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6&rec=117&run=13

【概况】 2011年,全省煤炭行业共生产原煤1.54亿吨,商品煤销售量1.45亿吨,实
现产销平衡。全年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400亿元,利税640亿元,利润350亿元,同比
(下同) 分别增长33.8%、 23%和25%。省属煤炭企业职工年人均收入6.4万元,增长
18.5%,其中井下职工年人均收入7.5万元。
煤矿安全生产实现新加强。一是制定《矿长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办法》,促进
责任落实。 二是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先后审查确认上半年58项、下半年49项A级安全
隐患,共落实治理资金10,299万元。三是继续推进"六大系统"建设,积极推动试点、
示范矿井建设。四是狠抓应急处置管理,督导全省煤矿编制和完善各类预案3285个,
全部完成了演练。 五是强化教育培训,全年共培训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261人次,安
全管理人员17,820人次,特种作业人员65,937人次。六是积极推动全省煤矿职业健康
工作,召开了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加强全省煤矿职业健康工作的意见》,
落实职业病防治的各项保障措施,坚持事故防范与职业危害防治并重,进一步夯实了
煤矿安全基础。 枣庄防备煤矿"7.6"事故发生后,全省煤炭行业深刻警醒,认真落实
上级重要指示要求, 立即对全省166处地方煤矿实施停产整顿,集中排查治理安全隐
患;7月8日召开了全省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现场会议,通过实地查看救援现场,进行警
示教育; 组织7个检查组,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全省煤矿安全大检查,共检查煤矿
163处, 查出各类隐患问题1699个,下达执法文书172份,停产整顿矿井4处,停运设
备9台。
煤炭能源保障实现新提升。 年内新开工矿井1处,续建8处,设计生产能力705万
吨;黄河北煤田资源勘查开发规划开始酝酿起步。煤炭生产做到合理、均衡、有序进
行,已连续9年保持原煤产量1.4亿吨左右。在省外,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全省煤
炭企业省外累计获得煤炭资源量556亿吨, 规划产能达1.86亿吨。山东能源集团权属
企业先后与呼伦贝尔、伊犁、鄂尔多斯、通辽等市和加拿大BC省签订了部分战略合作
协议,成立了香港公司和加拿大公司。兖矿集团在贵州、陕西等省开发建设取得新进
展, 累计获得省外、国外煤炭资源量280亿吨。全年全行业省外国外生产原煤6147万
吨, 销售商品煤5467万吨,分别增长52.96%和1.1倍,呈逐月快速增长势头。在储煤
基地和交易中心建设上,大力推进集煤炭生产、洗选加工、应急储备、物流配送、市
场交易于一体的煤炭物流园区建设,龙口应急储备基地已具备60万吨储备规模,并被
列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州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2011年省级服务业发
展引导资金"重点扶持项目, 其他储备基地筹建工作扎实推进。积极推进煤炭交易中
心建设。 发挥区位优势,成功举办"2011中国煤炭物流储备与贸易会议"和"2012年中
国(淄博)煤炭市场研讨暨交易会"。山东省首家煤炭交易中心鲁中煤炭交易中心于6
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并投入运营。狠抓省内电煤供应保障。全年省内电煤合同兑现率
达到96%以上, 其中,兖矿、临矿、肥矿、龙矿合同兑现率分别超过100%。大力组织
煤炭经营企业加强与重点用户的联系,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省内煤炭能源保障能力,
2011年煤炭经营企业煤炭经营量达到1.82亿吨。全年全省没有出现阶段性电煤供应紧
张的局面,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经济运行质量实现新提高。一是煤炭企业内部普遍开展对标和全面预算管理,加
强资金集中管理,节支降耗成效显著。兖矿集团通过加强资金集中管理,节约财务费
用7425万元;通过借款置换、信托融资等节约筹资成本3361万元。二是提质提价促增
收。 淄矿集团实施精煤战略,实现增收2亿元;肥矿集团狠抓煤质管理,商品煤价提
高45元/吨;新矿集团精煤回收率提高2%以上,增收2亿元;临矿集团新上4座洗煤厂,
新增入洗能力940万吨, 完成精煤产量300万吨,增加效益1.8亿元。三是大力实施资
本运作。新矿集团收购贵州神田矿业公司和泰山阳光能源公司;淄矿集团先后控股鄂
尔多斯世林化工,入股鄂尔多斯南部铁路公司,合资建设鲁中煤炭交易中心、亿鼎化
工; 龙矿集团收购望田煤业55%股权。四是强化煤炭经营监管工作。全面完成煤炭经
营资格3年有效期满重新准入审查工作, 对审查合格的5619户煤炭经营企业重新颁发
煤炭经营资格证,压减淘汰煤炭经营企业360户。
绿色矿山建设实现新发展。一是实施科学采煤。针对山东煤炭资源日益减少、建
筑物下压煤日趋严重的实际,引导全行业大力推广以矸石、膏体为主的充填开采技术,
总结推广新矿集团"以矸换煤"和岱庄煤矿、孙村煤矿、王庄煤矿、太平煤矿等三十余
对生产矿井充填开采经验,不断完善优化采场布局,合理集中生产,促进全省煤矿科
学采煤, 得到国家能源局的高度评价。全省煤矿采区回采率提高到80.3%。二是强力
推进压煤村庄搬迁。全年完成搬迁村庄14个,搬迁村民4850户、16,560人,解放煤炭
可采储量6600万吨,均创历史最好成绩,进入了历史上搬迁速度最快、数量最多、成
效最为显著的一个时期,成为全省强力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并成为
