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5&rec=143&run=13

【综述】 2010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加强环境保护与
转方式调结构、 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
服务科学发展"三条主线, 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奋力拼搏,污染减排成效明显,生
态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0年,全省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同
比分别削减4.09%和3.30%, 净削减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2.65万吨、5.25万吨。流域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在全省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的情况下,河流主要污染物COD
和氨氮浓度持续下降,2010年比2005年分别下降65.0%和75.6%,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
流在2010年底全部恢复鱼类生长。 在全国重点流域治污考核中,实现了淮河流域"四
连冠"和海河流域"两连冠"。 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进行大气环境整治。全省燃煤
机组脱硫设施配套率达到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
十一五"脱硫目标任务。 大力实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解决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空气
污染和交通安全问题,集中治理城市扬尘污染,17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均有不同程度
的改善。环境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程序,省环保厅全年
共审批、 审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环评文件536个,暂缓、拒批低水平重
复建设、"两高一资"等项目27个,对9个县(市、区)和1个流域实行区域限批。省政
府组织开展2次环保专项行动,对突出环境问题进行现场检查。建成"人机结合、以机
为主"的三级环境监测、 监控网络。进一步加强日常环境监管,全省共检查各类企业
9.1万家; 环境事故预警及应急处置系统初步建立,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故14起,制
定《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组织编制《山东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
治规划》。生态省建设深入推进。按照《2009—2012年度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
考核办法》要求,组织17市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对17市2009年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
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年度考核。

【环境质量状况】 2010年,17个设区城市中,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
坊、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和菏泽15个城市环境空气符
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济南、济宁2城市环境空
气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三级标准,城市环境空气主要污
染指标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 和二氧化硫; 各市环境空气质量日报良好率范围在
83.8%—98.9%之间,全省空气质量日报良好率平均为91.2%。
全省17个城市降水pH年均值范围在5.90—7.28之间,降水样品酸雨检出率0.8%。
全省无酸雨城市。
省控67条河流142个断面中, I—III类水质断面37个,占监测断面比例为26.1%;
IV类水质断面32个, 占监测断面的21.8%;V类水质断面27个,占监测断面的19.0%;
劣于V类水质断面47个,占监测断面的33.1%,水体中主要污染指标是化学需氧量、氨
氮、石油类。
全省17个设区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以一、二类海
水为主,其中一、二类海水测点为97.6%。全省近岸海域水质功能区达标率为95.6%。
2010年,17设区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均属于好或较好;区域环境噪声昼间质
量等级属于"好"和"较好"的测点占62.4%。功能区噪声达标率昼间高于夜间,2类居住、
商业、工业混杂区和3类工业集中区的达标率好于其它类功能区。
全省重点废水污染源排放达标率为98.6%,重点废气污染源排放达标率为97.4%,
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达标率为99.2%。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2010年,全省新建水污染物减排项目255个,大气污染物
减排项目284个。 全省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分别削减4.09%和3.30%,净削减COD
和二氧化硫排放量2.65万吨、 5.25万吨。"十一五"期间,全省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
累计削减率分别为19.44%和23.1%, 降幅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四位,国家下达的减
排目标累计完成率分别为130%和116%,全面完成"十一五"总量减排各项目标任务。

【水污染防治】 坚持"治、用、保"并举的治污策略,综合采取末端治理、结构调整、
清洁生产、环境基础建设、面源污染治理、清淤疏浚、环境安全防控等全过程污染防
治措施,进一步改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环境监管"九项制度",
即定期分析制度、落实督办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定期调度制度、建议限批制度、超
标应急制度、加密监测制度、现场督导制度和约谈制度。严格执行流域性地方标准,
对不能稳定达标的省控重点污染源,组织开展新一轮限期治理。按照全省恢复鱼类生
长的技术指标要求(化学需氧量浓度小于60毫克/升、 氨氮浓度小于6毫克/升),督
处各市抓好59条重点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截至2010年底,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全部
恢复鱼类生长。 积极推进再生水循环利用和环湖沿河生态建设,加快构建"治、用、
保"并举的流域治污体系。 以南四湖、东平湖为重点,开展环湖沿河大生态建设。进
一步规范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开展全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组
织编制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案批复工作。
编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山东段水质达标补充实施方案(2010—2012)》,
进一步完善治污项目。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控制单元治污方案》确定的324个
治污项目,目前已完成308个,完成率为95.1%。其余16个项目处于在建阶段,占4.9%。
其中,129个城市污水处理及相关设施项目、149个工业治理项目、21个中水截蓄导用
项目主体工程和8个垃圾处理项目已全部完成; 16个综合治理项目(即人工湿地水质
净化工程)已完成1个,其余15个主体工程已完成;1个船舶污染治理打捆项目正在建
设。
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住房建设部、水利部联合组
织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2005—2010)》和《海河流域水污染防
治规划(2006—2010)》2010年年度考核中,山东省蝉联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第一。

