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5&rec=185&run=13

【综述】 策划组织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由文化部、山东省政府等联合主办,省文
化厅承办,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的"孔子文化周"赢得各国代表广泛赞誉;由
山东省承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取得丰硕成果;世博会"山东活动周"文
化活动受到观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完成2010(香港)山东周、齐鲁经贸文化台
湾行、第九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鲁台经贸文化交流周等一系列文艺演出任务。
艺术创作和文艺演出日益繁荣。围绕筹备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制订舞台艺术、社
会文化艺术、美术创作等三个专项规划,召开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各类艺术创作
工作全面展开。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正式启动。组织开展"全省文艺院
团元旦、春节演出活动"和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山东省农村文化艺
术节、"星光奖"评选、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全省曲艺汇演、"十佳文化广场"评选等
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参加重大比赛、展演活动取得新成绩。全
省有两个剧目荣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2人分获"文华表演奖"和"艺
术节表演奖",5件作品、5个项目荣获"群星奖",3人荣获"群文之星"称号,7件作品
入选"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省杂技团《蹬人》节目荣获世界杂技界最高奖"金小丑"
奖,参加央视春晚演出荣获二等奖;省吕剧院《苦菜花》参加"首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
巡演",《画龙点睛》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剧作家刘桂成创作的《大
明贤后》荣获第三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山东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是目前国内省级
博物馆中建筑面积最大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年内,一批市、县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开
工,部分已投入使用。截至年底,乡镇文化站建设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
了乡乡有文化站;已建成文化大院53,000多个,占行政村总数的近70%。全省五级公共
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全年,全省新建成县级以上重点文化设施30多处,正在建设
的有52处,当年完成投资49.6亿元。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场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省会
文化艺术中心开工建设,一批市、县场馆设施陆续开工。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
文化共享工程资源总量达到38TB,累计服务超过5000万人次。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山
东省被列为全国"试点省",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山东省率先实现国家数字资源县级以
上图书馆全覆盖。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程全面启动,全省举办的乡镇文化站长培训班,
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示范班"。
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管理取得新成效。围绕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实施,编制
完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文
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两个发展规划基本编制完成。积极组织文化企业参加深圳文博会、
省文博会、2010(香港)山东周等活动,一批项目成功签约。文化产业新上项目增多,
全省施工项目2324个,完成投资908.9亿元,同比增长10.4%。新增国家级文化产业示
范基地3家,全省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到9家。相继推出《封禅大典》《神游
华夏》《蓝色畅想》《日出先照》《孔子》等大型旅游演艺节目,为旅游业发展增添
了新动力。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260亿元,比上年增长20%。网吧、网络文化、电子
游戏、营业性演出等重点领域管理不断加强,文化市场更加规范有序。积极引导规模
化、连锁化经营,实施阳光娱乐工程,培育了一批经营品牌。
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转企改制,发展活力进
