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4&rec=183&run=13

【综述】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省博物馆新馆主体
工程完工,进入内部装修和展陈设计阶段。市、县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全面展开。一批
市、县综合性文化设施陆续开工,部分已竣工使用。全省新开工市、县文化设施建设
项目50多个,竣工48个,完成投资40多亿元。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持续推进,全年新
建成572个, 完成年度计划的161%,全省符合国家标准的乡镇文化站达到1291个,完
成“十一五” 规划目标的93%。图书馆设施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成效明显。全省被评
为国家一、二、三级的图书馆分别达到48个、38个和21个,其中二级以上图书馆数量
居全国第一位。文化惠民工程取得新进展。完成文化共享工程省中心技术平台的升级
改造,对全省的辐射带动能力得到提升;市、县支中心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基层站点
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 评选命名省级规范化站点100个。启动共享工程进万家服务平
台建设,建成共享工程网络视听台,为广大农村群众学文化、学科技、学法律、了解
市场信息提供便利条件,山东省成为全国唯一的示范省,荣获年度文化部创新奖。基
层公共文化辅导工程开始实施, 全面展开对100多个基层示范点群众文艺骨干的辅导
培训。文化下乡、进社区等活动深入开展,有效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对全
省34个全国文化先进县进行严格认真检查,并全部通过文化部复查验收,青岛城阳区、
东营广饶县、临沂郯城县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称号。
重点文化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繁荣艺术创作取得新成果。各地以庆国庆、迎全运
等重大活动为契机,加大艺术创作力度,组织举办了一系列精彩文艺演出和群众文化
活动。以“向祖国献礼、为全运喝彩”为主题的第九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以及“歌颂
新中国、喜迎全运会”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历时两个多月,期间省城举办专业演出66
台剧目120余场, 各市组织戏剧、曲艺、杂技、交响乐、歌舞剧、话剧等各类文艺演
出400余场,群众文艺演出1400多场,演出节目12 000多个,参演人员达16万多人次,
观众几百万人次。艺术节期间,还成功举办“新中国成立60年山东十大经典剧目”评
选、“第三届山东国际小剧场话剧节”,圆满完成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闭幕式大型
演出活动的组织实施,为全运会成功举办作出积极贡献。参加国际、全国性艺术评比
展演活动取得新成绩。省杂技团《激昂青春蹬人》节目荣获世界杂技界最高奖第34届
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金小丑奖”;《苦菜花》《山东汉子》两台剧目晋京参加庆祝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苦菜花》荣获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滨
州市的吕剧《杨广和》 荣获中宣部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有4个剧目分别荣获
第六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参演剧目
奖; 有2名演员荣获“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选
派20名师生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演出。全省有三幅作品入选国家
重大美术创作工程,居全国前列;庆祝建国60周年山东省美术、书法、摄影展取得圆
满成功。
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文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省直文化单位改革迈出新
步伐。通过对省杂技团、省文艺演出公司、山东剧院、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戏剧
丛刊》社、省文化厅招待所实施转企改制和资源重组,成立山东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杂技演艺有限公司、山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批市、县国有院团实行单体转
企改制或通过结构重组实施转企改制,全省完成转企改制的国有文艺院团达到14家。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取得重大进展,17个市全部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较好
地解决了文化市场执法的体制性矛盾,执法力量得到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机制
改革深入推进,内部活力明显增强,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
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取得新成效。第三次文物普查进展顺
利,已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5 000多处,其中新发现21 000多处,全省实地调查任
务已全面完成。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扎实推进,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
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树立保护标志、落实保护单位等工作基本完成。考古发掘工
作取得新进展, 全省完成考古发掘3万多平方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考古发掘取得重
