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5&rec=188&run=13

【综述】 加快体育强省建设步伐。制定出台《山东省加快体育强省建设实施意见》,
明确体育强省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指标体系和工作措施;筹备召开全省体育
工作会议,对弘扬第十一届全运会精神、加快体育强省建设作全面部署。制定出台全
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科技教育等强省建设工作意见,启动"十二五"规划的编
制工作。
推进全民健身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以"人人热爱体育,
全民健身强体"为指导思想,坚持把群众体育作为建设体育强省的根本任务。省体育
局先后两次举办省、市、县三级体育工作者培训班,制定《2010—2015年山东省全民
健身实施计划》。全年投入省级体彩公益金4960万元,资助健身工程309项,"农民体
育健身工程"2300多个行政村。全省以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和第十一届全运会举
办一周年等大型活动为带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组织第二届"体彩杯"山
东省"百县篮球、千校乒乓球、万人象棋"比赛。会同省直机关工委制定《加强省直机
关干部职工体育锻炼工作意见》,举办登泰山活动和省直机关第十一届田径及趣味运
动会,成功举办山东省第二届老年人运动会。举办泰山国际登山节、潍坊国际风筝节、
青岛帆船周、枣庄海峡两岸龙舟邀请赛、临沂中国红色运动会等特色群体赛事,极大
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全省新培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27人、一级
社会体育指导员911人,建立山东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数据库,完成第三次国民体质监
测任务;依托山东大学组织全省19所高校的体育教师组建全民健身志愿宣讲团,赴全
省各地开展140多场"全民健身大讲堂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精心备战第四届全国体
育大会,参加了16个大项、76个小项的比赛,获得一等奖7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
20个。
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坚持把竞技体育作为体育强省的突出标志,以打造具有国
际和国内竞争力的项目群为核心,狠抓竞技水平的提高。一是制定竞技体育战略性升
级的总体规划。将优势项目的目标提升到奥运层次,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项;
潜优项目尽快突破"瓶颈",努力成为全国领先的强项;弱势项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加大对青少年体育的投入,力争用八到十年时间实现山东竞技体育更大的突破。省体
育局成立竞技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备战办"、足篮排三大球项目领导小组,调整充
实训练单位领导班子。各训练单位逐一项目编制"打造体育强项"总体规划,同时着手
制定本项目青少年体育五至十年发展计划。二是参赛广州亚运会和其他赛事取得优异
成绩。山东运动员有85人入选广州亚运会中国代表团,参加22个大项、92个小项的比
赛,获得39枚金牌、8枚银牌、14枚铜牌;其中奥运项目获得35枚金牌,在各省(区、
市)中名列第一位。在全国年度最高水平比赛上,山东运动员获得50枚金牌,列全国
第一位;在年度世界比赛上获得14项世界冠军和14枚世界杯分站赛金牌,创历史最好
成绩;在全国职业联赛上,山东省的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国际象棋、围棋5支俱乐
部全部荣获冠军。三是备战伦敦奥运会和第十二届全运会、筹备海阳亚沙会工作扎实
推进。精心组织夏训和冬训,不断强化训练保障,加强检查督导,提升训练质量。继
续加强复合型教练员团队建设,大力推进"科训医管"一体化,从国内外引进一批高水
平教练员。全年组织近20个项目的"千人大集训",注册运动员7471人,进一步充实备
战队伍。认真落实第三届亚沙会组委会工作要求,指导帮助海阳市扎实推进筹办工作,
省体育局成立筹备工作办公室,配合组委会确定项目设置和场馆建设规划。四是继续
加强训练基地建设。顺利完成省体育训练中心的搬迁工作,14个单位的1000余名运动
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入驻,运动训练和保障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启动济南莲花山训
练基地建设项目,与广西北海市政府签署规划建设山东省冬训基地协议。
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加快构建多元化业余训练体系,把后备人才培养作
为体育强省建设的基础任务。省体育局召开全省业余训练工作会议,对后备人才培养
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继续大力扶持市、县体校发展,启动新一轮省级基地的认定;积极
申报37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总数达到148所;加强运动员、裁判员等级评审工
作,全年审批一级运动员700余名,申报运动健将125名、国际运动健将7名;审批一级
裁判员286名,申报国家级裁判8名。
精心组织第二十二届省运会。积极推进赛制改革,增设行业组和大学组,增加重
点项目和足球、篮球、排球的比赛小项。狠抓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保证比赛的
公正性和纯洁性。淄博市坚持以"全运标准"办赛,积极推进场馆建设和城市建设,深
入开展"全民健身与省运同行"活动,对省运会进行精心筹办。本届省运会,全省17市、
87所高校和12个行业体协的10,21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
体育产业稳定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加
快构建完善的体育产业体系,成立山东省体育产业中心,强化全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组
织保障。体育彩票工作突出加强网点建设、队伍建设和品牌建设,基层销售网点增加
到7600多个,市场布局更加优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26名县级"体彩办"专职副主任,
成为拓展县域彩票市场的主力军;积极创新投注理念,实现竞彩玩法销售工作的新突
破。全省体彩年度销量达到5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8.3%,继续保持全国第三位。竞
赛表演业掀起新热潮。各地充分利用第十一届全运会场馆设施,积极申办、承办高水
平赛事,济南中国明星跳水系列赛、青岛沃尔沃国际帆船锦标赛、淄博亚洲青年足球
锦标赛、日照中国水上运动会、临沂世界F1摩托艇锦标赛、莱芜国际航空体育节、东
营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等相继举办,全省全年承办国家级和国际级赛事38项,相当于
第十一届全运会前十年的总和。积极引导、扶持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乐陵市被国家
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第六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实施科教兴体、人才强体战略迈上新台阶。坚持把体育科教和人才工作作为建设
体育强省的关键任务来抓,努力为体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证。一是
着眼于提升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在全国率先成立山东省教练员学院,重点对省优
秀运动队年轻教练员、各级体校教练员和体育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首期由100名
学员参加的高级教练员培训班已于10月正式开学;在省体育科研中心和运动员康复中
心分别规划建设6个重点实验室和4个重点研究室,努力把全省的体育科研和运动员康
复工作提高到全国一流水平。二是积极探索体育科技推广和服务新模式。将省优秀运
动队体育科研、康复保障分为基础保障和重点保障两个层次,强化运动队机能监测、
训练恢复、常见伤病防治、营养补充等基础保障工作;由省体育科研中心、康复中心
重点研究室组建医务、科研、体能训练专家团队,建立专家下队巡诊制度,强化重点
保障工作,全年为11个训练单位、近30名尖子运动员进行会诊。三是积极开展科研攻
关。申请立项科技部科研课题1个、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3个、省自然科学基金课
题和国家体育总局科研课题各1个。《山东省备战十一运会夺金工程及科技服务信息
平台建设》项目通过省级鉴定,被评为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是进一步加强运动
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联合省编办等五部门召开全省运动员保障工作会议,对贯彻
落实《山东省实施〈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细则》作了全面部署。组织首期职业转换
培训班和"运动员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班",350多名运动员参加培训并获得相
应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