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5&rec=172&run=13

【综述】 一、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工作
7月30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国发[2010]18号文件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
作的意见》(鲁政发[2010]72号)。《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完成修订并于2010年
12月1日正式施行, 省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文件部署了学习贯彻工作,领导小
组办公室印发文件对各级各部门的法定职责进行分解,省地震局、省政府法制办联合
发文具体部署宣传贯彻工作。省地震局召开学习宣传贯彻《条例》视频会议,举办县
(市、区)地震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条例》学习培训班。
二、防震减灾规划和重点项目工作
省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各分项目验收细则编制工作基本
结束,部分项目进行试运行和验收阶段。各地新建一批地震台站、地震监测中心、应
急指挥中心,省地震局对口援建的北川地震台正式投入运行。山东省地震监测中心台
项目土地征用、建筑设计等前期工作顺利完成,增加建设规模获得批准。中国地震背
景场探测、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等国家
重大科学工程涉及山东的工作进展顺利。深入开展“十二五”全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目标、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完成规划文稿。
三、地震监测预测和地震科技工作
各地新建成一批地震台站(点),嘉祥、大山、马陵山、安丘、烟台、牛岚、苍
山等地震台站实施了优化改造,滨州市新建成市级地震台网中心,龙口等一批县(市)
新建成地震监测中心。 省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天然地震、爆破、矿震等事件近800次,
向省政府发送震情快报10期。推进地震监测工作规范化,制定《山东省地震观测资料
评比标准》 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在全国地震观测资料评比中,有5个学科的21个项目
获得前三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制定实施年度震情短临跟踪工作方案,组织开展重
点地区专题跟踪研究,较好把握了重点地区、特殊时段和多次显著性地震后的地震形
势。省地震局下达57项科研项目,新增10个省部级防震减灾科研项目,被批准为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淄博市地震活动断层探
测项目获2010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邀请外部专家到省地震局讲课10余人次,
组织赴台科技交流活动。
四、地震灾害预防工作
禹城、冠县、招远、临沭、阳谷、单县、蓬莱等23个城区开展或完成地震小区划
工作。青岛地铁2号线等546项重要建设工程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加强地震安全性评
价工作行业管理,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注册和单位资质重新认定工作,举办地
震安全性评价执业人员业务培训班,协调组织山东省2010年度二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
程师考试。继续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完成农村民居建筑抗震性能调查与数据
库建设,组织开展全省农村民居建筑抗震施工知识竞赛和农村民居建筑抗震设计优秀
方案竞赛,临沂、滨州、淄博、德州等市举办多期农村民居建筑工匠抗震施工培训班。
注重利用“5·12” 等有利时机强化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参与泉城广场防灾减灾
大型图片展,组织20多家新闻单位参加媒体开放日活动,在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举
行防震减灾专题讲座,将《农村民居建筑抗震知识》录像片纳入农民党员干部现代远
程教育网,协调通信部门发送防震减灾公益宣传短信两千多万条。认定第二批省级地
震安全示范社区、第四批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评选推广优秀防震减灾宣教作品。
12322防震减灾公益热线建设人工服务平台达到95个。
五、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派出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参与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平息青海玉树地震