一步增强。全省17市实现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并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
法机构;135个县(市、区)组建新的综合文化责任主体,占全省的96%;119个县(市、
区)组建了综合执法机构,占全省的85%。通过改革,壮大执法队伍,增加执法经费,
扩充执法装备,改善执法条件。在全国率先开通了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办公系统,
执法办公效率明显提高。全省有21个国有文艺院团已完成或正在进行转企改制。
传承发展文化遗产取得新成绩。第三次文物普查全面转入成果整理汇总阶段,全
省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万余处。重点项目的考古发掘、规划编制取得新进展,曲
阜片区等4处大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二五"重点项目,齐国故城等3处遗址保护被
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大汶口遗址等3处大遗址被列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
重点建设工程的文物勘探发掘取得积极进展,淄博陈庄西周遗址被评为"2010年度全
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的《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全省有25个项目进入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公示范围,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被评为"国家
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评选公布周村商贸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台儿庄运河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邹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山东
古琴艺术、中国剪纸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9部古籍和4
家单位分别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居全国前
列。
文化科技、艺术科学和艺术考级工作扎实推进。全省有5个项目被列入文化部科
技创新项目,居全国前列。"山东省文化共享工程"被评为"国家十大文化创新工程"。
全省有8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组织开展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评选,出台《山东省艺术考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开展高技能人才选拔推荐工作,
全省12人入选"全国文化行业高技能人才"、53人入选"全国文化行业高技能人才库",
选拔表彰"山东省文化行业高技能人才"89名。
对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成功召开,颁发了第二届"孔子文
化奖",促进了世界儒学研究。山东省在美国举办的"孔子文物展"、在日本举办的"山
东风筝精品展"、在美国和韩国举办的"日照农民画展"等,都产生较好反响;省杂技演
艺公司与加拿大太阳马戏团合作进行为期两年的杂技剧《龙狮》的全球巡演,歌舞、
戏曲、曲艺等对外交流演出更加活跃。文化"引进来"形式多样,法国、波兰、墨西哥
等国家的一批演艺团体来山东演出,成功举办"2010俄罗斯当代油画大师精品展"等活
动。全年办理出访团组60起、882人次,来访团组48起、625人次,扩大了齐鲁文化的
影响。
(蔡世超)

【图书馆概况】 截至2010年底,全省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的目标,城乡基层图
书室得到进一步普及和提升。全省县以上图书馆达151所,其中,省级图书馆1所,副
省级图书馆1所,计划单列市图书馆1所,市级图书馆13所(临沂市和菏泽市无市级图
书馆),县(市、区)级图书馆135所(其中少儿馆两个),全省县以上公共图书馆
建筑面积达到52.94万平方米。依据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经审查和公示,
山东省107所图书馆达到三级以上图书馆标准,一级图书馆48所、二级图书馆38所、
三级图书馆21所,其中一级图书馆比第三次评估增加84%,二级以上图书馆数量位居
全国第一。
图书馆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年内,全省建成一大批面积大、标准高、功能强、具
有现代化水准的图书馆,其中30个县级图书馆馆舍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桓台县、茌
平县、文登市等县级图书馆达到8000平方米以上。济南、潍坊、滨州、日照、济宁、
东营、枣庄、泰安等市级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已正式启动。
设备设施明显改善。2010年,全省图书馆事业经费达到2.4亿元、图书购置费
523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47%。全年全省公共图书馆新增图书188万册(件),
办理借书证16万个。截至年底,全省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增至8038台,建成门户网站
101个,83%县级以上图书馆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管理,并开设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教
室。
文化共享工程深入实施。2月2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奖励大会,由山
