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5&rec=229&run=13

区委书记 杨洪涛
区 长 李新胜

区名由来 因淄河流经境内而得名,1956年始称淄川区。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1000.61平方公里。辖9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开发
区、379个行政村,81个社区。年末全区常驻(户籍)总人口67.28万人。人口出生率
8.12‰,死亡率7.49‰,自然增长率0.63‰。有少数民族24个,1098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1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8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58.94亿元,增长10.1
%。第三产业增加值147.34亿元,增长23.41%。三次产业比例为1.88∶62.54∶35.5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33亿元,增长22.1%。地方财政收入14.5亿元,增长26%。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93亿元,比年初增加20.8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
蓄存款余额204亿元,增加16.2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5亿元,增加15.13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2.38亿元,比上年增长6.4%。粮食总产13.49
万吨, 增长6.7%;棉花总产622吨,下降4.3%;油料总产2245吨,增长2.7%;水果总
产8000吨; 蔬菜总产4.6万吨,增长1%;水产品总产484吨。肉类总产1.6万吨,禽蛋
总产9000吨,奶类总产688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733公顷。全区农机总动力30.89万
千瓦,增长3%。
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5家, 实现增加值355.93亿元,比上年增长
15.14%;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92.63亿元, 增长33.81%;实现利润84.91亿元,增长
33.19%; 实现利税132.56亿元,增长33.81%。企业亏损面为1.28%。资质三级及以上
建筑企业3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8.49亿元,增长33.6%。
建设 环保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76亿元, 比上年增长274.32%。城市
人均道路面积19.36平方米, 人均绿地面积15.8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7.3%。
自来水普及率100%, 燃气普及率27.8%, 集中供热普及率60%。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
4.97万平方米,竣工4.97万平方米。村镇建设完成投资8.95亿元。已建成污水处理厂
1座,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无害化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22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1公里。公路旅
客运输量为60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货物运输量为9066万吨,增长20%。完成邮
政业务总量4673.99万元, 下降3.4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3.9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60.67万户,电话普及率90部/百人,互联网用户7.71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29亿元, 比上年增长18.3%。实
现进出口总额9.1亿美元,增长29.3%,其中出口7.9亿美元,增长26.9%。新签利用外
资项目2项,合同外资额28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65.6万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完成
营业额292万美元,增长378.68%。主要旅游景点有蒲松龄故居、谭溪山风景区、聊斋
城、梓山、马鞍山、文峰山、峨庄瀑布群风景区、梦泉生态旅游区等。全年接待国内
外游客260.4万人次,增长24%。实现旅游总收入19.6亿元,增长32%。
教科文卫体 有高等院校2所,中等职业技工学校1所,在校生6265人。普通高中
4所,在校生1.354万人;初中18所,在校生3.242万人;小学57所,在校生3.254万人。
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28人。获得省级科技奖励3项,专利申请量957件,授权专
利147件。 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 52个,文化馆1处,公共图书馆1处,博物馆1处,档
案馆1处。 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61%和98%。医院、卫生院34所,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2715张,卫生技术人员4957
人。有体育场1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157枚,其中金牌41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66元, 人均消费性支出15,462.31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393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196元;人均住房面积35.89平方米。
全区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6.5万人、27.2
万人、 6.6万人、7.3万人和4.4万人,比上年底分别增加19.9万人、1.6万人、1.3万
人、 2.3万人和0.8万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支出4.83
亿元,增长2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农民20.81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
31.98万人。 全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8,074人。其中,城镇低保4353人,农村低
保13,721人。社会福利企业32家,安置残疾人员1521人。
【现代农业体系初具规模】 2010年,全区有机产品基地面积达到6700公顷,新
认证有机农产品15个,“张庄香椿”等一批品牌农业发展势头良好,都市农业顺利起
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6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9家,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
累计达208家,形成“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循环生态高效农业,
推广沼气清洁能源, 全区共建设秸秆固化站点32处,建立秸秆固化发电产业链, 20
万亩玉米秸秆基本实现转化利用。新建户用沼气池1080个,开工建设秸秆大型沼气工
程2处,新建秸秆收贮站2处、大型沼气综合服务站5处、乡村服务网点25处。
(淄川区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