【大气污染防治】 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重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加强燃煤电厂
脱硫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环境监管, 确保治污设施稳定运行和污染物达标排放。 截至
2010年, 全省现役火电机组脱硫装机容量达20,612兆瓦,超出国家下达山东省"十一
五"脱硫装机容量36个百分点。 全省燃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达到
95%以上。 全面推进钢铁企业烧结机烟气脱硫工作,对全省所有钢铁烧结机下达了限
期治理任务,建成脱硫设施的钢铁烧结机面积已达4444平方米,占烧结机总面积的52
%。 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政府主导、城乡并举、部门联动、分区负责"的空
气质量改善机制。建立空气质量调度制度,及时通报环境质量,对空气质量长期得不
到改善的地区,实施约谈、通报和严格项目审批等综合措施。加快推进机动车污染防
治。全省共建成环保监测机构80多家,济南等12城市建成市级机动车环保检验检控平
台。2010年共发放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96万枚。

【环境执法】 2010年,完成《山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调研起草,经省政
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报省人大审议。省政府组织开展两次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对环
境安全隐患、环境执法监管发现的突出问题、重要环境信访案件和典型挂牌督办的环
境违法案件等进行现场检查。 累计检查日常监管发现问题的工业污染源308个、城市
污水处理厂106座、 河流断面69个、信访案件73个,对检查发现的47件主要环境问题
进行通报处理,会同省监察厅对36件突出环境问题实施挂牌督办。
根据省环境监察总队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检查监测发现的问题以及省环境监控中
心提供的在线超标数据,严格按照《关于对环保突出问题处理应掌握的主要原则(试
行)》的要求,坚持"通报、督查、整改"相结合,严格依法处理。全年印发通报12期,
对34家违法企业进行立案处罚。出台《关于清理整顿拒绝阻挠环境执法行为,进一步
改善执法环境的通知》,组织编印《山东省环境执法实用手册》。
与省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下发《关于办理破坏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案件若干问
题座谈会纪要》和《关于办理危害环境犯罪案件座谈会议纪要》。会同省监察厅制定
印发《突出环境问题约谈制度》,建立突出环境问题约谈制度。

【环境监察】 2010年,省环境监察总队会同有关处室对26家环境监察机构进行一级
考核验收, 全省共有127个环境监察机构达到环保部要求的标准化建设标准,达标验
收率由2009年的65%上升到82%(其中一级达标单位40个)。按照省环保厅"四个办法"
的规定, 省环境监察总队共出动208人(次)、74车(次),行程15.6万公里,会同
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检查重点企业1095家(次),占全部重点企业的108.5%,超过规定
的99%的抽查比例; 检查城镇污水处理厂564座 (次) , 占城镇污水处理厂总数的
349.4%,超过规定的330%的抽查比例。按照省环保厅《全省环境监察机构联动查处制
度》 的规定,省环境监察总队先后对非客观原因连续3天以上超标排放的41家单位进
行现场检查。全省各级环境监察机构共接到监控中心通知超标排放单位为380家(次)。
按照原省环保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情况经常性监督管理的
意见》 要求,省总队先后出动65人(次),20车次,行程约2.6万公里,对全省35个
市直管的省级以上开发区进行巡查, 对207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检查,共发现45个建
设项目存在问题, 占检查项目总数的22.2%,圆满完成检查任务。山东省2010年度共
计征收排污费13.66亿元,同比增长9.19%,解缴入库户数17,073户。其中省总队征收
30万千瓦以上电力企业二氧化硫排污费2.605亿元, 开征户数共计34户。全省重点污
染源自动监控"工况在线监测及分析系统"应用试点工作通过环保部环监局验收。印发
《关于2010年深入开展对有关环境问题进行集中检查整治的通知》(鲁环监察[2010]
10号),组织全省环境监察机构开展对边界地区、偏远地区突出环境问题和"土小"企
业的集中整治行动, 全省各级环境监察机构共出动人员19,813人(次) ,检查企业
8434家,取缔"土小"企业2176家,对169家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责令384家企业限期
整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294件环境信访案件进行后督察,取得明显成效。开展"全省
环境监察执法标兵"评选活动, 评选出吴清敏等18名"2010年度环境监察执法标兵"。
在青岛、 临沂、德州市暨辖区的9个县级环保局开展环境监察稽查试点工作。举办两
期全省环境监察干部岗位培训班, 对全省692名环境监察干部进行培训。在济南市连
续举办两期全国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培训班,培训来自全省环保部门工作人员、部分
纳入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范围的企业环境管理总负责人和环境监督员共计
359人。