东省图书馆完成的"山东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创新运行应用模式研究" 项目,荣
获2009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还被评为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第一届山
东省文化创新奖。7月12日,山东省"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全覆盖仪式在省图书
馆举行,山东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全面覆盖。
服务活动丰富多彩。年内,全省公共图书馆流通1743万人次,文献外借1556万册
次,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和服务社会的效益不断提升。在扩大阵地、广泛接纳读者、开
展好日常服务的基础上,各级公共图书馆积极策划、开展服务活动。4月22日,省图
书馆举办的"2010书香齐鲁"全民阅读促进活动正式启动,整个活动主要有公共图书馆
(室)优质服务活动、文化共享工程进万家服务活动、"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全
覆盖活动、系列诵读比赛活动、讲座联盟服务活动、"十大书香家庭""十佳读者"和"
十佳网络读者"评选活动、优秀书目推介活动、网上读书征文竞赛活动、"书香暑假、
阅读消夏"活动和读书文化节系列活动等10大板块。
培训辅导工作成效突出。各级文化部门和公共图书馆组织举办了多形式、多层次
的业务培训、学术研讨,如"2010中美图书馆员专业交流项目山东图书馆馆长高级研
修班""全省《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学习班""全省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培训
班"等,有效促进了公共图书馆员工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公共图书馆队伍的敬业精
神、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王 彬)

【文物管理】 截至2010年底,全省各级、各类、各所有制博物馆达185家,比"十五"
时期新增21家。35家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全省向社会免费开放的
博物馆、纪念馆达到127家,自行免费开放57家。全年共接待观众2648.5万人次。"十
一五"期间,全省新建、改建博物馆60余座,160多个文物收藏单位的安全设施得到改
善,全省各市和文物重点县(市、区)基本建立了博物馆。各地博物馆推出各类文物
展览5000余个,征集文物30,103件,保护修复文物7079件。全省博物馆共接待观众
9466.9万人次,其中免费接待观众4908.1万人次。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将博物馆教育纳
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和旅游推介项目。
山东博物馆新馆全面建成并对社会免费开放。山东博物馆新馆工程,是省"十一
五"重点建设工程和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配套项目,也是全省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推
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开山之作。新馆工程于2008年4月10日全面开工建设,2010年6
月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2010年11月16日,山东博物馆新馆举行盛大开馆仪式。开馆
以来,平均每天接待观众7000余人次,远远突破新馆每天5000人次的设计接待标准。
截至年底,新馆接待观众30万余人次。新馆建设暨开放获得多项殊荣,入选2010年山
东十大新闻,获得"齐鲁文化新地标"称号以及"2010中国城市榜最济南城市建设奖",
并被评选为"2010影响济南十大民生事件"。
《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
《条例》)的制定出台历时6年,经过几十次修改以及5次会签,经省人大常委会第十
八次会议通过,于2010年12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重点对《文物保护法》和《文
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进行补充、细化,紧密结合全省文物工作实际,突出了文物管理
机构和队伍建设、委托执法、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管理等方面,有突
破、有创新,其中不少规定在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中尚属首次。《条例》的颁布实施,
是全省文物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一步,对于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促进山东文博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稳步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国务院部署,第三次文物
普查工作自2007年起在全省开展。省政府与各市签订政府责任书。各市、各有关部门
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履行职责,做到人员到位、组织到位、经费到位。全省
160多支普查队伍、近2000人,历时2年多的艰苦努力,于2010年6月全面完成田野调
查工作。11月2日,省政府召开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工作电视会议,对文物普查第三
阶段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截至年底,全省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4万余处。
