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3&rec=79&run=13

【综述】 2008年是山东省“十一五”污染物总量减排的关键年。全省环保系统紧
紧围绕总量减排、主要水气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源达标排放三个方面的目标,采取抓
重点、抓关键、抓落实的工作方法,大力推动全省环保工作向制度化、经常化、数字
化转变。建立了全省环境自动监测体系,在全国率先正式使用自动监测的数据,基本
实现对重点流域、区域环境质量变化和企业排污状况的实时监控。制定实施《全省环
境监察机构联动查处制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环保执法的时效性,促进企业和城镇污
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加强流域污染防治,推进燃煤电厂脱硫,积极开展秸秆禁烧,取
得了抗击青岛奥帆赛海域突发严重浒苔灾害的胜利,圆满完成奥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工
作任务。全年全省COD和SO2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5.73%和7.15%,超额完成省委、省
政府提出的年均下降4%的年度目标。
全省17个设区城市中,青岛、烟台、威海、淄博、莱芜、泰安、日照、临沂、枣
庄、 东营10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济南、
潍坊、 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7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三级标准。全省酸雨检出频率为1.6%,无酸雨城市。
省控67条河流141个断面中, 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标准的1个,
占0.7%, II类的6个,占4.3%,III类的22个,占15.6%,IV类的25个,占17.7%,V类
的27个, 占19.1%, 劣于V类的60个, 占42.6%。省控河流断面水质功能区达标率为
38.3%。 全省17个设区城市51处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 和《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要求,保持良好状态。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以一、二
类海水为主,其功能区达标率为88.0%。
全省17个设区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均属于好和较好。各类功能区声环
境质量昼间好于夜间。
全年全省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共收到人民群众来信来电27784件, 接待人民群众来
访1130批2541人次。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2件,政协委员提案292
件。

【水污染防治】 2008年,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和人工湿地建设,省财政投入5000万元
建设的新薛河5000亩人工湿地和高楼乡5万亩原始生态湿地建成, 并开始发挥环境效
益。开展了南四湖、东平湖湿地调查工作,组织对南四湖、东平湖流域18个县(市、
区),111个乡镇,1423个行政村,50多万亩计划退耕还湿土地进行了基础调查。
截至年底, 全省324个治污项目中,已有273个建成,项目建成率为84.3%。水质
明显持续改善, 与上年相比, 2008年南水北调东线黄河以南段22个国家考核断面
CODMn平均浓度下降2.6%,氨氮平均浓度下降57.9%。全省新建污水处理厂39座、新增
日污水处理能力120万立方米, 累计建成175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779万立方米,
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了“一县至少一厂” 的目标。城市污水处理厂达标率达到84%,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2%。
全省重点河流水质持续改善,104个河流断面,与上年同期相比,COD平均浓度下
降19.4%, 氨氮平均浓度下降34.0%。9月份,环保部在山东省召开全国重点流域水污
染防治工作会议,总结推广山东省水污染治理的有效做法。山东省在环境保护部、发
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联合组织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目标责任书(2005~2010年)》2008年度考核中,名列淮河流域四省第一名。

【大气污染防治】 2008年,新建成脱硫设施的国家和省重点现役机组33台,脱硫装
机容量8455MW, 形成二氧化硫削减能力22.5万吨/年,其中18台燃煤发电机组提前建
成脱硫设施,装机容量6110兆瓦。截至年底,全省建成脱硫设施的国家和省重点现役
机组装机容量为18692兆瓦, 占国家要求山东省“十一五”期间应建脱硫机组装机容
量的124%,形成二氧化硫削减能力55万吨/年。
山东省作为保障第29届奥运会空气质量的6个省(区、 市) 之一, 年内实施了
《山东省保障北京2008年奥运会空气质量相关措施实施方案》,把保障奥运会空气质
量相关措施列入《山东省“十一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十一
五”规划完成情况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发了《关于加强“两高”行业环境监管的通知》,
向132家废气排放浓度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下达限期整改和停产、 限产的通知,其中
112家企业限期建成治理工程实现达标排放,20家企业奥运会期间停产。奥运会期间,
全省13个市的15家机动车检测线共检测车辆1万余辆。