要成果,淄博高青县陈庄村西周遗址被中国社科院评为“2009年度六大考古新发现”。
重点基本建设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顺利推进,先后完成了20多个工程项目的文物调查
工作。大运河“申遗”、齐长城资源调查、大遗址保护工程均取得新进展。博物馆事
业发展步伐加快。 全省有20个博物馆正在新建或改扩建,有6个博物馆已完成建设规
划;在全国博物馆评估定级中,全省有35个博物馆被评为全国一、二、三级馆,总量
居全国第二位;全省免费开放博物馆115个,免费接待观众1400多万人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全面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建设
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传习所167处, 整理上报全国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备
选项目231项, 居全国第一位。公布第二批省级名录171项,传承人127人,全省有34
人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文化遗产日期间,全省共举
行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80多场, 举办展览220多个,专场演出90多场,全社会的文化
遗产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 古籍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完成普查2.3万余部,居全国首
位; 全省有7个单位入选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23 种古籍入选第二批国家
珍贵古籍名录,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文化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全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
1000亿元, 增长15%以上。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省级文化产业
基地发展到71家,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到6家。动漫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
省动漫企业发展到136家, 动漫产品年产量超过2万分钟,济南、青岛、烟台已建立3
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动画片《孔子》《小牛向前冲》《智斗沙尘暴》等相继在央
视播出。 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 组织7家文化企业30多个项目参加
“2009(香港) 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说明会暨经贸洽谈会”,签订合同4个,合同外
资10.56亿美元。 积极推进文化产业融资平台建设,与省农业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
搭建融资平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荐贷款项目14个,申请贷款总额
20亿元;向中国进出口银行申报重点扶持文化企业和项目10个。青岛市文化局与招商
银行青岛分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首批申报贷款企业39家。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
区建设规划,组织编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文化市场环
境进一步优化。在全省广泛开展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坚决打击含有禁止内容的文
化产品经营活动,全面开展游艺娱乐场所专项检查,加强网吧市场监管,组织开展动
漫市场专项整治。文化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网吧管理实现与全国计算机监管平台
的互联互通和国家、省、市、县四级监管平台的联网运行,各项主要监控指标均列全
国前三位。加强了对网吧连锁经营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同城网吧连锁经营审批程序。
制订了全省游艺娱乐场所总量与布局规划,积极探索长效监管机制建设,游艺娱乐场
所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文化科教法规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取得新进展,文化的创新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积极做好国家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申报工作, 全省有5个项目被文化部批准立项,申报
和批准数量居全国前列。组织开展了2009年度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项、全省文化
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批准立项课题333项,评出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共381
项。 组织举办了全省艺术院校美术大赛获奖作品展, 53所院校选送20多个门类作品
1600多件, 展览获奖作品208件。山东省艺术院校音乐舞蹈大赛获得圆满成功,全省
42所艺术院校的700多个节目、 1500多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对外文化交流规模扩大,
质量和层次进一步提升。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世界儒学大会,设立并颁发了首届“孔子
文化奖”,促进了国际儒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积极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对外交流活
