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5&rec=138&run=13

【综述】 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含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统计内规
模以上企业个数为3165家;按企业全球经营数字统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21.8亿元;
按在地原则和规模以上统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85.8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2.9
%,比上年高出6.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404.19亿元,增长43.3%,提高19.3个百分点;
实现利税544亿元,增长37.6%,提高16.6个百分点。其中,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统计内规模以上企业个数为1810家,按在地原则和规模以上统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5979.9亿元,增长19.78%;实现利润340.79亿元,增长45.5%;实现利税492.9亿元,
增长39.4%。
全省软件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亿元, 增长49%, 创历史新高, 高于上年同期
24.07个百分点,比“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速高出2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63.37亿
元,增长32.4%;实现利税合计114.48亿元,增长27.39%。
一、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呈现前高后稳态势,总体趋势好于上年同期
2010年一季度,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企稳向好的势头明显,截
至4月份, 达到全年最高增速28.53%。第二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逐渐放缓,第三、
四季度增速较为平稳,截至12月份,增长19.78%,比上年同期高出2.78个百分点。
二、行业结构调整加快,利润利税大幅增加
2010年,全省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基础元器件产品增速明显,其中,半导体分立
器件增长59.9%,电子元件增长11.5%,基础产品的增长,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另外,部分整机产品也加快了升级的步伐,平板电视和笔记本电脑产量在电视机
和计算机产品中比重超过八成, 笔记本电脑年产613.9万台,增长158%,成为全省同
比增速最快的整机产品。产品结构调整升级,增加了产品附加值的提高。2010年,基
础元器件产品的利润、利税增幅分别高于上年同期24.5个和22.44个百分点。
三、“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带动作用明显
2010年,“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在全省电子信息
产品制造业中体现了强劲的带动作用。截至12月,“半岛蓝色经济区”所涵盖的烟台、
青岛、威海、东营、淄博、德州、潍坊、滨州、临沂和日照10个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主
营业务收入总和达到5264.63亿元, 占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总数的
88.04%;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所涵盖的烟台、东营、淄博、潍坊和滨州5
个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总和为2502.5亿元,占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
业主营业务收入总数的41.8%。
四、重点产品产销良好
主要重点产品产销良好,依然是拉动整个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截至12月,全省
电视机总产量1137.7万台, 增长4.4%,其中液晶电视产量930.1万台,增长6.7%;台
式微机728万台, 增长75.7%,其中笔记本电脑产量613.9万台,增长158%;服务器产
量13.5万台, 增长3.8%;打印机产量948万台,增长62.1%。另外,电子元件产量365
亿只, 增长11.5%,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123亿只,增长59.9%。由于通讯产品市场竞
争日趋激烈,2010年,全省通讯产品产量有所减少,其中手机产量5374.6万台,下降
1.8%;移动通信基站产量336.2万信道,下降45.5%。
五、新兴领域快速发展
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物联网核心技术射频识别领域在研发创新能力和规模等
方面发展较快,成为全省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在集成电路领域,山东华芯的内存芯
片、海信集团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淄博的IC封装测试产业聚集区等都实现了技术和
规模上的突破, 进一步壮大了全省集成电路领域的实力。 在半导体照明领域,一批
LED产业大项目在济南、东营、潍坊、济宁等市投产,全省LED产业销售收入达到83.6
亿元, 增速达到37%。射频识别是物联网核心技术之一,年内,全省拥有射频识别相
关企业和研究机构达到120余家,实现销售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超两成。同时山东
省也一直积极鼓励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促进该产业的发展。
六、对外贸易规模增长,贡献加大