【环境监测】 2010年,成立环境监测处,负责全省环境监测行政管理工作。通过了
环保部检查组对山东省落实"三年行动计划"的检查评审工作;制定《山东省环境监测
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实施细则》,组织开展2010年度全省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自动站质控
考核工作。起草下发《关于对全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的通知》,开展重
金属监测、农村监测、质量管理、自动监控、土壤污染调查等12项监测技术培训内容,
共培训1200多人次;组织各级监测站参加国家级技术培训40余期。
2010年, 完成全省环境质量例行监测任务,共获取人工监测数据120余万个;加
强全省重点污染源和主要水气环境质量抽查监测,累计派出16.1万人次,抽查监测重
点监管企业5.5万家次, 污水处理厂6.03万家次,河流断面1594点次,获取监测数据
58.9万余个。 开展国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对全省605家国控污染源和20家火电厂59
台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机组,每季度进行一次监督性监测,获取监测数据7万余个。
开展以水质为主的环境安全预警监测,对跨省、市、县界河流断面、风险源单位车间
排放口和总排口、污水处理厂进水口、风险源单位聚集区河流下游临近断面和出境河
流断面,开展砷、镉、汞、铅等12项剧毒物质的预警监测;制定《省控59条重点污染
河流水质超标和第二类污染物严重超标快报办法》 ,严格执行1小时内报告规定,及
时发现11次监测数据超标情况。完成2010年度生态环境遥感解译和野外核查工作,开
展12个"以奖促治"村庄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和生物多样性评价试点工作,根据全省土
壤污染状况调查情况建立数据库和样品库,完成近岸海域水质、海水浴场、直排海污
染源和入海河流污染物通量监测工作,以水生生物为主研究制定生物监测指标体系和
监测方法;参加省政府组织的两次环保专项行动的现场执法监测工作,累计派出监测
技术人员37人次180余天; 完成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3879项。编制年度《山东
省环境质量报告书》《山东省环境状况公报》和《山东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报
告》等专项报告30余份。
9月24—26日, 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活动中,山东省参
赛的4名选手取得团体二等奖、个人一等奖1名、三等奖2名的优异成绩。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2010年,审查审批项目536个,暂缓审批项目20个,拒批项
目7个。完成验收的项目214个。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省政府办公厅已印发。组织完成《环渤海沿海地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山东子
报告》的编写工作,协助清华大学完成《环渤海沿海地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
报告》,均已通过环保部组织的专家验收。组织对53个违法项目进行查处,下达限期
整改通知书44件, 行政处罚通知书10件。 对9个县(市、 区)实行区域限批。通过
《山东环境情况通报》载体,分两期向省、市、县三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通报
33个违法建设项目。
印发《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的通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价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审查审批工作制度》《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
可受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从严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通知》;组织对
省内63家环评单位编制的环评文件进行抽样考核。
对2008—2009年以来省厅审批的建设项目、核辐射项目、环保资金项目等情况进
行全面排查,共排查建设项目1152个、核辐射项目480个、环保资金支持项目1265个。

【生态省建设】 省政府印发《关于2009年度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考核情况的
通报》 (鲁政字[2010]150号),对考核优秀的青岛、威海市进行通报表彰,并授
予"生态省建设先进市"称号。