动,组织举办了《青州佛像展》《山东古玉展》《日照农民画展》泰山皮影戏等一系
列赴境外的展览展演。艺术表演团体到国外演出交流更加活跃,省杂技团、青岛交响
乐团、省京剧院、泰山民族乐团等,分别赴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
以色列、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演出;省吕剧院传统剧目《墙头记》获第四届巴
黎中国戏曲节“评委会特别奖” 。 来访交流项目数量增多、质量提高。成功举办了
《萨尔瓦多·达利、费利克斯鲁林雕塑展》《影像亚洲首届国际职业摄影师大会暨中
外摄影家聚焦泉城国际摄影大奖赛》、俄罗斯莫斯科国立交响乐团、美国迪斯尼舞台
剧《小熊维尼》 来山东演出等一系列活动。全年外派出访团组93起、980人次,来访
团组125起、 1314人次,出访和来访数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进一步提高了齐鲁文化
的国际影响力。
(省文化厅办公室)

【图书馆概况】 截至年底,全省公共图书馆共有151所,其中省级图书馆1所,副省
级图书馆1所, 计划单列市图书馆1所,市级图书馆13所,县(市、区)级图书馆135
所(其中少儿馆2个) , 比上一年新增3所。在第四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中,全省
107所图书馆达到三级以上图书馆标准, 其中,一级图书馆48所,二级图书馆38所,
三级图书馆21所。
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 全年全省购书费3698.57万元,人均购书经费0.39元,比
上年增长18%。全省馆舍面积50.14万平方米、总阅览座席38 649个,分别比上一年增
加5%和16%, 市、县级图书馆进入了新馆建设高峰。全年新增文献197.64万册,总藏
书量达到3380.52万册。自动化建设加快,全省图书馆共有计算机7982台、网站38个,
全省83%的图书馆实现了业务自动化管理。 服务效果显著提升,从业人员2648人,持
证读者达101.29万人, 举办各种活动5231次, 其中讲座1962场, 全年流通人次
1734.58万人次,文献外借册次1442万册次。截至年底,全省乡镇、社区图书馆(室)
达到10 846个,比上年增长38.5%。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取得新成效。省中心技术平台得到提升,改造完善了镜像
站和电子阅览室, 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资源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向各市征集资源
139部, 约60个小时, 接收国家中心节目310部, 270多个小时,实现了国家图书馆
2.62TB数字资源在全省的共享。 基层服务站点的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 开展了创建
“省级文化共享工程规范化站点”活动,并于12月在临沂召开了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
享工程基层站点规范化建设现场工作会议,命名了100个 “省级文化共享工程规范化
站点”。启动共享工程进万家服务平台,建起了共享工程网络视听台,由进村到入户
的工作全面启动;与国家数字图书馆达成协议,开始在省图书馆建设国家数字图书馆
山东分馆。
古籍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名录体系逐步健全完善,评选并以省政府的名义公布
了3810部全省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和24个全省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年内,全省又有7
个单位被命名为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523种古籍入选第二批《国家珍
贵古籍名录》。
(蔡 焱)

【文物管理】 全省博物馆建设和博物馆免费开放。省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年初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陆续开展二期配属工程建设和陈列展览筹备工作。除省博
物馆新馆外,全省正在新建或改扩建的博物馆20家,另有6家博物馆已完成建设规划。
年内,全省有35家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全国一、二、三级博物馆,总量排全国
第二位。 全省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稳步推进,截至年底,全省免费开放博物馆达115
家, 开设基本陈列964个,举办临时展览1197个,年接待观众2342万人次,其中免费
接待观众1404万人次。
第三次文物普查。省政府与各市签订政府责任书,要求做到领导、机构、人员、
经费“四落实”。省文物局制定了相关办法及工作方案,明确规定文物普查验收程序、
验收内容、验收权限、评分标准,并全面启动山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涉及的水下
文物普查工作,发现两处重要沉船遗址。截至年底,已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5 000
多处,其中新发现21 000多处,全省实地调查任务全面完成。
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基本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先后签订榆济输气管道
工程、华电国际莱州电厂工程等近20项文物保护工作协议,完成高唐至临清公路、日
照疏港公路、莱州疏港公路等20多个工程项目的文物调查工作。大运河“申遗”工作
顺利开展, 已登录不可移动文物点22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省级文
物保护单位27处。运河沿线考古发掘工作获得重大发现,发现明代弘治年间运河河道
北侧堤岸和庙前石泊岸内侧夯土遗址,确定了南旺湖、马踏湖、蜀山湖三个水柜位置
及马踏湖、蜀山湖部分湖堤,掌握龙王庙建筑遗址三组建筑平面布局。按照国家总体
安排,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编制了第一阶段运河保护总体规划。齐长城
资源调查工作顺利完成,准确测绘出齐长城长度,发现鲁国长城、周代遗址、壕堑、
烽燧等遗迹,确认长清、肥城齐长城复线的西端起点及其长度等,获得大量准确翔实
的第一手齐长城资料,为编制长城保护规划、开展长城保护工程、加强保护管理和进