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成效显著。一是大运河"申遗"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国家文物局
的统一安排,年内,全省先后开展运河资源调查、考古发掘等系列工作,完成《大运
河保护总体规划》。运河沿线5市区域规划已获批准,遴选列入预备名单的大运河山
东段遗产共6段河段、61个遗产点。二是大遗址保护工程有序展开。全省有6处大遗址
纳入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项目库"。齐国故城、两城镇遗址、城子崖遗址、大辛庄
遗址、鲁国故城遗址5处完成立项申请,其中齐国故城、两城镇遗址、鲁国故城遗址3
处立项申请已经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批准。泰安大汶口遗址、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南旺
分水枢纽遗址被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列入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在国家"十二
五""五片四线一圈"大遗址保护战略框架中,山东"大遗址保护曲阜片区"、大运河山
东段、齐长城、沿海明清海防设施、近代建筑群等入围,涉及全省各市300多个文物
保护项目。三是齐长城保护工程全面启动。自2008年开始,历经一年多的艰苦工作,
2010年年初,顺利完成齐长城资源调查,发现鲁国长城、周代遗址、壕堑、烽燧等遗
迹,获取了大量准确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正在组织编制《齐长城总体保护规划》,启
动重点区段的维修、保护工作。四是文物维修工程取得实效。年内,完成了曲阜鲁国
故城遗址、魏氏庄园、曲阜尼山孔庙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工作。"十一五"
期间,全省各级文物保护重点单位完成保护规划、保护方案110余项。省级以上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泰山、蓬莱水城、岱庙、颜庙、"三孔"等300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文物本体得到科学有效保护,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保存状况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和城市名片。
文物保护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全省珍贵文物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取得阶段性
成果。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总体部署,全省珍贵文物调查及数据库建设项目于9月结束。
全省调查登记馆藏文物150.2万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6.87万件,其中一级文物10,
626件。与"十五"时期全省文物登记数量相比,馆藏文物总量增加22%,一级文物藏量
增加近一倍,馆藏文物总量和一级文物藏量均居全国前列。二是干部培训工作扎实推
进。先后与国家文物局、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联合举办文博干部培训班、文博干部研
究生课程班和文物行政执法片区轮训班;结合各项重点工程,先后举办文物普查培训
班、田野考古技术培训班、馆藏文物信息采集、文物保护维修等20多个培训班,近
2000人次参加了培训。邀请国内外著名文物专家来鲁讲学交流,举办7期"齐鲁文博讲
坛"。三是文物宣传进一步深入。全省各地广泛宣传、普及《文物保护法》《山东省
文物保护条例》,依托"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重大文物节庆,大力推
进文物宣传走向社区、走向农村、走向学校、走向部队。"十一五"期间,《大众日报》
《齐鲁晚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等报纸刊发文物信息近800条,山东文
博网登载信息6070条。四是文物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年内,举办盐业考古国际学术研
讨会,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墨西哥及港台地区等海内外盐业考古领域专
家学者共80余人与会,对全省文化遗产保护、提高我国盐业考古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
推动作用。这是全省也是我国第一次举办盐业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十一五"期间,
先后与德国、美国、瑞典、日本等联合开展北朝摩崖石刻调查研究、白龙寺佛教遗址
发掘、两城遗址发掘和区域调查等一系列中外合作文物科研项目。完成《中华文明探
源工程与研究》等11项国家研究课题,发表《山东高青陈庄城与齐国早期都城》等科
研论文76篇,编辑出版《辉煌三十年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地区考古成果巡礼》《中国文
物地图集·山东分册》等13部学术专著。
文物考古发掘成果丰硕。继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获得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
现之后,淄博陈庄西周遗址又被评为全国2010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十一五"期间,
全省考古调查里程36,700余公里,勘探面积4400多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1.96万平方
