┼─────┼───┼───┼─────┼───┨
┃服装 │ 亿件 │ 254.20│ 8.14 │ 31.18│ 11.29│ 12.27 │ 4 ┃
┠───────┼────┼────┼─────┼───┼───┼─────┼───┨
┃其中:针织服装│ 亿件 │ 121.09│ 6.13 │ 20.68│ 14.33│ 17.08 │ 2 ┃
┠───────┼────┼────┼─────┼───┼───┼─────┼───┨
┃梭织服装 │ 亿件 │ 133.11│ 10.03 │ 10.50│ 5.75│ 7.89 │ 5 ┃
┠───────┼────┼────┼─────┼───┼───┼─────┼───┨
┃无纺布 │ 万吨 │ 185.04│ 14.70 │ 25.81│ 25.33│ 13.95 │ 3 ┃
┠───────┼────┼────┼─────┼───┼───┼─────┼───┨
┃帘子布 │ 万吨 │ 56.77 │ 15.27 │ 19.20│ 47.71│ 33.82 │ 1 ┃
┗━━━━━━━┷━━━━┷━━━━┷━━━━━┷━━━┷━━━┷━━━━━┷━━━┛

(刘海美)
【丝绸工业】 2011年,省丝绸集团公司根据省委、省政府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指
示精神,加快推进困难企业依法破产工作,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整合利用,加强丝绸
协会建设和产业发展指导,丝绸产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至2011年底,国有存续丝绸
企业42户,事业单位3户,年末职工人数294人。
全年生产桑蚕一代杂交种133万张,比上年(下同)下降11.9%;销售一代杂交种
146万张, 下降3.3%;生产原种4.5万张,销售原种4.3万张。全年投产桑园45万亩,
发放蚕种51万张, 生产鲜茧2万吨,收购鲜茧1.92万吨,桑园面积、发放蚕种、蚕茧
产量与上年持平;鲜茧收购均价2010元/50公斤,增加330元/50公斤。
全年全省共有26家企业获得缫丝企业生产准产证,核准总生产能力为10.63万绪。
生产白厂丝2900吨, 生产真丝绸2000万米,生产服装1100万件(套),真丝家纺800
万件(套)。
年内, 山东海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口创汇10083万美元,增长10.33%。其中,
出口绸缎828万米, 创汇4878万美元;出口丝类商品1008吨,创汇4475万美元;出口
服装成品78万件,家纺78万套(件),创汇730万美元。
困难企业依法破产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对列入2009`2010年破产计划的山东华
冠丝绸有限公司、昌乐县丝绸公司、德州市丝绸公司、日照长宇丝绸有限责任公司、
肥城宏达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三维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丝绸公司烟台丝绸
批发站、济宁市丝绸公司、曲阜市丝绸公司、兖州华宇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天力
丝绸有限公司、莱芜市丝绸公司、莱城区丝绸公司等13户企业破产程序终结;二是按
照省国资委破产计划,启动了兖州市丝绸公司、诸城市华锦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省栖霞方山柞蚕原种场、 山东省沂水蚕种场、枣庄市丝绸公司等5家企业的依法破产
工作, 全部进入依法破产程序,涉及各类人员242人;三是经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批
准和宁阳县人民法院裁定,启动了宁阳新岳丝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依法破产清算;四是
经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批准,对新泰市丝绸公司依法进行了清算。
加强协会建设,对产业发展指导取得新成效。一是分别成立了蚕种、蚕茧、制丝、
织染4个分会,在临沂、潍坊、淄博市设立了3个办事处,对充分发挥专业分会职能,
及时协调与政府和各部门的关系,加强信息沟通,反映企业诉求,加强集群效应和企
业密切合作,加强行业自律和产学研结合,推动技术进步起到积极作用。二是加强对
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 起草了《山东省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展"市场
营销年"活动, 组织召开丝绸协会工作座谈会和茧丝市场形势分析座谈会,协调召开
美国白蛾发生区与桑蚕养殖区飞机防治座谈会,促进了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海通集
团的许祚、王峰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许祚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
东丝绸协会获得"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
(郇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