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遗址保护工程获得新进展,全省入选国家大遗址项
目库中的6处大型遗址中, 齐国故城、两城镇遗址、城子崖遗址、大辛庄遗址、曲阜
鲁国故城等完成立项申请,齐国故城、两城镇遗址、大辛庄遗址获得国家文物局正式
批准。文物维修工程取得实效。完成《阳谷运司会馆修缮保护方案》《广饶关帝庙大
殿修缮保护方案》等19处文物保护方案的编制、审核审批和上报工作,实施开展济宁
铁塔寺大殿、曲阜颜庙大殿、安丘庵上石坊、日照五莲光明寺大殿等一系列省内重点
文物维修工程及四川广元皇泽寺震后维修加固工程等9项省外文物维修工程, 各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状况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考古发掘工作。 全年,考古发掘面积3万余平方米。与北京大学合作发掘章丘平
陵城遗址,发现了古代冶铁遗址;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第二批控制性文物点寿光市双
王城盐业遗址、高青县陈庄遗址等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墓葬百余座,出土大量铜、陶、
石、骨、蚌器,考古发掘成果丰硕,被中国社科院评为2009年度六大考古新发现。
(李 涛)

【省文联工作概况】 积极开展主题性重大文艺活动。一是省美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齐鲁风韵山东中国画花鸟画作品展” ,展出了全省42位优秀画家的110余幅大型创
作性花鸟画作品。省曲协与济南曲艺团开展“向祖国汇报”演出活动,组织曲艺喜剧
《茶壶就是喝茶的》晋京演出取得成功;省影协与鲁信影城联合举办“影像中国 共
享经典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电影系列展映”等活动。二是省摄协会同有关单位承办
了“和谐中国、全民全运·佳能杯第十一届全国体育摄影展”,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
优秀摄影作品7000余幅, 评出入选优秀作品330件。省音协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第十一
届全运会会歌及颁奖音乐创作征集和制作工作,共征集歌曲1000余首,评出10首获奖
歌曲。省美协与其他单位联合承办“第七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全国参选作品
达到7616件,其中山东省作品达到1521件,山东省入选和获奖作品数量均列全国各省
(市、区)第一位。三是举办群众性主题文艺活动。省剧协会同山东电视台在威海联
合举办“山东省首届京胡大赛”,来自全省的40位选手参加比赛。省舞协举办“第四
届全省青少年舞蹈大赛” ,来自全省的4900余名选手、700余个舞蹈作品参加比赛。
省音协与有关单位举办了“佰笛杯·全国手风琴展演比赛”“荣威杯·山东省高级别
钢琴大赛”“美得理杯·山东省电子琴大赛”。省曲协联合津、晋、冀、豫四省市曲
协举办了“山河杯·曲艺新作大奖赛”。省书协精心组织了“第七届山东省青年书法
篆刻展”。省视协举办了“首届山东省青少年电视才艺大赛”等活动。
积极组织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省音协组织创作和选送的歌曲《可可西里》荣获第
十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 奖优秀歌曲奖;《百家姓,中华情》等4首歌曲获“全国
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 全国总决赛提名奖。 省剧协推荐的山东艺术学院大型话剧
《校园回旋曲》在中宣部主办的校园戏剧节中获得了“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一
等奖;推荐的戏剧表演艺术家章兰、吕凤琴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
省舞协组织推荐的临沂大型实景舞蹈诗《蒙山沂水》获第六届中国“荷花奖”特别奖,
舞蹈作品《花仙子》 等3项作品获得金银奖;组织拍摄的山东省三大秧歌电视专题片
在央视《舞蹈世界》栏目播出。省美协等单位组织的孔维克创作的国画《公车上书》、
杨松林创作的油画《开创共和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和徐青峰创作的油画《血战台
儿庄》 等3件作品入选中国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省书协组织的作品在“第三届中
国书法兰亭奖”评选中,获奖人数和入展人数都居全国前列。省民协组织全省木版年
画、 面塑、黑陶等艺术作品在陕西第一届中国花馍艺术节中荣获2枚银牌。省视协推
荐的《港岛互动、共推奥运》等13件作品在“奥运中国”优秀体育节目评比中获奖。
据统计, 2009年省文联11个艺术门类共荣获130余项全国各类艺术大奖,为山东争得
了荣誉。
成功举办第二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8月16日—9月27日举办的第二届山东国际
大众艺术节,围绕“庆国庆、迎全运”重大主题,组织策划了“创造力的实现书法作
品展”“首届齐鲁风情油画展”“吕剧《补天》专场演出”“韩国国乐音乐会”“第
二届山东戏曲红梅大赛获奖演员演唱会”“唱响泉城摇滚音乐会”“首届全国幽默曲
艺邀请赛” “山东省国际标准舞街舞精英展演” “华东电视主持新人大赛”“山东
省杂技魔术晚会”“华东六省一市油画邀请展”“第四届全省青少年舞蹈比赛”“我
爱我的祖国独唱音乐会” “山东省第五届书法篆刻展” “第九届全省摄影艺术展”
“全国美展山东省预选作品展”“首届山东雕塑大展”“中外美术作品交流展”“第
二届国际书法名家作品展”“摇滚爵士音乐会”“2009’齐鲁民间艺术博览交易会”
“第二届全省大学生数字影像大赛”以及“泉城群众文艺系列活动”等30余项文艺活
动, 参与活动的艺术家、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超过1万人次,省外及国外参与艺
术家及其作品超过500余人(件) ,直接到场观众超过15万人次,充分体现了“艺术
走近大众、大众共享艺术”的宗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欢迎,中央及省市级媒
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 总计发稿700余篇,国内数十家网站进行了相关内容的转
载。
积极做好文艺评奖及文艺评论宣传工作。 7月,开展了第二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
评选工作,共评出戏剧、音乐、曲艺、舞蹈、杂技、电影、电视、美术、书法、摄影、