米,墓葬300余座;全省实施5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先后启动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菏
泽元代木船遗址、聊城运河土闸遗址、青州香山汉墓等3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取得一
系列重大考古成果,全省累计获得国家年度考古新发现15项。其中一些考古成果甚至
改变了人类文明史,如沂源扁扁洞遗址考古,将山东省新石器时代由8000年左右提前
到约1万年左右,为国家文明探源工程做出重要贡献。
文物依法行政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各级文物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加大文
物依法行政工作力度。"十一五"期间,全省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进一步健全;
建立完善文物行政执法、安全监管、文物市场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12件,清理行政权
力事项113项,压缩审批时限30%;坚持日常巡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先后组织开展文
物行政执法督察、文物消防安全大检查、文物安全百日督察等多次专项活动,依法查
处盗掘、法人违法等案件20余起;与建设、公安、海关等部门联合,共同打击盗窃、
破坏、走私文物等违法活动。田野文物犯罪发案率逐年下降,馆藏文物连续12年实现
安全年。
对外文物交流工作活跃。"十一五"期间,全省共计文物出访团组34起、129人次;
接待来访团组45起、237人次。《青州龙兴寺出土佛教造像展》《孔子文化展》等一
系列展览先后在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瑞士、西班牙、意大利、新加坡等20余个
国家展出,2010年又成功走进联合国,引起巨大轰动,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品牌。
在"中法文化年""中俄国家年"等对外交流活动中,山东省文物展览都是重要组成部分,
受到中外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国际友人的热烈赞扬,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
贡献。
(汪海涛)

【省文联工作概况】 积极开展重大主题文艺活动。一是在世博会期间组织联合有关
单位举办"齐鲁美术世博行"大型书画展,共展出省内及鲁籍书画名家作品300余幅,
产生较大社会反响。二是积极参加第三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牵头组织中国当
代优秀书画作品展,举办大型现代雕塑艺术展。三是为玉树抗震救灾举办大型书画赈
灾笔会和拍卖会,将较大数额的款项全部捐献灾区。四是举办一系列群众性的主题文
艺活动。组织商河鼓子秧歌队、山东快书表演队百余人及20多位在京的鲁籍著名艺术
家参加中国文联举办的"百花迎春春节联欢晚会",以歌颂山东为主题的大板块演出,
为宣传山东产生较大影响。举办"鲁籍驻京艺术家联谊会",邀请于洋、欧阳中石、彭
丽媛、谷建芬、李前宽、姜昆、徐沛东等40余位艺术家出席。五是与中国文联、中国
舞协、中国剧协及中国民协等单位联合举办"中国(胶州)秧歌节""中国(烟台)民
间艺术节""中国(莱芜)长勺鼓乐大赛""第七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节""全国
京胡电视大赛"等10余项全国性的艺术活动。年内,省文联及11个艺术家协会包括所
属38个二级协会共举办"山东省第五届青少年舞蹈比赛""山东侨商之旅音乐会""山东
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山东百名女画家作品展"及"谁不说俺家乡好山东地方
文艺大赛"等120余项各具特色的文艺展演活动。
积极组织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精心组织参与全国音协组织的"唱响中国群众最喜
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全省有6首歌曲入选获奖。与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
部共同组织"齐鲁先锋之歌"征歌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华东六省一市专业舞蹈比赛
中,全省参选作品获金奖1项、银奖和铜奖各2项。在"东方朔杯·第四届全国少儿曲
艺大赛"中,分获节目一等奖、作品奖和指导教师奖共3个奖项。在全国首届书法篆书、
扇面展中,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提名奖10名。在第九届全国水彩水粉画展中,
14人入展,4人获优秀奖。在全国摄影艺术大展等展览中,6件作品分获银奖、铜奖,
200多幅作品入展。电视剧《沂蒙》、京剧动画片《三岔口》、少儿春晚《共同的家
园》等23部电视剧在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等评奖中获奖。在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
山花奖"评选中,3件作品获奖。《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等5部作品获中
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2个、三等奖3个。在第七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节上,
山东省选送的5个节目获最佳剧目奖,3个节目获优秀剧目奖。在第五届中国戏曲红梅
荟萃大赛中,山东省13人获"红梅金花"奖。在第三届中国戏剧曹禺剧本奖评奖中,山
东省1人获优秀剧本奖,2篇论文获中国戏剧理论奖。年内,省文联12个艺术门类共荣
获130余项全国各类艺术大奖,取得较大艺术成绩。
成功组织举办第三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8月至11月初,第三届大众艺术节