全国煤炭系统一大亮点。济宁、菏泽等市将压煤村庄搬迁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
规划,与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统筹实施,实现依法搬迁、和谐搬迁。三是积极推进节
能减排。 组织全省煤矿开展能源对标自查,认真抓好兖矿、新矿集团和4个试点煤矿
节能评估工作。全年省属煤矿企业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5.94千克标准煤,下降5.41%;
原煤生产电耗24.85千瓦时/吨,下降13.11%;万元产值综合能耗470千克标准煤,下
降35.14%。 四是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型煤矿建设。全省煤矿原煤入洗率达到49%以上,
其中省属煤矿原煤入洗率达到64.53%。全年省属煤矿企业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107.41%,矿井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1.05%,并实现100%达标
排放。瓦斯综合治理实现新突破,省内煤炭行业首家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的瓦
斯发电厂兖矿贵州能化公司小屯煤矿瓦斯发电项目正式投产运营。
全行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新成效。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煤与非煤并重,促
进可持续发展。一是建立转方式调结构长效机制。采取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方式,
精心编制《山东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先后组织召开全省煤机、科学采煤座
谈会等,成立山东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着力引领全行业深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山
东能源集团全年煤炭产量过亿吨。兖矿集团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山东矿山机电暨煤化
工产品博览会, 达成意向性协议金额60亿元。新矿集团获取煤炭资源200亿吨以上,
拥有各类矿井49个, 设计产能达到1.03亿吨。枣矿集团与世界500强企业韩国SK公司
合作的粗苯加氢精制项目填补了全省新材料领域空白。 肥矿集团提前一年完成"五年
营造一个新肥矿"目标。 二是大力推进非煤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全省煤炭企业省内非
煤产值达到1480亿,销售收入1400亿元,分别增长41.7%、39.9%;其中省属煤炭企业
非煤产值达到1298亿,销售收入1217亿,分别增长34.2%,31.4%,从业人员占职工总
数的42.9%。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全年全省煤炭行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55亿元,
占销售收入的2.9%。"综放开采技术及标准化研究""综采成套装备与技术研究"等70多
项重大研究课题,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
行业管理实现新加强。以推进行政执法和规范行政许可为抓手,强化行业管理,
突出依法行政。研究出台了《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见》《行
政执法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和《行政许可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完
成了煤炭执法依据的梳理工作,共梳理出全省煤炭行政执法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25
部, 行政处罚194项,并将其编印成《行政执法工作手册》,成为行政执法人员必备
的工具书。强力推进行政执法,依法查处煤矿重大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并对问
题比较严重的矿井依法进行行政处罚,依法行政意识逐步树立,行政执法行为逐步规
范。 全年各级煤炭管理部门共现场执法579批次,检查煤矿和煤炭经营企业1272处,
发现违法行为或安全隐患问题8163条, 下达责令整改指令书和现场处理决定书共563
份,立案实施行政处罚28起。为切实加强煤炭行政许可事项的管理,六个证照类许可
事项实行审批室受理、承办处室审查、办公室用印、审批室颁证的行政审批程序,实
现一个"窗口"办理, "一站式"服务。全年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802批次,5763项,办
结779批, 5565项。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行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泰安、济宁、菏泽、淄博等重点产煤市及其所属县(市、区)健全完善了煤炭监管机
构和执法机构,充实了专业人员和执法人员,保证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有效实施。泰
安市充分发挥煤矿安全执法稽查支队作用,加大执法力度,严查违法行为,优化煤矿
安全生产监管。 滕州市煤炭局创新执法方式,严格执法手段,全年对5处煤矿的违法
行为依法处罚62万元。
(刘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