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2&rec=3&run=13

综述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黄河下游,省会城市济南市。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陆
地南北最长约420公里,东西最宽700余公里,面积15.7万平方公里。境域东临海洋,
西接大陆。水平地形分为半岛和内陆两部分,东部的山东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间,
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遥遥相对,庙岛群岛(又称长山列岛)屹立在渤海海峡,是渤
海与黄海的分界处,扼海峡咽喉,成为拱卫首都北京的重要海防门户。西部内陆部分
自北而南依次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山东地处中国大陆东部的南北交通要道,京杭大运河在境内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
西平原,黄河在境内自鲁西南向东北斜贯鲁西北平原。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
坊、 济宁等城市设有机场,山东的航空企业开辟航线290多条;山东铁路以京沪、胶
济线为主体,与京九、菏兖石两线形成两纵、两横铁路干线;山东公路交通居全国首
位,高速公路贯穿全省各市,县乡公路实现村村通;山东拥有沿海港口26个,开通有
国际国内航线,构成了境内海、陆、空立体交通。
山东地形,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
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山
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平原
占55%, 其他占7.8%。山东的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淮河流域或独流入海。全省平
均河网密度为0.24公里/平方公里, 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多条,其中,长
度在50公里以上的1000多条,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
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朱赵新河
等。
山东的湖泊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平原的接触带上, 总面积1496.6平
方公里, 蓄水量23.53亿立方米。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由南而北依次为微山湖、昭
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和东平湖。
山东的海岸线全长3024.4公里,大陆海岸线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省,
居全国第二位。 沿海岸线有天然港湾20余处;有近陆岛屿296个,其中庙岛群岛由18
个岛屿组成,面积52.5平方公里,为山东沿海最大的岛屿群;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
方公里, 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1.3万余平方公里,近海海域17万多平方公里。这
些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海上运输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上,都将大有作为。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
年平均气温11℃~14℃, 全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
~950毫米之间,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全省光照资源充足, 平均光照时数为2300~
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由于降水量60%以上集中于夏季,
故易形成涝灾,冬春又常发生旱灾,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鲁鉴)