成功举办,分为舞台演出、艺术展览、群众文艺活动、文化产品博览交易、艺术高端
论坛等5大板块,总计举办38项、110场各具特色的艺术展演活动,涵盖戏剧、音乐、
曲艺、舞蹈、杂技、电影、电视、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雕塑等12个艺术门
类。艺术节期间参加演出和展览的艺术家、文艺工作者及文艺爱好者达1.1万余人,
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300余人与会,国外参展艺术作品3000余件,直接到场观
众达到26万人次。7月,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重点扶持的八
项文化节会品牌活动之中。
广泛开展文化艺术惠民活动。年内,省文联及各艺术家协会总计开展30余次、
500余人次参加的"送文艺下基层"活动,活跃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年初,组
织近百位艺术家分赴莱钢、齐鲁石化、长清、章丘等地开展慰问活动,组织50余位民
间舞蹈家参加中国舞蹈家协会在胶州举办的大型"送欢乐下基层"演出活动。"5·23"
前后,组织音乐、曲艺艺术家走进济南等地大学校园,为大学生讲艺术与鉴赏知识,
并举办专场演出活动。为庆祝"八一"建军节,组织书画艺术家到军营开展慰问活动,
为子弟兵送去精美的书画作品。组织多种形式的"书法进万家""送书画进课堂""到农
村拍全家福"等系列活动。
精心做好为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服务工作。组织第三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评选。
经过近半年的谋划准备,经过认真严肃、公开公正、科学规范的评选,第三届泰山文
艺奖评选授予长篇电视剧《沂蒙》等5件作品为荣誉奖,吕剧《大唐黜官记》等13件
作品为一等奖,37件作品为二等奖,67件作品为三等奖,另有8件作品获单项奖。省
文联积极为艺术家举办纪念、展览和展演活动,先后举办单应桂艺术生涯60年回顾展、
李绍林将军作品演唱会等20余位艺术家的展演和研讨活动。积极为中青年艺术家采风
创作创造条件,陆续在济南、青岛、淄博、莱钢等地建立和完善音乐、舞蹈、曲艺、
摄影等20多个艺术创作基地的设施,组织大量文艺采风创作活动,促进了文艺工作的
健康持续发展。
(王德斌 张娜娜)

【省作协工作概况】 成功召开全省青年作家创作会议。6月,省作协在济南召开全
省青年作家创作会议,来自全省各地的130余名青年作家参会。省作协负责人作题为
《凝聚青春力量,推动文学繁荣》的报告,两位专家作文学专题学术报告,10名青年
作家代表作大会交流发言。
加强对签约作家的跟踪管理。按照"两会一评"的监管模式,4月,省作协召开签
约作家总结会议,对上年度签约作家的创作情况进行总结,两位文学评论家对签约作
家的创作进行认真点评。10月,省作协召开签约作家创作调度会议,签约作家汇报创
作情况,对签约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签约作家创作进展顺利。
加强青年作家队伍建设。9月,省作协在日照举办山东省第5届青年作家高级研讨
班(诗歌专项班),邀请一批著名诗人、学者、期刊编辑为学员授课,培训28名青年
诗人。11月,在济南举办山东省第6届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散文专项班),邀请一
批著名散文作家、散文评论家、期刊编辑为学员授课,培训28名青年散文作家。按文
学体裁办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收到良好效果。
加强文学阵地建设。省作协所属的《山东文学》和《时代文学》两家刊物,始终
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克服办刊经费不足的困难,走文企联合路子,积极寻求社会力
量支持,保证刊物的正常出版。改革刊物社用人机制,刊物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经费
情况得到改善。全年两家刊物共有50余部(篇)小说、诗歌、散文被《小说选刊》
《小说月报》《诗选刊》《散文选刊》等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刊物选载或转载。
文学创作获丰收。年内,部分作品在全国各类文学评奖中获奖,其中1部长篇小
说荣获第四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1篇短篇小说荣获首届《小说选刊》年度
大奖,1部中篇小说和1部诗集荣获第九届"上海文学奖",6部文学作品入围第五届鲁
迅文学奖的评奖。6部作品入围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作家张炜撰写的450万字
长篇小说《你在高原》10卷本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引起很大反响,中央电视台在《新
闻联播》中播发消息,中央各大新闻媒体相继作了报道,中国作协专门为此召开作品
研讨会,对这部长篇小说给予高度评价,在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的年度评选中,该小
说被评为特等奖。
引导作家深入生活。8月,省作协组织省内部分作家赴西藏进行交流采风,与西
藏作协签定合作协议,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采风活动。10月,省作协组织省内部分知
名作家及部分签约作家赴东营、滨州两地开展创作采风活动,参观广饶县大王镇刘集
党支部和一批知名企业。11月,省作协组织省内部分知名作家和签约作家赴红色革命
根据地江西开展创作采风活动。
加强作协自身建设。6月,省作协在曲阜召开全省作协系统信息联络工作会议,
来自全省各地的20余名信息联络员进行交流发言,及时了解各团体会员单位的工作情
况,加强与各团体会员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全年共编发《山东作家》4期,并在新浪
博客开设电子版,启动对"山东作家网"的改版重建工作。年内,吸收139名作家加入
省作协,推荐15名作家加入中国作协。为11名作家评定正、副高级和中级文学创作专
业职称。
(邱兆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