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2&rec=142&run=13

综述

截至2007年底, 全省气象部门共有17个市级气象局、108个县气象局(站)。省
气象局机关设9个内设机构、9个直属事业单位。全省气象部门在职职工总数为1958人,
其中,硕士79人,本科739人,专科636人;正研级高工5人;副研级高工172人,中级
职称740人, 初级职称835人。省气象局机关在连续9年获得“省直文明机关”的基础
上,被评为省级文明机关。
省气象台全年共发布预警信号51次,与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等级
预报10次。汛期向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发送重要天气预报、天气快报50期,报送
呈阅件8期; 利用短信平台向省领导发送重要雨情和天气预报等信息260余次,近1.3
万条; 向驻济新闻媒体发送天气预报传真600余份。全年发布气候预测产品12期,气
候评价17期, 气候公报1期,农业气象产品306期。准确预报了3月上旬寒潮大风、17
次较大降水过程、“韦帕”台风及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对“7·18”、“8·17”暴
雨等灾害性天气服务主动及时。为省“两会”、第九次党代会、奥运火炬传递演练提
供优质气象保障服务。全省人工增雨防雹增加降水7.66亿立方米,减少损失6亿多元;
飞机增雨作业增加降水1亿多立方米。
实现山东气象网、决策服务网与省政府、省安委会等网站链接。建立省、市、县
三级突发重大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平台以及8.7万多个决策手机号码信息库, 建设近千
块遍布城乡的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与新闻媒体、移动、联通公司签订了气象灾害预
警信息传输和发布协议,与省海事局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搭建海上交通应急搜救气象
服务新平台。
开发建设气象预警预报业务平台并投入试运行。实现多部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的
同化应用, 使中尺度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分辨率提高到6千米。建立了乡镇要素预报系
统,制作乡镇级温度、降水、气压等要素预报。新增短时定量降水预报、雾霾天气预
报、山东沿海风暴潮预报和能见度预报、CO中毒气象潜势预报、雷暴潜势预报和落区
短时预报。
全省122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和1354个区域气象观测站投入运行。 干旱、风能、太
阳能、海洋、交通、大气成分、GPS/MET等专业观测网建设稳步推进。在全面建成自
动站实景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开展省级雷达技术保障信息化管理平台研发和技术装备
维修系统建设工作。完成了全省DVB-S系统建设。初步建立特种观测项目数据库,研
发了实时数据质量监控系统。与省海事局、民航、电视台、地震局建立了信息传输专
线。
参与国家级、区域级科研项目5项,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气象局
新技术推广项目3项,全年投入科研经费605万元。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地理资源
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并联合开展“县域农田干旱诊断和灌溉预报业务系统试验示范”
研究。全年发表科技论文370篇,其中,被SCI收录3篇,国外期刊3篇,国内核心期刊
103篇, 国际会议交流12篇;登记软件著作权3项,申请专利3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
奖、 三等奖各1项。年内共举办培训班14个,培训666人次。7人次到国外参加培训和
交流, 1人入选中国气象局首批“百名首席预报员”。人才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本科
以上学历人员较上年提高6.7%。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工作,与新华网山东频道推出“了解气象知识,科学防灾
减灾”专题。与省人大开展《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专题立法调研以及气象
行政执法检查工作。与省教育厅联合下发加强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通知,与济南市教
育局联合举行“防雷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将20多万本《防雷减灾手册》
发放到全省中小学师生手中。组织开展防雷科普知识宣传月活动,对全省5113所中小
学的6036栋教学楼进行了防雷检测,开展宣传活动292次,出动宣传车268辆,接受公
众咨询50余万人次。

气候概况

2007年,全省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异常偏高,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多,日照时数
明显偏少。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异常温暖,雨雪天气少;春季持续偏暖,初春北部
沿海发生特大风暴潮;夏季强降水天气频繁,城市洪涝灾害严重;秋季出现罕见连阴
雨,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年末大范围持续大雾,交通运输严重受阻。年内极端天气气
候事件发生多,气象灾害频繁,天气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综合评价
本年气候属于一般年景。

