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村改革发展30年回顾总结及今后思路对策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3&rec=170&run=13

中共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

一、我省农村改革发展30年基本历程与主要成就
回顾农村改革发展30年的光辉历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从1978年到1984年,主要是改革人民公社制度,建立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解放
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1979年, 菏泽首先实行了以“大包干”为主的生产责任制,到
1982年底, 全省96.8%的村实行了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从1983年开
始,又对“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进行改革,到1984年底,全省完成
撤社建乡,并在原生产大队基础上建立了村民委员会。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获得生产
经营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突破“以粮为纲”,实现了粮棉大增
产、农业效益大提高,一举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从1985年到1991年,农村改革坚持市场取向,从生产领域拓展到流通领域,农村
商品经济向纵深发展。从1985年开始,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逐步放开农产品市
场和价格,农民从按指令性计划开始转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为适应农村商品经济
发展,各级把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环节,促进了农业专业化、
社会化、市场化。同时,各地以市场为导向,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
经济作物、畜牧业、水产业和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持续协调发展。
从1992年到2001年,主要是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营新体制。1992年,省里提出大力发展高产
优质高效农业,推进农业发展由增量为主转到增量与增效并重上来,走出了一条具有
山东特色的高效农业发展之路。1993年底,省委做出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的战略部署,并及时总结推广潍坊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验,提出按产业化组织发展
农村经济的思路,使产业化经营成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经营形式和运行机制。
1994年,省委、省政府又作出《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推进
了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2000年,省委提出加快推进乡镇综合配套
改革,各地陆续对乡镇规模进行调整,精简乡镇机构,分流乡镇人员,调整农村中小
学布局,压缩村级吃补贴人员,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
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省农村总体实现小康。
2002年以来,主要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农村公共
产品供给,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2003年全省全面推开农村税费
改革,2004年全部取消农业特产税,2006年全部免除农业税并同时取消了“两工”,
农业进入无税时代, 每个农民累计减轻税费负担150多元。之后,在全省推开了以乡
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同时,加大
了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全面扎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
改善,全省农村正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
30年来,我省农业农村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主要有:
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853家,实现销售
收入7487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0800个,成员107.5万户,参与产业化经营
的农户达69%; 各类农村市场7121个,以连锁超市和农家店为主要形式的现代流通网
络覆盖50%以上的行政村。农产品市场形成了省内、国内、国外各占1/3的格局。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07年,全省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509.1亿元,是
1978年的5.3倍; 粮食总产4105.7万吨, 棉花100.1万吨, 油料369.1万吨, 蔬菜
8625.2万吨,园林水果1333.9万吨,肉类614.7万吨,水产品778.2万吨,分别是1978
年的1.8倍、6.5倍、3.9倍、12.1倍、8.8倍、10.1倍、8.3倍。
农村公共服务明显加强。全省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通油路、通客车、通自来水、
通电话、 通宽带, 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90.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72%。村庄整治取得
新进展,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985.3元,是1978年的43.5倍,
年均增长13.9%;其中,非农产业收入2910.5元,占纯收入的58.4%,比1978年提高了
36.2个百分点。
城乡联系日益紧密。2007年,列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综合评价及考核范围的
122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84.5%, 完成地方财政收入占49.5%;全省城镇化
率达46.8%。全省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908万人,占总数的49.5%。
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明显加强。全省“五个好”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分别达到61%、
55.4%, 村两委成员达到“双高双强”标准的占72.9%;98%的村建立起村民会议或村
民代表会议制度,98%的村建立健全了村民自治章程,98.1%的村建立了村务公开制度;
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6.4%;全省省级文明村镇175个、全国文明村镇28个。
二、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80年代初期,随着
真理标准大讨论,全省掀起思想解放高潮,摆脱了“左”的束缚,家庭承包经营责任
制很快在全省全面推开,促进了农村经济大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全省再
次掀起思想解放高潮,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
步推进农村改革,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遍地开花,农村产业结构、
所有制结构、农民就业结构逐步优化。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全省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
又好又快,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可以说,农业农村发展的
每一次跨越,都是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的结果,只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才能不断把农村改革发展引向深入。
(二)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走工农结合、城乡联动、区域协调的农业农村
发展道路。30年来,全省上下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积极探索有山东特色的农
业农村发展道路。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主体,建立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
制,先后实施了山区开发、扶贫开发、黄淮海开发、黄河三角洲开发,不断将区域经
济开发推向深入。进入新世纪以来,省里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的
投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主的二三
产业,积极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在加快发展大中
城市的同时,加快发展县城和中心镇,形成了梯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城乡空间布局,
增强了中心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实施强县强乡带动、结对帮扶、“双30工程”
等战略举措,提高了县级统筹能力,促进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践证明,从实际
出发,积极探索工农结合、城乡联动、区域协调的发展道路,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
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三)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上,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切实稳定土地承
包关系,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建立健全农民减负“四项制度”和一票否决、专项
治理、“一个漏斗向下”等减负长效机制,防止了农民负担反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不懈地
为农民群众办实事,着力解决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农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政治上,坚持民主选
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行村委会直选、村党组织“两推一选”、村
民议事、民主理财、村务财务公开等制度,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让农
民群众当家作主,促进了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只有在经济
上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才能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和
支持,改革发展才能顺利推进。
(四)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30年来,全省各级始终坚
持市场化取向改革,不断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确立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构建了农村市场经
济的微观基础。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了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经营体制和运
行机制。实施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了生产要素合理
流动和市场主体的成长发育。不断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金融改革、税费改革、综
合改革,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越来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践证明,
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加