后发生的小范围地震谣传事件。 稳妥处置1月15日鄄城和河南范县交界4.2级、3月25
日再次发生的3.4级、5月17日渤海海峡4.0级、6月14日长岛近海3.5级、6月18日栖霞
3.8级、 9月11日高青3.4级、10月24日河南太康4.7级、12月29日长岛近海3.0级等显
著性地震事件和博山系列矿震事件。参与制定《关于加强全省中小学应急疏散演练工
作的意见》和《中小学校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山东省被列为中日合作地震应急救援
能力强化项目示范省份, 9名救援队骨干参加中日合作地震救援培训。举办地震救援
技术培训班、地震现场工作培训班、地震救援志愿者服务队骨干培训班,制定地震现
场工作队装备配备标准、市县地震救援队装备配备标准、县级地震监测与应急指挥中
心建设指导意见、地震灾情速报规定、地震谣传应对专项预案和地震应急行动细则,
会同有关部门检查济南、莱芜、日照3市的地震应急工作。
(苏培雨)

【地震活动简况】 一、地震活动综述
2010年1月至12月,山东内陆及附近区域(北纬34°—39°,东经114°—124°)
共发生ML(下同)≥ 1.0级地震238次,其中,1.0—1.9级地震157次,2.0—2.9级地
震66次,3.0—3.9级地震12次,4.0—4.9级地震2次,5.0—5.9级地震1次。活动水平
与2009年度基本持平,仍处在近年来的较低水平。山东附近最大地震为2010年10月24
日河南太康5.1级, 海域最大地震为2010年5月17日渤海4.0级。2010年共发生有感地
震8次,分别为1月15日河南濮阳、范县交界4.2级,3月25日山东鄄城、河南范县、濮
阳县交界3.6级, 5月17日渤海4.0级,6月14日长岛近海3.5级,6月18日山东栖霞3.8
级,9月11日山东高青3.4级,10月24日河南太康5.1级,11月6日山东招远2.9级地震。
二、地震活动特点
山东地区2010年度的地震活动整体上没有明显的条带、空区等异常图像,小震活
动呈随机分布态势; 2级左右微震活动多分布于胶东半岛及其北部海域、沂沭带及其
北西向分支断裂地区。
胶东半岛及其北部海域尤其是渤海地区延续了2009年9月以来的3级地震活动增强
的态势,并且发生了5月17日渤海4.0级地震,3级地震活动有序分布,2级微震活动较
为频繁。
沂沭带及其北西向分支断裂地区2010年延续2008年以来的活动态势, 3级地震长
期平静,2010年9月11日高青3.4级地震打破了该平静现象。
冀鲁豫交界地区2010年以来相继发生1月15日河南濮阳4.2级地震, 3月25日河南
范县3.7级地震,10月24日河南太康5.1级地震,显示出该区域地震活动增强的势头,
形成了中等地震活动集中区。
南黄海北部海域地区地震活动较弱,仅发生3级地震3次,空间分布较为离散,没
有明显的异常图像。
三、山东及附近区域2010年显著有感地震事件特征
(一)濮阳、鄄城交界4.2级地震。1月15日17时16分于河南濮阳与山东鄄城交界
(35.7°N,115.4°E)发生4.2级地震。据山东省地震现场考察队的报告,本次地震
的宏观震中位置为河南省范县濮城镇至户部寨乡一带,震中区震感明显,有地声,个
别房屋出现轻微裂缝,有感范围呈北北东向椭圆形,长轴约60公里,短轴约45公里。
根据山东、 河南地震台网记录P波初动符号确定的震源机制,参考当地地质构造
和有感情况,确定北北东向的节面为发震断层面。
(二) 濮阳、鄄城交界3.4级地震。3月25日4时21分在山东省鄄城县与河南省范
县交界发生3.4级地震(35.7°N, 115.44°E),据菏泽市地震局现场工作队调查,
这次地震宏观震中在河南范县濮城镇一带,震中区震感强烈,有地声,有感范围呈东
北西南方向椭圆形展布,长约32公里,宽约22公里。由P波初动符号确定的震源机制,
参考当地地质构造和震感情况,确定北北东向的节面为发震断层面。
(三) 渤海4.0级及长岛近海3.5级地震。5月17日20时02分在渤海(38.38°N,
120.52°E)发生4.0级地震,这次地震位于渤海海峡西侧,山东省长岛县普遍有感,
由于地处海域,没有现场考察资料;震源机制为兼有正断成份的走滑型机制。震中区
附近既有北东向的郯庐断裂带,又有北西向展布的燕渤带,因此无法断定发震断层。
6月14日17时07分在长岛近海(37.93°N, 120.79°E)发生3.5级地震,蓬莱、
长岛普遍有感,龙口个别人有感。同样由于地处海域而没有考察资料,参考震源机制
解及震中区地质构造,可以确定发震断层为近东西向的蓬莱威海断裂。
(四) 栖霞3.8级地震。6月18日18时59分在栖霞市(37.24°N,121.16°E)发
生3.8级地震,栖霞市桃村镇有明显震感。据宏观考察结果,本次3.8级地震的极震区
烈度为Ⅳ度强,等震线长轴为北东向,短轴为北西向,其发震构造应该与北东走向的
桃村断裂有关,震源机制结果与断层走向和宏观考察结果较为一致。
(五) 高青3.4地震。9月11日15时41分在淄博市高青县(37.17°N,117.85°E)
发生3.4级地震,高青县城震感明显(距县城3km左右)。据淄博市地震局现场考察,
该地震宏观震中位于高青县县城,极震区震感强烈,有地声,烈度为Ⅳ度,约25平方
公里;Ⅲ度区范围基本包括高青全县。根据初动符号得到的震源机制解;结合宏观考
察结果推测,发震断层可能为北西西向的断裂。
(六) 周口太康5.1级地震。10月24日16时58分在河南省周口太康(34.11°N,
114.71°E)发生5.1级地震,山东省菏泽市部分县区有震感。震源机制显示,此次地
震为走滑型机制,结合当地断层分布,确定北西向节面为发震断层。
(山长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