一、基本气候概况

(一) 气温。全年全省平均气温为14.2℃,较常年偏高1.1℃,与1998、2006年
持平,为1951年以来的同期最高值。鲁南大部、鲁西、鲁中部分地区在14.0℃以上,
鲁中局部在15.0℃以上;半岛东部在13.0℃以下;其他地区在13.0~14.0℃之间。
与常年相比, 全省各地平均气温均偏高,大部地区偏高1.0℃左右,半岛内陆、
鲁东南局部和鲁中局部地区偏高1.5℃以上。 大部地区接近或超过了1951年以来的历
史最高记录。
(二) 降水。全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793.5毫米,较常年偏多22.4%,比上年
偏多246.7毫米,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8月份最多。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鲁南
至半岛东南大部在900毫米以上, 其中东南沿海在1200毫米以上;鲁西北部分地区在
600毫米以下;其他大部地区在600~900毫米之间。
与常年相比,除鲁西北部分地区较常年偏少外,其他大部地区偏多,东南沿海地
区偏多40%以上,局部偏多100%以上。
(三) 日照时数。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2126.0小时,较常年偏少351.5小时,比
上年偏少17.8小时,是1952年以来第三位最小值,1998年以来连续第十年偏少。各地
年日照时数均较常年偏少, 鲁南局部、鲁西部分地区偏少500小时以上。各月全省平
均日照时数,除4、11月较常年偏多外,其他各月均偏少,8月和10月偏少最明显。

二、四季气候特征

全省平均气温除夏季与常年持平外,其他各季均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除冬季
较常年略偏少外,其他各季均偏多。全省大部地区气温冬季异常偏暖,春季显著偏暖,
夏、秋季正常;降水量春、夏季偏多,冬、秋季正常。各季大气干旱指数表明,大部
地区秋季正常,夏季偏湿,冬、春季偏干。
(一) 冬季气温异常偏高,半岛出现暴雪。冬季全省平均气温1.8℃,较常年偏
高2.0℃,比上年偏高2.0℃,是1951年以来的次高值,与1998、1999年冬季气温持平。
冬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2.3毫米, 较常年偏少20.9%,比上年偏少0.2毫米。与常年
同期相比,除鲁南大部及东南沿海地区偏多外,其他地区偏少,且大部分地区偏少40
%以上。1月初烟台、威海两市出现了暴雪。冬季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465小时,较常
年偏少36小时,比上年偏多28小时。
(二)春季气温显著偏高,初春降水异常偏多。春季平均气温为14.5℃,较常年
偏高1.4℃,比上年偏高0.4℃,为1951年以来的次高值(2002年最高,为14.6℃),
与2001、2004年春季气温持平,是1997年以来的连续第十一年偏高。春季全省平均降
水量为128.6毫米, 较常年偏多34.4%,比上年偏多27.1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除
鲁中局部偏少外,其他地区均偏多,其中鲁西南大部、鲁西北大部和半岛部分地区偏
多40%以上。 全省降水主要集中在3、5月。春季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665.5小时,较
常年偏少39.9小时,比上年偏少22.5小时。
(三)夏季气温正常,强降水偏多。夏季全省平均气温为25.2℃,与常年持平,
比上年偏低0.7℃。与常年同期相比,鲁南大部、鲁西部分地区和鲁中局部地区偏低,
其中鲁南大部偏低0.5℃以上;其他地区均偏高,其中鲁中局部偏高0.5℃以上。
夏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517.5毫米,较常年偏多27.1%,比上年偏多134.3毫米。
与常年同期相比, 除鲁西北大部和鲁中局部偏少外,其他地区均偏多,主要集中在7
~8月份。 夏季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512.5小时,较常年偏少152.5小时,比上年偏少
35.2小时,为1951年以来的最少值。
(四) 秋季气温偏高, 出现连阴雨。秋季全省平均气温为14.6℃,较常年偏高
0.5℃, 比上年偏低1.5℃,为2003年以来连续第5年偏高。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平
均气温除鲁西部分地区偏低外,其他地区均偏高。秋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23.9毫米,
较常年偏多5.0%,比上年偏多87.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9月下旬和10月上旬,出现
了大范围的连阴雨天气, 其他时段降水较少。秋季平均日照时数为489.8小时,较常
年偏少111.9小时,为2003年以来连续第5年偏少,1951年以来的第3位最小值。