快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新阶段深化农村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五)坚持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典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30年来,全
省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并
及时总结群众的实践、基层的创造,以典型推动面上工作开展。80年代末,省委、省
政府总结推广了诸城市实行商品生产“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经验,推动了
全省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90年代初,在全省推广了潍坊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
验,加快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国际化进程。进入新世纪以后,省
委、省政府总结推广了胶南、临淄、平原等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青岛、东营等地
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推动了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省里
先后总结推广了章丘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莱西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昌乐
实行全方位、全过程村务公开等经验,促进了全省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
实践证明,尊重群众、尊重创造,用典型引路、指导工作,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科学
的工作方法。
(六)坚持加强基层组织、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工
作。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摆在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抓基层、打
基础,为农村改革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
织建设,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人兼”、培养选拔农村“双高双强”干
部、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等做法,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
本领,努力解决农村“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不断完善村党组织
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制度,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推进“平
安山东”建设,建设和谐、平安新农村,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大
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文明户、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开展
科技教育卫生“三下乡”活动,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树立文明乡风,促进了农民思
想道德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实践表明,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是推动农村改革
发展的政治保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三、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 农业基础仍比较脆弱。全省各类大中型灌区建筑物完好率只有68%,灌溉
水利用率55%,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20个百分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薄弱,全省年
交易额超过10亿元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仅占专业市场总数的2.6%,实行统一结算的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占不到6%, 实行电子结算的仅占统一结算的1/4。全省农业科技贡
献率为52%, 比发达国家低20— 30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45%,而发达国家
达70%以上。 全省人均淡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人均耕地面积1.1亩,比全
国平均水平少0.29亩;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仅1.2%,低于全国0.6个百分点。
(二) 城乡差距仍在扩大。全省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1983年的1.49∶1,扩大到
2007年的2.86∶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32.7%。全省农村学校
校均固定资产仅相当于城市的1/4;农村每万人拥有医生数约为城市的1/6,每万人拥
有病床数约为城市的1/5;全省就业人口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城市为54.6%,乡镇
为20.7%, 而农村仅为6.6%。农业比较效益仍然偏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二三产业
的16.7%。
(三) 农民素质亟待提高。全省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5年,农民普遍
缺少一技之长。特别是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向二三产业,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呈下
降趋势。全省农业从业人员中,51岁以上的占34%;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44.6%,
大专以上的仅占0.2%。
(四)乡村组织运转比较困难。2007年,全省乡镇财政收支占全省财政收支的比
重分别为17.41%和11.91%,比农村税费改革前的2002年分别下降3.34和7.76个百分点。
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4.4万个, 占总数的52.4%;其中,无集体经济收
入的村3.7万个,占44.3%。
(五) 农村改革有待继续深化。全省农民户均经营规模仅5亩左右,规模偏小,
效率低下,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村资金、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快
速向城市和工业流动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全省每年约有2500亿元的农村资金
流向城市。农民贷款难、利率高的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户籍制度改革
配套措施不完善,附着在户籍上的不平等政策待遇没有完全消除。农民在土地征、占、
用等诸多环节,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完全保障。
四、今后农村改革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今后我省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对山东工作
的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坚定不移”的要求,认
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着力提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着力
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着力构建平等和谐新型城乡关系,积极探索有山东特色的农
业现代化发展路子,促进农业全面提升、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加快形成城
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努力夯实农业基础,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一是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
入。按照着眼长远、逐步增加、健全机制的原则,抓住各级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有利
时机,可在财政收入增长部分提取一定比例作为“三农”投入专项资金,稳定增加农
业农村投入。二是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着重抓好以小型田间水利配套工程
为主的农田水利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和耕地质量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注重加强信息、质量
检测、电子结算以及加工、储藏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步伐。三
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要尽快建立起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经营性服务、农民自我服
务“三位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创新,构建以公
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和涉农企业广泛参
与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整合信息资源,完善信息平台,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市
场与广大农村连接互通的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多元化的农机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优
质的农机服务。四是加强农业生态建设。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加强水土保持和小流域
治理,加强湿地恢复保护和河道流域的污染治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村生态
修复和改善。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大力发展循环
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探索有山东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用现代
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以发展“新特优”农业为着力点,加快推动农业发展由偏重数量
增长向产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
高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节约经营转变,走有山东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一
是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积极引导优势产业、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快建
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国际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出口基地,构建
从生产加工到消费,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
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进一步整合全省农业科技资源,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力争在
良种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成套加工设备制造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三是创新
农业生产模式。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节能