【环境执法】 2008年,省政府组织开展了3次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对全省突出环境
问题、重要环境信访案件和挂牌督办的环境违法案件进行现场检查,累计检查工业污
染源459个、城市污水处理厂156座、河流断面74个,对发现的问题依法进行了通报处
理,同时对发现的74件环境突出问题进行了挂牌督办。根据省环保局研究制定的《全
省重点企业监管办法》《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水质监管办法》《全省主要河流水质监
测办法》和《全省17个设区城市建成区空气质量监管办法》“四个办法”,对日常监
管查处的违法企业和河流超标断面,采取发旬报和月报的形式对发现的环境违法问题
进行通报处理。

【环境监察】 2008年,全省累计环境监察30.3万次,同比增长44.5%。其中检查污
染防治设施18.8万次,检查建设项目5.1万次,检查限期治理项目1.8万次,检查发放
排污许可证单位1.2万次, 检查排污申报单位3.4万次。在全省430家排污单位开展了
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 全省已有36943家排污单位录入《排污费征收管理系
统》软件。全年共检查各类开发区133个、建设项目898个,对34个违反环评和“三同
时” 制度的建设项目依法进行了查处。临沂、莱芜、龙口、临朐4个“全国第二批生
态环境监察试点地区”制定了《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济南、青岛、淄
博等13个市确定了21个市级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单位。 青岛、淄博等9个市级和张店、
临淄等6个县级环境监察机构达到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一级标准,枣庄、泰安等4
个市级环境监察机构达到二级标准,50家县级环境监察机构达三级标准。青岛、淄博、
日照等市辖区内的县级环境监察机构全部通过了达标验收。

【环境监测】 2008年,继续开展“四个办法”抽查监测,累计派员14.3万人次,监
测车5.85万辆次,行程260.70万公里,抽查监测重点企业5.23万家次,城镇污水处理
厂5.35万家次, 主要河流断面2088点次, 城市空气自动站1224站次, 共采集样品
19.67万个,获取监测数据54.49万个。全省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建成,重点监管企业和
城镇污水处理厂分别安装了1208台和155台在线监测设备, 建设了59个河流跨市界断
面水质自动监测站、 144个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开展青岛奥帆赛期间陆源污染
防治加密监测,为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青岛奥帆赛、残奥帆赛顺利举行,组织部分
沿海城市监测站对20条入海河流、118家重点工业企业和2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6个监
测项目, 每天加密监测一次,获取监测数据42690个;开展国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对全省540家国控污染源和20家多电厂59台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机组, 每季度进行
一次监督性监测, 获取监测数据3.3万余个;参加环保专项行动现场执法监测1.31万
人次,报出监测数据52.4万个;完成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8200余项,报出监测
数据20.3万个;开展全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工作,编制了《2007年度山东省生
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报告》,开展了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5~6月,组成山东支
援抗震救灾环境应急监测分队, 承担了对口支援重灾区北川县的6个河流断面、11个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9个山东援建乡镇饮用水的57个项目的应急监测工作,报出应急
监测数据7736个。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全年全省共审批环评报告书(表)16957个,其中省环保局
审批的环评报告书(表)564个。全省建设项目涉及总投资8115.66亿元,其中环保投
资602.14亿元。 全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为99.9%,当年完成环保验收项目数为
8488个, 完成的环保验收项目涉及总投资额1677.84亿元,其中环保投资额124.03亿
元。

【生态省建设】 2008年,国家环保部命名荣成市为国家生态县。年内,省政府印发
了 《关于2003~2007年度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考核情况的通报》 (鲁政字
[2008] 123号),授予分别位于A、B组前三名的威海、青岛、烟台和莱芜、临沂、
菏泽6市“生态市建设先进市”称号,并予以通报表彰。日照市考核结果良好,济南、
东营、枣庄、淄博、潍坊、泰安、德州、聊城、济宁、滨州10市考核结果合格。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2008年是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全面普查阶段。全省
确定工业源普查对象95190个,农业源普查307638个, 生活源73856个,集中式污染治
理设施339个。完成全省普查数据汇总和上报国家的任务。

【环境科技】 2008年,15个环保科研成果通过省环保局鉴定,其中,1项达到国际
领先水平、 6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年内, 3项环保科研成果获得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23项获得省科学技术奖,
22项获得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获省环境保护科技技术奖。

【环保系列创建】 2008年,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4处,对
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范围和功能区调整。2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通过省级考核,
20个乡镇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一个村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村。
(孙金辉)
责任编校:刘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