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5&rec=238&run=13

区委书记 朱国伟
区 长 于 良

区名由来 因地处枣庄市中部偏东,位居全市经济、科技、文化、卫生、交通、
邮政、电信中心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373.92平方公里。 辖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61
个行政村(居委会)。年末全区总人口52.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66万人。人口
出生率10.22‰,死亡率4.42‰,自然增长率5.8‰。有少数民族24个,10,326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1.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82.78亿元,增长10.3%;
第三产业增加值51.71亿元, 增长19.5%。三次产业比例为4.9∶58.5∶36.6。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129.39亿元,增长24.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79亿元,增长14%。
年末, 辖区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9.4亿元,比年初减少0.41亿元,其中
储蓄存款余额135.45亿元, 增加9.71亿元。 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3.25亿元,增加
39.92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3.40亿元, 比上年增长7.6%。粮食总产9.42
万吨,增长6.7%,创历史新高;油料总产1.07万吨,增长2.2%;水果总产0.97万吨,
增长11.3%; 蔬菜总产14.6万吨,增长5.9%;水产品总产5098吨,增长182.9%。肉类
总产19,679吨, 禽蛋总产1.83万吨,奶类总产7508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62公顷,
年末林木蓄积量26.84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达到35.2%。全区农机总动力23.03万千
瓦,增长6.9%。
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8家,资产总额达到129.4亿元,全年实现工
业总产值442.63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1%。纺织服装、
装备制造、化工、水泥、煤炭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69.7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
业比重为66.1%。 民营经济总户数已发展到39,183户, 增长1.9%, 其中,民营企业
4066家、 个体工商户35,117户, 分别增长18.5%和0.3%;从业人数13.55万人、增长
4.3%;注册资金67.35亿元,增长22.2%;实缴税金9亿元,增长37.2%,占全区税收资
金的62.9%。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3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87亿元,增长9.4%。
建设 环保 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46平方公里, 年末城镇化率75%。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投资16.5亿元,增长36%。投资4亿元的枣庄全民健身中心落成开放,成为市
中新区的新地标。 修改完善4平方公里城市新区道路、管线等建设修建性详规,新区
开发全面启动。 棚改效果明显,累计完成拆迁3500余户、95.47万平方米。新建廉租
房230套,新增住房补贴120户。启动农村住房项目18个,完成住宅建设100万平方米。
农村危房改造投资5000余万元,完工2450户。实施供热二次管网改造,完成8个小区、
50多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新建改建公厕35座,新建垃圾收集设施80多个、转运站12
座。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自来水普及率97%,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辖
区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要求, 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好
水平以上,成为全省首批7个新农村电气化县之一。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548.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8公里。枣临铁
路市中段14.9公里新线建设已完成80%。 全年公路客货周转量62,322万吨公里,增长
11.2%。营业性机动车6469辆,增加287辆。投资3.2亿元,对东外环、北外环、206国
道、西昌路、青檀北路、枣台路等重点路段和重要节点,开通快速公交,成为全省第
二个开通BRT的城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27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0.91亿元,
增长8.1%;邮政业务总量3582万元,增长15.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04万户,移动
电话用户62.4万户,互联网用户14.72万户,农村交换机容量5.86万门。
贸易 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
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59.96亿元, 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7.15亿元。 实现进出口总额
2.23亿美元,增长11.1%,其中出口2.06亿美元,增长8.2%。新签利用外资项目7项,
合同外资额7030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3707万美元, 增长18.1%。 经济外向度达到
10.7%; 新增实绩外贸出口企业10家,总数达到87家。枣庄经济开发区全年实现税收
1.5亿元,增长16%,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30万美元,完成固
定资产投资2.4亿元。 主要旅游景点有鲁南水城·枣庄老街、仙坛山温泉小镇、龟山
风景区、 中兴国家矿山公园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50.16万人次,增长22.2%。实
现旅游总收入2.37亿元,增长25.4%。
教科文卫体 有初中17所,在校生18,535人。小学58所,在校生35,895人。特殊
教育学校1所, 在校生全年招生15人。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8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
进步奖励32项,承担和实施国家科技项目1项,省级科技项目6项。专利申请量308件,
授权专利260件。有各种演出表演团体3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公共图书馆1处,
档案馆1处。 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有卫生机构12所,其中,医院、卫
生院9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552张,
卫生技术人员783人, 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348人,注册护士234人。有体
育馆1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15枚,其中金牌4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30元, 比上年增长12.6%;人均消费性
支出11,409元,增长18.8%。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6,779元,增长16.7%。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7893元, 增长12.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63元,增长8.8%;人均住房
面积34.1平方米。 全年共征缴各项保险费29,474万元,增长23.7%,其中企业养老、
机关事业养老、 城镇职工医疗、 农村养老分别为8577万元、9006万元、4904万元、
4200万元,各项保险新增参保人数5982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金和农保金发放率
均为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95%。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208,105
人、参合率99.76%、行政村覆盖率100%。共保障城乡困难群众13,005户,31,647人,
发放保障金5491万元。 审批大病救助361户,发放救助金107.61万元。有社会福利企
业8个,推荐残疾人就业260人。
【枣庄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科学发展园区】 枣庄经济开发区于1992年经省政府
批准设立,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自设立以来,建成区面积已拓展到12平方公里,
入区项目累计达到186个, 投资总额157亿元,安置就业2.6万人,初步形成了以纺织
服装、机械电子、橡胶制品、商贸服务为主导,生物化工、热电联产、汽车配件、高
新技术等互为补充的产业格局。2008年经省商务厅批准设立沙特纺织服装工业园,已
成为中国四大文化衫生产基地和江北最大的牛仔装生产基地,投资10亿元占地1600亩
的二手车交易中心初具规模。先后被评为“省级民营经济示范区”“省级循环经济试
点区”“市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经济开发区”
称号,连续五年被授予“市级经济强园区”。 2010年7月获得“省级科学发展园区”
称号。
(胡乐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