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4&rec=54&run=13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
重冲击和各种挑战的考验,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政府以中共十七届三中、四中全
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总要求,
坚决执行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策措施和一揽子计划,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坚定
信心、共克时艰,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
一、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把保增长与调结构、抓当前与谋长远紧密结合起
来,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全省经济总体形势好于预期,企稳回升
向好势头得到巩固, 转方式、 调结构取得新的进展。2009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3
805.3亿元, 增长11.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 847.8亿元,增长14.9%;实现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 031亿元,增长23.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 363亿元,
增长19.1%;地方财政收入2198.5亿元,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811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19元,分别增长9.2%和8.5%。
(一)努力扩大内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迅速
制定实施21条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措施。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引导资金投向"三农"、
民生、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全省铁路建设全面展开,
一批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建设,海阳核电一期正式开工,南水北调和胶东调水工程加速
推进等。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加强流通网络建设,改善城乡消费环境。大宗商品消费
明显升温,汽车类消费增长45.4%,商品房销售额增长48.9%。加大了家电、汽车下乡
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落实力度,农村市场更趋活跃,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
额增长18.4%。 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
地增减挂钩试点, 年内开工建设农村住房100万户,改造危房15万户,带动了建材下
乡和农民消费增长,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
(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省财政资金对"三农"的投
入达1137.1亿元,增长17.5%。实施了粮食千亿斤产能规划,粮食总产863亿斤,实现
连续7年增产。林果、渔业、畜产品产量均有所增加,保障了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行政村通油路率达到97.6%,
新建农村户用沼气55万户,完成144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三)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编制实施10个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40个特色产业
调整振兴意见和13个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指导意见,出台了扶持工业发展的22条政策措
施。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全省技改投资完成6508.3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了69.8
%。 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
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2.9%,提高2.2个百分点。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强了
服务业绩效考核。 2009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 543.7亿元,增长10.7%,其中实现
旅游总收入2452.2亿元,增长22.3%。
(四)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突出抓好重点
行业、 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全年关停小火电152万千瓦,
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510.1万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继
续下降。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在全国率先全面实行生态补偿机制。突出抓了以南
四湖、东平湖和小清河为重点的"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力保南水北调山东段达到
调水水质标准。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落实领导
责任制,严格土地执法,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五)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动力,努力消除体制机
制障碍。省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扎实推进。选择4市7县15个乡
镇深入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个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开始启动。出台了深
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相关工作已全面展开。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集体
林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高度重视抓好稳定外需工作,出台了鼓励出口的一系列措施,
引导企业调整出口结构,妥善应对贸易摩擦,努力保市场、保份额。进出口和利用外
资降幅逐季收窄,进出口总额1386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80.1亿美元,降幅均低于全
国平均水平。
二、谋划实施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着眼于经济回升后新一轮发展周期和培植山东发展新优势,以强省建设为目标,
以重点区域带动为载体,把区域资源、基础优势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深入谋划关系
山东长远发展的战略布局,提出并实施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
(一)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省委、省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
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召开了专题国际论坛,制定了《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
指导意见》,召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会议作出全面部署。山东半岛蓝色经
济区发展规划的框架基本形成,总体规划和26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展开。
(二)推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11月,国务院
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作了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
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三)实施其他区域发展带动战略。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制定
出台了《关于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意见》。大力推进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
设,适应部分重化工业向沿海集中布局的趋势,推动钢铁资源整合重组,培植临港产
业,促进鲁南经济带发展。进一步加快省会建设发展,着力做强省会经济,努力使省
会城市面貌、综合服务功能、辐射带动能力有较快提升,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
三、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重点,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事业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注重解决事关群众切身
利益的突出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9年承诺为群众
办的五项29件实事全部完成。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落实扶持就业各项措
施,以创业促进就业,突出抓好大学生就业、城镇困难家庭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就业,
全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0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
转移农村劳动力122.4万人, 返乡农民工大都找到了新的就业岗位。高校毕业生总体
就业率为83.7%。
(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到2009年底,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
业、 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61万人、2537.7万人、899.5万人、1064.6
万人和703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6.1%、36.9%、4.1%、23.1%和10.2%。新型农村养老
保险在19个县(市)试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全
省推开,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
设,参合率达到98.6%。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新增廉租住房保障2万户,竣工经
济适用房370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270万平方米。
(三)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
为。农村教师工资全部纳入县本级财政预算,全部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杂费,免除了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提前两年实现了高中段教育的普及。职业教育基础能
力建设和资源整合不断加强, 中职学校在校学生达到154.5万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政策体系全面建立, 在全国率先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实施"
卫生强基工程", 完成了1.3万个村卫生室建设任务,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
95.9%, 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等疫情得到有
效控制。
(四)全力办好第十一届全运会。秉承"和谐中国、全民全运"宗旨,着眼于获得
服务全国、办好全运"大金牌",举全省之力,成功举办了一届富有特色、平安祥和、
人民满意的全运盛会。开闭幕式精彩成功,赛事组织、服务保障和安全保卫工作得到
各方面好评。夺得金牌、奖牌和总分三项第一,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取得办赛服
务和竞赛成绩双丰收。
(五)深入推进平安山东建设。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狠抓维护社会稳定各项措施
落实。深入开展严打整治行动,8类主要刑事犯罪案件发案数量同比下降1.97%。人民
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6.8%,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加
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监管,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加强。2009年各类
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4.8%和9.9%。 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检测
和市场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范宗杰 韩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