【环境科技】 2010年,全省环保科研课题项目数454项,获得各类科研课题补助经
费3.17亿元。其中省级环保产业技术研发资金补助2000万元,支持环保产业研发基地
建设和55项环保产业研发项目。省环保厅组织25个环保科研成果鉴定和验收结题,其
中13项达到国际先进以上水平。全省环保科研成果共获得10项国家级奖励,20项获得
省部级一等奖奖励,28项获得省部级二等奖奖励,63项获得省部级三等奖奖励。其中,
42项环保科研成果获得省科学技术奖, 4项获得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29项获得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技技术奖。初步编制完成《山东省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正式批准以烟台绿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为依托的山东省固体废物资源化研发中心通过
验收。 由烟台大学等单位建设的"山东省环境保护室内环境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环
境净化材料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印发《关于下达2010年度全省实施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名单的通知》和《关于
下达2010年度全省第二批实施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名单的通知》。共下达开展清洁
生产审核企业名单364家,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评估、验收的企业369家。成功举办五
期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培训班,涉及钢铁、造纸、煤炭采选、纺织(棉印染)、石
油化工五个行业,来自全省270家重点企业和咨询机构的338名学员参加了培训。举办
两期国家环保模范城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培训班,共有197家重点企业的201名学员
参加培训。举办山东省清洁生产审核师培训班,51名审核师顺利通过考试。新增11家
山东省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全省现共有19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咨询
机构。 山东省被环境保护部列为第一个实施企业报告书制度的试点省,确定119家报
告书编制单位,承担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的制定,该导则
现已通过环保部专家评审。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日照经济开发区成为山东省首批通
过验收并命名的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东营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规划通过环
保部、 商务部、科技部和专家组的论证,成为山东省第7家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省
环保厅、科技厅、商务厅联合出台《山东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制定《山东省生态工业园区考核标准》。
举办"第四届绿色产业国际博览会",本届绿博会达成合作协议(含意向)2800项,
协议额度170多亿,现场签约项目19个,成交额22.5亿元。

【环境标准】 2010年, 颁布实施《环境友好型产品生产技术要求本色化学草浆》
(DB37/T1641-2010) 、 《环境友好型产品质量标准本色化学草浆》(DB37/T1642-
2010) 、 《环境友好型产品生产技术要求本色生活用纸》 (DB37/T1669-2010)、
《环境友好型产品质量标准本色生活用纸》 (DB37/T1670-2010)、《环境友好型产
品生产技术要求本色文化用纸》 (DB37/T1667-2010)、《环境友好型产品质量标准
本色文化用纸》 (DB37/T1668-2010)、《环境友好型产品生产技术要求装饰类植绒
面料》(DB37/T1681-2010)、《环境友好型产品质量标准装饰类植绒面料》(DB37/
T1680-2010)等8项地方环境友好型产品标准。

【投资与规划计划】 2010年, 按照《山东省污染物减排和环境改善考核奖励办法
(试行)》(鲁财建[2007]81号)要求,继续开展"以奖代补",省财政厅、环保厅
对2009年度全省各市污染物总量减排、重点企业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有效监管、重点河
流(河段)水质明显改善、设区城市建成区空气质量改善四个奖项进行考核,考核结
果通报全省,并下达2.01亿元的奖励资金。
2010年省级环保专项资金来源6.67亿元,其中新开省级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渠道,
新增资金1500万元。争取中央资金3.85亿元,其中额外争取5700万元用于小清河流域
污染防治和海阳亚洲沙滩运动会。
2010年全省环保部门共征收排污费15.23亿元, 其中,污水排污费11,465万元,
废气排污费130,086万元(其中二氧化硫排污费52,359万元)。

【辐射环境管理】 2010年,坚持以人为本、防控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以核电站
外围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建设、构建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为重点,着力加强山东省核
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组织编制山东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十二五"
规划。落实《山东省放射源安全监管办法(试行)》,做好上海世博会期间辐射安全
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放射源的安全监管,全省未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等辐射事
故。 全年共为286家单位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全面推动规范移动通讯等电磁辐射环
境管理。委托泰安市环保局发放辖区内使用IV、V类放射源和III类射线装置应用单位
《辐射安全许可证》。组织开展山东省2010年辐射事故应急拉动演练活动。
全省2245名辐射工作人员参加辐射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开发
《山东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废源条码扫描系统》,对废物库放射源实现信息化管理;
安全收贮废旧放射源363枚, 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安全运行,周围放射性水平未发现明
显变化。 对"十一五"期间收贮的3831枚废旧放射源、553千克放射性废物进行整备包
装,形成运输货包162个,总重量约为4吨,废旧放射源现有总活度约为6.46E+13贝克。
按计划开展辐射国控点监测工作, 报送数据759个,编制山东省辐射环境质量报告。
启动山东海阳核电厂辐射环境本底调查。

【危险废物管理】 2010年,省危管中心认真落实环保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
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在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试点的基础上,按照环境保护
部制定的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指标体系,实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从申报登
记、管理计划、标志标识、标准化贮存与无害化处置、应急措施、规章制度、职工培
训、污染防治等八个方面进行规范、完善。
列入国家规划中的山东省工业固体(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已完成各项
准备工作,即将开工建设;青岛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综合处置
能力为每年4万吨;临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还在选址中。
根据山东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不断强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制度,全
省共有100家企业获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全省17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除济南正在更新设备、淄博改造升级、泰安新
建施工外,其余14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都已完成设备升级和技术改造任务,运
营正常。 2010年全省已纳入集中处置的医疗卫生机构4530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828
家、 乡镇卫生院254家、诊所3448家),年处置医疗废物3万吨,集中处置率达到90%
以上。
2010年,全省危险废物产生量289.3万吨,综合利用量269.8万吨,处置1122.5吨。
全省跨省转移危险废物8075吨。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6,038.5万吨,比上年增长
13.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4.7%,比2009年下降0.6个百分点。
全省已建成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76座,年处理量1065.1万吨,无害化处理
率79.7%,较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