民间文艺、艺术理论研究等12个门类137件优秀作品,其中一等奖17件,二等奖47件,
三等奖73件。文艺创作研究室及文艺评论家协会举办了“大众艺术节论坛”“长篇小
说《南明英烈传》座谈会”“《蒙山沂水》实景歌舞剧讨论会”“电影《沂蒙六姐妹》
研讨会”“十一运开闭幕式文艺演出创意研讨会”等活动。编辑出版《文艺评论家协
会会刊》,组织编辑《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山东文艺评论丛书》和冯德英、王玉梅、
郎咸芬等5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化艺术终生成就奖的艺术家评传丛书。
广泛开展文化艺术惠民活动。全年,省文联及各艺术家协会组织艺术家分别到全
运会场馆建设工地、园博园、槐荫西客站建设工地以及滨州、枣庄、聊城、章丘、莱
钢、齐鲁石化等地,开展了50余次、1200余人次参加的“送欢乐,下基层”“书法进
万家”“送戏进农村”“民间音乐进校园”“送书画进课堂”等系列活动,丰富和活
跃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王德斌 张娜娜)

【省作协工作概况】 召开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8月18—19日,省作家协会
第六次代表大会在济南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省
长姜大明出席会议,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冰莅临大会指导并致辞。全省288
名代表参加会议。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敏代表省作协五届委员会作题为《团结
和谐 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山东文学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的工作报告。大会回顾总结七
年来全省文学事业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文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今后一个
时期的工作任务,修改完善《山东省作家协会章程》。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省作家协
会领导机构,圆满完成了大会的各项任务,受到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
切实加强青年作家队伍建设。省作协坚持每年举办一期作家讲习班和青年作家高
级研讨班,并创新高研班的办班方式。按照文学体裁组织专门培训,成功举办全省第
4届青年作家小说专题高级研讨班, 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举办全省第17
届作家班。两次培训班共培训全省100余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收到良好效果。全年,
省作协重点加强对签约作家的管理和指导,与省财政厅联合制定《山东省作家协会签
约作家创作补贴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从而使签约作家的待遇从根本上得到
保障。召开签约作家创作情况调度会议和创作成果评审会议,评出创作奖。总体来看,
签约作家制度实行一年来,签约作家的创作进展顺利,成果颇丰,全年创作并发表中、
短篇小说50余部(篇) ,发表散文、诗歌80余篇(首),出版长篇小说3部,还有两
部长篇小说正在创作、修改中。在各类文学评奖中,签约作家也屡有斩获。全年,省
作协还继续抓好对10部重点扶持作品的跟踪管理和指导。省作协改进会员发展工作,
顺利完成了2007、 2008年度的会员评审工作,共发展新会员248名,会员发展工作更
加民主、规范、科学。
组织文学采风,加强文学交流。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5月份,省作协组织
部分签约作家和重点作品扶持作家赴沂蒙老区开展以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为主题的采访采风活动。作家们以文学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沂蒙老区的巨大
变化,作品分别在《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和《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报纸、
期刊上结集发表。 同时,省作协还积极开展对外文学交流活动。4月,省作协率考察
组就文学院建设、青年作家培养、文学精品创作等方面的问题,赴山西、陕西两省进
行考察学习。 10月,根据中国作协的统一部署,省作协组织5名知名作家赴德国参加
法兰克福书展, 并开展文学交流活动。12月,组织4名知名散文作家,赴台湾进行文
学采风活动,撰写《我心中的台湾》散文集。
不断加强文学阵地建设。省作协所属的《山东文学》和《时代文学》,始终坚持
正确的办刊方向,通过积极寻求社会力量支持,保证刊物正常出版,刊物质量有了进
一步提高。年内,两家期刊分别开设专栏,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活动,共
征集各类体裁的作品700余篇,发表300余篇,用文学的形式全面展示60年来我国各个
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省作协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和干部职工“三项”学习教
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逐步形成了干
事创业、 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4月,在泰安召开全省作协系统宣传报道、信息联络
工作座谈会, 加强与团体会员单位的联系沟通。全年编发《山东作家》4期,充分发
挥“山东作家网”的阵地作用,为广大作家了解全省和全国文学信息提供方便。经省
作协推荐, 年内,共有24名作家获准加入中国作协,推荐了3名青年作家到鲁迅文学
院学习深造, 为6名作家评定了正副高级和中级职称。积极开展了“21世纪文学之星
丛书” (2009年卷)的推荐评选工作,全省2名作家的作品入围。同时,省作协机关
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机关管理工作和组织工作,连续6年被评为省直机关文明机关。
(杨发运 邱兆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