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3&rec=61&run=13

【概况】 2008年,全年4933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08亿元,比上年
(下同) 增长15.7%;实现销售收入5588亿元,增长20.8%;实现利税522亿元,增长
16.5%;利润328亿元,增长19.3%;纺织品服装出口创汇155.5亿美元,增长12.5%。
一、精心组织行业运行,引导行业保稳定、渡难关、谋发展
针对行业遇到的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行业上下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变化和国家
政策调整,把握行业运行态势,及时调度分析。在3月份国家纺织工业协会对省内6个
国家级产业集群调研的基础上, 7月份和11月份,又两次组织了行业调查研究,分析
形势、研究对策,对稳定人民币汇率、上调出口退税率、进口“两机”(自动络筒机、
无梭织机)免增值税、取消进口棉花滑准税、解决棉纺织企业进销项税高征低扣以及
纺织企业融资难、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等问题,通过调研报告、《请阅件》等形式,向
国家有关部门和省政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省政府高度重视,
为出台扶持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组织重点企业参加境内外会展,到
国外办企业、建工业园,大力开拓市场。莱芜银河纺织集团在柬埔寨曼哈顿经济特区
投资兴建服装企业,临沂新光集团规划在南非建立新光工业园。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
作,全行业连续10余年未发生重大人身伤亡及火灾事故。
二、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攻坚年”活动,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全行业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攻坚年”活动。一是注重节能减排技术进步项目建
设。建设了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进步项目库;组织申报国家和省节能减排专项;做好第
二批“中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推荐目录”征集;对纺织行业的10个节能技术
产业化项目进行论证审核, 为安莉芳等3户企业争取国家和省节能专项奖励、补助资
金550万元; 完成了中国荷兰社会责任合作项目,举办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专题培训
研讨班、交流汇报会和项目研讨会。二是开展以节能减排为主题的QC活动,评出优秀
质量管理小组47个、优秀质量信得过班组12个、先进个人15名,节能减排优秀成果占
全部成果的30%以上。 三是开展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选表彰活动。评出现代化
创新成果16个, 其中一等奖4个、 二等奖9个、三等奖3个。节能减排成果6个,占近
37.5%。 四是召开了行业节能减排现场交流会,推广了滨州愉悦家纺等企业的典型经
验。五是会同省轻纺工会开展节能减排优秀成果评选表彰活动,共评出节能减排优秀
技术创新成果29个,职工优秀技术奖12个。山东纺织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在全国同行业
取得了良好成果和荣誉:获全国纺织印染行业节能减排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
三等奖3项、 优秀奖4项,获全国纺织印染行业节能减排职工优秀技术奖一等奖1项、
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
三、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上水平
一是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2008年全行业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新
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新增重点企业技术中心4家(获重点企业技术中心专项资
金600万元) 。二是努力抓好技术改造工作。印发了《关于加强我省纺织工业技术改
造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对行业技术改造工作的指导。向省经贸委提报了棉纺
织、毛纺织、化纤、服装各行业2008~2012年技术改造重点;并协助省经贸委对列入
“山东省重大产业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和《山东省供企业选择的新技改项目汇编》
中的纺织项目进行了审查,前者涉及纺织项目26项,总投资17.8亿元;后者涉及纺织
项目24项,占总项目的33%。目前全省纺织行业在建及拟建重点项目共111个,总投资
159.91亿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0.33亿元,银行贷款总额73.86亿元。省技术创新
重点项目32项,投入开发经费3.5亿元,项目完成后,预计可年增销售收入23.33亿元,
年增利税5.50亿元,年增出口创汇11962万美元。申请专利365项,其中发明专利51项。
已授权专利228项, 其中发明专利10项。三是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全年全省纺织行业
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24项,列全国(共140项)第一位。其中一等奖4
项,列全国(共11项)第一位;二等奖4项;三等奖18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
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有18家企业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2008年度纺织行业技
术创新型示范企业”,有8家企业获“2008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品开发贡献奖”。
四是行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全行业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装备达60%以上,重点家纺
企业主要装备8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是行业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在中国纺织工业
协会发布的“2007~2008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 中,山东有52个,魏
桥集团居第一位。“全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20强”中,山东8个,占40%;“全国化纤
行业竞争力10强” 中, 山东2个,占1/5。“2007~2008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出口
100强”中,山东有19个。六是培育和争创名牌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年内有7个产品入
选“中国名牌产品”,51个产品入选“山东省名牌产品”。
四、狠抓人才培养和操作练兵,职工素质和技术水平在全国同行业居领先地位
围绕企业高级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积
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组织实施“金蓝领”工程,培训一线职工143名。与省劳动和
社会保障厅、省轻纺工会联合举办了2008年“如意杯”全省棉纺行业细纱工职业技能
大赛暨全国选拔赛。 组织参加了9月份在石家庄举办的全国纺织行业“经纬常山杯”
细纱工职业技能竞赛,省内推荐的8名选手有6名进入决赛,分获第一、三、四、五、
十四、十五名,同时获得传统接法单项第一、三名,绕头接法单项比赛第一、二名的
好成绩。山东省代表队获“优秀组织奖”。在2008年全省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
贴的10位推荐人选中, 纺织行业有2人。开展行业首席技师评选活动,评选出“山东