【环境信访与建议提案】 2010年,全省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共收到人民群众来信来电
24,788件。 接待人民群众来访877批、1843人次。全省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共办理人大
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366件(建议115件,提案251件),已办结数366件。

【环保系列创建】 2010年,全省新建和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文登市、乳山市
分别通过环境保护部国家级生态市考核验收。即墨市通过省级生态市建设核查。37个
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村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村,124个乡镇被命名为省
级环境优美乡镇。继续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商河、冠县、临邑、平原、武城等
5个省级生态示范区试点通过考核验收。

【环保宣传教育】 认真落实《山东省环保厅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制度》,围绕省厅中
心任务, 特别是"省控59条重点河流全部稳定恢复鱼类生长""第四届绿博会""打击环
境违法案件"等重点工作,全年在中央主流媒体发稿95篇,省直主流媒体发稿486篇,
超额完成年度新闻宣传任务, 同比去年增加40%。《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先后在头
版头条位置总结宣传山东省"十一五"环保工作的成就和经验。
制定《山东环保舆情监控系统管理使用办法》,全年共编报《山东环保舆情简报》
139期。
继续协助省人大开展"齐鲁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 以"抓好治污减排,推进绿色
发展"为主题, 先后组织四次大规模集中采访,全省环保世纪行活动共刊发各类稿件
2654篇, 同比去年增长近一倍。6月,在济南召开2009年齐鲁环保世纪行总结表彰大
会。根据省委组织部统一部署,在烟台龙口市对全省40个节能减排任务重点县(市、
区)政府分管领导、环保局长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班邀请了环保部宣教司领导、省环
保厅领导等为学员授课。
山东省济南舜耕中学等5所中小学顺利通过环保部宣教中心的评审, 进入全国首
批16所"国际生态学校"行列。100多所省级"绿色学校"的师生通过网上课堂参与学习,
成绩优异的190名学生和28名辅导教师受到省环保厅、省教育厅联合表彰。省文明办、
省环保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推广普及环保动画片《彩色梦》的通知,并召开宣传推
介会。
省环保厅、省摄影家协会共同举办以"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山东"为主题的山
东省首届环境摄影大赛。 评出金奖2名,银奖5名,铜奖8名,优秀奖30名,入选作品
80幅,组织奖10名。编印出版《山东省首届环境摄影大赛优秀作品集》。

【国际合作与交流】 2010年,全年组织33批88人次赴国外考察与培训,协调有关部
门争取3个国外培训团和22名免费或部分免费出国名额;接待境外来访47批224人次,
参加环保外事会议13次; 签署5个环保合作协议,与巴西帕拉州签署的合作备忘录,
填补了环保厅在南美国家环保合作的空白。承办鲁韩环保合作事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2010年中国·青岛国际新能源论坛、山东与北荷兰省蓝色经济研讨会。实施世行贷款
项目, 完成6个小清河世行贷款项目。开展全球环境基金项目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
点。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推选山东省环保厅为项目先进单位参加上海世博会联合国举
办的"生态工业园和清洁能源技术"论坛,召开环境友好技术项目总结研讨会。通过环
境友好技术项目的扎实实施,山东省环保厅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批准为全球能源效
率与清洁生产网络成员单位,成为全球41个创始成员单位之一和全球惟一一个省级单
位。 邀请亚欧美洲等1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共15个代表团组以及2家国外新闻媒
体共203名外宾参加绿博会, 其中,政府官员70名,参展企业52家,标准展位78个。
会同有关部门组织15项外事活动和6场环保技术论坛,签定1.76亿元的合作项目。
认真落实《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超额完成执行环保部泡沫行业淘汰省级机制
项目, 在全国第一个通过国家验收。张波厅长应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10年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 介绍山东省保护臭氧层工作的经验,这是全国省市区
唯一一名地方代表。召开"中国滴滴涕防污漆替代项目"黄渤海海区工作会议,举办该
项目地方项目办培训班,完成10条船只的替代任务,并通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专家
评估团的绩效评估。组织编制《山东省环保"十二五"履约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
(孙金辉)
责任编校:郭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