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5&rec=72&run=13

2010年, 全省发展会员189人,会员总数3581人,平均年龄40.5岁,其中具有中
高级职称的3300人, 占92.2%。全省共有11个市级委员会,2个市级筹备委员会,1个
县级委员会,4个省直总支部,17个省直支部,247个基层组织。会员中有60人担任各
级人大代表,446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44人担任各级政府及司法部门处级以上职务。
2010年初, 民进省委机关办公地点回迁至济南市经十路18262号,机关干部进行了全
面轮岗,机关编制18人,实有18人,设办公室、组织宣传部、参政议政部(社会服务
部)。
一、参政议政
认真参与和努力推进政治协商。 省委会领导全年先后8次参加中共山东省委、省
政府及省委统战部举行的协商会、 通报会、座谈会,就省政府工作报告、山东省"十
二五"规划的制定、省有关领导人选等重大问题参与协商,并尽力突出民进界别特色。
在中共中央组织部、统战部征求意见座谈会上,实事求是地反映民主党派存在的困难
和问题,争取政策性解决,所提的许多意见和建议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和采纳,有力
地推动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实现了"三在先,三在后"。
建言献策质量有进一步提高。在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省委会作了题为《进一
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保障体系,建设食品安全大省》的大会发言,同时就关于实施最
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尽快改变学前教育落后局面、高等教育布局战略调整、大力
发展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问题提交了10项提案。这些提案多家媒体给予宣传报道,
许多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采纳。其中,题为《落实政府责任,尽快改变学前教育落后
局面》的提案被省政协确定为重点提案,《关于加快建设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建
议》的提案,分管的省领导先后做出批示。
积极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出谋划策。依托各专门委员会先后两次就"十二五"规
划的制定在骨干会员中征求意见和建议。 召开了山东民进实职干部座谈会,围绕"十
二五"规划进行了深入研讨,从中选出40余条有价值的建议。在中共山东省委召开的"
十二五"规划制定征求意见座谈会上, 就缩小贫富差距、转变政府职能、发展幼儿教
育、优化发展布局、提升农业发展优势等问题提出了10多条意见和建议。全省教育工
作会议召开前夕,省委会向中共山东省委提交了《关于编制〈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的10点建议》,许多意见建议被采纳。
抓难点、找弱点,开展重点问题调研。结合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和短板问
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就全省金融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问题,调动会内外力量
组织了大型调研, 及时形成报告报送中共山东省委。围绕科学发展和"转方式、调结
构", 分别就全省旅游业、房地产业、鲁菜餐饮业的科学发展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等一系列问题开展了座谈调研,为2011年在省"两会"上提交有较高质量的提案、建议
打下了良好基础。
上下联动,参政议政工作形成合力。年初向会中央提交了《关于实行中小学校长
任职资格制度的建议》的提案,被会中央选定为全国政协大会发言。在民进中央参政
议政年会上,这项成果荣获表彰。承担了会中央《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中小学教材出版
发行,确保广大中小学生教育权益》的课题,在省内外认真组织调研,向会中央及时
提交了报告。在议政调研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在今年民进中央参政议政年会上作
了题为《关于改进和加强专委会工作的探索与思考》的大会发言,得到与会者的好评。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稳步开展。全年共向会中央、省政协和省委统战部报送各
类信息40余篇, 其中10篇信息被会中央《民进信息》采用,8篇被省委统战部采用。
2010年,新建了信息员骨干队伍,开通了信息报送网络,提高了信息员骨干队伍参政
议政的能力和水平。
二、社会服务
持续推动扶贫助学活动。 一是积极参与会中央发起的支援贵州毕节试验区的"彩
虹行动"。 为对口支援的贵州省金沙县高坪乡的10位农村中小学校长进行了为期一周
的培训;组织会企业家赴高坪乡进行实地调研,为"彩虹行动"的深入开展打下基础。
二是继续开展"民进凯瑞爱心助学"活动。在莱芜、东平等地为贫困失学儿童提供助学
金每人500元, 受资助人数达40人,并联合泰安市委会向东平县聋哑儿童学校捐赠了
10台电脑。三是积极支援西南干旱和玉树地震灾区。灾害发生后,省委会立即行动起
来, 组织广大会员开展捐助活动,共捐款物折合人民币637万余元,以实际行动践行
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继续深入开展"双促工程"。一是为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山东省民办教育
协会、山东英才学院联合举办了民办高等教育"泉城论坛",论坛邀请全国各地的80多
位专家学者就《教育规划纲要》制定后民办高校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许多有
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二是继续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与省教育厅、省