省纺织工业首席技师”24名,其中有3人被推荐参加“山东省首席技师”的评选。
五、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对纺织区域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组织了对集群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会同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纱线网等单
位对夏津部分棉纺企业开展了免费技术咨询服务活动;对高青产业集群进行了发展规
划论证。年内,临清市被命名为“中国棉纺织蜡染名城”、夏津县被命名为“中国棉
纺织名城”;广饶县被命名为“山东省棉纺织印染名城”。目前,全行业共有省级以
上纺织产业集群23个,其中国家级产业集群14个。文登家纺产业集群、昌邑纺织印染
产业集群、嘉祥手套产业集群跻身“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
六、企业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为企业发展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年内, 有两个企业获 “2008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 荣誉称号; 4个企业获
“2008中国纺织品牌文化创新奖” ,占全国的1/5;嘉祥县嘉祥镇获“中国纺织品牌
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两个企业负责人获“2008中国纺织品牌文化建设杰出
人物”荣誉称号,占全国的1/7;赵传香等3人获“新时期全国纺织精神文明建设杰出
人物” 荣誉称号,占全国的近1/5;13家企业获“2008全国纺织和谐企业建设先进单
位”荣誉称号,占全国的近1/5;6人获“2008全国纺织工业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荣
誉称号, 占全国的1/10强;山东省纺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等7个政研会获“2008全
国纺织优秀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荣誉称号,占全国的1/5。
山东纺织服装十大品牌: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鲁泰·格蕾芬
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即发
山东济宁如意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如意
希努尔男装股份有限公司 希努尔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魏桥
山东亚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亚光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孚日
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纽士达
兰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兰雁
东升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东
(刘海美)

【丝绸工业】 2008年末,国有丝绸企业77户,职工1781人。山东省丝绸集团有限公
司权属企业纳入财务决算汇总的单位59户,资产总额27.99亿元,负债总额29.98亿元,
账面资产负债率107.11%;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959万元,同比下降60%。其中工业企业
10户,资产总额3.49亿元,负债总额6.12亿元,账面资产负债率175%。
国有企业改制退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保持基本稳定。至年底,全省丝绸行业基
本完成改制退出的企业累计达到122户, 占141户权属企业的86.5%,2.87万名在册职
工得到妥善安置,其中整体改制退出35户,破产清算退出27户,处置资产安置职工60
户。 未改制企业16户,事业单位3户。在册职工1904人,退离休4618人,供养及遗属
407人待安置。 2008年,国家取消了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政策,而需要改制退出
的国有丝绸企业处于资不抵债状态,职工安置资金缺口严重,企业形势非常严峻。丝
绸行业17户困难企业列入2008年度依法破产计划并进入程序,涉及各类人员3300人,
均得到妥善安置。 济南丝绸厂、淄博丝织二厂、沂源丝厂、禹城丝厂4户政策性破产
企业在2007年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善后未了事项的工作,实现了基本终结。
经过连续几年的企业改革改制,国有丝绸企业已经退出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股
份制集团化市场化的企业模示。蚕种、蚕茧、缫丝绢纺、织绸、印染、服装和制品产
业链基本保持完整。蚕茧、丝绸工业生产格局发生了变化,区域更加集中,重点企业
的优势地位更加明显。
蚕种生产 山东省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蚕种生产企业,除满足本
省蚕种需求之外, 另有生产量50%的蚕种销往其它省份和国外市场。2008年,该集团
生产原种6.2万张,比上年减少2.8万张;生产一代杂交种195万张,较上年220万张减
少25万张。 因农民养蚕量减少而造成蚕种过剩,本年度报废原种2.1万张,报废一代
杂交种22万张。
蚕茧生产 全年全省投产桑园63.5万亩,全年发种量102万张,生产鲜茧34530吨,
收购鲜茧33000吨,分别比上年减少14.6万张、5970吨、5500吨。全年收购均价19.60
元/公斤, 较上年降低2.1元/公斤。减产的主要原因是:蚕茧市场持续走低,价格下
滑,蚕农生产积极性下降,养蚕量减少;其次是发生蚕期农药中毒,蚕病等。蚕茧重
点产区是泰安、日照市所属10县(市、区),另有莒南县、惠民县、高青县、单县、
昌邑市、平度市等。山东泰安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收购经营岱岳区、泰山区、宁阳县、
新泰市、 肥城市、东平县、高青县、惠民县8个县(市、区)的蚕茧,全年发放蚕种
25.2万张, 产茧8840.3吨,综合均价21.44元/公斤。蚕茧产量占全省的24%左右,张
种产茧量、桑园亩产茧量和蚕茧质量稳居全省先进水平。集团本部(岱岳区、泰山区)
全年出库蚕种11.4万张,比上年下降5%,收购鲜茧4000吨,比上年下降11.64%,全年
收购均价22.20元/公斤。日照海通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东港区、岚山区、五莲县、
莒县、 莒南县5个县(区)的桑蚕茧收购经营,全年发放蚕种25.2万张,比上年下降
11%;收购鲜茧806.6万公斤,比上年下降15%。
丝绸生产 全省主要缫丝企业分布在日照、泰安两市,另有莒南县、惠民县、昌
邑市、沂水县、临朐县等。日照海通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的缫丝企业,下
辖5家制丝分公司,全年生产白厂丝1450吨,比上年下降13%。生丝质量4A90,其“三
维牌”厂丝继续保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莱阳海润绢纺有限公司是山东省唯一获得国
家绢纺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其主导产品“白王后”牌桑蚕绢丝先后获得“国家质量金
奖”“纺织部优质产品”“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2008年,白王后商标被评为山东
省著名商标。省内丝绸织染服装及制品企业主要分布在周村区、昌邑市、临朐县等,
重点企业有: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淄博海润丝绸发展有限公司、昌邑市华
裕丝绸有限公司、昌邑市华信丝绸有限公司、临朐海润织造有限公司等。其中,淄博
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诺宝·丝邦”真丝家纺面料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
及全省旅游产品十佳品牌,淄博海润丝绸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山东绸”多年来畅销
国内外丝绸市场。
(赵淑慧 王成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