等技术,发展设施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等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实现
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四是培育农产品自主品牌。继续大力实施质量兴省
和名牌战略,积极开展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注册,鼓励农户、专业合作组织、
农产品加工企业挖掘特色资源,开展品牌经营,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特色品牌,培育
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名牌农产品,叫响“山东产”这个大
品牌。五是鼓励发展创意农业。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农村,利用农村的生产、
生活、生态资源,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产品,拓展农业功能,打造
现代农业新亮点。六是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
际分工与合作,在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到国外建立农产品原料基地、加
工基地,充分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农业的开放水平。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机
制,统筹编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形成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管理、劳动就业、
社会事业和生态环保一体化新格局。一是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点,促进城乡产业融合
互动发展。进一步加强城乡产业统筹和分工协作,鼓励、支持城市资源加工型、劳动
密集型产业向农村转移,加快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延伸辐射,尽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
鲜明的城乡产业发展格局。二是以发展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构建合理的村镇体系。
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增强中心城镇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产品集散功能,提高小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可选择一批中心镇进行财政、
税收、投资改革试点,组建城镇建设投资公司,提高中心镇发展水平。积极稳妥地调
整村庄布局,因地制宜地撤并弱小村、拆除空心村、缩减自然村、发展特色村,加强
农村社区建设,构建县城中心镇农村社区居住点梯次分明的村镇体系。三是以解决农
民工问题为重点,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
系,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和失业统计制度。认真落实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各项政策,
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在省内转移接续,消除企事业单位劳动用工中城乡居民在劳动报酬、
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异,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同保障。四是以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为
重点,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机制,建设城乡互
联互通的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等基础设施体系。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卫生、
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
体系。五是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为重点,推进城乡生态环保一体化。统筹城乡生态保
护和污染治理,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重点污染企业环境整治,搞好水土流失综
合治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强化农民持
续增收的政策保障机制。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改进补贴方式,并将这些
政策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形成制度。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农民自主
创业,支持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工业、乡村旅游业等农村二三产业。
二是强化农民持续增收的产业支撑机制。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品质结构,
通过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高效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
内部增收。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三是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
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在政府有效调控下保持农产品价格适当提高,使农产品
价格反映价值,通过市场拉动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健全农民转移就业服务机制。加快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劳
动技能和创业能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健全完善劳动合同、最低工资、
正常增资和工资支付保障等制度,促进农民稳定转移就业。五是建立农民财产性收入
增加机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拓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等要素参
与生产经营和收入分配的途径和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五)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以保
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着力点,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不断提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一是加强新农村建设分类指导。加强新农村建设
重大战略问题研究,针对新农村建设的不平衡性,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分类、具体
指导,突出工作重点,优化扶持政策,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在不同层面上共同发展。
二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大力发展农村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探索实行减免高等
院校涉农专业学费政策,引导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建立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制度,积极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行省、市、县级医
院挂钩帮扶乡镇卫生院制度,探索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
设,搞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
工程建设。三是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采取综合创建与单项工程建设相结合的办
法,重点搞好村庄街道路面硬化、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沼气等
新能源入户和村庄绿化亮化等工程,全面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
(六)大力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一是完善农村土地制
度。坚持稳定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持农村土地
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
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龙头企业、优势产业集中,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办法,促进农
村集体建设用地在不同所有制、不同村集体之间的流转,为偏远村向中心村集中、农
村工业向小城镇和县城集中创造条件。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农民以宅基地换住房、
以承包地换保障的办法,加快农民向城镇集中。二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扩大村镇银
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范围,探索发展合作性、互
助性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支持、
多方参与的信贷担保机制。扩大有效抵押品范围,允许农民以住房抵押贷款。三是深
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以农产品物流企业、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
以批发市场、连锁经营网络为支撑,以产业化经营和合作化经营为主要产销联接方式,
传统流通方式与现代流通方式相结合的农村流通体系。四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改革,保障农民对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五是加快
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改革与户籍相关的劳动用工、社会保障、教育、住房
等方面不合理的管理制度,促进城乡人口自由迁徙。
(七)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切实加
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村级班子的领导
水平和执政能力。以“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为抓手,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挂职或
任职锻炼,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公务员的途径和办法,调动农村干部工
作积极性。 二是进一步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探索“支部+合作组织”、在产业
链建立党组织等多种形式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不断扩大党在农村的组织覆盖、工
作覆盖、活动覆盖。探索建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加强城乡、产业间党
组织和党员的互动交流。三是积极探索完善乡村治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党组织
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扩大基层民主,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群众组织和
其他社会组织在完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秩序、化解冲突矛盾等多个领域的作用。四
是确保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对村级的各项转
移支付足额到位。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增强村级自我发展、自我
服务的能力。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使用,探索建立村干部的激励保障机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