华夏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了"山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在济南进行了经
典诵读比赛颁奖仪式。三是与山东英才学院等单位联合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邀请多位专家学者为广大师生作了专题报告,并联系驻济6所高校举办了"大学生传统
文化经典诵读演讲比赛",有效地推动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对台交流和海外联谊工作有新突破。组织山东省传统文化教育参访团赴台湾开展
交流活动,对台湾的传统文化教育状况进行了全面考察,与台湾有关方面人士进行了
深入交流, 为进一步开展对台工作打下了基础。参加了中共省委统战部组织的"山东
省海外联谊会代表团"赴欧出访活动, 与法国、意大利的多个华人社团进行了交流,
考察了当地华人的发展状况,探讨了交流合作的前景,回来后向有关部门提交了考察
报告,就海外联谊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企业界会员联谊会活动更加活跃。依托山东民进企业界会员联谊会,积极促进民
进企业界会员之间的联谊、交流与合作。一是邀请浙江民进企业界会员联谊会来青岛、
日照、微山、曲阜、济南等地进行考察调研,双方就多个合作项目达成意向。二是组
织企业界会员先后赴淄博、泰安、东平、庆云等地就扶贫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寻求项
目投资方向。三是通过组织联谊活动、走访会员企业等方式,促进联谊会会员之间的
联谊、交流与合作,为会员企业的发展排忧解难。
三、思想建设
积极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省委会以胡锦涛总书记对民主
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年初制定下发了《关于树
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学习型参政党省级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随
后成立宣讲组,分赴全省各地进行宣讲,近千名会员听取了专题辅导报告。充分利用
网站、会刊等相关媒介,开辟学习专栏,在会员中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激
发了广大会员树立和践行的积极性。圆满完成了民进中央十一次常委会议承办任务。
在这次中常会上汇报交流了山东省民进开展树立和践行活动的经验,得到会中央领导
的好评。《山东统一战线》《山东统战信息》对在树立和践行活动中一系列好经验、
好做法给予宣传报道。
推进学习型参政党省级组织建设。以省委会中心学习组为引领,在广大会员中普
遍开展学习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共山东省委九届十一次会议精神。开展六
个"为什么"答题活动。 推荐全国先进典型1人,在纪念民进成立65周年座谈会上作了
典型发言,深受好评。以会庆65周年为契机,在广大会员中开展学习会史、研究会史、
宣传会史活动,成功举办庆祝民进成立65周年文艺晚会和书画笔会。开展学习霍懋征
同志活动,组织会员收看《民主之澜》《黄炎培》等电视剧并开展学习征文活动。利
用"三八"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组织会员进行座谈讨论,交流学习体会,形
成浓厚学习氛围。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站、会刊和简报的宣传作用,对网站进行
了全面改版,召开了会刊工作会议,总结了经验,明确了思路。及时宣传报道会的工
作和会内先进事迹,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宣传报道稿件36篇,在省委会会刊和网站
上发稿280篇,宣传的规模、层次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由于信息化建设成绩突出,
获民进中央2010年度专项表彰。
四、组织建设
加强各级组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省委会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制定下发了关于
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在全省各级组织中开展了"争先创优"活动。省委会领导带队到
各市委会和省直支部进行了走访调研,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指导、促进创建活
动有效开展。成立了民进济宁市委筹委会,完成了省化工研究院支部换届和省直机关
总支改组工作。 在民进中央创建表彰大会上,济南和青岛2个市级组织被评为全国先
进地方组织, 东营总支等8个基层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组织。在年底召开的民进
山东省先进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表彰大会上, 对德州市委会等4个市级组织、山东大
学总支等71个基层组织进行了表彰。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的具体指导和支持下,省委会对
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构成进行认真分析,积极与各市中共党委和统战部门进行协商,
保证了届中调整工作的平稳有序进行。注重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将新发现培养的
一批政治素质好、德才兼备的中青年骨干会员充实进后备干部队伍。对全省会员信息
进行全面梳理,建立健全了全省民进会员、骨干会员和后备干部电子档案。举办了全
省骨干会员第二期培训班和新会员培训班,对骨干会员和新会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培
训。
加强省市两级机关建设。省委会机关以办公地点回迁为契机,对机关干部进行了
全面轮岗,开展了以"落实制度、理顺关系、转变作风、增强活力"为内容的机关建设
活动。机关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加强省市级组织的协调,召开了省市两
级民进机关工作联系会议,有力促进了全省民进的力量整合和工作配合。
(李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