全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出口额229亿美元,增长24.4%,继广东省、江苏省、
上海市之后,居全国第四位。实现出口交货值1709.5亿元,增长25.24%,占全省工业
出口交货值的24.53%,是山东省出口的支柱行业。
(杨 颖)

【软件产业发展迅速】 2010年,全省软件业务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49%,居全国
第4位,比“十五”末收入增长近4倍;利润总额63.37亿元,同比增长32.4%;利税合
计114.48亿元, 同比增长27.39%。软件出口4.45亿美元,同比增长45.3%,其中,外
包服务出口1.8亿美元, 同比增长109%。截至年底,全省软件产业统计内规模以上企
业1420余家,从业人员17万余人,11家上市企业,45家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13个
软件产业园区、 19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 累计认定软件企业908家, 登记软件产品
3723个。 9家企业进入2010年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10家企业入围2010年国家规划
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27家软件企业收入过亿元,24家企业出口超过100万美元,40
余家企业通过CMM/CMMI等国际资质认证, 192家企业取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
质,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一、建设软件名城,实现区域带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正式批准济南市为创建中国软件名城试点城
市。工信部、山东省政府和济南市政府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初步建立了部省市三方
合作推进机制,先后出台了《关于创建中国软件名城的意见》等政策,人才、资金、
市场资源得到有效聚集。2010年,济南软件业实现业务收入610亿元,同比增长40.2%,
拉动全行业增长28.8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9%,成为全市支柱产业。
中创中间件、浪潮ERP分别列入“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与华天CAD成为国产基础软
件和工业软件最具影响力的优势产品,软件已经成为泉城济南的又一名片。
二、强化载体建设,实现聚集发展
全省认定的13家软件产业园区、 19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和3个动漫产业基地,已
建成园区面积500多万平方米, 投入使用软件开发、测试、存储、动漫渲染、动作捕
捉等各类技术平台13个, 累计为全省软件企业提供超过1万次服务。在齐鲁软件园建
立了国际数字直航推广实验室,为济南软件企业提供国际数字直航专线测试。
做好国内首家“中日IT桥梁工程师交流示范基地”的服务保障工作,并于2010年
5月27日联合省商务厅等单位,在日本东京设立了日本工作站。
三、建设云计算平台,提升产业支撑能力
2010年,省云计算中心成立,成为全省发展先进可靠、自主可控云计算产业的重
要载体和创新试点。 8月19日,该中心与浪潮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
最大的区域性云计算中心。该中心同时与中创软件公司达成意向,在云平台环境下开
展核高基重大专项的研发,并将在平台上部署基于国产中间件开发的各项软件和服务
的集成应用。
顺利启动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云计算平台一期工程。先期重点整合、升级齐鲁
软件园、东营软件园、省科学院等软硬件资源,原有与新增资源合计超过5000万元,
拥有3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和各类主流软件资源, 能够面向全省提供软件公共开发测试
工具、平台和信息化服务。
四、实施大公司战略,培育“新特优”企业
认定了第三批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运行效果突出的中
心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奖励。至年底,全省共拥有45家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业务
领域涵盖中间件、ERP软件、CAD以及政务、电力、港航、矿山、石油等,成为创新的
重要力量。2010年,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共实现软件收入80.4亿元,累计新增设研发分
支机构8处, 增加改善开发场所6.7万平方米,引进各类创新人才110余人,申请专利
和软件著作权563项,主持或参与制定标准40余项,新产品贡献率超过50%。积极推荐
企业申报2010年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有10家企业顺利入围,数量创历史新
高,比上年增加1倍。
五、保障重大项目实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中创软件“国产中间件参考实现及平台” 等4个2009年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
项目国拨资金已经到位,协调落实中创软件配套资金1002万元。在全省中小软件企业
推广使用中创中间件套件产品,采用政府补助、中创让利、企业承担的做法,共享核
高基成果。浪潮中国储备粮行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基于国
产基础软件的行业集成应用解决方案。 重点支持华天三维CAD/CAM系统Sinovation
(简称SV) 研发推广,成功发布2个版本。2010年,SV产品实现全国范围内装机2510
套,成功应用于潍柴、江淮、奇瑞等知名企业,在打破国外软件封锁和市场垄断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云计算平台建设及云管理软件(包括虚拟化软件、资源监控管理软
件、运营软件)研发工作进展顺利。
(杨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