自然灾害情况

2007年,山东省灾情属偏重年份。全年干旱、风雹、洪涝、台风、低温冷冻、病
虫害等自然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度高、强度大、损失
重、社会影响深,局部地区雨情、汛情、灾情超历史记录,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
风暴潮。 3月3~5日,渤海湾、莱州湾出现自1969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温带风暴潮
过程, 威海、烟台、潍坊、东营、滨州、青岛等6市的25个县(市、区)先后遭受风
暴潮袭击,青岛、威海部分县(市、区)同时遭受暴风雪袭击。风暴潮来临时,正值
天文大潮,瞬时最大风力13级,海上最高潮位321厘米。灾害造成10人死亡,64.15万
人受灾, 转移安置人口6.12万人;倒塌房屋619间,损坏房屋7792间;农作物受灾面
积35.71千公顷;损坏各类大棚26932个;损坏船只2109艘,盐田受灾面积4463.3公顷;
海洋渔业、养殖业和基础设施损失严重;直接经济损失19.65亿元。
风雹灾。3至9月,全省频繁发生严重风雹灾害,涉及14市59个县(市、区)。全
省受灾人口451.3万人,因灾死亡17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5.58万人,因灾伤病1730
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361.75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35.89千公顷;倒塌房屋6824间,
损坏房屋4300间;直接经济损失41.64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6.77亿元。其中,
7月9~11日的风雹灾害过程范围大、强度高、损失重。灾害涉及东营市垦利、利津、
河口,青岛市平度、城阳、即墨,潍坊市昌邑、青州,临沂市莒南、临沭、沂水、蒙
阴、平邑、兰山、罗庄、郯城、苍山,滨州市沾化、无棣、邹平,日照市莒县、东港,
淄博市淄川、沂源,济宁市曲阜、微山、邹城、汶上,泰安市肥城、宁阳、新泰、泰
山,枣庄市滕州,济南市平阴等11市34个县(市、区),部分地区遭龙卷风袭击。其
中蒙阴县和新泰市灾情最为严重。全省受灾人口146.04万人,因灾死亡7人,伤85人,
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81万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100.66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2.77千
公顷; 倒塌房屋745间,损坏房屋1.63万间;损坏各类大棚1333个;倒折树木37.03
万棵,倒折线杆1219根;直接经济损失7.57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54亿元。
暴雨洪涝灾害。入汛以后,全省大部地区先后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涉及17市
106个县(市、 区)。局部地区雨情、汛情、灾情超历史记录,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全省受灾人口1355.23万人,因灾死亡63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52.99万人,
因灾伤病2947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1262.42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19.36千公顷;倒
塌房屋5.01万间,损坏房屋7.5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07.93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
济损失79.72亿元。重大灾害过程主要有三次:
7月18日,全省出现入汛以后的第一次强降雨过程,造成济南、青岛等9市25个县
(市、 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全省受灾人口达63万人,因灾死亡47人,直接经济
损失逾15亿元。其中济南市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大暴雨袭击,一小时内平均降
雨量达151毫米。 由于正值下班高峰期,突如其来的暴雨和洪水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全市因灾死亡37人, 伤171人;8713户居民房屋受淹;市区内上千辆汽车受损,26条
线路停电,两处水厂停止供水;直接经济损失12.31亿元。
8月9~12日,胶东半岛和鲁东南地区遭遇强降雨,并伴有雷电和冰雹,局部地区
遭龙卷风袭击。烟台、威海、日照、青岛等市累计降雨量均为多年未遇。灾害涉及文
登、 即墨等51个县(市、区),造成12人死亡,15人受伤,进水农户19904户,紧急
转移安置人口12.2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82.12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24.76千公顷;
倒塌房屋5531间,损坏房屋2.1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27.06亿元。
8月15~18日, 鲁南、鲁中、鲁北东部、半岛北部再降暴雨,局部降特大暴雨,
泰安、临沂等8市16个县(市、区)受灾,其中新泰、蒙阴2县(市)灾情较重。新泰
市暴雨引发洪水,柴汶河溃堤导致华源矿业集团3号井和名公煤矿发生溃水淹井事故,
181名矿工遇难。 柴汶河沿岸51个村庄近20万群众连夜转移避险。 全省受灾面积
65.35千公顷; 倒塌房屋1.15万间,损坏房屋4925间;直接经济损失7.69亿元。
台风。 9月18~20日,台风“韦帕”减弱为热带风暴后影响山东省,胶东半岛普
降暴雨, 局部降大暴雨。 日照、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东营等市部分县
(市、 区)遭受洪涝灾害。全省受灾人口96.45万人,转移安置人口12.3万人;倒塌
房屋2551间,损坏房屋9119间;直接经济损失5.1亿元。
连阴雨灾害。9月26日至10月7日,出现大范围连续阴雨天气过程,导致正值成熟
后期和收获期的农作物不能成熟或收获,收获后的作物不能及时晾晒,冬枣、小枣等
经济作物和玉米、花生等粮油作物霉变、发芽,棉花因吐絮不畅、黄头增多、品质下
降,部分地区损失严重。灾害涉及滨州、德州、潍坊、济宁、聊城等市,特别是德州、
滨州等市灾情严重。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350.9千公顷,农业直接经济损失逾22亿元。
旱灾。春季,由于降水分布时段不均,且大部分时段降水偏少,加上大风天气较
多, 气温持续偏高,部分地区出现旱情。2月底全省受旱农田1133千公顷,春播缺墒
地块达800千公顷,132万人、79万牲口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3月4日,全省平均降雨
量41毫米,旱情基本解除。但由于前期农田失墒严重,随着降水减少和气温升高,旱
情出现反弹。据4月28日各地实测墒情资料分析,全省有450千公顷农田受旱,其中重
旱67千公顷。 5月份全省降水增多,但分布不均,且气温异常偏高,旱情有所发展。
据5月28日各地实测墒情资料分析,全省有667千公顷农田受旱,其中重旱147千公顷。
受旱地区主要集中在鲁西南、鲁中、半岛和鲁南等地。6月18日前,各地基本无降水,
大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全省有1230千公顷农田受旱,其中重旱307千公顷。
病虫害。 3月,莱州市三山岛街道光明村3户居民家中发现白蚁,2个月后,白蚁
漫延到20多户。受灾居民房屋、家具不同程度受损,受灾严重房屋房梁断裂,居民生
活受到严重影响。6月中旬,惠民县的石庙、皂户李、大年陈、清河等4乡镇出现美国
白蛾虫害。受害树种主要有白蜡树、桑树、杨树、杏树、桃树、柳树等。全县受灾人
口2万余人,林木受灾面积10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00万元。

(李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