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5&rec=5&run=13

2011年2月12日在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0年,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省上下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
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牢牢把握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的工作基调,
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省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
方向发展,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是好的,
全年和“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顺利完成。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9,416.2亿元,增长12.5%。
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开展小麦等高产创建活动,粮食总产达到867.14亿
斤,实现连续八年增产。肉类、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和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
加强, 全面完成了158座大中型水库和3882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业运行比较平
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
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749.3亿元,同比
增长25.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9689.6亿元,同比增长34.1%。
(二) 投资消费拉动作用增强。完成规模以上投资23— — 279.1亿元,同比增长
22.3%,其中八大领域投资2.1万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90.2%。150个省重点项
目建设进展顺利,南车集团高速列车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开工建设了青荣城际、晋
豫鲁通道等5条铁路, 改造农村公路5300公里,华电莱州等一批大容量高效机组获得
国家核准,港口吞吐量达到9.2亿吨。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11.6亿元,同比
增长18.6%;其中城镇和农村市场分别增长19.5%和15.2%。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9
%。
(三)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三次产业比例由2009
年的9.5∶55.8∶34.7,调整为9.1∶54.3∶36.6。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高,高效特色
农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达到60%以上。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
长23.1%,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幅高8.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高,高新技术
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5.2%, 比年初提高2.26个百分点。培育服务业
“四大载体”见到明显效果,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银行、证券、保险业实力进
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4万亿元,达到41,653.7亿元。
(四)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快实施节能减
排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全年关停小火电205万千瓦,“十一五”
期间累计关停小火电717万千瓦, 淘汰炼铁、炼钢、水泥落后产能821.6万吨、527.3
万吨和7595.8万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
22.1%、20%和18%。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
(五) 改革开放迈出较大步伐。4市7县10镇2个开发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
推进。钢铁、煤炭等重点行业兼并重组取得新进展。启动了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115个县市区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政府机构改革基本
完成。 外向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实现外贸进出口188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9%;
其中出口1042.5亿美元, 进口847亿美元, 分别增长31.1%和42.2%。 实际到账外资
91.7亿美元,同比增长14.5%。境外投资18.5亿美元,增长65%。
(六)重点区域建设步伐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扎实推进,今年1月4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已经国务院正式批复,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
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启动了一批
重点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2个百
分点。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省会建设发展、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步伐加快。
启动了新一轮援藏、援疆、援青和对口扶贫协作重庆工作,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进
展良好。援建北川工作全面完成,共实施项目369个,完成实物工作量123亿元。
(七)社会民生建设得到加强。新增城镇就业115.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9.4
万人。城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70.9万人和2770.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
109.9万人和230.4万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19— —94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90元,分别增长12%和14.2%。保障性安居工程
建设加快, 新增保障性住房10.63万套、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8.74万套;农村住房整
村改造建设126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25万户。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542个,省博物
馆新馆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投入使用。省属普通高校招生47.6万人。人口自然增
长率控制在6‰以内。 圆满完成了上海世博会山东参展各项任务,我省体育健儿在第
十六届亚运会上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安全生产得到加强,连续九年实现事故起数和死
亡人数双下降。
2010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极其复杂的情况下,我们成功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挑战,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不同寻常的成绩,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
一步。好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
子计划,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结果,是各级人大依法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一年
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中央政策与山东实际紧密结合,正确把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
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出台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若
干重要问题的意见》,召开了全省转方式调结构现场观摩会,在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
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节能减排、培植优质财源、壮大文化产业、加强教育和人
才强省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不仅为做好全年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而且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打下了重要基础。
还要看到,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农业抵
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水利工程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农业比较效益长期偏低,农民
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二是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供应紧张,加之能源、原材料
价格持续上涨,生产成本明显上升,部分工业品市场需求回落,企业生产经营环境进
一步趋紧。三是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不强,十大高耗能行
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偏高,节能减排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四是受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等因素影响,我省稳定和扩大外贸出口的难度不小。五是就业总
量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保障社会民生支出的压力很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
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做好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为主线,以富民强省为目标,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全面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
设,坚持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着力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
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
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1)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
长17%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左右,外贸进出口增长10%左右,实际利用
外资稳定增长。(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
均纯收入均增长10%左右。(3)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0万人,城
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
制在4%左右。 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32.04万套;新建农村住房
80万户, 改造农村危房20万户。(4)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
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量
等节能减排任务。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在10%左右,一是考虑到“十一五”经济增长
的惯性作用,也考虑到与“十二五”规划相衔接。二是考虑到外部环境变数较多,这
样安排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各方面信心,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同
时也是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城乡就业、改善社会民生的需要。三是有利于引导各方面
把主要精力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
三、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增强内需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强化价格调控监管,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三)着力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基础。
(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六)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七)大力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九)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科学发展和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