三、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影响

(一)暴雨洪涝。全年全省共出现6次影响较大的暴雨洪涝灾害。6月26~27日,
全省出现大范围降水过程。27日凌晨,日照经济开发区普降暴雨,部分村庄和农田出
现大面积积水,崮河河堤决口,部分村民房屋倒塌。
7月18日, 全省出现强降水过程,其中济南市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雨强最大暴雨
袭击,局部伴有风雹和雷电。济南市平均降雨量153.1毫米,其中1小时内最大降雨量
达151毫米。 由于短时间内降雨强度极大,时空分布不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
7月25~31日,淄博、聊城、日照、烟台、临沂、泰安等6市、11县(市)先后遭
受暴风雨袭击。8月9~12日,全省大部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全省29个县(市、区)
降大暴雨,6个县(市、区)降特大暴雨,平均降雨量均在100毫米以上。由于降雨强
度较大,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基础设施遭到
不同程度破坏。
8月15~18日, 鲁南、鲁中、鲁西北东部、半岛北部等地普降暴雨或大暴雨,局
部特大暴雨。泰安等9市20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其中新泰、蒙阴灾情较重。
9月18~20日, 受第13号强台风“韦帕”影响,半岛、鲁东南等地普降暴雨,局
部大暴雨。
(二)连阴雨。9月26日至10月7日,全省出现大范围的连续阴雨天气过程,大部
分地区降小到中雨,局部地区大到暴雨,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1.4毫米。持续阴雨寡照
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部分地区损失惨重。灾害涉及鲁北、鲁西、鲁中等地。
其中,滨州市全部县(区)均不同程度受灾,无棣、沾化、邹平等3县灾情最为严重;
德州市的乐陵、庆云、禹城、齐河等4县(市)灾情较重;潍坊市7个县(市、区)不
同程度受灾。
(三)风暴潮。全年山东沿海地区共出现4次风暴潮。3月3~5日,渤海湾、莱州
湾出现自1969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温带风暴潮,威海、烟台、东营、滨州、潍坊、青岛
6市25个县(市、 区)先后遭受风暴潮袭击。风暴潮来临时,瞬时最大风力达13级,
成山头极大风速40.6米/秒, 海上最高潮位达321厘米;风暴潮过后,烟台滨海气温
骤降,出现冰凌现象。
5月22日夜间至24日白天,渤海湾、莱州湾再次遭遇风暴潮,出现了50~120厘米
的温带风暴增水现象。23日出现7级大风,气温下降,并伴有雷阵雨。7月14日,受海
外台风和天文地理等因素的影响,青岛、日照出现风暴潮,沿海一线巨浪频起,日照
出现了本年最大的海浪,海水浴场被关闭。9月1日5~9时,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沿海
突发风暴潮,潮位较正常潮位高0.8~1.0米,为20年一遇。由于潮势猛,潮位高,给
沿海村庄造成较大损失。
(四) 暴雪。1月6日,威海出现暴雪,伴有9级大风,能见度不足30米,荣成市
区能见度仅有几米,积雪深度达15厘米。受其影响,威海客运港全天停航,国际机场
一度关闭。
(五) 干旱。受旱地区主要分布在鲁南、鲁西南、半岛和鲁中地区。5月全省各
地降水虽然增多,但分布不均,且气温异常偏高,旱情有所发展。受旱地区主要分布
在鲁西南、 鲁中、半岛、鲁南等地。6月18日前,各地基本无降水,大部地区旱情持
续发展,全省有123万公顷农田受旱,其中重旱30.7万公顷。6月19日以后,降水明显
增多,大部地区墒情适宜,部分地区农田出现土壤过湿现象。
(六)大雾。全省共出现22次大雾天气,其中大范围大雾15次。
1月1~5日,鲁西北、鲁东南、半岛内陆和鲁中大部地区出现能见度小于100米的
大雾天气,受其影响,省内部分高速公路相继封闭。20~22日,鲁西北、鲁南和半岛
地区出现大雾天气,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100米,受其影响,济青高速公路一度封闭,
枣庄大运河船只大部分滞留。
2月7日, 鲁西北及济南周边地区出现大雾,导致济南机场7个航班延误,济青和
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因此关闭。 8日,全省大部地区大雾笼罩,能见度大幅下降,对春
运造成严重影响。
3月1~2日, 罕见的浓雾袭击山东大部分地区,济南市区能见度骤降,周边高速
公路入口关闭,济南机场航班停飞,城市道路能见度降低。24日,鲁西北、鲁中北部、
半岛北部及鲁西南等地出现罕见大雾天气。鲁西北、鲁西南一带的能见度在200~500
米左右。
12月2~3日,鲁中南部、鲁南地区出现大雾天气,京沪、日东高速公路临沂段不
同程度封闭, 635个客车班次延误。19~23日,全省遭遇入冬以来范围最广、持续时
间最长、 预警级别最高的一场大雾,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200米,鲁西北、鲁中、
鲁南和半岛大部地区能见度小于50米, 济南国际机场能见度最低时不足5米,全省交
通受到严重影响。

(省气象局办公室)